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1

  提到撤僑,很多人觀眾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戰狼2》、《紅海行動》中的槍林彈雨和激烈對抗,但今年國慶檔期,電影《萬里歸途》讓觀眾看到另一條不為人知的撤僑之路。9 月 29 日晚上,電影《萬里歸途》在石家莊裕華萬達影城舉辦超前點映,現場不少影迷紅了眼眶,對影片裡的中國外交官肅然起敬。

  電影《萬里歸途》改編自真實事件,由饒曉志導演,郭帆、王紅衛監製,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李雪健友情出演。故事發生在努米亞共和國,該國突發戰亂,面對生死未卜的百名同胞,本應回家陪妻子待產的外交官宗大偉,與衝勁十足的新人外交官成朗毅然選擇 " 逆行 ",踏上了無比艱辛的撤僑之路。

  點映現場," 真實的震撼 "" 又燃又感動 " 是觀眾最直觀的感受。《萬里歸途》首次聚焦中國外交官撤僑幕後,有觀眾表示題材有 " 新鮮感 ",看到了外交官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印象中他們都是西裝筆挺、冷靜睿智的形象,沒想到奔波在撤僑前線,也會面臨各種生死考驗,太不容易了 "。

  除了題材新穎,《萬里歸途》緊張刺激的情節和真實沉浸的視覺效果,也得到觀眾好評。電影還原了撤僑路上外交官和同胞面臨的種種艱險," 太真實了,隔著銀幕都感受到了幕後的驚心動魄,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有觀眾直言," 每個角色都有讓人淚目的瞬間,全程眼眶溼了好幾次 "…… 飽滿的角色、真實感的演繹,讓大家看得又感動又過癮。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2

  《萬里歸途》改編自真實事件,對於鏡頭和製作的要求自然很高,不僅要把內容說好,同時還要抓住觀眾的心,甚至拍攝出真實的鏡頭,達到逼真的效果。

  不得不承認,拍出了《無名之輩》的饒曉志沒讓大家失望,在一波三折、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中,將觀眾狠狠拿捏住。

  又透過慌亂的鏡頭,錯綜複雜的情節以及真實的戰亂場景,讓大家切身體會到現實中的那種緊張和慌亂,讓大家真實地知道,什麼才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全程高能緊張,沒有一個尿點,將整個情節拉到最緊張的時候,讓觀眾跟著主角一起,經歷一場撤僑,這才是導演的高明之處。

  不得不承認,《萬里歸途》拍得很好,無論是其背後的立意,還是製作,又或者是演員演技,沒有一個拉垮,所以說,如此製作上乘的電影,票房肯定大賣。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3

  《萬里歸途》根據著名的撤僑事件改編,像《戰狼2》、《紅海行動》雖然與“撤僑”事件相關,但都沒有站在外交官的角度來看到這次事件。該影片首次將目光放在外交官身上,讓觀眾切身體會“撤僑”時的困難險阻。

  影片一開始,便是氣氛緊張,2015年,努米亞發生內亂,事態緊急,戰事一觸即發,撤僑一事也不能再等了。

  為了完成撤僑任務,讓被困的同胞平安脫離險境,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一等秘書宗大偉、章寧、政務參贊嚴行舟與隨員成朗,四人組成一個外交官小分隊,合力協助撤僑任務。

  第一階段任務,在四人的有序配合中順利完成,大批同胞得以離開。在他們終於鬆了一口氣時卻意外得知,仍有一批同胞被困,正被白嫿帶往邊境撤離點。

  為了讓所有同胞平安撤離,為了讓每個同胞回到祖國的懷抱,宗大偉、成朗臨危受命,進入戰區,找到白嫿及其剩餘同胞並帶到撤離點。

  這一路上,危險重重,因為戰亂等原因,幾天的路程,甚至要走上十幾公里,有時候交通工具太顯眼,他們只能步行。

  10裡,50裡,100裡,所謂“萬里歸途”便是如此。

  宗大偉等人面臨的困難遠不止路途遙遠,行走困難那麼簡單。亂民、叛軍不明等危險都存在,最要命的是他們還要跟當地武裝力量交流,簡直是在用生命談判。

  說實話,《萬里歸途》這樣的題材取自於現實,還原現實,更讓觀眾切身體會到,何為外交官,何為撤僑。

  這裡沒有冷鋒,只有中國外交官,他們的使命只有一個,那就是帶大家回家!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4

  影片雖然以張譯飾演的宗大偉為主角,但群像處理得很到位,影片從各個角度,體現出戰亂頻發地區支援建設的同胞的艱辛和不易。

  從預告和觀眾的評論可以看出,張譯演技太好了,一幕哭戲就把觀眾帶入到情景中。特別是他前後的外貌變化,更讓大家看到這期間有多大的困難險阻。

  宗大偉有小情,也有大義,有時候也會害怕,但最後還是選擇勇敢。每次看張譯塑造的形象,都會被深深打動,不得不說,張譯真的很厲害。

  再說另外兩位主角殷桃和王俊凱,不得不說,作為張譯的老搭檔,兩人的表現都很不錯。

  王俊凱演技方面進步很大,如果說《重生之門》大家還在吐槽他的演技,那麼《萬里歸途》大家肯定會對他刮目相看。

  殷桃自然不用多說,最佳女主角的名號可不是吹出來的,加上她跟張譯多次合作,默契十足。

  除此之外,該影片還有李雪健、成泰燊、張子賢、萬茜等演技派,看起來就是舒服!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5

  9月29日,備受矚目的國慶檔大片《萬里歸途》開啟點映活動,北京、上海、鄭州、武漢、西安等43個城市同步舉行,緊張刺激的情節和真實沉浸的視覺效果成功掀起大眾對於國慶檔的討論熱潮,讓10月的電影市場提前熱了起來。

  電影《萬里歸途》超前點映的炸裂口碑,為9月30日正式上映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正式拉開了國慶檔影片的帷幕。據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截至發稿,影片的點映總票房突破873萬,預售總票房達2457.1萬,累計想看人數達30.2萬,暫列國慶檔預售票房榜第一。

  不同於《戰狼》《紅海行動》中的槍林彈雨和激烈對決,電影《萬里歸途》首次聚焦中國外交官撤僑幕後,講述了另一條不為人知的撤僑故事。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由饒曉志導演,郭帆、王紅衛監製,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李雪健友情出演。故事發生在努米亞共和國,該國突發戰亂,面對生死未卜的百名同胞,本應回家陪妻子待產的外交官宗大偉(張譯飾),與衝勁十足的新人外交官成朗(王俊凱飾)毅然選擇“逆行”,赤手空拳,穿越戰火和沙漠,在當地反叛軍的槍口下,帶領同胞走出一條無比艱辛的回家之路。

  一眾主演的精湛演技與環環相扣、熱血緊湊的劇情,讓觀眾們如臨其境,深深沉浸在緊張刺激的故事之中。在鄭州中原萬達影城點映現場,有觀眾表示題材很有“新鮮感”,看到了外交官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就讀於外交學院的大三學生小肖近乎哽咽:“我看到了最真實的英雄和最直接的榜樣。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有恐懼、也有顫抖,但為了讓同胞們安全回家,他們一次次展現了大智和大勇,以及令人敬佩的責任與擔當。”

  正如王菲在主題曲《歸途有風》所唱的,“抉擇多難,都已做過,不問得失,無悔對錯,讓月光帶我回家”。無論何時何地,中國人對家、對國清澈的愛永遠不變,“回家”“歸國”的信念永遠不變。

  今年國慶,以《萬里歸途》為代表的一眾優質影片紛紛獻映國慶盛典,題材新穎,內容紮實,不少觀眾和網友感慨“為祖國母親慶生,從走進電影院,看一部期待已久的大片開始!”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6

  小女孩吟誦的童話穿過努米亞無邊的火焰與黑夜,飄散在黃沙大漠中。理想主義終將掠過死,迎接生。在這之前,“人們緊緊攙扶著,凝望漆黑的海面”。

  即便導演是饒曉志,我還是抱著對國慶檔電影大概是命題作文的猜疑坐在了影院。而到頭來我最想誇的,居然是人物弧光的完整性。我看到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可愛的、可信的,更是可敬的。

  我上過一門名為公共外交的課,課上講每一個人都是外交的主體。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影片中的成朗、宗大偉、章宇;他們是現實生活中的親人、朋友、師長,他們作為國企員工、翻譯、記者、學者或是外交官;他們因為相信人與人之間有超越國界的理解的可能性而行走在中國的國境線之外;他們每一個人都踐行著中國外交的智慧與尊嚴。我為他們驕傲。

  其次,想說一下影片中讓人眼前一亮的細節留白。宗大偉為什麼用中興手機?後方外交人員為什麼能迅速衛星定位?為什麼在努米亞有這麼多家國企,這麼多中國人在這裡長期生活工作?

  回望中國的基礎科學與工業發展歷程,有一群人在固執地夢想。他們想把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取名“北斗”,想用高鐵代替駱駝重走絲綢之路,想著現代化或許真的有另一個方案。外交展現的不是宣傳的叫嚷,而是一個國度的氣量。宗大偉和成朗用自己的人格贏得了這份榮光。

  再次,想說一下影片創作的藝術性。給我印象最深的童話獨白自不必說,影片中的配樂、空鏡和特效都服務於情感,又渲染地恰到好處,展現出中國電影在新場景的新可能。有一群人還在固執地夢想。他們想賦予人物靈魂而不是技巧,他們有視聽語言的審美與工業化的野心,他們有誠意講一個好故事給觀眾聽。

  最後,想談談最觸動我的成朗。朗哥,25歲,外交部新聞司新人,滯留努米亞,沒見過戰爭。他是懵懂的,所以也是理想的。他在廠房跑來跑去安排工作,他拿過話筒一遍遍鼓勵人們,他舉起攝影機,記錄歷史的第一卷草稿。他上一秒能為自己的想法辯護,下一秒也能迅速承擔起責任。他像一顆剛破土的種子,生機勃勃,每一幀鏡頭都盡情揮灑著魅力的高光。不得不說,王俊凱真的是個很神奇的演員,前面剛看過他《斷·橋》裡演一個少年殺人犯,現在我又被這位英俊瀟灑的青年外交官迷倒了。

  至於我嘛,我這一生,真的很想有一個瞬間能夠舉起攝像機,感受成朗的那滴淚到底是如何落下的。

  理想的境況從來都是相似的。在那之前,人們緊緊攙扶著,凝望漆黑的海面。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7

  看過《萬里歸途》之後,心情久久未能平復,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震撼於生命的脆弱。

  影片中出現了四次“瞬殺”時刻,每一次都能讓觀眾嚇一跳,心跳不由自主加速。

  時刻一

  宗大偉(張譯飾)等一行四人遭到當地武裝人員的扣押,目的是為了索賄,宗大偉自掏腰包擺平了武裝人員的頭目,正準備要開門離去。這個時候突然發生了爆炸,產生的氣浪擊倒了所有人,當宗大偉等人起身來到大街上時,放眼望去是一片狼藉。

  一名武裝人員因爆炸而“腰斬”,下半身倒在一邊,上半身還在垂死掙扎。隔著大熒幕,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惶恐的情緒,試想一下,身臨其境又會如何?常常會在新聞中看到流離失所的難民,作為旁觀者往往是心中毫無波瀾,但《萬里歸途》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一旦身陷戰爭會有多麼的無助。

  時刻二

  當宗大偉、成朗(王俊凱飾)和章寧(張子賢飾)在樓下交談時,不遠處的街邊毫無徵兆就發生了交火,然後很快就結束了。確認安全之後,宗大偉回頭去看章寧,後者的頸部已經中槍了,最終因搶救無效而犧牲。

  發生交火的前一刻,章寧還在跟宗大偉較勁兒,剛剛要和好,人就不行了。嘴角兒冒著血,還唸叨著自己的口頭禪“Easy”,不知道怎麼形容這種感受,只能說太不真實了。明明不久之前還在侃侃而談的一個人,頃刻間就倒在了血泊裡,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中充斥著莫名的崩潰。

  時刻三

  當得知章寧的妻子白嫿(殷桃飾)失聯了,宗大偉和成朗決定掉頭尋找,來到了白嫿有可能藏身的城市。在與武裝人員的頭目對話時,對方突然間遭到了射殺,接下來宗大偉和成朗也是九死一生,先後躲過了武裝直升機的無差別射擊以及墜毀。

  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自己正在與某人說著話,眨個眼的功夫,這個人就被爆頭了。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了,好比“死神”的鐮刀擦著自己的脖子劃過,絕對是深入骨髓的恐懼。

  時刻四

  在找到白嫿並準備出境之前,宗大偉與努米亞(影片中發生戰亂的虛擬國家)的邊境官握手言和,成為了彼此欣賞的朋友。不曾想,叛軍來襲,不久前剛與宗大偉親切擁抱的邊境官,直接被吊死了。

  宗大偉看著自己的朋友慘死,依舊要為了同胞們的生命安全,不得不跟叛軍首領玩盤賭。不好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但深刻理解了一句話,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

  由饒曉志導演,張譯、王俊凱、殷桃等主演的影片《萬里歸途》將於9月30日上映。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驚心動魄的撤僑行動,展現中國外交官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風采。

  據介紹,在影片創作階段,主創團隊用半年多時間前往全國多地勘景,並且1∶1搭建小城,以呈現更好的拍攝效果。此外,為更真實地還原故事,影片主創團隊還翻閱了大量相關報告文學,以此為基礎進行再創作,用更為打動人心的細節,提高影片的可看性。

  “最打動我的,是撤僑行動中的中國外交官們。”導演饒曉志說,“他們在生活中是普通人,但職責要求他們衝在最前線。”

  據悉,《萬里歸途》將於9月29日開啟超前點映。

  此外,影片《鋼鐵意志》《平凡英雄》也都將於9月30日全國上映。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9

  9月26日,戰爭劇情題材影片《萬里歸途》在北京舉辦首映禮,目前電影在平臺想看人數位居國慶檔第一。影片根據真實外交官撤僑事件改編,講述了努米亞共和國爆發戰亂,外交官宗大偉與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任務順利結束,卻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情急之下,兩人放棄了回家機會,逆行進入戰區,帶領同胞走出一條回家之路。

  外交人員迎著困難,一邊躲避風險一邊尋找公民,在找到這一百二十多個人後,還要帶領他們跋涉一百多公里,帶他們回家。這樣歷經艱險的故事,在利比亞真實發生過,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外交人員組織公民們拉著彼此的衣服前進,在走了很遠之後,前頭突然有人大喊了一聲,是中國人嗎?國家的工作人員已經在當地準備接應了,可以想見當時僑民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在異鄉看見中國的五星紅旗,聽到親切的鄉音。所以《萬里歸途》的情節也更加值得大家仔細品味、帶入,因為電影真實地再現了很多現實曾經發生的狀況。

  在努米亞國內局勢緊張升級、撤僑刻不容緩的時刻,張譯所飾演的'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一等秘書宗大偉去當地各個部門求助撤僑時,得到的回覆都是“出去”。這一句句生硬的“出去”,讓人感受到了外交工作的複雜。評論員王健表示:“在很多人心中,對於外交官都有一個刻板的印象,外交官代表著國家,西服筆挺、正襟危坐,但外交工作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何時何地保護好僑民、國家利益,這其中包括戰火、自然災害以及各種各樣的混亂局面,都要求外交官挺身而出。《萬里歸途》就是在一個混亂時刻,在異域他鄉的領保中心外交官,要率領大家回國,想辦法拯救大家的.生命安全。”

  在接到撤僑任務之後,外交官們不論是面對任何困難,都會用盡全力、想盡辦法,帶同胞們回家。預告片中,125名中國同胞被困戰區多日,終於迎來了接他們的人,張譯舉起話筒說:“我們代表中國大使館,來接大家回家。”這一句回家,給予大家無窮的力量與信心。在和平年代,回家的路相對平坦,但一旦發生狀況,這條路會非常崎嶇、坎坷,在幾次撤僑的過程中,動用了各種各樣的回家手段,有坐軍艦、軍機、客機、也有包外機、商船回來的。在發生動盪的異國他鄉,想要憑一己之力回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每當危難發生的時候,外交部門會第一時間作出研判,採取緊急行動,多部門相互協同,為僑民鋪就一條回家坦途。

  《萬里歸途》題目當中點明瞭萬里的距離,對於漂泊他鄉的人,回家是一個非常有儀式感並且值得期待的事情,而一旦遇到險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王健提到影片的一個細節:“電影當中講到,遇到危險的時候,要保護好自己的臉。身在海外的時候,我們這張面孔是一個重要的通行證,如果被槍擊中,或者被槍托打一下,在面目全非的情況下,很少有人能辨認出來,會使得所有後續工作面臨很多困難。所以,真的在異域他鄉身處危險當中時,才會讓人想到那些最本真、最關鍵的細節。在這一點上面,電影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電影釋出了多條預告片,其中有一條打動了不少人,在拍攝現場,有一位敘利亞群眾演員在表演時候突然崩潰哭泣,因為拍攝電影讓他很有感觸,他們的國家此時正真實發生著這樣的情境。很多人生活在中國這樣和平的環境中,難以想象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在碰到危險的時候,那是真的命懸一線。電影當中所表現出來的那一幕幕戰亂、硝煙,值得觀眾去用心體會。

  一直以來,饒曉志導演的作品都非常注重對人的刻畫,這一次也不例外。影片當中的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臨危險時也有脆弱的表現。影片真實再現當地的情景,透過張譯在面對危難情況的鏡頭特寫,能夠看出他也很擔心、惶恐,生而為人,面對黑色的槍口,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不害怕。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背後也有深愛自己的伴侶、孩子、父母家人,但他們的另一個身份是外交官,在危難時刻,他們要為僑民的生命負責。所以觀眾能透過鏡頭語言的表現,在感受到他那份痛苦、恐懼的同時,看到他內心當中潛在的鎮定以及對職責的堅守。

  電影中撤僑團隊不但有外在的危險,還有內部的矛盾衝突,預告中,張譯與王俊凱飾演的角色之間有過數次爭吵。在很多人看來,外交官是很遵守紀律的,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但他們之間發生的是無關原則的矛盾衝突,而是關於怎麼做、怎麼解決、哪一條選擇才更好,這恰恰反映了危難當中實際存在的情況。《萬里歸途》當中這些真實的還原,可以說讓整個電影的含金量有所提升,更加能讓觀眾真實體會到撤僑的那一刻,所面臨的各種各樣困難。

  這是影片當中李雪健飾演的中國駐盧米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的一句臺詞,中國式撤僑,真的是一諾千金。影片中,手無寸鐵的外交官,頻頻拿出中國護照,面對叛軍、戰亂,他們只有手中的護照來代表身份,來為廣大中國公民築起一道堅強的防線。中國政府對於保護中國公民的態度、人民至上的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日漸深刻地體現在外交領域當中,同時,中國有能力迅速撤僑,同時能夠做到平穩、平順,讓大家安心,確保好大家的生命安全與利益,這也正說明,中國強大了!

  電影小學生萬里歸途觀後感10

  電影《萬里歸途》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同伴在撤僑大巴前等待張譯、王迅、殷桃的音訊。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眺望著前方高坡的地平線,期待著那條輪廓線有所起伏……尤其此處 饒曉志 導演特意用了一個小女孩的主觀視角鏡頭來呈現,就更加讓人共情了。

  電影《萬里歸途》多處用敘事節奏來故意“欺騙”觀眾,調動觀影時的情緒。

  比如電影的一開頭,就讓主角們陷入了麻煩,然後一番交涉問題解決,隨即高興離去……讓觀眾以為危機解除,跟著心情放鬆了下來。結果下一幕就突然來個大場面,以此不斷撥弄觀眾的情緒。使得電影節奏緊湊,基本能一直吸引住你的注意力。

  前面一度被我認為是“槽點”的反派與張譯互射橋段,還好有後面的“梅開二度”。一方面算是做了合理的解釋,反派只不過是透過“不對等的資訊騙局”讓別人在自己面前膽怯、求饒,從而彰顯自己狐假虎威式的“強硬”。同時也再次callback了電影的經典臺詞“面具戴久了,真以為是自己臉了?”。

  另一方面,也給了張譯這個角色救贖的機會,為宗大偉正了名。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絕對是充滿正義感的人物,只是他的勇敢又夾雜了一份隱忍和牽掛。正是多了這份顧慮,讓人物才更真實,更具立體感。不得不說張譯老師把這個角色拿捏的準確、自然。

  王俊凱飾演的成朗,就像曾經的宗大偉。這一對歡喜冤家,一個初出茅廬,一個久經沙場。一個莽撞勇猛,一個圓潤變通。從起初的互相看不上,到最後互相欣賞、互相理解、互相中和。

  電影插曲《星星點燈》歌詞和旋律,與當時電影的那段“逆行奔赴”劇情也很貼合,這首老歌我早已聽過太多遍,但第一次聽得這麼激昂、動容。

  雖然自己身上的“平安符摘下送人必領盒飯”的定律依然存在、個別幾處臺詞也略顯生硬、作為領銜主演 王俊凱 演技還有待提高……

  但整體上看電影還是很不錯的,故事不卑不亢,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用“國家的特殊性”推進劇情,敘事重點放在了不斷遇到困難,然後協作解決困難的坎坷撤僑路上。

  直白的說就是主旋律含量沒有預想的那麼多,電影交火爆炸場面也比預期激烈。

  最後張譯從天安門駛過天安門,突然有點夢迴《士兵突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