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翠華山景色作文

描寫翠華山景色作文

  在翠華山都有哪些景色呢?相關的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描寫翠華山景色作文,歡迎閱讀。

  描寫翠華山景色作文【1】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和姐姐決定收拾行李,到翠華山遊一日去。

  “有山有水有鳥屎”這句話成了我們去翠華山的路上形容翠華山的一個經典名句。因為我們要做三個小時的小中巴已經很乏味了,所以要用這句搞笑的話語來解解自己身上所帶有的乏味。

  經過一路的顛簸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下了車以後,眼前的一番景象讓我無比驚奇,層巒疊峰的高山,清澈的小溪,蔚藍的天空映入了我的眼簾,我不禁發出了由衷的讚歎(不過這個時候我們還是在翠華山的大門外面)

  當進入翠華山之後我才到什麼叫“青山綠水,百草紅葉黃花”。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到爬山的時間了。我們按照預定的路線走走停停的,走了一個半小時才走到了半山腰,我便開始抱怨了:“要按照這樣的規律走下去的話,我們就看不了日落了。”姐姐打趣似的答道:“誰說看不到了,喏,那不是太陽嗎?”我順著他手指的地方看去,我差點兒沒氣暈過去。生氣的對姐姐說:“我要在山頂看日落,不是在半山腰。”姐姐見我生氣了,陪笑道:“好好好,咱們加快腳步,到山頂看日落。”我賭氣的把頭一擰,自顧自的上山去了。留著姐姐在後面跟著我走,在辛辛苦苦又拼搏了一個半小時之後,終於爬上了山頂,當時正趕上日落了。日落那叫一個美啊!太陽先是呈金黃色的,後來又成了橘紅色的,當變成了火紅色時就漸漸消失了,只留得晚霞在天空中閃耀著最後的餘暉。隨後,天,漸漸暗了下來,我和姐姐帶著惋惜離開了翠華山,在回家的路上,翠華山的景象依舊在我的腦海中迴盪,久久不能消失。

  描寫翠華山景色作文【2】

  翠華山,素有“終南獨秀”和“中國地質地貌博物館”之稱。而在今年八月初,我有幸遊覽了這人間仙境翠華山。

  既然是遊記,就要一步一步來,慢慢呈現出翠華山獨特險峻的特色。我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姑父及表姐,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走上了翠華山中的小路。

  一進門,走了一段平坦的路,路邊是一個小型瀑布,水流噴湧而下,水星四濺,樣子十分壯觀。稜角分明的岩石雕刻著歲月的痕跡,浸在水裡的那一面長出了青苔。

  就像石頭長了綠色的頭髮。我好奇地上前摸了一摸,滑滑的,涼涼的。“喀嚓”一聲,這幅“瀑布圖”躍進了我的手機裡。

  大約走了五分鐘的大路,便到了分岔口。我們選擇了登樓梯。山道很險峻,剛開始四周都還有護欄,下面是森林,在空中幾近呈半懸的狀態,但越到後面,就沒有護

  欄了。望著下面宛若綠鏡的天池,我暗暗捏了把汗:這可得多高啊,外一摔下去可不得沒命?以至於在接下來的登山中,我的膝蓋一直在顫抖。

  我見一處相對平緩的道路旁邊流著一汪清澈的泉水,爸爸告訴我,這是天然的山泉水,很乾淨。後來,我還在農家樂吃到了在這種山泉水裡養大的金樽魚,味道鮮美,

  肉質滑嫩,農家樂主人的女兒充當導遊——她告訴我們,這種魚只有在山泉水裡才能活。我把手伸進泉水中,冰冷冰冷的,卻十分舒服,沒有肉眼看得到的髒東西,

  我還用泉水洗了把臉,頓時神清氣爽,容光煥發。

  描寫翠華山景色作文【3】

  翠華山在西安市長安縣東南方向的終南山太乙鎮上,它是秦嶺的'分支,由遠古時代的山崩形成,地貌特殊、罕見,所以人們稱翠華山為“山崩博物館”。

  翠華山山奇水秀,群峰林立,因為山崩形成了許多奇特的景觀。遊人最愛遊玩的是冰洞、風洞。在盛夏,洞中還堆積著巨大的冰塊,涼風習習,非常涼快;冬天零下20多度,不能入內。

  翠華山上最引人入勝的是峰頂的天池。天池是地崩形成的高山湖泊,面積非常大,池水清澈見底、碧波盪漾,周圍群山環繞,景色非常迷人,遊人常常在湖面盪舟,流連忘返。

  翠華山上植被茂盛,有幾千種植物,是天然的植物博物館,山上空氣清新,富氧量高,經常在這裡遊玩爬山,不僅能增長知識,親近大自然,還有益身心健康。冬季山上還能滑雪,春季、夏季、秋季能滑草,是小朋友遊玩的好去處。

  翠華山真是一個遊覽勝地呀!

  描寫翠華山景色作文【4】

  清明多雨,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了,而正因如此,連日陰雨中忽得一日天晴,便讓人覺得格外欣喜且寶貴。我欲趁著這晴日赴翠華山一遊以觀春色,事起倉促,無人偕行,乃欣然獨往。

  因未經提前的計劃,且我錯誤地預計了學校到翠華山所需的時間,故待我到翠華山腳下,開始登山時,已是中午。此時天色稍有些陰,使人略微有幾分涼意,而遊人不多,三三兩兩,皆為結伴而行者。

  向上行百餘步,便見一瀑布從山上水庫洩水口湧出,水勢甚宏,水聲隆隆,水霧瀰漫,侵體生寒。駐足片刻,便覆上行,此段地勢較緩,有山溪奔湧於路旁,此外便少其他聲響。四周地上還鋪著層層疊疊的黃葉,然而已有不少新生的春草從這黃葉間探出頭來,還點綴著幾簇不知名的紫色野花,樹上,枝頭正吐新芽,有些樹已長出嫩綠的新葉,又有青松數棵,未減其翠,正是早春跡象,不虛此行。

  再往上,地勢漸陡,行約有半小時,至一空曠之處,此地遊人漸多,有不少是驅車而至,想來另有上山之道,以是徒步者少而駕車者眾。有一大湖名天池,似是天然而成,湖水碧綠,靜而無波,有遊人泛舟湖上。湖周旅舍、飯店林立。我沿湖徐行,稍事休息,便又上行。

  行二百餘步,有景點名曰冰洞,入之,但見洞中鐘乳石,石筍皆系人造,索然無味而出。

  此後便開始登頂之途,路極陡,又極長,兼之此時雲散而日出,更添燥熱。幾經休息,至達山頂,已覺困頓不堪。然而山頂所見,草木皆是一派蒼涼凋敝之象,大概是因為氣溫較低,春意還未至。放眼遠眺,也只是登高而望的平常景象,未覺有何奇雄險怪之處,較之我曾遊過的名山勝景,相去更遠。

  嘗聞“無限風光在險峰”,然而於我所見,山頂之景平平無奇,自是不及山下的春意盎然,白費了這許多力氣,結果卻頗有些失望。然而我們早應明白,所謂付出必有回報只是出發前的自我鼓勵與安慰而已,更多時候,付出並不能,或者說難以完整地實現我們之前的願望。正如我登頂而未見佳景的,認真複習卻依然考不好;努力節食、鍛鍊卻始終減不了肥;情深一往卻還是追不到深愛的她或他,這樣的失落原本就太多,以至於每次本是應得的成功,我們都要感謝命運與運氣。相比之下,我此次登山白費的力氣,又能算什麼呢。

  在山頂稍作停留,便從另一條路下山,此路比來時的路稍緩些,下行一半有餘,又見滿目青蔥,生機勃勃,有鳥雀婉轉於林間枝頭,平添平和喜樂,更見有山泉瀉於巖間,仰不見其源,俯不知其蹤,但聞流水淙淙,清韻迴響,聞者心曠神怡。

  如此看來,風光未必盡在險峰,而那些付出,就算未能有想要的收穫,也不會全無用處,如果我沒有白費力氣去登這山頂,自然也不會知道這下山的路上還別有風景。或許所有的付出也應如這登山一樣,不過是登山而已,山頂自有山頂的風景,何必強求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呢,山頂的風光精彩也好,平常也罷,總之,我已來過、見過。說不定,回去的路上,還另有一番柳暗花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