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的名言詩句
描寫端午的名言詩句
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小編收據描寫端午的名言詩句,歡迎閱讀。
描寫端午的名言詩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人若是太幸運,則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能力究竟有多少;若是太不幸,則終其一生皆默默無名。 作者: 富 勒
人生是一場無休、 無歇、無情的戰鬥,凡是要做個夠得上稱為人的人,都得時時刻刻向無形的敵人作戰。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亂人心意的慾望,曖昧的念頭,使你墮落使你自行毀滅的念頭,都是這一類的`頑敵。作者: 羅曼·羅蘭
不要對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謹慎而堅定。 作者: 德謨克里特
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裡拿取。 作者: 高爾基
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之所在。 作者: 羅丹
倦怠乃人生之大患,人們常嘆人生暫短,其實人生悠長,只是由於不知它的用途。 作者: 維 尼
人對快樂的感受有遜於對痛苦的感受。 作者: 李維
應當在朋友正是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不可在事情無望之後再說閒話。 作者: 伊索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作者: 荀況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簷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描寫端午的名言詩句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宋 蘇軾《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飢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宋 張耒《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
唐 文秀《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唐 劉禹錫《競渡曲》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