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族英雄的故事(通用10篇)

關於民族英雄的故事(通用10篇)

  故事是人類對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透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著社會性格的形成。它故事透過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構建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形態 。下面是小編帶來的10個關於民族英雄的故事(通用10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民族英雄的故事 篇1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民族英雄的故事 篇2

  鄧世昌,廣東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畢業馬尾船政學堂。1880、1887年兩次赴英國接回清廷購買的六艘巡洋艦,這是中國海軍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線,大大增強了中國的國際影響,被授予“葛爾薩巴圖魯”勇名。1888年北洋海軍編成,任中營中軍副將兼致遠艦管帶,加提督銜。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致遠”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官兵道:“吾輩從軍衛國,有死而已!”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旗艦“吉野”號。日艦慌忙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不幸被擊中魚雷發射管,魚雷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鄧世昌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年僅45歲。怒海英魂鄧世昌由此成為對日戰爭中的一座永不沉沒的海上豐碑。

  民族英雄的故事 篇3

  祖逖,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字士稚。祖逖自幼胸懷大志,為練就了一身好本領,與好友劉琨“聞雞而起舞”。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混戰中原,流亡到南方的祖逖於313年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拿著船槳,拍打船舷發誓說:“我祖逖如果不能掃平佔領中原的敵人,決不再過這條大江。”辭色壯烈,部眾莫不慨嘆。這就是著名的“中流擊楫”之誓。當時,河南塢主各擁兵自重,相互攻擊,他派人招撫,共御石勒。蓬陂塢主陳川投石勒,祖逖率軍伐陳,勒遣石虎領兵五萬救援,祖逖以奇兵擊退。石勒統治的地方多歸附祖逖,九年即收復黃河以南的大部土地。321年,正當他在虎牢關秣馬厲兵,積蓄力量,準備向北推進時,東晉王朝內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晉元帝司馬睿派戴淵為徵西將軍,以監督祖逖。祖逖看到北伐難成,憂憤死於雍丘,享年56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