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溫暖叫團圓作文(2篇)

有一種溫暖叫團圓作文(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一種溫暖叫團圓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一種溫暖叫團圓作文1

  嚥下一口熱氣騰騰的元宵,順著甘甜粘稠的湯釉滑入口中,在舌間輕輕滾動著。一股暖流傳遍了全身。輕輕咬下它光滑細膩的外衣,便有濃稠的糖汁溢流而出,慢慢流入乾渴的咽喉,在齒間留下一抹馨香,經久不散。

  那碗紅糖元宵,烏潤褐紅,湯色濃重,在金燈紅火的映照下泛著幸福的光澤。湯中那一個個晶瑩剔透、圓潤飽滿的元宵,都懶洋洋地浸泡在冒著熱氣的湯汁中。那股升起的氤氳之氣,挾著甜蜜,悄悄地沁入了心脾。

  舌尖仍在回味這碗浸滿了製作者愛意的元宵,似有幸福從心中慢慢溢位。我不禁閉上雙眼,那間煙霧繚繞的廚房又浮現在腦海。

  記憶中的那天很冷,你依舊是一身樸素的衣裳,靜靜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兒時的我只是驚訝,好奇地打量著數年不見的外婆,又瞥見母親眼角悄悄閃爍的淚光。此時家中光景已是慘淡,為了給外婆支付鉅額的醫藥費,過年都沒捨得像往年一樣備點像樣的吃食。這樣沉重的日子裡,全家人決定吃元宵來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團圓。

  母親心疼錢,捨不得買街上現成的元宵,就拿出石磨和材料,自己動手製作。

  略顯蹣跚的你係著圍裙,拉起我稚嫩的小手,走進了霧氣濛濛的廚房。粗糙的手掌,染著糯米漿,那滑膩的觸感,至今都讓我覺得親切。

  你遞給我一小塊糯米糰,我小心地捏在手中,貪戀著糯米糰上殘留的你的溫暖。

  石磨緩緩地轉動著,迴旋著三代人的情意,溢流出純白的漿液……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終於煮出了一大鍋元宵。母親小心翼翼地給每個人都盛了一碗。你端起瓷匙,一口一口地餵我吃,柔軟的元宵和著溫暖的湯汁進入胃中,整個身子都變得暖和起來。儘管那碗元宵湯沒有香醇的芝麻花生餡兒,甚至連湯水裡中也只放入了少量的砂糖,但那夜的`元宵,是我記憶中最鮮美的。

  回眸間,窗外已是濃稠得掙脫不開的夜,卻不知是誰將這一輪滿月推上夜空,在靜謐的深藍中,彷彿一枚巨大的元宵,冒著騰騰的熱氣,驅趕走了寒冷,我不禁回首。

  煙氣嫋嫋的廚房中,略顯蹣跚的身影是你在忙碌著。我悄悄走近,牽起了你裹著糯米粉的手,還是那樣的親切。

  華燈初上,萬家燈火。燈火映照下的那滑膩膩,貼在掌心的溫暖定是團圓的幸福吧。

有一種溫暖叫團圓作文2

  路燈下,我焦急地等待著許久未見的大伯父。

  一陣凜冽的寒風吹過,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將臉縮進了圍巾裡,身體不自主地抖動。路燈下微弱的光似冬日裡刺骨的河水冷冰冰地打在我的身上,不帶一絲溫度,只是將我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我跺了跺沒知覺的腳,耐心一點點耗盡,埋怨一咕嚕衝進心裡:不就是頓飯嘛,幹嘛弄得那麼隆重?

  “橘子,新鮮的橘子”,我聞聲望去:路的盡頭出現了一個瘦弱的身影。

  聲響越來越大,一位消瘦婦女的模樣愈來愈清晰,好容易來了個人,我仔細打量著她。

  怕是喊累了,只見她停住了手推車,靠著車,從身上翻出了相片類的東西,用手不停撫摸著,眼裡泛起了淚光。

  許久,她抬起了頭,望向了我身後的居民樓,陷入了沉思,我順著她的目光望去——一排排的窗戶泛著溫暖的燈光,孩子們的嬉笑和電視機裡的歌聲斷斷續續傳來。我竟忘了今天是個團年的日子。

  “媽——媽——”一聲幼嫩的喊聲打破了婦女的沉思,我們不約而同地轉過頭——是個八、九歲的男孩兒,手裡緊緊握著一個保溫飯盒,迫不及待地向婦女奔去,身後跟著一位男子,大概是他的父親。

  眨眼間,小男孩已經來到了婦女跟前,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飯盒,送到了婦女面前:“是我和爸爸一起包的餃子,快吃吧,媽媽。”小男孩身後的男子連忙送來筷子。婦女強忍著淚水,接過筷子,手微微顫抖夾了一個餃子,包進了嘴裡,小男孩高興得在一旁手舞足蹈。一家人的影子在路燈下重疊交織,緊緊團聚。

  路燈下,餃子仍冒著熱氣,微弱的燈光彷彿因此似溫暖的春風灑在我身上,一絲溫暖流進了我的心中。

  大伯父終於風塵僕僕地趕來了,在餐桌上,雖已許久未見,卻有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思念。

  月光下,重疊交織的影子,餐桌上的問候,都匯成了一股暖流,溫暖了這個寒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