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衣不蓋體的釋義及出處
成語衣不蓋體的釋義及出處
衣不蓋體
一般
yī bù gài tǐ
【成語釋義】
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唐·杜甫《進雕賦表》:“唯臣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生活貧困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衣不蔽體 衣不遮體
百科
衣不蓋體 (yī bù gài tǐ) 解釋:蓋:遮蓋。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出處:唐·杜甫《進雕賦表》:“唯臣衣不蓋體,學號寄食於人。” 示例:陛下賦斂煩重,百姓日以貧困,~,則是陛下未得以財結民也。 ★宋·蘇轍《御試製策》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生活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