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作文精選
關於勤儉節約的演講稿作文精選
篇一:節儉——“勤儉節約”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
有人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對,就是這麼簡單! 大 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掃衛生的時候,是不是在意的節約了一滴水?在我們使用電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的時候,是不是刻意 的節約了一度電?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開始。日子久了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還有,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著牲口走幾十裡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幸好從2000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行動,修建水窖10萬多眼,幫助120多萬老百姓的擺脫了生存困難。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節約用水。
最後我要說: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
希望我的演講能引起大家自發的自覺的節約意識。
謝謝大家。
篇二:
同學們:
你們聽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嗎?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昔日,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差,只能吃自家種的糧食和蔬菜,弄不好還會餓肚子,所以那時的人一點也不會浪費,就算是一粒米也會吃掉。可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琳琅滿目的菜餚跑上了人們的餐桌,粗糧也都很少吃了,正因如此人們開始大肆浪費。
我就曾經看到過這樣一件事:
星期六,我們一家三口去參加媽媽同學的家庭聚餐,在大人們喝得起勁的時候,我自己偷偷溜了出來,剛一出來就看到一個穿得闊綽、架勢挺衝、胖得幾乎沒有脖子的男人,從一個雅間走出來,歡送著每一位來賓,一看就是百萬富翁,一定點的都是好菜吧!我的好奇心一下被點燃了,伸頭一看頓時讓我目瞪口呆:一張桌子有兩張普通桌子那麼大,桌上的菜一個壓一個多得數不勝數,而且每一道菜幾乎都沒吃幾口,看起來像還沒有吃飯一般。我心想:這些菜打包可夠這個富翁吃上一個月的了。誰知道富翁付完錢抬腿就要走,服務員拿出塑膠袋要幫他打包,可他愛面子,還是就那樣走掉了。
其實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隨處可見:有些人礦泉水喝了一半就丟掉了;小朋友吃飯的碗裡總會剩下很多飯粒;還沒用完的作業本大家都不願意再用了等等。
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習主席也在電視裡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倡議,我們做為小學生要樹立勤勞節儉光榮,懶惰奢侈可恥的觀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張紙,為建立節約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節約小衛士”吧!
篇三:
同學們:
今天,在這莊嚴的五星紅旗下,我向大家提一個要求:希望你們富裕莫忘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勤儉節約的光輝典範。延安時期,革命領袖同戰士們一樣吃小米飯,穿粗布衣裳;建國以後,他們仍很注意節約,衣服總是縫縫補補穿了又穿。他們把節省下來的錢或者用來救助別人,或者積存起來投入到需要的`地方去。可以這樣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的同學會說,以前的人比較窮,所以需要勤儉,現在的人生活好多了,應該享受一下了。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的確,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地提高了。許多家庭解決了溫飽問題,有相當部分的家庭已達到小康水平。但是,不管是從綜合國力來看,還是從國民人均收入來看,抑或是從各種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來看,我國國民的許多生活指標,特別是人均收入,在國際排行榜中還都處在較後(甚至靠後)的位置,我們還沒有資格浪費。國家的各項建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都需要精打細算。如果每人每月省1元錢,全國每月就能省下13億,每年就能省下156億元。把這些錢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常說要愛國,大家集中精力、集中財力搞社會主義建設,就是一個實際行動。相反,如果每人都浪費一點,就會貽誤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勤儉節約是現實的需要。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在生活中勤儉節約。同學們可以自己去查一查資料,看一看名人、偉人成長的經歷,只要我們留心就會發現,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勤儉節約才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同學們都是有理想的人,因此,要學會從小就磨鍊自己的意志,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在艱難困苦中生活的能力。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