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的變遷-五年級-記敘文

橋的變遷-五年級-記敘文

  相信大家在學習、工作中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特別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這種型別的作文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橋的變遷-五年級-記敘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爺爺住的村子東邊,是一條河,河水清清,流水潺潺。

  聽爺爺說,這條河上以前沒有橋,十幾塊大石頭一字排開,露出光滑的石面,就是橋了。河兩岸的人要到對岸去,必須像唱戲的.小丑一樣蹦跳著踩著石頭過河。如果稍不留神踩翻了石頭,就會掉進河裡。要是碰到下大雨就糟了,十幾塊大石頭被河水衝得蹤影若隱若現,河水滾滾,誰也不敢過河。要有什麼急事非辦不可,須繞七八里路才可以到對面去。

  後來,人們不得不在河裡打上幾十個木樁,上面鋪上幾段木板,造了一座簡易的木橋。走在上面,木橋發出咯吱咯吱的叫聲,搖搖晃晃,人們好像雜技員走鋼絲,讓人一顆心提到嗓子眼。從此,村子裡的人們踩著這座木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走就是幾十年。

  時間如車輪在飛,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農民們再也用不著荷鋤挑擔,牽牛耕地地勞作了。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家戶戶買上了拖拉機,小小的木橋嚴重影響拖拉機的執行。村民們集體行動,拆掉木橋,修了一座三米寬的漫水橋。

  沒幾年的功夫,村裡的老屋全換成了明亮亮的大瓦房,有的還蓋起了樓房,很多家庭買上了汽車。車進車出,熱熱鬧鬧。可是讓村裡人頭疼的問題又出現了,隨著車輛的增加,車行到漫水橋,必須一輛一輛透過。車少的時候,還勉強湊活,可是車輛一多,交通堵塞,過這個漫水橋少說也要等上幾十分鐘。有一次,爸爸開車回爺爺家,正碰上爺爺村裡逢大集,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小時。你說要是遇到什麼急事,不把人急壞才怪呢!

  這一大難題,今年春天終於解決了。政府出資幾十萬,修建成一座長30多米,寬10米,高5米的大橋。橋面光滑平坦,三輛車並行還綽綽有餘。兩邊全是堅固的石欄杆,再也不用擔心車打滑滑進河裡。更可喜的是政府在河上建立了水上公園,河兩岸栽上了很多垂柳。站在橋上,極目遠眺,仙鶴振翅,花影婆娑,楊柳依依,耳目為之一新。現在,來來往往的車輛透過這座大橋,進進出出,暢通無阻。

  每逢節假日,爸爸總愛開車到爺爺家住上幾天,現在,去爺爺家再也不會堵車了。偶爾,我們全家會坐在河岸上,一邊欣賞著河邊的風景,一邊還會悠然自得地釣幾條魚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