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範文(通用6篇)

關於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範文(通用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1

  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有錢不等於浪費,不應鋪張浪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朗讀的一首古詩。這首詩也讓我們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懂得珍惜。諸葛亮曾說過“靜以修身,檢以美德”這也正提現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我們可親可敬的毛主席也是不斷教育身邊的人要珍惜糧食,毛主席曾經同其他人開會到中午十二點,便日其他人留下來一起共享午飯,他們的午餐也只是一大盆牛肉丸熬白菜,主食燒餅,作為國家領導人他並沒有選擇鋪張浪費而是現在節儉。

  毛主席吃飯的時候掉一粒米,一根菜都會撿起來吃掉他絕不會讓自己的飯碗裡出現剩飯剩菜,有時候他也會自己減稅減免國家負擔,他的孩子和普通百姓的孩子一樣騎腳踏車上下學,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主席而動用公家汽車或私家車。毛主席的種種行為不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勤儉節約嗎?我在學校每次都會看到泔水桶裡有許多剩飯剩菜即使學校的飯菜不好吃也不應浪費,有些同學洗完飯盆不管水龍頭,這會浪費多少水資源啊!

  雖然我們國家不是像以前那樣貧窮,可是我們也不能鋪張浪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說過“節約便士,英鎊自來”這不正是說的勤儉節約這個道理嗎?

  最後我想勸告同學們要勤儉節約,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傳承下去從而教育我們的子孫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2

  中國是一個擁有大約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每年的糧食產量非常多,但隨之而來的浪費也是非常驚人。隨著改革開放,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忘記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去吃自助餐,旁邊坐著一家三口。雖然他們只有三個人,卻拿了滿滿一桌的食物。一個菜吃兩口覺得不好吃就不吃了,改吃另一個菜,對牆上寫著的“節約糧食,適量取餐”這八個字視而不見。當他們吃完離開後,服務員來收盤子時,不禁感嘆:“看來,‘勤儉節約,中華美德’這句話,也就只是一句沒有任何作用的標語罷了”。

  想想從前日子艱難,一小袋米、兩塊土豆或是一小把鹹菜都能吃上好幾天,也算得上是食物中的珍品。即使是現在還是有不少人正在捱餓,每天生活在飢寒交迫當中。少浪費一口飯、一棵菜,積少成多,可以將一個人從飢餓的痛苦中拉出來。

  其實,小時候的我也是“浪費族”中的一員,那時我不懂事,吃飯常常只吃自己喜歡的菜,不喜歡的則“秋毫不犯”,每天都會浪費很多食物。媽媽批評我,爸爸告誡我,全都當成了耳旁風。直到有一次,我自不量力地想去幫助爺爺種地,可當我真正把鋤頭上手,才發現——這與我想的完全不一樣,種地太難了!勉強幫著幹了點,爺爺對我說這只不過是一天的活。想到爺爺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地裡辛苦操勞,從此我不再浪費食物,因為知道糧食是多麼辛苦才得到的呀!

  希望人人都能夠做到勤儉節約,杜絕浪費。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3

  週末到了,本應該快快樂樂樂的小假期,就因為我們的老師佈置了不少的作業,我的快樂而打了折扣。

  一回到家,我就趕緊拿起作業,抄起筆寫了起來。

  一開始,前面的題目還不會很難,我做得十分順利。可一到了後面,雖然題目的難度沒有提升,但這些知識已經是老師幾天前教的了,一時想不起來,想開啟書本看看,可還是忍住了,因為老師說,作業是對我們知識的一個檢測,不懂就是不懂,要加強記憶。而翻書還不一定能找得到,懶得翻。

  後來,因為我還要上課外的興趣班、完成興趣班的作業,老師們佈置的作業做到了星期日晚上,差點不能完成。

  這樣的學習速度怎麼能行呀?幸好這是週末,要是到了平時的晚上,肯定來不及的!怎麼辦,不能這樣一直下去呀。

  直到有一天,我從書本上看到了一種能快速又能提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每次要做作業之前,都先把書本拿出來看一遍,複習一下老師講的內容,再做作業。

  真的嗎?我想親自試一下。哇!真的有效耶!以前八九點才能完成的作業,我七點就完成了,雖然複習需要時間,但在做作業時大大減少了冥思苦想的.時間,真是事半功倍。

  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短暫的、寶貴的,也是公平的、相等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和時間賽跑,別讓時間從身邊悄悄溜走。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4

  每當提到勤儉節約時,有些人會很自豪,因為他們每天都很勤儉、節約。也有些人會感到慚愧,因為他們每天不勤儉也不節約。對於我而言,在生活中我有幾分勤儉也有幾分節約。

  勤儉節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勤儉了才能知道東西來之不易,才知道珍惜,珍惜了才能節約,不勤儉哪有節約啊!

  每次去旅遊勝地時,我都會發現有很多人把沒有喝完的水給扔了,當時就想把瓶子撿起來給他們,讓他們把水喝完,並告誡他們不要浪費。在一些酒店裡,尤其是自助餐廳有很多很多剩菜剩飯,有一些年輕人明明吃不了那麼多,他們還拿那麼多,我就很氣憤。

  在家裡,媽媽上廁所的時候經常忘了關燈,每次我都及時的幫媽媽把燈關掉。有的時候爸爸放水放過了頭,水溢位來了,但爸爸沒聽見,我就替爸爸關了水龍頭。記得我小的時候吃飯經常掉米粒,爸爸就教育我不要浪費,這些米是爺爺在老家辛辛苦苦,一滴汗一滴汗種出來的。上學後學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勤儉節約應從自我做起,自己做好勤儉節約,身邊的人也會受到影響,也會變的勤儉節約。一個傳給一個,一個影響一個,慢慢的全社會都會形成勤儉節約的風氣。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才會傳承下去,我們的國家才會變的更加富強。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5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做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懂得勤儉節約,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

  可是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了,都富裕了,我們這些生活在糖水中的孩子都不懂勤儉節約的意義。同學們的書包和文具換了一個又一個,鉛筆、橡皮掉在地上從來不撿起來,炫耀起自己的玩具,都有一大堆。以前我也是這樣的孩子,可是,一件事改變了我。

  一年級的時候,同學們的家長輪流值日,有一次媽媽在值日的時候撿起了十幾支鉛筆和橡皮,在回家的路上,媽媽問我:“你們的鉛筆和橡皮掉了怎麼不撿起來呢?”我滿不在乎地說:“反正又不貴,掉了就掉了唄!撿它幹嗎?”媽媽聽了之後很生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一支鉛筆是不貴,可是你知道現在還有多少貧困兒童買不起鉛筆上不起學嗎?而你們那麼浪費,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回到家,媽媽給我看了一些貧困兒童的資料和勤儉節約的故事,看完以後,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勤儉節約的重要。從那以後,我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勤儉節約,鉛筆和橡皮掉了要撿起來,在學校用完的作業本拿回家做演算本,同樣的玩具不再買第二個。我要把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給那些上不起學的貧困兒童。

  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應該成為一種責任,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節約一張紙、一支筆、一塊橡皮,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作文6

  留心一下週圍,浪費現象仍然可見:熄燈鈴響後,未關緊的水龍頭中,一滴滴還未曾被利用的水不斷流出,黯然低泣;食堂的垃圾桶裡,半個半個的饅頭、一粒一粒的米飯痛苦地呻吟;沒有人的教室裡,還在灼燒著自己的燈管發出抗議;垃圾箱中,一張張只塗了幾筆的紙在訴說著不幸……

  在中國,人均淡水佔有量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多麼觸目驚心的事實?水的交融是生命的交融,水的延續是生命的延續。誰也不希望世界上最後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你還忍心聽著水龍頭在半夜裡低泣嗎?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更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背出這句詩時,真正體會過其中的含義,真正想到過“一粥一飯當是來之不易”嗎?不要忘了,在世界許多地方還有人連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甚至有人餓死。“勿以善小而不為”,節儉需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

  其實,做到節儉並不難,節約一滴水,只要稍稍多用一點力就可以了;節約一度電,只要輕輕一按就行了;節約一張紙,只要充分利用就成了……節儉之心,存乎一念,只要能時時心念節儉,及時付諸行動,你就有了節儉的美德。

  “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不要讓點滴“小事”腐蝕我們的品德,玷汙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用行動來擦亮美德;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讓節儉之花在我們心中綻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