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作文500字
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作文500字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石質書庫,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為它裡面碑石如林,小編收集了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歡迎閱讀。
第一篇: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
今天我參觀了被譽為“文化歷史寶庫”“書法藝術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它是由孔廟、碑林和石刻藝術館組成的專題性博物館。肅穆莊嚴的西安孔廟和令人歎為觀止的石刻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令我震撼的還是中國古代藝術的聖殿—碑林。
來到碑林,我猶如置身於碑的森林。走過一間間藏室,仰望著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彷彿暢遊在歷史的長河中。從九百多年前開始,一代代有識之士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們遺忘,他們耗盡心血集藏石碑,並竭盡全力保護它們不受戰火的摧殘,才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從秦篆漢隸到魏碑,唐宋明清諸多大書法家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真跡,裡面有我們所熟知的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這樣的大師。
看完了這麼多的碑石,最令我難忘的還要數“開成石經”。有人說:“如果將碑的歷史比做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那麼‘開成石經’便是它的源頭。”“開成石經”共刻114石,每石高約2米,均雙面刻字,共計228面。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禮儀》、《禮記》、《春秋左傳》等十二部歷史鉅著,共計160卷,65萬字,有著“石質圖書館”之美譽。講解員告訴我們,在開成二年時,印刷術還不夠發達,當時的學子沒有教科書,他們只能相互借書來抄。皇上知道後,害怕這些學子出現傳抄的錯誤,於是命人將這些知識無誤的`刻在石碑上,供那些學子去抄。
在講解員娓娓動聽的講解中,我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文字變遷,比如古代的“光”字的寫法就與現在不同,原來的“光”字上面是一個“火”,下面是一個“兒”,是一個十分形象的象形字,而現代的“光”字上面是一個“小”,下面是一個“兀”,它已完全沒有象形字的特點和意義。
石碑上的漢字告訴我,古人用最軟的筆寫出了最硬的字,頂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現代人在電腦出現以後,動手寫字的人越來越少,寫一筆好字的人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人越來越多。我不想成為其中的一員,我要將中國文字的藝術傳承下去。
第二篇: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
森林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溫柔.
碑林...... 是石的宮殿?時光的藤蔓糾纏綿延,根伸入的肌膚,引我走進歷史深處.
碑本無意展示它的憂鬱,只是,憂鬱已深入骨髓.林也變成了智慧光輝的方塊字,閃出幾前年的氣質.
蠅頭小楷,傳達一份剔透明亮的心情;如椽大篆,像掀起高高的林浪,嘶聲吶喊;最是那狂草寫意,宛若欣常狂怨中的浪,一條挾風翻卷的龍.恣意,瀟灑,淋漓酣暢......
就這麼佇立,讀差時光純粹的情緒.
走出文字的樊籬,走出墨課的迷陣,走出一筆筆雅潔的芳香.
日月會剝蝕,朝代會更替.當狼化為灰燼,嘶裂的咆哮帛為煙.只是那嘔心瀝血的壯觀,歷史選擇了石碑.
碑林,會說話的歷史.
第三篇: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石質書庫,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為它裡面碑石如林,藏石達3500餘件。
碑林裡,我印象最深的是《石臺孝經碑》,這塊碑是由唐玄宗親筆書寫並註釋的。它形式獨特,四面都刻字,碑冠刻的是青龍騰空,它還有三層碑座,每一層都都刻有精美的圖案。那石碑上都畫上了一個個格子,格子裡是用楷書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個字,格子旁邊的小字是對該字的註釋。可以看出,唐玄宗對這種所謂的小事都這麼認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來我們去的是7個大型石碑展室,展室裡的石碑不僅造型百出,碑上記錄的事也是五花八門,不僅有李斯、王羲之、顏真卿等書法家的傑作,還有文字遊戲《畫裡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細看,卻是一個個字,還是一首詩呢!畫即是字,字即是畫,字畫合一。更有的碑刻的是地圖,圖上“每六寸折地一里”標註得清清楚楚。當時沒有測量儀器,地圖還能畫的如此精準,真是不可思議。
我們最後去的一個展室裡的碑全是原來放在國子監給學生作範本,用處類似於現在字典一樣的碑。之所以有這樣的一些碑,是因為當時還沒有印刷術,學生們的課本都是他們自己用手抄出來的,你抄,我抄,他抄,難免會有些筆誤。有了這樣一個範本,學生們有了一個校對的地方。這塊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個字,字字都工整準確,讓人肅然起敬。
走出博物館,可我的心還在那一塊塊碑、一個個字前。這次參觀,使我認識到了書法藝術是中華文明的奇葩,字寫的好,不僅是看起來美,更是為了準確地傳遞資訊。透過這次參觀,端正了我寫字的態度,教會了我怎樣把字寫好,樹立了我寫好字的信念。
我愛西安碑林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