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作文: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九年級上冊作文: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有這樣一副漫畫:兩個學生——某甲和某乙,某甲對某乙說:“你替我掃地,我給你一元錢。”說罷,一手拿錢,一手抓掃把,將它們一起塞在某乙的手裡。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現在人們肚子飽了,家底厚了,腰包鼓了,於是,金錢就膨脹起來了。金錢,可以僱保鏢;金錢,可以造陵墓;金錢可以買試卷;金錢,還可以買文憑……似乎,錢,成了萬能的。社會上的這種思潮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年輕一代。於是出現了“學生中的高消費”、學生中的“攀比風”、學生中的“金錢掛帥”……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責任在於社會。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飽受苦難,直到解放才盼來了幸福。改革開放以來,繁榮了國家,富裕了人民。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也潛入了國門。“金錢至上”、“及時行樂”已經成了社會上一部分人的思想趨向。紅白喜事要大搞排場,升官就業要大搞排場。江蘇省就出現過“四十輛名牌轎車迎親”的新聞。社會上吹著“攀比風”。中國人民歷來的勤勞儉樸的民族美德,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在今天似乎都不再理直氣壯。“祖國的花朵”們耳濡目染也就不足為奇樂了。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經濟實力、綜合國力、整體素質與先進國家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進則上,不進則退。如果我們不注意培養年輕一代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注意培養年輕一代的愛國、愛民的民族素質,不注意培養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那麼,我們的國家將沒有前途。這難道還不使人為之憂慮嗎?

  其二,責任在於家長。曾經有位家長對其子女說:“孩子,你今後可以享福了,你爸爸為你掙下的錢,光利息就可供你生活一輩子,吃喝不愁!”這位家長的.話也許道出了另外一部分家長的心聲:“我們這一代人受夠了苦,現在有了錢,讓孩子們享享福也無須大驚小怪!”由於家長們這番“舐犢情深”,於是,出現了這幅漫畫中的鏡頭,也出現了生活中洗個碗要錢,倒個垃圾要錢,甚至提高了成績也要錢的荒唐事。家長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是,不經歷生活磨難的人,像未經雕琢的玉石一樣,是不能成器的。“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古英雄多磨難”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高爾基也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事情;但關鍵是怎樣去愛。”如果不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能力、毅力,只一味地嬌生慣養,他們長大後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呢?須知好逸惡勞,不學無術,遊手好閒的一代人,是挑不起建設祖國、發展祖國的重任的。靠著父母的老本,只能坐吃山空!世界在前進,全球在競爭,假如年輕一代在世界上不具備競爭能力,而只會貪圖享樂,中國就將落伍。所有關心祖國未來命運的中國人,難道不該引起深深的憂慮嗎?

  其三,責任在於下一代的我們。在年輕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我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小時候,曾有個學生得意的說:“我爸爸是局長,只要他一開口,我的工作還會差嗎?”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又何止他一個!前不久,在“中日探險夏令營”中,中國孩子無論是身體素質,團隊精神,還是生存意識,耐勞精神,甚至起碼的文明禮貌,都明顯輸於日本孩子。日本人已經公開說,你們的這代孩子不是我們的對手!祖輩們為打下江山,拋頭顱,灑熱血;父輩們為創業,努力拼搏,艱苦奮鬥。身為守業的我們這一代,又怎麼能在大樹下乘涼呢?想想看,日本人的富裕是有口皆碑的,可是他們決不嬌縱孩子,極力主張孩子獨立去接受生活的考驗。他們之所以敢於揚言,我們這代人不是他們的對手,正是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年輕一代的最大弱點,即由於缺乏磨鍊而分外脆弱。這難道不應引起我們的警惕和憂慮嗎?

  前些時,在報紙上、雜誌上看到巴金、冰心、張潔、張海迪等名人寫的文章。他們呼籲社會、學校。家庭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他們對中國“小皇帝”的現狀與未來感到憂慮。

  但願,他們的憂慮會成為過濾。

  但願,有這樣憂慮的人不止是這幾個有識之士!

  但願,這幅漫畫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那麼,未來仍然是充滿希望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