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裡的微笑高中作文

燭光裡的微笑高中作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小編收集了燭光裡的微笑,歡迎閱讀。
 

  第一篇:燭光裡的微笑

  我家與奶奶家只隔著兩幢樓,由於父母工作忙,從小我就是在奶奶的呵護下漸漸長大的。

  記得那是個夏季的夜晚,爸爸媽媽不在家,只有我一個人孤零零在家看電視。雖然電視機裡播放的是我最喜歡的動畫片“貓和老鼠”,但我心裡的寂寞卻愈來愈強烈。正當我坐立不安想給媽媽打電話時,忽然,電視機一片黑屏,燈也滅了,四周死一般寂靜。

  我嚇了一跳,下意識地摸索著走到窗邊,拉開窗簾,只見窗外一片黑暗,一幢幢林立的樓房如同寶石失去了光華化為黑色的石頭一般。此刻,四周一片漆黑,我所能看見的只有遠處的一絲朦朧月光。我彷彿陷入了一個無底的深淵,與世隔絕,無處可逃。我以前也經歷過在夏天的夜晚停電,可惟有這一次是我單獨一人在家。

  我孤零零地呆坐在沙發上,害怕得不敢再挪動半步,我只能感覺到自己嘭嘭的心跳聲,周圍死一樣寂靜,空氣也彷彿凝固了一般。我開始幻想幽靈、魔鬼的存在,以及在夜晚專吃小孩的妖怪……

  忽然,門開了,一道柔和的燭光伴隨著跳動的火苗映入了我的眼簾,隨之我就聽到了奶奶叫我的聲音。原來,奶奶剛和爸爸打過電話才知道我獨自一人在家,於是便急忙趕了過來。奶奶來到了我的身邊,把蠟燭放在沙發前的茶几上,摸著我的頭坐了下來。我倚在奶奶的懷裡,四周燭光環抱著我,燭光裡是奶奶慈祥的笑臉。

  橘黃色的燭光雖不夠明亮,但已足夠照亮我的心田;燭光裡奶奶的笑臉雖已熟悉,但此刻卻使我倍感溫暖。我的孤單和害怕一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和奶奶一同坐在沙發上聊天,有說有笑。藉著燭光,我再次看到了奶奶臉上的笑容,那樣的美麗、慈祥……

  就是那個夏天的夜晚,奶奶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如同暖暖的燭火一般,永不熄滅。

  第二篇:燭光裡的微笑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燭光裡的微笑》,當我作為一名教師再重溫這部影片時,才更深地認識了王雙玲老師,真實地感受到王雙玲老師身上的偉大精神,這對於我來說,有很大的觸動。

  影片講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蹟,王雙玲老師和藹可親,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師接了一個差班,不僅成績不好,連課堂紀律都是倒數第一。早上,別的班都在讀書,而他們班卻是歡歌笑語、自由自在。王老師知道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們,還跟他們講道理。大家都放學了,王老師為了解學生的情況,一做完工作就去學生家裡家訪。王老師有心臟病,醫生說必須要在家裡休息兩個月,但王老師為了同學們還是堅持去學校上課和家訪。有一天,一個學生的父母因非法盜賣黃碟被公安機關抓了,王老師把那個學生帶到自己家裡,像母親般關懷,使那個學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親的溫暖。後來她終於由於過度勞累而悄然無聲的走了。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裡,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對比王老師,我陷入了沉思:當我們面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是否有她那樣的耐心?當學生面臨困難時,我們會不會像她那樣無私奉獻?對比王老師,我們是否真正熱愛自己的崗位?我們能不能做到忠於職守而盡職盡責?我們能不能像她那樣把愛心撒向人間,像清泉一樣去滋潤人的心田?

  王老師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但英雄正是來自平凡,崇高的師德體現在平時點點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愛著自己的講壇和學生。在她眼裡,沒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沒有孩子的頑皮、搗蛋,只有孩子的可愛和活力。這正是當老師的所最應具有的精神啊!感動之餘,我深深認識到,學習王教師,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在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裡,把我們的關愛、敬業、責任無私地撒向我們的孩子,用最實在的'行動來完滿地詮釋“師愛”的真諦。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中,我們要以王老師為榜樣,重塑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為了學生,願意奉獻一切;把對事業、對學生的真愛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自身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用自己的行為感染人,做一名稱職的光榮的人民教師。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看過影片,我們感受到王雙鈴老師那對學生滿腔的愛與高度的責任感。我認為正是這兩點令她全心地為學生付出而無怨無悔。雖然她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卻有幾十個孩子發自肺腑深情地叫她“媽媽”;儘管她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學老師,但她卻以其高度負責、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許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無疑是幸福的、滿足的。

  同樣身為人師,透過王雙鈴老師形象令我們不禁反思我們自身的工作:對待學生是否能再多點愛;對後進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對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第三篇:燭光裡的微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燭光裡的微笑》,學生時代曾經觀看過這部影片,作為一名教師再重溫這部影片時,才更深地認識了王雙玲老師,真實地感受到王雙玲老師身上的偉大精神,這對於我來說,有很大的觸動。

  影片講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蹟,王雙玲老師和藹可親,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師接了一個差班,不僅成績不好,連課堂紀律都是倒數第一。早上,別的班都在讀書,而他們班卻是歡歌笑語、自由自在。王老師知道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們,還跟他們講道理。大家都放學了,王老師為了解學生的情況,一做完工作就去學生家裡家訪。王老師有心臟病,醫生說必須要在家裡休息兩個月,但王老師為了同學們還是堅持去學校上課和家訪。有一天,一個學生的父母因非法盜賣黃碟被公安機關抓了,王老師把那個學生帶到自己家裡,像母親般關懷,使那個學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親的溫暖。那位經常上學遲到而沉默無言的女學生,在她的熱情關懷、幫助下,終於振作起來了,使她有了進步,重新有了歡樂。後來她終於由於過度勞累而悄然無聲的走了。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裡,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對比王老師,我陷入了沉思:當我們面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是否有她那樣的耐心?當學生面臨困難時,我們會不會像她那樣無私奉獻?對比王老師,我們是否真正熱愛自己的崗位?我們能不能做到忠於職守而盡職盡責?我們能不能像她那樣把愛心撒向人間,像清泉一樣去滋潤人的心田?

  王老師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但英雄正是來自平凡,崇高的師德體現在平時點點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愛著自己的講壇和學生。在她眼裡,沒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沒有孩子的頑皮、搗蛋,只有孩子的可愛和活力。這正是當老師的所最應具有的精神啊!感動之餘,我深深認識到,學習王教師,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在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裡,把我們的關愛、敬業、責任無私地撒向我們的孩子,用最實在的行動來完滿地詮釋“師愛”的真諦。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中,我們要以王老師為榜樣,重塑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為了學生,願意奉獻一切;把對事業、對學生的真愛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自身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用自己的行為感染人,做一名稱職的光榮的人民教師。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看過影片,我們感受到王雙鈴老師那對學生滿腔的愛與高度的責任感。我認為正是這兩點令她全心地為學生付出而無怨無悔。雖然她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卻有幾十個孩子發自肺腑深情地叫她“媽媽”;儘管她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學老師,但她卻以其高度負責、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許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無疑是幸福的、滿足的。

  同樣身為人師,透過王雙鈴老師形象令我們不禁反思我們自身的工作:對待學生是否能再多點愛;對後進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對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特別是王雙玲老師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向她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