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精選15篇)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精選15篇)

  愛國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係,是人們對自己的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名人熱愛祖國的小故事(精選15篇),歡迎參考~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1

  《蘇武》——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回來。漢武帝為了答覆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將蘇武拿著旌節,帶著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出使匈奴。蘇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禮物。蘇武正等單于寫個回信讓他回去,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出了一件倒黴的事兒。

  匈奴中有人造反,蘇武的手下牽連其中,蘇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決定自盡,未遂,單于就把他關押起來不給飯吃,蘇武吃雪和氈毛活了下來,匈奴人認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邊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讓公羊生下小羊才讓他回來。

  蘇武到了北海,旁邊什麼人都沒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匈奴不給口糧,他就掘野鼠洞裡的草根充飢。日子一久,旌節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單于死了,匈奴發生內亂,分成了三個國家。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來求和。那時候,漢武帝已死去,他的兒子漢昭帝即位。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單于放回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經死了。使者信以為真,就沒有再提。

  後來漢朝又有使者來到匈奴,蘇武的手下悄悄與其取得了聯絡,告訴他們蘇武還活著。這才讓蘇武返回大漢。這中間度過了十九年。

  蘇武出使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鬍鬚、頭髮全白了。

  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鬍須、白頭髮的蘇武手裡拿著光桿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2

  《劉胡蘭》——生的光榮,死的偉大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箇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援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鬥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鬥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週歲。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3

  《戚繼光》——血戰殲倭,勳垂閩浙

  戚繼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出身將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歲襲父職為登州衛指揮僉事。三十四年(1555年)調浙江都司僉事,次年升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進掠龍山所,戚繼光等即率10倍於敵的明軍前往阻擊。

  倭寇分3路衝殺,1萬多明軍竟不堪一擊,陣漸大亂,紛紛潰退。戚繼光看到形勢危急,縱身跳上一塊高石,連發3箭,3個倭寇頭目應聲而倒,倭寇群龍無首,倉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亂頻繁,百姓深受其害。數千名倭寇包圍桃渚千戶所,戚繼光從寧波率兵連夜馳援台州,解桃渚之圍,殲入侵海門倭寇。

  接著,親去金華、義烏等地招募精壯農民和礦工3000餘人,以岳家軍為榜樣進行編練,終成聞名天下的戚家軍。戚繼光針對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特點,創造了長短兵器配合,因敵因地變換隊形、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使用飛刀、飛槍、飛箭的火箭等,屢次打敗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臺(州)、金(華)、嚴(州)參將,駐守台州。

  在沿海造烽堠,修城牆,訓練守軍。四十年(1561年),數千名倭寇在臺州登陸。戚繼光率軍出擊,在寧海健跳(今屬三門),臨海花街、上峰嶺、白水洋和太平(今溫嶺)新河、長沙等地,連續9次挫敗倭寇的進犯,救出數千名被擄難民。

  史稱台州大捷,亦稱台州九戰九捷。次年夏援閩,搗破倭寇在橫嶼的老巢,並乘勝破牛田、興化的倭寇,連克60餘營。四十二年(1565年)與俞大猷剿平廣東倭寇,解除東南倭患。後戚繼光在薊州鎮守16年,邊備修飭,外敵不敢輕易進犯。因受排擠,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調廣東戍守。後遭誣陷,奪職回鄉。戚繼光對練兵、治械、陣圖等都有創見,他的優秀軍事理論著作《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視。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4

  《婦好》——戎馬易針黹,朱袖伐千軍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透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就在這時,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保衛國家。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

  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那時作戰,出動的人數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但是根據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有一萬三千多人。也就是說佔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都交給她了。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她為了國家,不懼危難挺身而出,出兵救國的精神讓人撫掌稱歎,她不僅僅是華夏民族的驕傲,更是女子楷模。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5

  《譚嗣同》——書劍情懷家國,經綸抱負河山

  譚嗣同,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後加入維新派。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四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譚公臨刑之前抒發的絕唱。意謂是我生為變法而生,死為變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義膽,像崑崙那樣高聳,譚公生如崑崙,死如崑崙。“譚在獄中,意氣自若,終日繞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牆作書,問何為?笑曰:作詩耳。”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6

  《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字鵬舉,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零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潁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柺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朮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万俟萵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刑前揮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7

  《屈原》——負石而投河,行之難為者

  公元前342年屈原誕生於楚都丹陽,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

  屈原為人性格耿直,卻因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汙,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秦國。

  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百姓聽到噩耗很悲痛,爭先恐後的來打撈他的屍體,結果一無所獲。於是,有人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屈原,這種祭祀活動一年一年流傳下來,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8

  《柳如是》——凜然香扇墜,千古節堪哀

  柳如是,女詩人,秦淮八豔之首,後嫁給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黨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她一生中歷來最為人稱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學。而是她的愛國憂民的情懷,反清復明的大志。

  對於國家大事,這不僅僅是封建社會里一般女性很少過問的事情,而柳如是則不然,以一個兒女之身,特別是以一個飽受人世炎涼的女流之輩,偏偏要以天下大事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為志向,真可謂感天地,泣鬼神。崇禎17初年清兵鐵騎頻頻叩關,明軍屢戰屢敗,面對局勢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與錢謙益同遊京口,當年梁紅玉協助韓世忠擂鼓擊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紅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在清兵鐵騎南下之際,柳如是極力勸說夫君錢謙益以死殉國。請錢謙益在刀、繩、水三種死法中選一種,錢臨陣畏怯,柳如是憤而跳水,被人救起。後來,錢謙益在柳如是的影響之下,也開始暗中從事反清復明活動,接觸反明志士,聯絡反明隊伍,柳如是曾以七錠金子贈反清志士黃宗羲,以大量金銀首飾贈與反清軍隊。後終於下定了決心,於是向朝廷託病辭官,很快便獲得了應允,脫下官袍,再度回鄉。

  寧靜的生活又過了十餘年,錢謙益八十三歲那年病歿於杭州。丈夫死後,四十七歲的柳如是受到錢氏家族的排斥。為了家產之事,族人與她糾纏不休。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當年,她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風風雨雨的一生,追隨錢謙益於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殞。

  儘管柳如是的反清復明活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她的愛國情懷卻使後來者感動,作為當時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一生,無聲的反駁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對後世影響深遠。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9

  《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

  梁紅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佔籍教坊,東京人也。”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勳,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於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於楚州抗金前線,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巖山下。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10

  《崇禎皇帝》——雞鳴而起,夜分不寐,焦勞成疾

  朱由檢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於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

  崇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執政時期,對於後金,群臣分為主戰、主和兩派。崇禎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模對後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壓農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曾經強盛的明帝國已經風雨飄搖,兩黨分庭對抗,卻難尋能用之人,也確實難尋可用之人。崇禎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誅滅魏忠賢閹黨,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

  崇禎與臣子的關係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壓農民軍以及抵抗後金外,將更多的心力用於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只是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明朝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11

  維護蒙漢友好的三娘子

  蒙古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前期,因為蒙古族當權者和明朝政府有矛盾,經常發生武裝衝突,雙方的關係疏遠了,傳統的貿易往來也停止了。這樣,明朝不安寧,蒙古族百姓也得不到內地的產品,生活上受到很大影響。

  後來,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重新和明朝和好,服從明朝的統一管理,蒙漢關係改善了。俺答去世後,他的夫人三娘子掌權,更是堅持與明朝的友好關係。在三娘子的促進下,蒙漢的互市貿易又恢復了。每當大集的時候,蒙古族百姓都到集市上購買和換取內地的絲綢、茶葉和各種生活用品,他們的皮毛等產品也是漢族商人喜歡要的。場面十分熱鬧。

  三娘子經常親自騎馬到集市上巡視,發現有糾紛的,都秉公處理,尤其注意保護漢族商人的利益。她還主動到宣化城,拜訪明朝官員,交流情況,關係非常密切。明朝封她為忠順夫人。遇上有的蒙古貴族想用武力侵擾內地,三娘子總是堅決反對,加以制止。

  三娘子掌權時期,為蒙漢友誼做了許多好事,使雙方好多年沒動干戈,促進了民族團結。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12

  林則徐禁菸

  清朝的後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國的殖民主義者和投機商人,紛紛向我國走私毒品鴉片。他們的目的,一是用鴉片換取白銀,掠奪我國的財富;二是用毒品殘害中國人的身體,便於他們侵略。當時,很多正直的官員看透了英國人的險惡目的,堅決主張查禁鴉片。

  林則徐的態度最堅決。他說:再不禁菸,我國就不會有白銀當軍餉,就不會有強壯計程車兵抵抗侵略了。為了國家的尊嚴,必須禁菸。皇帝就讓他去廣州查禁鴉片。

  林則徐到了廣州,命令外國商人把全部鴉片繳出來並保證不再私運鴉片到中國來,否則給予嚴懲。有些外國商人照辦了,可英國商人不肯繳,英國政府的代表義律還策劃陰謀,企圖頑抗。林則徐當機立斷,堅決行使主權,中斷與英方的貿易並不再供應食物和水。英國人沒辦法,只好繳出了鴉片。

  1839年6月3日這一天,林則徐親自到虎門海灘,主持銷燬害人的毒品鴉片。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13

  愛國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裡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

  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14

  華羅庚毅然回國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裡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中國名人熱愛國家的小故事 篇15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是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他是武帝衛皇后的姐姐少兒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衛青是抗擊匈奴的名將。漢朝的大將軍。西漢初年,北方匈奴屢為邊患。武帝時國力強盛,開始對匈奴的侵略進行反擊。元朔六年(前123),年僅18歲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隨衛青出征。他率領800騎兵長途奔襲,斬獲匈奴2000餘人,戰功冠於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與匈奴軍的戰鬥中,霍去病顯露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共斬俘匈奴10萬餘人。漢武帝很喜歡這個名將,曾下令給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著後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僅24歲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將來的陵墓茂陵旁邊為他修建了一座狀如祁連山的墳墓,用以表彰他抗擊匈奴的卓著功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