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異口同辭
成語異口同辭
異口同辭
yì kǒu tóng cí
【成語釋義】
異:不同。大家說得都一樣。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嘖北事,皆異口同辭。”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狀語;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異口同聲 異口同音
百科
【成語】異口同辭 【讀音】yì kǒu tóng cí 【釋義】從不同人的口中說出同樣的'話。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 同“ 異口同聲 ”。 【出處】唐·陳子昂 《為喬補闕論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磧北事,皆異口同辭。” 【事例】群臣聞命,當然連聲稱善,~。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