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青年節作文彙總七篇

【精選】青年節作文彙總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年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青年節作文 篇1

  人們每每談到我們蘇北老區總是感慨萬分。蘇北大地,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我們鹽阜地區也曾在中國革命留下過光輝的一頁。戎馬倥傯的年代,這一方熱土,曾經為中國的革命付出了多麼昂貴的代價。新中國成立後,這裡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憑著蘇北人的勤勞和智慧,使自己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起這一切,我們心中總是充滿自豪。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裡與祖國的其他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著很大的差距,這裡個別地方的貧困還有待於進一步治理。這裡的整體經濟還有待進一步的騰飛。我們,作為蘇北青年,首先應該感覺到的是什麼?棗責任,感到的應該是責任。“生我是這片土地,養我是這片土地。”我們愛著腳下的這片熱土。我們就要承擔起建設家鄉,繁榮家鄉的責任。

  在我的家鄉,有一位與我的父親同齡人。他就是全國聞名的身殘志堅的農村科技鐵人姜德明。他立足農田,孜孜不倦地研究著小麥、棉花如何在家鄉的土地上能夠有更高的總產量。當他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時,癌症又一次地向他襲來。他沒有倒下,拄著柺杖依然風裡雨裡地留在田頭,走訪在農戶家中。不懈的努力,他培育出的優良品種得到了推廣,種植技術得到了普及,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民的雙手這樣的農技員。把他譽為“農技鐵人”。他是我們老區青年的好榜樣。去年,他在我市青年成人宣誓儀式上諄諄告誡我們,為老區經濟的騰飛,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立足本職,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記住了這位鐵人的話,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我們鹽阜老區的青年們都會努力的。

  是的,責任放在我們每個青年的肩上,放眼新世紀,振興中華,建設家鄉,我們是不會退縮的。

  李大釗曾在《青春》一文中寫道:“沖決歷史桎梏,滌盪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今天的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我們面前的任務同樣艱鉅。我們應該努力成為魯迅所說的“創造人類歷從未有過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青春熱血獻祖國,頑強地努力,無私地奉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樑,要掀起中華騰飛的巨浪。

青年節作文 篇2

  想起90年前的那個日子,就讓人熱血沸騰,那一代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做出了怎樣的貢獻,他們用生命和血汗為後世創造瞭如此的多姿多彩的明天,他們是國家的驕傲,民族的脊樑。今天在此想起他們,仍舊可以感覺到那種強大的愛國力量。

  一連幾天的假期總是讓人忘記時間的存在,昨天晚些時候,突然想起五四青年節的到來,一瞬間,感到一種莫可名狀的激動,更是越發的感到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五四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對於整個民族來講是很重要的一個日子,就在那天中國人民才開始真正的覺醒,整個大東方開始了一場為自己的未來而抵抗外辱的鬥爭,這是一個民族的優秀精英們帶動的一場民族行為,是青年們、是大學生們發動的一場挽救民族危亡的偉大行動。無論何時,青年們都讓一個民族充滿希望,充滿力量。

  今天老早就爬起來,開啟電腦聽國歌,看著國旗的圖片,想象回味這種平日裡被忙碌所隱藏起來的愛國感情。當整個人都沉浸在這種氛圍之中時,是可以充分感受得到這純純乾淨的感情的,這是一種很強烈的動力,似乎是一種積壓心頭多年的烈焰正在不停的積攢能量,憋悶得厲害就要把無窮的動力釋放,猶如一個百年的活火山,能量動力都在內部翻轉沸騰。這就是新時期的青年們應該具有的動力,這就是一名大學生應該感受到的,應該擔負的神聖使命,這是民族賦予每一個當代青年的責任。

  說到五四,不得不說山東。

  山東今日仍安在,不忘當年悲憤情。

  落後就要捱打,弱國無外交。巴黎和會上,我們丟盡了面子,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沒有在合約上簽字,我們當然不能在上面簽字,因為喪權辱國的條約上怎能簽字。想到那次會議,就感到心底是流血一般的疼痛,全身是顫抖的憤怒。一個民族落後是一個民族全體人民的悲哀,一個國家的無能是整個邦國的無盡的哀嘆,為了未來的美好,我們必須努力,與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一道努力,同世界上的其他青年一道大膽地站在競爭賽道的起跑線上,用我們的血肉之軀去打拼,以競爭,贏得一場場勝利。

  作為一名大學生,很榮幸時代把我放在中國青年這樣一個具有獨特意義的時代座標點上,我也已經感受到了那份使命的沉重。作為一個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在五四這樣一個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日子裡,似乎就更多了一層對民族責任的感悟。我們要建造更偉大的民族事業,後來人不能夠倒退,我們應該比那些學長更能夠給與這個民族更多的東西,來回饋給這個偉大的國家。

  不知道今天學校會有什麼樣的節目,我知道以後每年的今天都是我前進道路上的一次加油充氣站,看我又應該行動了,為民族吶喊,為國家前行。

  注:在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無視四萬萬中國人民的利益,做出種種醜惡行徑,並把中國的山東給與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在得到此訊息後,再也壓抑不住數日來的怒火,他們最先來到天安門廣場,遊行示X,高呼口號,併火燒了趙家樓。

青年節作文 篇3

  五四青年節到了!

  往年,五一“黃金週”的七天長假都能把“五四”這個節日順帶著給“休了假”,但黃金週改成了“小黃金週”,五一節放假只到五月三號為止。從本年動手五四青年節放假半天,必須是14—28週歲之間的人才有權柄享受此報酬!

  如許的一個青年“標準”,不禁讓人料到了“中國十大出色青年”當時都一經超過了28歲,有的一經接近40歲。由此可見,十大出色青年的評比並不是以14至28週歲為前提的。還有別的如青年教練、青年幹部等,非凡都把40歲以下的都當作青年。但是此刻“青年節”放假,規訂春秋為14至28週歲,這分明和少許部分因某時某地某種特別必要而訂義的“青年”相沖突,與社會大眾的慣常理解不符合。有了如許的規訂,也就意味著很多十大出色青年、出色青年教練,固然有青年的稱號,卻沒有青年節放假的權柄,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笑話,一個首要的起因便是此次訂義青年的春秋段,是按照團章來的。什麼樣的春秋是青年,不該只以團員春秋為標準,畢竟青年並不能和團員等同起來,該當多聽聽社會的定見。更不能對一個定義,不同部分給出不同的規訂,如此只會減少各自的衝突,讓大眾莫衷一是,更好笑的是,還會呈現諸如“出色青年”不是青年,沒有放假權柄的景象。

  莫非過了28週歲,咱就不能再當了嗎?以28歲為限劈開中青年的邊界,明顯,在當今中國顯得有些保守!而如許的分別邊界,更會加重少許年老人的生理壓力,誰都但願可能少年有成,於是也就但願可能不妨“耽誤”一點年老的工夫,而你把青年的末限訂在了28歲,無疑會令越來越多的年老人加劇急功近利的心態:眼看就不再“年老”了。過了28歲,其實仍舊不妨很年老,仍舊不妨很純潔。

  跟著社會的朝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春秋有了新的看法,總感覺本人二十出面還算少年郎,三十擺佈才步入青年段,四十五十剛中年,七十八十還不算老!以後,都感覺這是種好心態,但凡一個人,唯有本人感覺年老,那才是真正的年老。並且,跟著現此刻人們受教誨的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遍及在二十二三歲時才剛踏出校門走向工作崗亭,而對付他們而言,所謂的人生,真正的人生,由此才方才動手!我們很難對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說:“嗨,小子,再過四五年,你可便是中年人!”他們此中的大大都人會感覺這種說法匪夷所思,只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步入中年的生理籌辦。

  可不管放假在家還是持續工作,也不管是“適齡”青年還是大齡青年,都該當以本人的方法來懷念“五四”的精力,五四精力代表著誠篤的,朝長進步的,積極的,約束的,對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安好的,相愛合作的,辦事而高興的,全社會幸福的同一體。

  因為我們所不該健忘的恰好是“五四”為之熱切謀求的,而非青年本人。

青年節作文 篇4

  每個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為讓青春不留空白,請珍惜青春,讓我們在青春的殿堂裡留下我們最漂亮的初足跡吧。

  青春是漂亮的,正是因為它的漂亮,才激起我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正是它的漂亮,才使我們展開漂亮的翅膀,向天空遊覽,尋求我們的夢想。

  在青春的道路上,總會有一些磕磕絆絆,不能總是一帆風順,假如真的要一帆風順,那麼人生就沒意義了,太枯燥了。你難免會遇見絆足石,但你不能為此而氣餒,勇敢點,繼續奮鬥。

  你也許會有孤獨,不要可怕,假如沒有孤獨,你也就不會懂得別人的孤獨,也就不會用心去溫暖一顆孤獨的心。在青春道路上,你不要急於前行,把足步放慢一點,掃瞄一下路上的風景。不要錯過良機要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青春是短暫的,是稍縱即逝的。朋友們,為讓我們不為青春而遺憾,請珍惜我們的青春吧!

青年節作文 篇5

  理想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縈繞我心,遲遲得不出結論。 在一次“我的理想”班隊會上,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談論著自己的理想,有的說自己想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有的說自己想當一名威風凜凜的警察,還有的說想當一名學富五車的作家,儘管他們的理想五花八門,但他們那飽含激情的語言,像一塊打火石,擦亮了我對理想的認識,可我的理想究竟是什麼卻依舊飄飄渺渺、朦朦朧朧。 一天,我在家裡看書,書上寫著:“理想是人生導航的燈塔,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我似乎認識到理想的重要性,覺得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為自己以前沒有理想在虛度光陰而感傷,為自己沒有理想的盲目奮鬥而惋惜。所以,我想到了當一名知識淵博的教師,一生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能明白地生活。於是,當老師便成了我的理想。 以前,這個想法也曾經在我心頭跳躍。那時少不諳事的我,覺得老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課,很神氣;一有學生不聽話,就可以去罵他,制止他,很威風,很帶勁。可是在不斷的成長中,我發現老師很辛苦,每天都要為學生操心,整體都在絮絮叨叨,這讓我感到不美氣,於是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我的理想也就空缺了好長一段日子。 在不斷讀書的時間裡,我看到了許多讚美老師的話語,如:老師是辛勤培育花朵的園丁,嘔心瀝血為學生服務,給人們傳授知識,為社會的文明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這個職業是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這些話語,堅定了我要當教師的決心。 為了能夠實現這個願望,我每天早早起來讀書,背課文,背單詞。到了學校我又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老師的每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講話,我都要細細琢磨。晚上回到家,寫完作業,就預習新的功課。只要有一個地方不太明白,我都會花一些時間去鑽研,直至弄懂,否則誓不罷休。面對一次次難題,有時我也有畏難的情緒,想放棄,可一想到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我又重鼓信心,不怕麻煩地解決掉。在努力與堅持中,我理想的燈塔愈加明亮,理想的道路愈走愈堅定。 為了讓自己的理想變成現實,我一定要沿著理想的方向走。即使走得慢,也比那些漫無目的的人走得快。只要我不怕坎坷,不怕困難,理想就會充滿期待地說:“我將承載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青年節作文 篇6

  人們常說:"一滴滴水只有流進大海,才不會乾涸!”這不!我們今天就召開了一個"五四班爭當團結友愛的好少年”主題班隊會。

  我在這一次班隊會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很多!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一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位國王臨終前把四個兒子叫到床前,分別給他們每人一根筷子,又讓小兒子把自己的筷子折斷,小兒子三下兩下就把自己的筷子折斷了,最後國王又讓小兒子一下子把所有的筷子折斷,小兒子把吃奶的勁都用上了,筷子卻毫髮無損!小兒子恍然大悟!這一個小故事雖短,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毛主席曾經講過,眾志成城,同心同德,不論我們面臨的是多大的困難,不論我們在什麼困難的環境,危險、困難都會向我們屈服!是啊,一個人不成群,一根樹不成林!只要我們團結友愛、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搞好學習,並與同學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這一次班隊會,老師讓我們蒐集了不少有關團結友愛的名人名言,但是,我們班的人太多!蒐集的名言太少!我們讀的很多都是重複的!所以聽起來沒有意思!

  下面是小品!也是我們五四班最喜愛的節目!但是讓人非常掃興的是小品只有一個!小品的名字叫“最後的答案”目的也是讓我們學會團結友愛!我們一直認為杜毅和李夢瑩說的最好最精彩!不過“趙一明”(注意!!趙一明也是我們班的一個同學!可不是我哦!)的說演也很精彩!他的聲音很洪亮!但在中途不小心把紙弄掉了!紙一下子飛了好幾米遠!引得我們鬨堂大笑!

  總之,這一次的班隊會,我的收穫很多很多········

青年節作文 篇7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

  剛開始我也不知道,每天一直得上課,總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去了解這些東西吧,連老師有時上課會問你們看了今天的新聞了嗎?你們知道最近發生的事情嗎?常常我們的答案是不知道或沒有看,只有零星幾個知道。究其主要原因有一部分是由於對這些新聞不知現在年輕人的關注點了,而另一部分其實還是外部的因素,學校對於電子產品管理的嚴格,基本上是禁止攜帶的,而且也沒有其他的產品讓我們瞭解社會,瞭解其他的資訊,學校裡的資訊其實是比較閉塞的,學校一心叫我們只需要顧學習,不要想起他的,一心只讀聖賢書。這就和我們的發展和生活產生了一定的矛盾,既希望我們能瞭解外部,卻又切斷了我們瞭解外部的途徑。

  知道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是我在上課的時候無意間知道的。

  五四青年節,其起源應該追溯到上個世紀的1919年5月4日爆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那次的運動徹底的改變了中國,喚醒了民族血性,不再沉默,讓世人看到了中國不是死氣沉沉的不是看不到未來的,中國人不是麻木的,五四運動的範圍迅速波及全國,全崗位,學生遊街,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中國開始覺醒,青年開始開始覺醒,開始主導中國,領這中國向著光明。

  中學時代的歷史經常接觸到五四運動,影視上看到過五四運動,私下去了解五四運動。真的是極其的佩服和感恩。

  今天中國青年還有很多缺陷,還有很多需要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