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動中國候選人郭川航海家的故事
2017感動中國候選人郭川航海家的故事
導語:2013年初,歐洲發行量最大的權威帆船雜誌《風帆與帆船》寫道:現代遠洋航海這門技術正在變得全球化,48歲的郭川從一位工程師變身為中國最頂尖的水手之一,他用行動證明中國的航海運動正在興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的名人故事,歡迎查閱與借鑑,謝謝。
2017感動中國候選人郭川航海家的故事
下落不明:救援郭川發現新線索 落水時穿著救生衣
郭川以樸素又浪漫的言行,以拓荒者的姿態,推開一扇面向海洋的門。他被稱為“現實版的少年pi”。郭川背後,大眾的目光被實現自我的決心和改寫航海史的榮譽激盪著,一批民間航海人持續擁抱海洋,也被海洋改變。
►“中國•青島號”已經在北太平洋上漂浮了20天。
11月11日,四名法國專業遠洋帆船水手組成的救援隊,追上了她。在郭川失聯20天后,最新訊息顯示,在“青島號”右側浮筒後方,發現了斷裂的安全繩搭扣。這證明郭川在落水時,不僅穿著救生衣,也繫著安全繩。
從美國舊金山,到上海金山區,兩個“金山”之間,是相距7000海里的茫茫大洋。這是“青島號”船長郭川發起的又一項挑戰——單人不間斷跨越太平洋,預計用時18天左右。
出發5天后,郭川於10月25日下午,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聯。隨後被確認落水。
“你一定會成為航海英雄。”最近,青島市旅遊局副局長朱悅濤,總是想起12年前與郭川首次合作時說的話。12年後,他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郭川達到的境界,“比我期望的英雄要高得多。”
51歲的郭川是兩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他創造了40英尺級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和北冰洋(東北航線)不間斷航行的世界紀錄。
郭川在中國現代帆船運動初起時走向海洋,他開創的航海事業幾乎是中國現代帆船航海的縮影。在他背後,大眾的目光被實現自我的決心和改寫航海史的榮譽激盪著,一批民間航海人持續擁抱海洋,也被海洋改變。
孤獨、純粹的傢伙
安立奎•伊格萊希亞斯演唱的《Hero》躺在朱悅濤的電腦裡。郭川失聯後,他聽了一遍又一遍。
那是航行第二天時,郭川發回的影片日誌中的音樂。
10月19日,從舊金山出發,橫穿整個太平洋,原計劃11月5日或6日抵達上海——郭川希望以20天或更短的時間,打破義大利“瑪莎拉蒂號”船隊創下的世界紀錄。“瑪莎拉蒂號”上曾有11人,“青島號”上,只有郭川一人。
朱悅濤對此次航行並不是很擔心。他曾任2008年奧帆委綜合部部長,在他的策劃和參與下,2004年—2006年,郭川作為青島城市形象代表,義務駕駛“青島號”大帆船遠航,沿途宣傳奧運,先後完成了遠赴日本下關、中國東南沿海行、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一系列遠航。
他看著郭川從“小學生”,一路精進,成為舉世矚目的極限職業帆船手。
郭川出發前,他到北京為郭川餞行。“大江大海都過來了,別成了老水鬼,淹死是不行的。”
“好,好。”郭川答應。
10月18日,中國航海家郭川駕駛三體帆船,在美國舊金山灣航行。圖片來自網路10月18日,中國航海家郭川駕駛三體帆船,在美國舊金山灣航行。圖片來自網路
10月26日中午,朋友的電話打過來,“郭川那小子,20個小時沒動靜了。”朱悅濤下意識反應,“會不會是GPS故障?”
船還在跑,顯然不是GPS故障。
從二十節左右的速度,突然降到幾節。不正常減速讓一向樂觀的朋友異常嚴肅:“聯絡不上人,不知道人在不在船上。”
在航海界,人員落水被視為致命危機。
12年前的恐懼,潮水一樣湧到眼前。
2004年,為了宣傳奧運,朱悅濤策劃了中國到日本下關的航行。那是國內絕無僅有的帆船跨國航行。郭川是青島人中為數不多摸過大帆船的。他被選作船長,遠航日本。起航第二天遭遇颱風,狂風暴雨中,朱悅濤將近12個小時聯絡不到郭川。
“躺在床上,一夜沒睡”,第二天早上7點突然接通電話時,朱悅濤眼淚嘩地流出來。
他希望能像上次一樣,過不多久,又能聯絡上。但很快,美方的搜救訊息傳來,帆船大三角帆落水,甲板上沒有人。27日,救援人員登上了“青島號”,但船上沒有找到郭川。
在青島,失聯和搜救的訊息像突襲的冷空氣,讓這座海濱城市裡每一個聽過郭川故事的人打個冷顫。
出租司機們翻騰著記憶裡的細節講給乘客:2013年138天環球,吃的是壓縮食品,雨水洗澡。回來的那天,晨曦里人頭攢動,他在船頭點燃煙火,一個猛子扎進冰冷的海水,和妻兒跪地相擁……
“這是一個堅韌、孤獨,又非常純粹的傢伙。”朱悅濤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
拓荒者的喜憂
10月28日晚,郭川近百位北航校友和部分青島市民,在青島奧帆中心的燈塔下,用跳躍的紅燭擺出“郭川平安”的字樣。
同一天,1900公里外的深圳,正在參加第十屆中國杯帆船賽的宋坤和船隊的12位水手,在海上一起聽葡萄牙詩人安德拉德的《海,海和海》,併為郭川祈禱一分鐘。
宋坤是中國女子環球航海第一人,中國帆船的另一位標誌性人物。2013年,單人環球航海後,郭川被稱為“現實版的少年pi”。他在一檔名為《為你讀詩》的欄目裡,朗誦了那首詩。“我同樣不知道什麼是海。”在朗誦的開頭,他解釋說,“海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海洋,朱悅濤曾有過一個雄心勃勃的奧運“三步走”計劃——“先跨國航行,然後中國沿海航行,最後環球航行。”
2004年,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夥伴城市,青島希望透過帆船打造城市品牌。時任2008年奧帆委綜合部部長的朱悅濤希望用3年時間,“幹三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但因為缺乏瞭解,對航海的安全性、科學性完全沒有了解,“是閉門造車,幹想出來的。”朱悅濤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用青島話說就是‘飆’(傻)。”
國內幾乎沒有停靠帆船的碼頭。儘管中國唯一一所航海學校坐落在青島,但青島的海面上也很難看到帆船。
他從上海一個帆船銷售代理手裡,談下了一條亨特40。這艘船成為國內第一艘註冊的遠洋帆船,程式碼“001”。
他沒有找帆船運動員。奧運會比賽都是小船,像是汽車的場地賽。遠洋航海則都是大帆船,類似越野賽和拉力賽,“不是一個等級的。”兜兜轉轉,他找到了郭川。
那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控制器專業畢業的郭川,辭去了副局級的職位,沉迷於滑雪、航海等極限運動。
“我斷定那時的他還不具備遠航能力,”但倆人一拍即合,希望幹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
10月28日,山東青島奧帆中心,郭川近百位北航校友和部分青島市民,用紅燭擺出“郭川平安”的字樣。圖片來自網路 10月28日,山東青島奧帆中心,郭川近百位北航校友和部分青島市民,用紅燭擺出“郭川平安”的字樣。圖片來自網路
在朱悅濤的策劃下,郭川分別於2004年和2006年,完成了中日下關友好航行和“中國沿海行”。
朱悅濤印象最深的是郭川在到達下關的歡迎儀式上的發言。他擔心不善言談的郭川“政治水平不夠”,提前擬好了發言稿。郭川沒有朗誦那些“意義深遠”的官方語句。
他說,我6年前我來過日本,坐飛機兩個小時的事兒;6年後,我以一種最原始的方式,冒著最大的風險,在海上走了6天,又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我透過這種方式來表達一個青島市民對下關人民的情誼。
樸素又浪漫的言行,以拓荒者的姿態,推開了一扇面向海洋的門。“日本人的讚賞,讓你真切地看到文明和文明的交流。”朱悅濤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
但兩趟遠航結束,朱悅濤打了退堂鼓,“環球航海需要的技術和資金都太難。”
除了海上不可預測的危機,職業帆船在陸上也阻力重重。市裡領導疑慮,一葉扁舟,船毀人亡誰負責?企業不屑一顧,船翻了,企業形象往哪擱?保險公司也不敢接單,“沒有這個險種,因為風險太大。”
最慘痛的例子是當初與他合作的帆船代理商——“帆船已經讓他賠得傾家蕩產”。
但郭川希望走下去。2006年,41歲的郭川,決定去歐洲學習。理由簡單:他不想只做形象代言,“希望把愛好變成一個真正讓別人信服的東西。”
先把自己活出來
10月27日,美國海岸警衛隊暫停搜救郭川后,郭川親友、校友和團隊成立了救援指揮部。透過民間力量,先後協調了廈門遠洋“瑞安城”號和一艘日本輪船進行搜救。
“目前夏威夷附近的海水溫度在25攝氏度以上,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決不放棄!”10月28日下午,郭川的妻子肖莉宣告稱,郭川團隊和親友正在聯絡美國當地專業的民間救援組織,準備在海面以船載直升機方式進行地毯式搜救。
作為郭川的粉絲,曲志國一直關注著搜救資訊。
2009年,曲志國在青島一家都市報做校對。35歲的他從沒有離開過山東省,每晚紮在報紙堆裡圈圈畫畫,生活平淡而稍顯沉悶。直到他從報上看到了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的船員招募廣告。
那是一項打有郭川印記的賽事。克利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業餘環球航海賽事。2005年,正在籌辦2008年奧帆賽的青島成為國內首個與克利伯結緣的城市。郭川成為第一位參加這項賽事的中國人。
曲志國報了名。他想要為即將出生的孩子,“幹一件偉大的事”。沒想到參賽的最後關頭,簽證被拒籤。直到2011年,他才和宋坤等共6位中國籍船員,開始一段歷時2個月的克利伯遠洋航行。
曲志國與郭川僅有過兩次會面。
2012年,郭川開始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曲志國帶著女兒登上朋友的`船,送郭川出海。臨行時,郭川說,“沒有遠方,只有故鄉。我一定回來,明年春天見!”人群激昂中,幾十艘船在海面劃出波瀾,把他送出很遠。
2013年,曲志國再見郭川時,40英尺級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的世界紀錄已經誕生。郭川在奧帆中心,向來訪者示範升降帆。曲志國懷著崇拜的心情,走過去問候他。
郭川與“青島號”帆船。圖片來自網路郭川與“青島號”帆船。圖片來自網路
曲志國開始接觸克利伯的2009年,郭川正在完成從業餘到職業航海的跨越。
2009年,他與抑鬱症同行,完成了2008-2009年賽季的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此後,為了擺脫中國元素帶來的名利,他決定開始環球挑戰。“我要做到名副其實。”郭川曾對媒體表示。
陳小曾見過郭川為之付出的代價。2011年,她協助旅遊衛視,跟拍在法國拉羅謝爾港訓練的郭川。彼時,他備戰的是一個跨大洋航海的經典賽事——橫跨大西洋迷你帆船賽。
“每天兩點一線,吃得非常單調。”在陳小印象中,郭川過的是一種苦行僧式的留學生活——早上8點到港口修船、訓練,晚上7點多回去查郵件、給懷孕的妻子打電話。
因為當時沒有團隊,孤身一人備戰的郭川,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精力消耗,早中晚三餐吃的都是淋了西紅柿醬的法國肉丸。
作為賽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中國人,郭川曾一度領先,成為最大的“黑馬”。同時,他也遭遇險情,與死神擦肩而過。
陳小覺得,郭川很像《月亮與六便士》裡的畫家,“放棄了從前優越的生活,走向了一條充滿挑戰的路。”她起初不太理解,為了比賽,郭川曾錯失了照顧父親的機會。
“透過他的行為,我的生命觀有改觀。”陳小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郭川會讓你意識到自己首先是一個人,“你要為自己負責,要先把自己活出來。”
2013年初,歐洲發行量最大的權威帆船雜誌《風帆與帆船》寫道:現代遠洋航海這門技術正在變得全球化,48歲的郭川從一位工程師變身為中國最頂尖的水手之一,他用行動證明中國的航海運動正在興起。
2014年7月12日,宋坤完成環球航行之後,郭川和英國航海家艾倫·麥克阿瑟、帆船運動員徐莉佳,一起到聖凱瑟琳碼頭迎接她。
2014年7月12日,宋坤(右二)完成環球航行之後,郭川(右一)和英國航海家艾倫·麥克阿瑟、帆船運動員徐莉佳,一起到聖凱瑟琳碼頭迎接她。宋坤供圖
誰能阻擋川流入海
美國夏威夷時間11月6日晚,由當地商人謝航組織的為期兩天的民間飛行搜尋行動結束後,郭川家屬從飛行搜尋隊員傳回的照片中發現,在一處名叫加德納礁的上部有一個類似人形的物體,在陽光下還拖著陰影。
美方再次出動飛機進行搜救。一天後,那個類似人形的物體被證實為島礁上的一處人工建築物。依然沒有郭川的行跡。
“我從來沒有把他當英雄看,從來沒對他說’加油’,也沒有鼓勵他去創造新的世界紀錄。”11月1日,為救援郭川緊急支付救援費用的同學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稱,“我感覺他有壓力,內心有種東西在攪擾他。”
宋坤知道那種被攪擾的感覺。
11月2日,她正在準備接受一檔訪談節目的採訪。化妝師問:為什麼要一個人去做這樣的挑戰?我還是理解不了。
這是過去十年中,她遇到的再平常不過的一個問題,此時卻最難回答。
如果在以前,她會盯著提問者,語速輕快地反問:就像跑馬拉松,為什麼在交通如此發達的時候,有人還去跑42公里?你為什不坐車、不騎腳踏車呢?
但最後,她只默唸了一句話:“誰能阻止,一條河流奔騰入海。”
航行中的郭川。圖片來自網路航行中的郭川。圖片來自網路
宋坤和曲志國都是克利伯帆船賽2011-2012賽季的船員。此前,她的工作是在帆船俱樂部做翻譯,同時,做青少年帆船的推廣。2012年,她第一次遠航,一下就愛上了這項運動。
遠洋航海與近岸玩帆船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風帆幾百斤重,船上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幾個人配合。導航、氣象、天文、水流、水上交通……可以學的東西太多,她覺得自己“就像一隻狐狸掉進雞窩裡”,開心得不得了。
2012年,主打業餘航海的克利伯環球帆船賽已經在中國開啟市場。與宋坤一起報名參賽的女性逐漸增多——空姐、教師、會計師,還有自己開店創業的人。
宋坤決定環球航行。2013年,船隊從英國出發時,郭川去為她送行,還把自己的睡袋送給她。11個月後,她成為第一位全程參與克利伯賽的中國船員,也是第一位完成環球航海的中國女性。
危險與美景是航海的兩張面孔。風浪曾把她摔得撞傷了尾骨,“吃光了船上所有的止疼藥”,但上岸看醫生時,她卻不敢說疼,“怕失去繼續航行的機會。”
這種殘酷的浪漫幾乎根植於所有有過航海經歷的人心中。曲志國穿越赤道的時候,在甲板上幹活,海水打在身上,暖暖的。沒有風的夜晚,天上是閃閃的銀河,帆底是發光的單細胞生物,人和船躺在其間,非常虛幻,又無比享受那一刻的寧靜、自由。
暴風雨的夜晚,一出船艙,風迎面堵得人窒息,四周黑漆漆一片,最害怕船長喊話作業,但越是惡劣的時候,越忙活。在黑暗和恐懼中,完成一段工作,就是對心理的突破和鍛造。
宋坤喜歡清風撲面的夜晚。月光照在海上,一條船在波浪中起伏,“就像駕著駿馬在銀色的草原上馳騁,像御風前行的俠客。”
但絕非沒有恐懼。郭川曾多次講到航海圈裡的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對航海的夫婦,男的爬上去修桅杆,突然被卡住,完全沒有救生的辦法,女人眼看著男人掛在桅杆上,直到腐爛。
就在郭川橫跨大西洋的賽事開始前,一位選手在訓練中墜海。“海洋最可怕的是,你在海里很多東西是未知的。”郭川對陳小說。
他也曾袒露自己的恐懼:我好像隨時都處於一種“提心吊膽”的狀態。比如僅剩的那個電子風向標,我總是擔心它又被風吹走了。有一次,恍惚間,我好像發現它也不見了。常常這樣,自己嚇自己一跳。
“但是不管有多少痛苦、恐懼,你總想試試自己能不能做到,看看自己有多堅強。”宋坤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那種挑戰和冒險,讓微小如塵埃的人,找到自己的意義。
終有一天,再去航海
朱悅濤無法想象郭川落水時的情景。
他聽著那首被郭川編進兒子笑聲的《Hero》,那一天,郭川剛剛結束頻繁的收帆和縮帆,夕陽打在舵盤上,愜意中,朱悅濤出自由、純粹和孤獨。
按照他最初的想象,2004年時,他與郭川將去幹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要對社會有價值、有影響,郭川要成為行業的標杆。”
12年後,他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郭川達到的境界,“比我期望的英雄要高得多。”
克利伯之後,宋坤去參加了英國皇家遊艇協會的培訓。帆船從最初的工作,成為一項事業。
北京奧運會之後,帆船賽事密集,“不少內陸城市也在打造自己的帆船賽”。宋坤成了中國第一批職業帆船水手。夏季,她在密集的帆船賽裡揚帆,同時,也從事著賽事解說等傳媒工作。
去年,宋坤擔任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的解說主持。擁有4名中國船員的“東風隊”在與世界帆船豪門的競逐中,拿到第三名。當船隊在阿布扎比至三亞賽段獲得賽段冠軍時,宋坤在興奮地叫喊中流淚了。這是沃爾沃41年曆史上,中國船隊的最佳成績。
曲志國依然上著夜班。妻子開了託管所,白天,他幫忙照看著二十幾個孩子。
2012年在海上的兩個月成為曲志國唯一的一段航海經歷。回來那天,市民擠滿了木棧道,幾十米的路,鑼鼓隊激鳴中,走了一個小時。因為嚴重暈船,他瘦了30斤。
女兒讀二年級的時候,老師得知了他的航海事蹟,請他到學校開講座。那是他最大規模的一次分享。更多時候,那段經歷就像被他珍藏起來的航海服,成了專屬自己的一個秘密。
“不管你吃過多少苦,想過多少次再也不去了,最後還是會忍不住再去。”每當有大帆船在碼頭停靠,曲志國就帶著妻子和女兒去參觀,他有時會想,“也許有一天,會再去一趟。”
報道顯示,在郭川之後,有近50名中國人透過克利伯遠航;在青島,每年有5萬餘人參與帆船運動。
救援還在繼續。郭川的妻子肖莉把救援的過程都記進。
“這次如果他回來,你最想跟他說什麼話?”有記者問。
“看日記,看我這九天的日記都寫了什麼,讓他天天看一看,看看大家都怎麼睡覺的,看一看,我都記了哪間屋睡了哪些人,哪個人睡在地上,哪個人睡在沙發上,我全給他寫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