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小故事作文三篇
我的家風小故事作文三篇
篇一:家風小故事
良好的家風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的家風嚴謹、樸實,那麼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往往受到家風的薰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人也不會走上邪路;如果一個人的家風不好,家長不注意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為,那麼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變成“問題少年”,更有甚者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走上犯罪道路。我很慶幸我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爺爺很重視讀書,家裡崇尚讀書的風氣也很濃。我記得小時候,爺爺給我買的最多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書籍。爺爺經常說:“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物質,而是精神上的貧乏。”
自從我懂事起,爺爺就教我讀《三字經》、《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爺爺在教我讀的時候,也告訴我其中蘊含的道理。記得有一次,爺爺告訴我:“‘百行孝為先’這句話說的是,我們做人要懂得尊敬長輩,對長輩要盡孝道,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這種人也不能指望他去愛別人。”正因為如此,每當家裡吃飯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好的東西留給爺爺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幫我燉了條魚,還煮了個雞蛋,我把東西端到爺爺房裡,爺爺撫摸我的頭,“乖孫,你生病了,這個還是你吃,給你身子補營養。”我回答:“爺爺,我壯得很,沒事。”那時,我看到爺爺眼裡有一絲淚水。
爺爺不僅要求我讀書,還讓我堅持鍛鍊身體,爺爺常說:“沒有好的體魄,將來怎麼為國家做貢獻”爺爺愛看歷史書籍,經常告訴我一些名人偉事,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在讀書的時
候,老師就問他讀書的目的,周總理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爺爺經常教導我,一個人一定要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投身到社會建設當中,要做對國家有益的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爺爺在給我講“嗟來之食”時,說故事裡的主人公不吃別人施捨的東西,最後餓死,這個人很有骨氣,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
記得有一次,家裡的米用光了,母親讓我去堂嬸家借點,堂嬸一副勢利的表情,直接把我轟出門,“你們家不是很有錢嗎怎麼跑來跟我這個破落戶借米,真是笑話,就是有也不借。”我回到家,把這些告訴母親,母親把我摟在胸前,這時爺爺來了,“乖孫,你做得對,既然你堂嬸不肯借給咱,我們也不必低聲下氣,男兒膝下有黃金,人家陶淵明都不為五斗米折腰哩!但是你要記住,以後長大了,碰到需要幫助的人,你一定要盡力幫助別人。”爺爺這段話對我以後步入社會工作影響很大,在單位裡,每當碰到單位為災區募捐或者到醫院義務獻血,我都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因為我知道與人為善,就是於己為善,能夠幫助別人,自己也活的開心,總之一句話:“人善天不欺。”高三那年,我高考失敗,整天在家唉聲嘆氣,彷彿眼前只有高考一條路,當我決定復讀一年,再次參加高考的時候,我把自己關在屋裡,整天拼命讀書做題。那一天,當我收拾好行李準備去學校的時候,爺爺來送我,我們一路走一路聊天,“乖孫,人生不止一條路,高考只是人生一個片段而已,讀書卻是伴隨你一生的,你要記住,千萬不要為而讀書,要為自己的人生而讀書,多讀書,學會做人的道理,
這才是正道。”在經過村裡的狀元泉的時候,爺爺說道:“乖孫,這是我們村裡的狀元泉,你喝一口吧。”我捧起一口泉水喝,泉水甘甜清涼。參加工作以後,我依然保持讀書的習慣,偶爾也寫寫文章,當我看到身邊有一些朋友誤入歧途,去吸毒、去賭博,搞得傾家蕩產,我很慶幸自己一直謹記爺爺的教誨。
爺爺,在你有生的日子裡,我會依舊敬你、愛你、戀你,你給我一生的感動,永遠都是心絃上那道不逝的風景!
篇二:我的家風小故事
開篇前先說下我家的家訓:1、欲成才,須先成人;2、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著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
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篇三:我的家風
箴訓:志毋虛邪,行必正直。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學生:
爸爸從小一直這樣教導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於是,做個正直的人,做個對自己也不欺騙的人,從兒時起,就成了我的追求。
古人有云,正直為吾人最良之品性,且為處世之最良法,與人交接,一以正直為本旨。正直二字,實為信用之基。
正直意味著高標準的要求自己。不可以因為身囿或流言便卸下正直的鎧甲。當班級裡同學們抄著作業時,我會時時刻刻警醒自己,認清自己該做什麼是當務之急。抄作業的危害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做正確的事情。雖然有時,我會疑然惶惑地有感自己很突兀,與周遭格格不入。我也一度猶豫著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堅持下去。但這份高要求的正身感,這份愉悅與踏實,堅定了我最終的'信念。
正直意味著有高度的名譽感。什麼是磚頭的名譽感呢?那就是做一塊實實在在的磚頭。什麼事板材的名譽感呢?那就是做一張結結實實的板材。那麼什麼是人的名譽感呢?那就是,做一個踏踏實實的、正直的人。有了名譽感,我理解了,所謂:人,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是個中國人,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是學校裡的學生,接下來是......要做好一個人,要對得起人這個大前提,那麼就一定要做到正。 正直意味著具有道德感並且遵從自己的良知,意味著有勇氣堅定自己的信念,意味著自覺自願地服從。這些戒律聽起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當你真正在尋求正直並且開始發現它的時候,它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就會令你折服,使你在所不辭。最終,你會明白,幾乎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都包含有它自身的不容違背的
正直的內涵。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家長:
傳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琅琅,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為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我們教育孩子要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做個正直的人。孩子現在還很單純爛漫,也許再過些時日,她會有自己新的感悟。我們認為,在現今的社會大環境下,儘管非黑即白,還是希望孩子能夠自己感悟它的“灰色”。而教導她恪守正直,是為了幫助她生活得簡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