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樂趣的成語
關於讀書樂趣的成語
臧克家說:"讀過一本書,像交了一位益友;書是窗戶。高爾基說:"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下面是關於讀書樂趣的成語的內容,歡迎閱讀!
關於讀書樂趣的成語
一目十行
手不釋卷
舉一反三
溫故知新
事半功倍
學無止境
學而不厭
真才實學
學而不倦
發奮圖強
廢寢忘食
爭分奪秒
孜孜不倦
笨鳥先飛
聞雞起舞
自強不息
只爭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爭上游
關於讀書的成語
1、舌戰群儒: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2、洋洋盈耳:洋洋:眾多;盈:充滿。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悅耳動聽。
3、一簞一瓢: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4、枕經籍書:枕著經,墊著書。形容酷嗜讀書,以書為伴。
5、折節讀書: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8、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9、目不識書: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10、兩腳書櫥:指讀書很多但不善於應用的人。
11、讀書破萬卷: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12、五車腹笥:比喻讀書多,學識淵博。
13、白面書生: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淨的讀書人。
14、布衣韋帶: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15、臧穀亡羊:《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遊,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16、匡衡鑿壁:《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後以“匡衡鑿壁”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17、書聲朗朗: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
18、世代書香:世世代代都是讀書的'人家。
19、畫荻教子: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20、宿學舊儒:指老成博學的讀書人。
21、五行並下:五行文字一併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22、納士招賢: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23、源頭活水: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24、招賢納士: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25、舍策追羊: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策,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