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窯洞六年級作文

山西窯洞六年級作文

  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華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窯洞中生存、繁衍和壯大起來的。小編收集了山西窯洞,歡迎閱讀。
 

  第一篇:山西窯洞

  屋外,清風習習,枝繁葉茂,天空格外晴朗。遠望,一排排窯洞整齊劃一。

  窯洞建築結構比較簡單,但是分寬敞,室內通風也很好,坐在室內,只覺清風徐來,花果飄香。

  窯洞是由磚所砌成的,無論是從外面看,還是從裡面瞧,都是拱圓形。房頂以灰色居多,,室內牆壁雪白。窗戶是紙糊的,正因為是紙糊的,所以在屋裡時不會覺得悶,反而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是你精神煥發。

  大多數人家最起碼有四間窯洞,其一間為儲存房,剩餘的房間就為臥室。一大家子住在一個院子裡,這裡處處都被和睦、友愛籠罩其中。

  院內,每家每戶都會種些蔬菜、水果,各型各色,婀娜多姿的花朵兒。微風輕輕掠過,就算你在街,只要細細品味,就一定能聞到這濃濃的香氣。

  窯洞冬暖夏涼,在寒風凌冽、狂風怒號的冬天,你就在屋裡,會熱的如夏天一樣,使你感到汗流浹背。酷熱的夏天,睡午覺時,只要開一點窗戶,就滄滄涼涼,倍感舒適。這樣一來,既可以防止被蚊子咬,又很清涼。所以,夏天我最喜歡在窯洞裡睡覺了。

  窯洞,成為了全村人不可缺少的房屋。

  第二篇:山西窯洞

  我的家鄉在黃土高原上,這裡的風光雖比不上南方的秀美,但是也有它獨特的一面.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獨一無二的窯洞.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農民的象徵.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裡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窯洞雖小,卻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

  土窯洞是早些人的住所,現在人們住的窯洞大多是磚石結構的.從遠處看,一排排的窯洞依山而建.掩映在一片片的棗樹、梨樹和一些不知名的果樹叢中,成了我們家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的頂部鑿成弧形,這種結構經久耐用,住在裡面冬暖夏涼、非常舒適.

  走到近處,我看到它的窗戶是半圓形的,卻用雕工精緻的木條隔成一個個小方格.貼上窗紙,裱上窗花,十分漂亮.

  一走進去,裡面別有一番景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方形的大床,幾乎佔了房子的三分之一,這裡的人把它叫做炕.旁邊還有一個小灶臺,爐火正旺,想必坐到炕上一定很暖和吧!炕是陝北人晚上睡覺、休息的地方,也是女人們閒暇時聊天、做針線活的地方.試想:兩三個婦女坐在溫暖的炕上飛針走線,說著、笑著,好是溫馨!因為這裡是她們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所以,對炕的裝飾也是最講究的.炕四周的牆上圍了一圈顏色鮮豔的紙,有兩尺左右高,叫炕圍子,這是窯洞裡最重要的裝飾,還帶有花邊哩!牆上貼著傳統的年畫,表達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偶爾還會有獸類的剪紙,據說可以辟邪呢!

  聽外婆說以前地板是土夯的,一掃一堆的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都換成了瓷磚,閃閃發光.屋裡原來每家每戶都有的水缸也不見了,因為引進了自來水,據說以前,水缸可是窯洞裡不可缺少的`陳設,因為水源很遠,必須存有足夠的水,但是現在,伸手一擰,就有優質的飲用水流出來,又方便,又快捷,所以水缸也已淡出了陝北人的生活.

  以前一到天黑就只能睡覺的人們,現在也有文藝晚會看了.一到晚上,便會有美妙的音樂和人們的歡笑聲從窯洞飄出.就連用來糊窗戶的紙也換成了晶瑩剔透的玻璃,在陽光下閃爍著透亮的光澤.雖然從紙換成了玻璃,但貼窗花的習慣還是傳承了下來,只是貼在了玻璃上,也別有一番風味.

  這就是家鄉的窯洞.祖國在改變,我的家鄉也在改變!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窯洞!

  第三篇:山西窯洞

  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華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窯洞中生存、繁衍和壯大起來的。窯洞分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介面子窯洞多種。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農民的象徵。在這裡,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人民創造了陝北的窯洞藝術(民間藝術)。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裡操持家務、生兒育女。小小窯洞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

  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由於自然環境、地貌特徵和地方風土的影響,窯洞形成各式各樣的形式。但從建築的佈局結構形式上劃分可歸納為靠崖式、下沉式和獨立式三種形式。

  陝北延安窯洞,其中夾雜著窯洞式平頂房。窯洞是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的有機結合,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既節省土地,又經濟省工,確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

  人們利用黃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窯洞叫土窯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寬3米左右,最深的可達20米。窗戶有兩種,一種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種是約3—4平方米的圓窗。其特點是冬暖夏涼。用石頭作建築材料,深7—9米,寬、高皆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窯洞。磚窯的式樣、建築方法和石窯洞一樣,外表美觀。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窯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腳下的向陽之處,窯洞上面的腦畔多栽樹木和花草。

  陝北的窯洞是依山勢開鑿出來的這樣一個拱頂的窯洞。由於黃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質,而拱頂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頂要好,所以窯洞一般都是採取拱頂的方式來保證了它的穩固性。陝北取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作民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窯洞民居可分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種。地坑式窯洞在地面挖坑,內三面或四面開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窯洞是沿山邊及溝邊一層一層開鑿窯洞。土坯拱式窯洞以土坯砌拱後覆土保溫。此外還有磚石砌的窯洞式民居。地坑式窯洞也見於黃土層厚的豫西平原地區,如河南鞏縣的地坑式窯洞,常常是整個村莊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遠遠望去,只見村莊的樹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窯洞頂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種植莊稼。甘肅東部也有這種地下街道。從西方環境建築學家的觀點看來,這種地坑式窯洞建築是完美的不破壞自然的文明建築。地下窯洞的組合,仍然保持北方傳統四合院的格局,有廚房和貯存糧食的倉庫、飲水井和滲水井,以及飼養牲畜的棚欄,形成一個舒適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劃分、上下層的交通關係、採光通風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處理方法。

  我愛陝北的窯洞,因為他匯聚了人民智慧的結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