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文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共1 0分)

  1、在魏晉時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學"即"儒學"、"玄學"、"史學"和"( C )"。這是一個重要的標誌性事件。

  A、佛學 B、詩學 C、文學 D、神學

  2、文學觀念是關於文學的普遍屬性的理性認識。在中外文論史上,文學觀念形形色色、種類繁多,我們教材咐介紹的主要文學觀念除了摹仿論、實用論、表現論、體驗論、語言論以外還有( B )。

  A、反映論 B、文化論 C、意志論 D、資訊理論

  3、文學文字是有待於閱讀的具有蘊藉性與開放性的,其特徵主要包括語言系統、蘊藉、開放性、閱讀期待和( D )。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隱含的哲理的文字是( D )文字。

  A、象徵型 B、創意型 C、再現型 D、表現型

  5、文學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學形象,其特徵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

  A、歷史性 B、獨創性 C、感染性 D、朦朧性

  6、文學典型是一種以獨特的個別去顯現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徵主要表現為歷史性、感染性、多義性、( B )。

  A、指意性 B、獨創性 C、隨意性 D、特殊性

  7、隨筆這個名稱和形式都是法國作家( D )創造的,隨後不久這種文體被引進了英語。

  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8、唐代出現了( A ) ,有人物、情節,已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備了小說的形態,對後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A、傳奇 B、話本 C、志人志怪小說 D、章回體小說

  9、作者的語境條件包括歷史情境、( C ) 、文學資源場及文學創新需要等幾個重要方面。

  A、擬想讀者 B、意識形態氛圍 C、個體體驗 D、創作過程

  10、當代西方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屬於( D )模式。

  A、心理分析批評 B、語言批評 C、社會歷史批評 D、文化批評

  二、多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文學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體現出的含義主要有( ABCDE )。

  A、文學即文章 B、文學即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 C、文學即一切語言性符號 D、文學即博學

  12、文學文字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 ABCDE )。

  A、語言層 B、形象層 C、意蘊層 D、餘意層 E、衍意層

  13、大眾文化文字與高雅文化文字不同,它的主要特徵有( ABC )。

  A、資訊和受眾的大量性 B、故事的型別化 C、文體的流行性 D、觀賞的日常性 E、文體的模式化

  14、再現型文字是文學文字的呈現型別之一,其特徵表現為( ABC )。

  A、客觀性 B、理智性 C、細節逼真性 D、象徵性 E、寓意性

  15、口語媒介是最早的一種媒介形式,是語言的一種最初形態,與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 )

  A、簡便快捷 B、真切生動 C、易於儲存 D、與身體語言相伴隨 E、與原始禮儀相伴隨

  16、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於文學形象範疇,文學意境的特點是感會於心、韻味無窮和( AC )。

  A、情景交融 B、真是寫照 C、虛實相生 D、感同身受

  17、西方小說更直接的來源是中世紀的(ABDE )。

  A、英雄史詩 B、騎士傳奇 C、神話 D、寓言 E、民間故事

  18、以勻速敘述為標準,如果要在較短的敘述語言中講述較長時間中發生的事,小說家就要採用加速敘述的語言策略: ( AC )。

  A、省略 B、減緩 C、概略 D、停頓

  19、運用語言批評模式的`著名理論家有(ABDE )。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弗洛伊德 D、艾略特

  20、大眾文化讀物為出版商和公眾所熱衷,依靠文化市場和製作的優勢成批生產,主要包括( BCD)。

  A、學術論文 B、奇聞逸事 C、暢銷書刊 D、明星掌故

  三、判斷題(每小題1 分, 共1 0 分)

  21、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式。(√ )

  22、同樣是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現,但西方的“表現論”與中國的“詩言志”論是有所不同的。(√)

  23、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學藝術的形象性具有間接性。(√)

  24、從意象的接受效果來看,文學意象往往顯得意味多樣,景象晦暗,不能最終確定其意義。(√)

  25、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體驗為結構線索,突出情感的強烈和激越,以情感為文字構成的主體。 (√)

  26、文學媒介影響修辭效果的產生。(√)

  27、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在現代小說文字中主要是敘述視角的自覺運用。(×)

  28、在文學文字語言中,如果出現一種語言內部蘊含其他語言的現象,就有了雜語或者互文性現象。(×)

  29、文學閱讀的鑑賞功能,是指讀者在文學閱讀中會對文學文字發生審美感動。(×)

  30、從批評者與作者的關係來看,文學批評對作家不具有規範引導作用。(×)

  四、簡答題(每小題1 8 分,共3 6 分)

  31、簡單說明文學的特徵,並就某一特徵稍加闡釋。

  答案要點:文學是一種語言性作品;文學的語言富有文采;文學要表情達意。闡述解釋(9分)

  32、簡要闡釋文學媒介的特點,並就某個特點說說自己的感受。

  答案要點:涉義性;物質性;中介性;語境依託性。闡述與感受(6分)

  五、論述題( 2 4 分)

  33、以電影《魂斷藍橋》最後一段劇本文字為範例,談談你對影視文學特徵的認識。

  五十八(場)

  滑鐵盧橋上。

  夜霧濃重。

  瑪拉獨自倚著橋欄杆,似乎向橋下望著什麼……

  一陣皮鞋聲。一個打扮妖豔但面孔浮腫的中年女人走來,她看見瑪拉。

  女人: (很熟識地)是你啊,瑪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嗎?

  瑪拉: (囁嚅地)沒有。

  女人:那個凱蒂跟我說的,說你跟了個體面的人。我說,哪有這好事?

  瑪拉:是啊一一

  女人:別洩氣,反正就是這麼回事。到火車站去嗎?唉,我現在是到哪兒都沒法啦…·(她聳聳肩嘆息著走開)

  瑪拉兩眼滯呆呆地望著她的背影,望啊望著……對她來說,一切都絕望了,她臉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鎮靜神情。

  橋上,一長隊軍用汽車亮著車燈,轟轟隆隆地向橋頭駛來。

  瑪拉轉過頭去,望著駛來的軍用卡車。

  車隊從遠處駛近。

  瑪拉迎著車隊走去。

  車隊在行駛,黃色車燈在濃霧中閃爍。

  碼拉繼續迎著車隊走。

  車隊飛速行進。

  瑪拉迎面走去。

  車隊轟鳴,越來越近。

  瑪拉迎著車隊走,越來越近。

  瑪拉寧靜地向前移動,汽車燈光在她臉上照耀。

  瑪拉的臉,平靜元表情的眼神。

  巨大的剎車閘輪聲,金屬相磨的尖厲聲。

  車裡然停止,人們驚呼。

  人們從四面八方向有著紅十字標記的卡車擁去,頓時圍成一個幾層人重疊的圈子。(鏡頭推進)人群紛亂的腳。

  地上,散亂的小手提包。一隻象牙雕刻的"吉祥符"。(化)

  一隻手拿著"吉祥符" (《一路平安》音樂聲起)。

  二十年後的羅依,頭髮已班白,面容衰老,穿著上校軍服,悽切地站在滑鐵盧橋心欄杆旁。他望著手裡拿著的"吉祥符",蒼老的兩眼閃現出哀愁、悲切和元限眷戀的心情。

  (畫外瑪拉的聲音)我愛過你,別人我誰也沒愛過,以後也不會。這是真話?羅依!我永遠也不…、、、

  (強烈的蘇格蘭民歌《一路平安》將瑪拉最後的聲音淹沒。〉

  歌聲在夜霧瀰漫的滑鐵盧橋上空迴盪……橋上,孤獨地走著蒼老的羅依。

  羅依坐上汽車。

  汽車駛去……

  《魂斷藍橋》是一部愛情經典片,表現上尉軍官羅依和舞蹈演員瑪拉之間,由於戰爭的災難、社會的壓力、道德的束縛,相親相愛卻生離死別,心心相印但難成眷屬的悲劇。上面這段是瑪拉從羅依處出走後第一次露面,並走向死亡的重場戲。它要表述的內容很多——社會環境對孤獨無依的瑪拉的逼迫;她如果苟且偷生,未來將會是怎樣的結局;瑪拉對羅依堅貞不渝又無法實現的是;她自殺的全過程;她死時人們的反應;羅依懷念瑪拉時的痛苦;以及這種悲劇在人世間的普遍性等等。

  答案要點:(1)語言的視覺性;(2) 蒙太奇結構;(3) 動態的造型性。(要點分數1 2分,其餘為答案組織與分析所得分數。)

  更多熱門文章:

  1、現代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

  2、事業單位文學常識題庫2015

  3、2015最新初三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

  4、2015年高中文學常識試題及答案

  5、2015年公務員行測文學常識選擇題及答案【經典】

  6、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彙總篇

  7、文學常識我國古代四君子

  8、2015公務員文學常識判斷題精選

  9、文學常識之中國古代四大美男

  10、六年級畢業考試常出的文學常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