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鈴解鈴成語解析
繫鈴解鈴成語解析
成語:繫鈴解鈴
【成語】:繫鈴解鈴
【拼音】:xì líng jiě líng
【簡拼】:xljl
【解釋】:系:縛,繫上。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出處】:明·瞿汝稷《指月錄》第23卷:“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
【示例】:我不妨和他見了面,窺察他的神氣語意,如果事由他起,則~,原須一人。 清·頤瑣《黃繡球》第五回
【近義詞】:解鈴須用繫鈴人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故事】:南唐時期,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師在金陵清涼寺給眾僧講佛經,希望他們潛心向佛,遵守清規戒律。法燈和尚卻偏偏不愛遵守這些清規戒律,但人很聰明。法眼法師問誰能從兇猛的老虎脖子上取下金鈴來,法燈和尚回答道解鈴還須繫鈴人
繫鈴解鈴 成語接龍
【順接】:解鈴繫鈴 塞耳偷鈴 繫鈴解鈴 掩耳偷鈴 掩耳盜鈴
【逆接】:觀瞻所繫 紅絲暗繫 駢首就係 裙帶關係 人事關係 三角關係 公共關係 少擋無系
【逆接】:系之葦笤 系之葦苕 繫而不食 繫鈴解鈴 繫頸牽羊 繫風捕影 繫風捕景 繫馬埋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