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三河古鎮作文

我的家鄉三河古鎮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家鄉三河古鎮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家鄉三河古鎮作文1

  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會問了,三河在哪兒?有什麼名氣嗎?讓我告訴你吧!它在合肥市肥西縣三河鎮,一個國家AAAA級風景區的千年古鎮。

  我的家鄉風景如畫,這裡居住者勤勞樸實三河人民。

  這裡有蘊含著豐富歷史氣息的老街,青石橋,青石路,狹窄的一人巷,古老的花戲樓。這裡還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故居。不過最令我感興趣的還是這裡的小吃!這裡有香脆可口的米餃,吃一口,唇齒留香。吃完米餃,再來一碗熱乎乎香潤酥滑的酥鴨面,或者來一份清爽可口的三河小炒,配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嗯!想想都流口水呢!

  我們這裡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賽龍舟。一大早,龍舟隊員還沒有就位,岸邊就擠滿了父老鄉親,他們要為自己喜歡的龍舟隊加油助威呢!這一天,也是我朝思暮想的一天哪!

  聽了我的介紹,您是不是也動心了呢,想到我的家鄉來看看嗎?來吧!我和我的家鄉都會張開雙臂歡迎您。

我的家鄉三河古鎮作文2

  我的家鄉——三河古鎮,位於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地帶,瀕於巢湖之濱。山環水繞,河湖星羅棋佈,是個魚米之鄉,被稱為巢湖岸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杭埠河、豐樂河就像兩條綵帶從其南北兩面輕輕飄過,悠悠的小南河咿咿呀呀地唱著清亮的廬劇小韻,穿過古鎮,將杭埠河、豐樂河連為一起。古鎮也因這三條河而得名。

  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它建鎮已有20xx多年,水路交通發達,有“九省通衢”之稱,為小商品集散地和貿易中心。因地理位置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即開闢為古戰場,至今還留有曹操練兵臺等遺址。清末,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在此設伏,大敗清軍,取得了著名的三河大捷,英王府、古城牆、古炮臺……都在默默地向遊人敘述這段歷史。

  如今的古鎮,舊貌換新顏,在勤勞的三河人的努力下,煥然一新。清晨,迎著初升的太陽,我們從古鎮的.東大門——三角區廣場出發,沿著新開闢的繁華大街,遊覽古鎮。三角區廣場因其形狀而得名,廣場中央豎立一尊巨大的紀念碑,上書:“人民的豐碑”五個鎦金大字,在朝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座豐碑是為紀念98年大水,三河人民眾志成城,搶險救災,重建家園的輝煌成就而建的。我們徒步在大街上,兩旁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滿目。馬路上游人如織,車水馬龍,幾乎達到揮汗成雨,揮袖成雲的程度。這幾年三河人民大力開發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經濟,吸引了許多外地遊客,街面上還不時會出現藍眼睛白皮膚的外國朋友呢!

  繼續往西,行至大捷門,這是紀念三河大捷的凱旋門。穿過大捷門,便進入古鎮中心地區

  街面青石鋪路,悠悠長長,穿越歷史,連線古今。兩旁建築白牆青瓦,飛甍翹簷,一派徽式風格,透著古色古香古韻。我們迤邐而上,不過兩百米,小南河便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清清的小南河,碧波盪漾,小櫓依依呀呀,船嫂一色青巾裹頭,青布褲褂,唱著悠揚的廬州小韻。徜徉在三縣橋上,俯視小南河,讓人頓生江南水鄉的情思。三縣橋居於小南河中央,處於三縣之交,故而得名。相傳古時有位寡居的老人,看到兩岸人民來往不便,便拿出自己一生的積蓄修一座橋,她的義舉感動了大家,人們紛紛解囊,終於修成這座橋。當時沒有水泥等建材,據說三縣橋是用糯米熬漿砌成的,非常的堅固,數百年來,歷經無數風雨侵蝕與洪水的衝擊,至今仍然屹立在小南河上,成為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與三縣橋遙遙相對的是望月橋和鵲渚橋,鵲渚橋上建有迴廊,是個休閒的好去處,望月橋則因其橋孔如滿月而生名。望月橋西端建有望月樓,那是三河最高的建築。中秋之夜,我曾登上此樓,仰望長空,碧空如洗,一輪圓月,銀輝四射,恰似一張燦爛的笑臉,俯視著古鎮大地;俯瞰腳下,古鎮在片片霓虹中演繹著她的靜謐、繁華和幸福。一條條街巷,飛甍翹簷,光帶流彩;小南河上更是燈火閃爍,波光粼粼,這一切,無不昭示著古鎮美好的現在和未來。

  從三縣橋繼續西行,不到100米,往左又是一條古街,著名的楊振林故居和一人巷就在此處。楊振林是著名物理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三河是他小時學習和生活過的地方,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三河水哺育過他。走進故居,我們為有這樣一個先輩自豪的同時,自然會生出發奮讀書,為國爭光之情。一人巷與故居比鄰,要想兩人相對同時穿過它,沒有互相謙讓的精神恐怕是不行的。

  ……

  古鎮的美景何止這些,又怎能是我的一支拙筆所能抒寫得了的,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熱情的三河人正敞開她們的胸懷,歡迎您的光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