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功夫成就文化巨人的名人故事

讀書功夫成就文化巨人的名人故事

  談到讀書,我最佩服20世紀前半葉那一代文化名人,他們讀書多,讀得精,動不動一部大厚書就能背下來,真是了不得的功夫。

  從《八十憶雙親》裡,我們知道錢穆9歲就能背誦《三國演義》。此事值得一錄:

  那是一個晚上,父親去鎮上的煙館議事,錢穆跟隨同往。進了煙館,一客忽然問錢穆:“聽說你能背《三國演義》,是真的嗎?”錢穆點頭。又一客問:“今晚可以試試嗎?”錢穆又點頭。於是按照客人要求,他開始背誦“諸葛亮舌戰群儒”。一面背誦,一面表演,把諸葛亮與張昭等人的語氣動態,表演得淋漓盡致。大人稱奇,小錢穆當然免不了有些飄飄然。

  第二天,錢穆依然隨父親去煙館議事。路過一座小橋時,父親問:“認得橋字嗎?”錢穆點頭說:“認得。”又問:“橋字是什麼旁?”答:“木字旁。”再問:“木字旁換馬字旁是什麼字,認得嗎?”再答:“認得,是驕字。”父親又問:“驕是什麼意思,知道嗎?”錢穆答:“知道。”父親步步緊逼:“你昨晚的行為有這個驕字嗎?”錢穆這時才明白父親的意思,頓時如聞雷霆,俯首不語。

  上世紀80年代,錢穆的孫女正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向祖父請教讀書問題,錢穆的回信:“《論語》外,須誦《孟子》《大學》《中庸》與《朱子章句集註》為主。《莊子》外,須誦《老子》。四書與老莊外,該讀《史記》,須全讀不宜選讀,遇不易解處,約略讀過,遇能解又愛讀處,則仍須反覆多讀,仍盼能背誦……”

  從張恨水的《山窗小品》裡,我們知道他在14歲之前,就能夠背誦《論語》《孟子》《左傳》《大學》等典籍。而他很小時就寫一些酷似《聊齋》的小說,可以證明他把《聊齋》讀得爛熟了。從他上世紀30年代替寫的'《水滸人物論贊》,又可以看出他對《水滸》的爛熟。

  作為文史學者的曹聚仁,奉行的讀書原則也許不是背誦,而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裡,他談到自己對幾部經典著作的閱讀遍數:《儒林外史》讀了100多遍,都是一本正經地讀。讀《紅樓夢》趕不上俞平伯,但也先後讀了70多遍。《聊齋》讀了四五十遍,《水滸傳》讀了20多遍。《三國演義》讀的遍數最少,只有兩三遍,原因是它沒有《三國志》引人入勝。《史記》讀了多少遍,他沒說,只說這是他最愛讀的書,是下過一點苦功的。

  一個人肚子裡有多少書,就跟一個人腰裡有多少錢一樣,那屬個人隱私。因而,更多人的讀書功夫我們就不得而知。

  例如,不是鄭振鐸親自檢驗,我們怎麼也不會知道茅盾能夠背誦《紅樓夢》;不是周建人的回憶文章,我們也不會知道魯迅小時候是背過《綱鑑》的。從根本上說,是讀書功夫成就了那一代文化巨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