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唯美名言語句

讀書唯美名言語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可以用來鞭策自己,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樹立信心。你知道什麼樣的名言才能稱之為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唯美名言語句,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奇文共賞識,疑義相如析。

  2、學習前人之有,創造前人之無。

  3、知識是萬能之母,實踐是萬能之父。

  4、學習實踐是手段,立異標新是目的。

  5、只有知識更新,才有實踐創新。

  6、讀書是學人生知識,實踐是繪人生藍圖。

  7、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讀。讀,就仔細多了。然而讀還不夠,進而要"煮","煮"是何等的爛熟、透徹,不是一遍兩遍而成的。——茹誌鵑

  8、我還勸你按現有的書籍正確地分配學習時間,使學習的內容多樣化。變換閱讀或工作的內容,翻譯以後改閱讀,寫作以後改作體操,閱有分量的書以後改看小說,是非常有益的。——列寧

  9、我之所以用民眾語言寫作,是因為我需要讓每一個人都能閱讀我的著作。

  10、西方近世談藝有謂讀者內心萬簌皆寂,如屏人與作者幽期獨對。則復類譚序之言,"獨坐靜觀""靜者默吟"。李義山《會昌一品集序》有警句日:"靜與無語",讀者以靜心默契詩篇靜境。殊堪借李句揣稱也。——錢鍾書

  11、一本書就是一面鏡子:如果一頭毛驢向鏡子裡盯著看,你就別指望從鏡子裡向外看的會是個聖徒。——利希滕貝格

  12、文章千古事,並非虛語。一個人的思想一旦寫下,透過文字的媒介,送入了別人的頭腦,也就成了社會事實,發生社會影響,因而有功罪可論。自編文選,總是希望給後人留下一些美好的印象。

  13、蓋書籍的裝幀,不僅求其形式美觀而已,又要求能夠表達書籍的內容意義,是內容意義的象徵。這彷彿是書的序文,不過序文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裝幀是用形狀色彩來表達的。這又彷彿是歌劇的序曲,聽了序曲,便知道歌劇內容的大要。——豐子愷

  14、要對讀書有興趣,閱讀時應該對書籍有所選擇。一些基本知識的書籍還沒有讀過,跳過去就啃大部頭的`書籍,讀不懂,不能領會,自然要失望、煩惱,興趣就無從談起了。——曹方

  15、一聽玄音下竹亭,卻思窗雪與囊螢。——貫休

  16、讀書觸類旁通博古通今,實踐舉一反三立異標新。

  17、士大夫三月不讀書,則義理交於胸中。——黃庭堅

  18、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極大,親師取友,向道求學是創造環境改進自己的最好方法,你們於潛心獨研外,更要注意這一點,萬不可一事不管,一毫不動,專門只關門讀死書。——向警予

  19、把任何的書,從語言文字上著眼去學習研究,這種閱讀可以說是屬於國語科的工作。閱讀通常可分為兩種,一是略讀,一是精讀。略讀的目的在於理解,在收得內容;精讀的目的在揣摩,在鑑賞。我以為要研究語言文字的法則,該注重於精讀。分量不必多,要精細地讀,好比臨帖,我們臨某種帖,目的在於筆意相合,寫字得它的神氣,並不在乎抄錄它的文字。假如這部帖裡有一千個字,我們與其每日瞎抄一遍,全體寫一千個字,倒不如揀選十個或二十個有變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個字好好地臨幾遍,來得有效。——夏丐尊

  20、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21、智者的智慧是一種不平常的常識。——拉爾夫

  22、劃一尾蘭槳,盪漾在書海碧波之上;乘一段清風,翱翔於書山奇景之中。

  23、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24、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考門斯基

  25、以書為道,相隔萬里也。 ——清·顏元

  26、在發展完美的人格的過程中,並非全靠讀書,但至少對於才智的增長,書籍無疑是最有力的工具。

  27、根深之樹不人風折,泉深之水不會涸竭。

  28、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並不見得好。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29、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作者:趙樹理

  30、為善最樂,讀書更佳。——阮葵生

  31、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係,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我們。作者:叔本華

  32、在閱讀時,我希望在每一個好的想法才停留,因為在每一個真相之前儘可能的保持。

  33、壞書如同壞朋友,能使我們墮落。作者:菲爾丁

  34、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35、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