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霜降節氣養生進補宜過冬

2015霜降節氣養生進補宜過冬

  2015年10月24日進入霜降節氣,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由秋入冬的過渡節氣,天氣將進一步轉涼,晝夜溫差加大,氣候乾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鄧聰介紹,中醫稱此時為“晚秋”,乾燥相關症狀、呼吸系統疾病、腰腿痛、心腦血管意外多發。這段時期的飲食可以進行適當的調補,為迎接寒冬做準備。起居上,這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凡起居、情志、運動,皆應順應“秋收”的原則。

  防病

  鄧聰介紹,霜降節氣的天氣特點造成這段時間有幾種疾病高發。首先,霜降節氣,秋冬交替,氣候乾燥。中醫認為,肺為“嬌髒”,其性喜潤而惡燥;“燥”為秋天主氣,燥勝則幹,最易傷肺。故常出現口唇乾裂、鼻乾嚥燥、皮膚乾燥、乾咳少痰、大便秘結等“秋燥”症狀。此時要注意潤肺、養陰、防燥。同時,在深秋時節要注意保暖,防止“涼燥”感冒(外感燥證),出現發熱輕、惡寒重、頭痛、無汗、鼻幹、咽燥、咳嗽、痰少等“燥邪”與“寒邪”合而為患的症狀。

  由於這段時間冷暖空氣交錯頻繁,氣溫變化大,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易發或加重,人們應重視預防,尤其是老年人和嬰幼兒,由於適應性差、抵抗力弱,更易發病。生活中應注意防寒保曖,防止“凍”出病來,在氣溫突降的早晨要稍晚些出門。她建議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應該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空氣寒冷、過敏物質等對呼吸道的刺激,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霜降節後,天氣漸涼,秋雨漸多,此時也應該格外重視腰、腿部位的保暖,尤其是老年人。鄧聰說,中醫認為“寒性收引”,霜降時氣溫下降明顯,寒冷、潮溼等因素作用於機體,侵襲腰府導致經脈受阻、氣血不暢而發生腰痛。腿部的膝關節也是易受寒邪侵襲的部位之一,民間常說的“老寒腿”就與感受風寒之邪密切相關。因此,霜降後人們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服,尤其應注意腰、腿部的保暖。

  隨著天氣轉冷,血管也“熱脹冷縮”,特別是溫度突然變冷或溫差過大時,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疏忽防範,則會加重病情,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而禍及生命。鄧聰提醒,中老年人要特別注意將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控制在理想範圍,防止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安度金秋。

  飲食:補冬不如補霜降 “平補”是原則

  鄧聰介紹,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講,霜降應進行適當的調補,為迎接寒冬做準備,正如俗話所說“補冬不如補霜降”。此時的進補應以“平補”為原則,選擇具有滋陰潤燥、益氣固表作用的食材。一方面,增強免疫力,提高機體對抗寒冷氣候變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順應秋季補肺的時令要求,緩解由於肺燥引發的各種疾病。符合平補原則的食材很多,如枸杞子、大棗、百合、北沙參、玉竹、甜杏仁、銀耳、蜂蜜、紅薯、淮山、南瓜、蘿蔔、栗子、小麥、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等。

  霜降時節,由於受到寒冷的刺激,胃腸動減弱,加之進食增加,胃腸負擔加重,容易損傷脾胃,誘發胃腸疾病的發生。此時,飲食應注意有所節制,做到飲食平衡。並可適當進食理氣、健脾的食材,如蓮子、茯苓、芡實、扁豆、薏米、陳皮、春砂仁等。

  同時,應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生薑、蔥、蒜等,特別是麻辣火鍋、燒烤要少吃,以防“上火”,傷及陰津。可適當多吃秋季盛產的梨、蘋果、楊桃、柿子、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水果以潤燥生津。

  起居:秋冬養陰 順應“秋收”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鄧聰提醒,霜降秋冬交替之際,更應注意保養體內陰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凡起居、情志、運動,皆應順應“秋收”的原則。

  起居上,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早起能讓人提前覺醒,精力充沛,使體內的陽氣舒暢;早點睡覺,可順應陰精的收藏。同時,人體應順應此時自然界主收的規律,節制房事,蓄養陰精。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應收斂神氣,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尤其中老年人,要注意不宜動怒,以免火氣內鬱,耗傷陰津,陰不制陽,出現肝陽上亢,從而誘發高血壓、中風等疾病。

  另一方面,霜降時運動量可適當加大,但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可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選擇廣播操、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體育鍛煉。但運動前應注意做好準備活動,伸展一下全身的肌肉和關節,促進血液迴圈,避免急劇運動損傷筋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