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六年級
人生感悟-六年級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會收穫一些心得和感悟,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感悟,想法都記錄下來。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麼寫感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感悟-六年級,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時光如流,逝者如斯。對我來說,到年底,人生已近第五十個年頭。想起自己從一個赤足露腚河裡摸魚的農村小孩,小學、中學、大學幾經考試、歷經磨難,畢業、工作、擇業,到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人梯,作為人梯培養了一批有一批、一屆又一屆的大學生,而今年近五十事業仍舊平平……
還清楚地記得在二十歲的時候,想起孔老夫子的人生說法,便以為自己年十五而志於學,二十大學畢業而立,因為當時在經濟上已經獨立,思想上大概也獨立了。二十八年過去,今天又想起夫子的說法,才意識到自己應當是快到知天命的年齡了。然而,什麼是天命呢?夫子沒有明講。我想,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學的思想本體範圍。天命也許是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麼,假設不是夫子自謙的話,則連聖人都過了半百,生命度過了三分之二,才知道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可見知天命之難。當然,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今天的人完全可能比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更早地懂得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如是,欲真知“天命”,或曰自由自在地健康生活;恐怕也存在一個“提高執行力”問題,即真的敬畏“天命”,有所為,有所不為。當然,能否做到“真的”,除了“客觀限制”,也與其樹立並踐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權力觀息息相關。如是,方可面對洶洶物慾或權錢交易誘惑,做到立腳不亂,氣定神閒,且分出人能主宰或不能主宰之領域,張揚其人生價值和生命風姿,接近或實現其人生自由境界。
人生過半,生命的價值在哪裡呢?人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它只有在群體中才能生存,群體生活又使得它最終成為有自我意識的生物。因此,人有自我意識的物件,本質上不是人與物的.關係,而是人與人的關係。事實上,每個人或早或遲都能體會到,最能令我們對生活有所感悟的,不是我們對物的感受,而是我們對人與人關係的感受。而在人與人關係中,最能撥動我們心絃的,是善心善行。這也就是我們至今仍然在讀唐詩宋詞、歌德莎士比亞,而不去讀牛頓、愛因斯坦的原因之一。在真善美中,善是最重要的。沒有善,人依然可以求真求美。大大小小的自然科學家在尋求宇宙的真,大大小小的哲學家、社會科學家在尋求社會的真、人的真。一個人完全可以認為財富佔有就是人與人關係的真,並且認為自己在人與人的財富競爭中採取任何手段都是完全正當的。同樣,追求美的人也不必是善良的人。但只有善才能使我們感悟到生活在人類群體中的意義,感受到真和美給我們帶來的享受,而避免真和美可能給我們造成的無望甚至絕望。善良的人也可能說“善意的謊話”,可能在追求大家公認的美時退避三舍。而此時,我們不但不會感到假和醜,反而會感到一種更深刻的真和美,這就是善對我們心靈的重要性高於真、美之處。善良的人完全可以參與競爭包括財富的競爭並取勝,他和不善之人的區別在於他自覺而不是被迫地遵守競爭的規則並且以愛人之心平等之禮對待失敗者。因此,夫子說的知天命,就是懂得以善待人,凡事出以善心。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書要讀但不能讀死書,社會是隨著時間、時代而不停在進步的,在自己的後半生中我會為自己所鍾愛的事業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