大發雷霆的成語解釋
大發雷霆的成語解釋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發雷霆的成語解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解釋: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聲。形容大發脾氣;高聲怒斥別人。
成語出處: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大發雷霆。”
成語繁體:大發靁霆
成語簡拼:DFLT
成語注音:ㄉㄚˋ ㄈㄚ ㄟˊ ㄊ一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大發雷霆動賓式;作謂語;指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一)大發雷霆和“怒不可遏”。都形容非常憤怒。但大發雷霆重“聲”不重“形”;多形容發怒時高聲斥責;“怒不可遏”重“形”不重“聲”。形容憤怒的感情上不可遏止地顯露出來。
(二)“暴跳如雷”和大發雷霆;都形容大發脾氣。但“暴跳如雷”形容憤怒的情緒是從跳腳的動作中表現出來的;大發雷霆是從聲音上流露出來的。
近義詞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於色、怒不可遏
反義詞平心靜氣、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成語例子:不知說了一句甚麼話,符老爺登時大發雷霆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
英語翻譯:fall into a violent passion
日語翻譯:糒癪玉 (かんしゃくだま)を破裂 (はれつ)る,かんかんに怒 (お)る
俄語翻譯:метáть грóмы и мóлнии
其他翻譯:<德>in Wut geraten
成語謎語雷雨天
成語故事: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建都建業。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想與東吳結成同盟。孫權封他為燕王,沒想到公孫淵出爾反爾,殺了吳國派去的使臣。孫權聽後大發雷霆,準備出兵渡海討伐公孫淵,被大將陸遜等勸止。
拓展內容:大發雷霆的成語典故
霆: 響雷。源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
229年,孫權稱帝,立國號為吳,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建都。此時的魏國國君魏明帝曹睿(ruì)是個聲色犬馬的庸才之輩,把國家治理得每況愈下,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見此情形,便悄悄地與吳國結成同盟,孫權封公孫淵為燕王。可是遼東和建業相距太遠,公孫淵擔心自己事情一旦敗露,被魏國進攻,吳國幫不上忙,所以又考慮和孫權結盟並非上策,於是背棄盟約,殺了吳國派來的使臣。訊息傳到吳國,孫權大怒,打算立刻令大軍渡海出征,去討伐公孫淵。吳國大將陸遜馬上呈書勸諫。信中說: 公孫淵依靠要塞,背信盟約,殺我使臣,此種做法十分令人憤恨。但是現在天下形勢複雜,群雄爭鬥,如果小不忍而大發雷霆之怒,恐怕難以完成奪取天下完成統一大業的.目標。自古以來幹大事的人是不會因小失大的。孫權認為陸遜提的意見很有道理,便放棄了討伐公孫淵的計劃。
後人據此引申出成語“大發雷霆”,比喻大發脾氣,高聲訓斥。
發雷霆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孫權在建鄴(今江蘇省南京)稱帝,國號為吳。吳國佔據著江(長江)南大片土地,且兵多將廣。公元232年(孫權嘉禾元年),魏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派宿舒、孫綜為使者聯吳,與孫權結為同盟。同時獻來貂、馬等禮物。孫權大喜,封公孫淵為燕王,並派張彌、許晏、賀達等人帶領一萬人馬和金銀財寶,從海上送給公孫淵。當時東吳的大臣們都反對孫權的這種做法,認為公孫淵不可信。但孫權根本不聽勸告。公元233年,公孫淵背棄盟約,殺了吳國使臣,將其腦袋送給魏國,並改編了吳國派去的一萬軍隊。孫權得知大怒,道:“我年已六十,竟受了這種人的騙,實在叫人氣不過。我不將公孫淵消滅,就沒臉見人!”這時上大將軍、右都護陸遜上書孫權勸阻說:“公孫淵憑藉地勢險固,殺了我國的使臣,實在令人氣憤,以至陛下這樣生氣,要派軍隊渡海征討而不顧後果如何。現在,天下風雲變幻,群雄爭鬥。如果不能忍耐令人氣憤的小事,而象震耳的雷聲一樣高聲怒罵(原文是“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這使我十分不解。我聽說,欲行千里的人,不能半途而廢。想要幹統一天下的大事,決不能因小失大。只要完成了統一的大業,公孫淵的仇還怕不能報嗎?”孫權聽從了陸遜的勸告,決定不去攻打公孫淵。
後來,人們把“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引申為“大發雷霆”,比喻大發脾氣,高聲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