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典名言警句集錦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集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名言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巧用名言有助於我們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經典名言警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1
1、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
2、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3、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6、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7、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8、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9、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曹雪芹)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禮記》
12、可望而不可即。(劉基)
1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4、書到用時方恨少。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6、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1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18、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
19、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20、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幹,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覆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2.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5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覆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古名言警句勵志
58.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
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59.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6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論語·秦伯》
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著,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62、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63、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晉·葛洪
譯:學問的淵博在於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於有堅定的目標。
6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麼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於沒有學到道理。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3
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3)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4)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6)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魯迅
7)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8)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9)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
11)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12)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13)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進學解》
14)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1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7)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1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1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20)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21)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2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23)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劉向
2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2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2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27)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28)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
2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30)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4
1、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2、不為五斗米折腰。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5、貂不足,狗尾續。
6、學不可以已。
7、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8、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9、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1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1、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12、報國之心,死而後已。
13、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14、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15、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
16、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1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8、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19、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22、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2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24、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25、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26、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7、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
28、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29、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5
1、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言必行,行必果。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1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1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1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1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
1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17、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荀子》
1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6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4)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7)《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8)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9)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0)沒有受過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礦石中的銀子。——富蘭克林
11)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12)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7)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18)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京
1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20)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1)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2)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23)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2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25)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2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2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9)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3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7
1、缺乏對事業的熱愛,才華也是無用的。 —— 尼柯拉耶維奇
2、最不會利用時間的人,最會抱怨時間不夠。拉布呂耶爾
3、人生是指我們若沒有嗜好的話,便不過如同極度無聊經營不善的劇院而已。 —— 斯蒂文生
4、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真實、誠意和廉潔。 —— 富蘭克林
5、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 蘇霍姆林斯基
6、成功的信念在人腦中的作用就如鬧鐘,會在你需要時將你喚醒。
7、文化越高,勞動越受重視。 —— 羅雪爾
8、科學的界限就像地平線一樣: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遠。 —— 布萊希特
9、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 管仲
10、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艱苦,適應一切環境。
11、人生就象打橄欖球一樣,不能犯規,也不要閃避球,而應向底線衝過去。 —— 羅斯福
12、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 李白
13、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 —— 魯迅
14、爭強與好勝之心在思想的碰撞中可以啟用智慧而集思廣益,但也是偏見向真理低頭的死敵。 —— 王潤生
15、現在站在什麼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麼方向移動。
16、教育!科學!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字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 —— 雨果
17、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 冰心
18、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禮貌,它比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 —— 赫爾岑
19、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隻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20、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21、科學所開啟的世界越來越遼闊,越來越奇妙。 —— 伊林
22、勤奮是你生命的密碼,能譯出你一部壯麗的.史詩。
23、說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的安慰。 —— 伏爾泰
24、我們是法律的僕人,以便我們可以獲得自由。 —— 西塞羅
25、人生似一束鮮花,仔細觀賞,才能看到它的美麗;人生似一杯清茶,細細品味,才能賞出真味道。我們應該從失敗中、從成功中、從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26、老年時的安慰莫過於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 —— 叔本華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8
1、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蘇軾》
2、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
3、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王陽明》
4、草煙中尋粉黛,斜陽影裡說英雄。《孔尚任》
5、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增廣賢文》
6、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曾國藩》
7、人言未必猶盡,聽話只聽三分。《增廣賢文》
8、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白居易》
9、欲讀天下之奇書,須明天下之大道。《蒲松齡》
10、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
11、知人者智,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12、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洪應明》
13、鶯逢日暖歌聲滑,人遇風情笑口開。《湯顯祖》
14、紅粉易妝嬌態女,無錢難作好兒郎。《增廣賢文》
15、正己然後可以正物,自治然後可以治人。《岳飛》
16、千金難結一時之歡,一飯竟致終生之感。《洪應明》
17、戰勝了敵人,我們共同分配獲得的財物。《成吉思汗》
18、我不如人我無其福,人不如我我常知足!《增廣賢文》
19、未亡人不幸罹此百憂,感念存沒,心焉如割!《司馬光》
20、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增廣賢文》
21、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國藩》
22、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王實甫》
23、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諸葛亮》。
24、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25、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財。《道德經》
26、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司馬光》
27、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諸葛亮》
28、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
29、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鄭板橋》
30、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顧炎武》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9
1、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經》
2、以身許國,何時不可為?——《岳飛》
3、君子安平,達人知命。——《增廣賢文》
4、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5、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吳承恩》
6、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曹雪芹》
7、為人莫犯法,犯法身無主。——《增廣賢文》
8、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曾國藩》
9、蚊蟲遭扇打,只因嘴傷人!——《增廣賢文》
10、高人求低易,低人求高難。——《增廣賢文》
11、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12、知天地萬物於一體,則能愛矣。——《曾國藩》
13、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蒲松齡》
14、人身不過表裡,氣血不過虛實。——《李時珍》
15、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羅貫中》
1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17、人生憂患識字始,姓名粗記可以休。——《蘇軾》
18、常沉靜,則含蓄義理而應事有力。——《曾國藩》
19、營氣之粹,化而為精,聚於命門。——《李時珍》
20、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曾國藩》
21、人世一大夢,俯仰百變,無足怪者。——《蘇軾》
22、燕子不進愁門,耗子不鑽空倉。——《增廣賢文》
23、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易經》
24、豹子尾搖穿畫戟,雄兵十萬脫征衣。——《羅貫中》
25、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白居易》
26、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羅貫中》
27、欲除君側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羅貫中》
28、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
29、花陰重疊香風細,庭院深沉淡月明。——《王實甫》
30、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增廣賢文》
31、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增廣賢文》
32、自重者然後人重,人輕者便是自輕。——《增廣賢文》
33、無恆者,見異思遷也,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
34、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孫子兵法》
35、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曾國藩》
36、東屋未補西屋破,前帳未還後又拖。——《增廣賢文》
37、莫怨天來莫怨人,五行八字命生成。——《增廣賢文》
38、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39、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
40、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公卿。——《增廣賢文》
41、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國藩》
42、賤不能臨貴,貧不能役富,疏不能制親。——《馮夢龍》
43、國尚農則守舊日愚,國尚工則日新日智。——《康有為》
44、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45、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
4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詩經》
47、人易老,事多妨,夢難長。一點深情,三分淺土,半壁斜陽。——《湯顯祖》
48、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曾國藩》
49、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論語》
50、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戰馬就能馳騁多遠。——《成吉思汗》
51、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曾國藩》
52、昨宵愛春風桃李花開夜,今日愁秋雨梧桐葉落時。——《王實甫》
53、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羅貫中》
5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焉能鈞三江,終年守菰蒲。——《顧炎武》
5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56、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至其衰也,駑馬先之。——《戰國策》
57、文情不厭新,交情不厭陳。能存先昔友,留示後來人。——《湯顯祖》
58、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肉復生猶感嘆,爭教寰字不三分?——《羅貫中》
59、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謄日損而禍至。——《司馬光》
60、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史記》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10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4、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5、天道酬勤。
6、勤奮是成功之母,懶惰乃萬惡之源。
7、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
8、水滴集多成大海,讀書集多成學問。
9、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10、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11、讀一本好的書,就像是和許多不在場的高尚的人談話,你會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12、我們可以由讀書蒐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
13、書籍是培育聰明才智的工具和載體。
14、不讀書的人,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一樣,沒有生氣。
15、不愛讀書的人,思想會停止和僵化。
16、聰明的人用兩隻眼睛讀書,一隻眼睛看紙面,另一隻眼睛看紙的背面的含義。
17、讀書不要貪量,而是要多思考,這樣讀書才能獲益。
18、讀書是較易的事,思索是很難的事。但如果兩者缺一,便會全無用處。
19、書籍如果不經常翻閱,久等於是木片,毫無用處。
20、現代社會有很多好書,但這些書僅僅對那些會讀它們的人才有作用。
21、學習的最好方法是對所學的教材有興趣。
22、未來世界的文盲不再是不認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
23、讀書的方法法,在於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這樣才有收穫。
24、讀書是學習,是腦動;運用也是學習,是手動,而且是比讀書更重要的學習。
25、惡毒而怕人知道,是大惡;而做善事故意讓人知道,是假善。
26、在別人為難的時候幫助別人是美事;但是之後又不自誇,那他的道德就很厚了!
27、是非每天都有,你不去聽他自然就沒有了。
28、不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自然就會安心;不去做獰惡之事,自然會身安。
29、給子孫留下金銀,他們未必能守得住;給他們留下書籍,才是對他們最好的饋贈。
30、為子孫謀求更多的天地和金銀不如為他們積德。
31、一個人最難得就是征服自己。
32、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子孫的事情你是管不了的。
33、不要嫉妒別人的長處,嫉妒了別人就是自己的短處;不要忌諱自己的短處,諱談自己的短處那自己終究不會有長處。
34、做事情不必和世俗相同,也不必和世俗相異;做事不用讓他人喜,也不能讓他人悲。
35、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行善,第二是行孝。
36、在心胸狹隘的人眼裡世界是悲哀的;而在心胸寬廣的人眼裡世界總是充滿希望的。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11
1、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5、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
8、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10、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11、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1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13、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14、知而好問者聖傾,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1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1、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24、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
25、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26、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2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2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29、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于謙
30、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31、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3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3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
34、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3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3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3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39、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
40、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
4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42、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43、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
4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4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4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47、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4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49、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51、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52、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5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5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55、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56、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5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5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60、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61、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62、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63、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64、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65、日新之謂盛德。——《周易·繫辭上》
66、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67、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68、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繫辭下》
69、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70、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古代經典名言警句 篇12
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4、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6、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8、首孝弟,次謹信。
9、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0、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11、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12、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13、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1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15、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16、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17、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1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9、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餵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20、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21、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22、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孃。
23、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瞭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4、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25、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2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7、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28、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9、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0、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