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詳解

成語名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詳解

  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註釋

  宋勾踐:人名,姓宋,名勾踐,生平不詳。

  遊;指遊說。

  囂囂:安詳自得的樣子。

  得己:即自得。

  獨善其身:獨指唯獨;善指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在汙濁的環境中能不受干擾地堅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兼善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處。兼善,使大家都有好處,後人改“兼善”為“兼濟”。

  譯文

  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遊說各國的.君主嗎?我告訴你遊說的態度:別人理解也安詳自得;別人不理解也安詳自得。”

  宋勾踐問:“怎樣才能做到安詳自得呢?”

  孟子說:“尊崇道德,喜愛仁義,就可以安詳自得了。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所以安詳自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時恩惠施於百姓;不得志時修養自身以顯現於世。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下。

  出處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選自《孟子·盡心章句上》。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