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美學意象差異的形成》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書法美學意象差異的形成》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探尋書法美學意象差異的形成原因,應該追溯到時代美學潮流。六朝書家多為門閥士族,以登臨山水、留戀詩酒之餘為書,耳聞絲竹管絃、郎儂唱和的靡靡豔歌,目睹山明水秀、鳥語花香的綺麗風光,再將所感受到的社會風貌和自然景物亦即客觀事物的優美形象融入書法,自然要“以流美為能”;唐人自北朝以來歷經戰火兵燹之亂,整個社會長期存在的金戈鐵馬為美的尚武精神,薰陶融鑄了大批有名或無名的書法家的美學思想。他們與關隴健兒朝夕相處(或許書家本人就是其中一員),對後者那種質樸豪放的性格和威武強健的形象久已耳濡目染,加之習見深峻的山澤,廣闊的原野,天蒼蒼,野茫茫,胡馬嘶風,悲笳動月,旌旗耀日,佛象凌空;其闊大的氣勢、粗獷的線條、強勁的節奏、豪邁的風度、威嚴的姿態,經過形象思維的感受、提煉而融入書法藝術,自然會使傳統的書法形象脫胎換骨,面目一新,而形成唐代書法特有之雄峻堅實的風格。初唐時代審美興趣重心的迴歸,更促使了唐代書法家自主意識的穎露和唐代書法美學模式的建立。當然,打破六朝權威的迷信,並不意味著對江南先進文明與文化遺產的全面排斥和簡單否定。如張懷瓘對右軍各體書法,還以推崇居多,僅就草書、章草二體提出異議,可見還是以繼承為主。但這勇敢的不同意見,卻如春雷驚蟄,向世人宣告著美學領域的復甦。“若所見與諸子雷同,則何煩有論?今製品格以代權衡,於物於情,不饒不損。惟以理伏,頗能面質,冀合規於玄匠,殊不顧於聾俗,夫聾俗無眼有耳,但聞是逸少,必闇然懸伏,何必須見?見與不見,一也。”這以其標新立異駭世驚俗直言讜論令人頓開茅塞的美學鑑賞與批評標準,振奮著昔日不遺餘力地推崇六朝模式今朝卻非打破六朝框架不能求得自身之發展的唐人的精神,鼓勵和引導著唐人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爛熟其實還是尚未可知的領域去開拓和探索。

  5. 根據原文,對書法美學意象差異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

  A. 書法家的出身背景不同,六朝書家多為門閥士族,唐朝書家多與關隴健兒有聯絡。

  B. 書法家的美學主張不同,六朝書家“以流美為能”,唐朝書家崇尚雄峻堅實的美。

  C. 書法家所處的社會背景不同,不同的社會背景影響了書法家的美學思想。

  D. 後世書法家追求一種標新立異驚世駭俗的美學鑑賞與批評標準。

  6. 下列對“初唐時代審美興趣重心的迴歸”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初唐的審美思想出現地柔靡香軟的六朝之風的揚棄,轉而崇尚雄峻堅實的風格。

  B. 初唐審美思想經歷了一段對六朝之風的背離之後,又走上了繼承風韻和美的傳統之路。

  C. 初唐審美思想打破六朝權威迷信,走出靡靡豔歌式的`框架,崇尚質樸豪放和威武強健。

  D. 初唐審美思想融入了時代內涵,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爛熟其實還是尚未可知的領域開拓和探索。

  7. 根據原文所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社會生活是影響書法家的審美思想,影響其不同審美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B. 張懷瓘對王右軍各體書法的評價不是一個孤立現象,而是整個社會審美思潮的一種體現。

  C. 張懷瓘對王右軍各體書法的評價,敢於向權威挑戰,具有打破一尊,振醒沉悶,開啟審美思想新的一頁的意義。

  D. 唐人為了求得自身發展,不惜標新立異驚世駭俗,徹底否定六朝審美模式,走自己的創新之路。

  參考答案:

  5. C(從文章中可以看出,選項中所列都能算作是與“原因”有關,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因素,其它也都是由這個原因引出來的。)

  6. B(理解“迴歸”是…要徹底否定”之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