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百感交集
成語釋義:百感交集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成語釋義:百感交集,一起來看看吧。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見此茫茫,不覺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
【近義詞】
悲喜交集、感慨萬端
【反義詞】
無動於衷、鐵石心腸
【英文翻譯】
All sorts of feelings well up in one's heart
【順接】:集體主義 集思廣益 集思廣議 積體電路 集矢之的 集翠成裘 集腋為裘 集腋成裘
【順接】:百感交集 百端交集 悲喜交集 悲喜兼集 波委雲集 蜂攢蟻集 蜂附雲集 高飛遠集
【逆接】:懲一儆百 懲一戒百 懲一警百 罰一勸百 諷一勸百 殲一警百 教一識百 舉一廢百
【逆接】:百萬一擲 百萬富翁 百萬貔貅 百萬雄兵 百萬雄師 百丈竿頭 百下百全 百下百著
成語資料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見此茫茫,不覺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
【示例】:我是上一個世紀出生的人,能參加這樣的盛會,~,思緒萬千。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成語解釋:
感:感想;交:同時發生。各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觸很多,心情複雜。
成語舉例:
我是上一個世紀出生的人,能參加這樣的盛會,百感交集,思緒萬千。(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詞
語法用法:
作謂語、狀語;用於有許多感想不知如何表達的場合
成語結構:
主謂式
產生年代:
古代
成語正音:
百,不能讀作“bái”。
成語辨形:
交,不能寫作“文”。
成語辨析:
百感交集和“感慨萬端”;都含有“不同的感情同時交織在一起”的意思。不同在於:百感交集指“各種感情;許多感慨”交織在一起;“感慨萬端”指形容“感慨特別多”;不知從何說起。
成語謎面:
大批表揚信
成語故事
衛玠,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衛玠出身於名門世家。祖父衛瓘乃是西晉權臣,還因為曾斬殺鄧艾,在《三國演義》裡亮過相。衛玠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出落的秀美動人。這個小少爺坐著敞篷車到洛陽市區閒逛的時候,看見他的人都感嘆這孩子真是“玉人”,都招呼親朋好友來夾道觀摩,據《晉史》說:“觀之者傾都。”成人以後,更是飽受誇獎,有人說他像玉一樣圓潤,又有人說跟他走在一起,彷彿身邊有一顆明珠,把自己映襯得像個豬頭。
晉懷帝時,美男子衛玠任太子洗馬(太子的侍從官)。他精讀《易經》《老子》,說話往往是非常深刻的。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加上持續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國家和人民處於深重災難之中。北方的匈奴貴族劉裕又乘機起兵入侵。晉懷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軍隊兩次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西晉都城洛陽,但都被西晉軍隊擊退。
面對動盪不安的時局,衛玠決心把家遷往南方。他的哥哥在朝廷擔任官職,母親不忍心和他分離,衛玠勸她要以家庭大計為重,終於說服母親同意南遷。永嘉四年,衛玠告別哥哥,離開洛陽,帶著母親和妻子一起南下。他哥哥不肯走,後來死在匈奴人手上。
衛玠一向體弱多病,一路上長途跋涉,餐風飲露,經受了千辛萬苦。在將要渡長江的時候,他的神情容貌都顯得憔悴不堪。他對左右的人說:“見到這白茫茫的江水,心裡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又有誰能排遣這萬千的思緒和感慨呢!”
社會的動盪,衛玠南遷也沒有能夠安居樂業。過江不久,妻樂氏經不住旅途疲憊,不幸亡故。他輾轉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衛玠舌頭癢癢,一遇機會,定要冒兩句,聽眾個個驚歎。清談高手王澄(小名平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人稱“衛玠談道,平子絕倒”。可惜的是,身子單薄多病的衛玠於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溘然長逝,年齡還未滿三十歲。
例句
1、看到電視報道中地震災區各種人的不同行為,我百感交集。
2、我能參加這樣的盛會,真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3、能在自己的家鄉參加世界盃,中國五人制國家隊主帥法里納百感交集。
4、我安靜地坐下來,寫了這篇帖子,百感交集。
5、我感到自己此刻已是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了。
6、他認為這給了他紀律,幫助他更好地在一個團隊工作,但有時他百感交集。
7、你或你的孩子患了急淋的訊息會讓人百感交集,不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
8、直到現在,這個星期三,自上次冠軍賽後第一次碰頭的比賽會讓他百感交集。
9、看到30年前的老同學,奶奶百感交集。
10、站在領獎臺上,小兵的心中百感交集。
11、登上萬里長城,我不禁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12、這個纏綿悱惻的情感故事真讓人百感交集。
13、我能參加這樣的盛會,真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14、您或您孩子生病的訊息會讓人百感交集。
15、一說到我的職業,我總是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