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民俗風-開封陀螺
古城民俗風-開封陀螺
漫步在新柳如煙、叢叢新綠簇擁的開封濱河路環城公園,你會感動於古城開封那勃發的生命力與厚重的文化底蘊:一襲白衣白褲的鶴髮童顏的老者,那精準到位的一招一式,頗有太極張三丰的風骨;幾位雖已兩飛霜但卻風韻綽約依舊不減當年的阿姨,認真地練習貓步,正組建老年模特隊;酷愛書法的殘疾人掂著活好的泥漿桶,正在澄淨如洗的瓦藍地磚上潑墨……而這其中最最令人振奮的莫過於那響徹古城上空、驚心動魄的“啪”、“啪”抽陀螺的甩鞭聲。
有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中原,中原的傳統文化在兩都——河洛文化和汴宋文化。”而東都汴梁一直都是一個“八方爭湊、萬國鹹通”的旅遊休閒城市。在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的開封文化寶庫中,具有濃郁的開封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又是她最炫麗的一個篇章;在古風古韻、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傳統中,流傳久遠的一種古老的民俗體育運動“打陀螺”又是她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源遠流長的陀螺史話
陀螺起源於宋而定名於明。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蘇漢臣(開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畫院當過招待,以劉宗古為師,工於釋道人物之畫,尤其嬰戲畫更有獨創之功力)《嬰戲圖》中,畫面的前方有兩個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證實當時確有倒鐘體的陀螺出現,由畫面考察,當時的陀螺應是木製的,像個圓錐體,用繩子纏好了,往地上前拋後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轉起來。一直到現在,大陸北方的兒童在冬季及早春時節還流行這樣的玩法,尤其在結得厚實的冰面上拋打,更別有樂趣。另外一幅蘇漢臣的作品《秋庭戲嬰》中,有個推棗磨的道具,利用兩個棗子,加上一個剖了一半的棗子作成支架而成棗磨玩具,那是一種旋轉、平衡的遊戲,遊戲時,誰能讓棗磨保持平衡、轉得久,誰就獲勝;這幅畫也能證明當時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態出現。發展到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無異;劉侗的《楊柳活》撰述:楊柳兒活,鞭陀螺。這時期“陀螺”一詞已正式出現。
二、老少皆宜的'陀螺運動
如今,隨著開封市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以及市政規劃的休閒廣場越來越多,這項流傳久遠的古老的民俗體育活動——打陀螺,逐漸成為開封人茶餘飯後健身專案的首選。放眼濱河路的環城公園、西郊的金明廣場、龍亭公園廣場,隨處可見打陀螺者,有揮舞長鞭把一個碩大的陀螺抽得滴溜溜直轉的老者,待陀螺達到一定的轉速,卻又不停地甩動長鞭,享受那“噼噼啪啪”炸響的清脆,直甩到大汗淋漓,索性光著膀子,率真、愜意而又酣暢;也有不太老道的玩家,雖說抽不出鞭鞭脆響,陀螺也往往轉不了個把分鐘,但手中揮舞的長鞭偶爾也能爆響一次,陀螺也頗有默契地轉上三五分鐘,那種成功的初體驗便毫不掩飾地寫在臉上,咧著大嘴寬厚地呵呵笑上幾聲;還有學生模樣的少年,正眼饞地盯著老爺爺手中上下翻飛的鞭繩,終於耐不寂寞,捂著自己並不太鼓飽的口袋,同路邊賣陀螺的小商販激烈地討價還價;更有蹣跚學步的幼子在父母寬大的臂彎裡左衝右突,不停地追逐地上旋轉翻騰的陀螺,那清水般的眸子裡分明寫滿了無盡的好奇與欣喜。小旋風般的陀螺、爆響的長鞭,該有著怎樣的魔力,讓這些小小的人兒心裡裝下多少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