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通用5篇)

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通用5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1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防控狙擊戰已進入“白熱化”,已到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攻堅時期。在這事關全民健康的關鍵時期,黨員幹部更要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戰“疫”中身做表率、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凝聚群防群治群控的強大力量,共築“鋼鐵長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吹響“集結號”,黨員應衝鋒在前“打頭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防控疫情再次吹響“集結號”。面對日益嚴峻的防控形勢,廣大黨員更應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找準站位、立足崗位,依託自身優勢,衝鋒在前,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實現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將黨員這面“旗幟”飄揚在戰“疫”的最前線,為後來者立好“標杆”、樹好“燈塔”。

  立下“軍令狀”,黨員應責任上肩“勇逆行”。84歲高齡、一往無前的鐘南山院士,堅持與時間賽跑、實現人生價值的張定宇院長,“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的“硬核”主任張文宏以及一份份“請戰書”,無數黨員放棄春節團聚和休假,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勇當“逆行者”,得到人民群眾肯定。但這不是讚賞,本是應該。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就是早已立下的“軍令狀”,明確了在黨和人民的危難時刻要隨時隨地挺身而出、衝鋒陷陣。廣大黨員要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業務水平,當好防控疫情的“多面手”“百事通”,讓黨徽始終在“逆行”隊伍中閃耀。

  共築“隔離牆”,黨員應團結群眾“聚人心”。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旁觀者”,防控疫情戰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無論是聯防聯控還是輿論引導,無論是供給保障還是交通運輸,都需要充足的人員力量。廣大黨員要強化領頭雁、主心骨的角色意識,始終堅持引導群眾、發動群眾,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讓9000多萬黨員的堅韌初心帶動14億人民釋放無窮能量,共築病毒無法翻越的“隔離牆”,共同打贏打勝這場沒有硝煙戰“疫”。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1998年抗洪搶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以及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無數的黨員用行動,甚至生命在保護國家和人民中詮釋著黨員的初心使命。也正是如此,我們的黨和國家能夠在一次次的“考驗”中站穩腳跟、不動如山。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更要對標看齊,始終高舉黨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以必勝的決心,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

  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2

  她們舒展開潔白的花瓣,就要把病痛的人們擁進懷中 !她們舒展開潔白的花瓣,就要把肆虐的病毒狙擊殆盡 !

  看不到你美麗的臉龐,卻看到了你動人的雙眼;看不到你熟悉的面孔,卻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在疫情面前,你穿起了沉甸甸的防護服,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逆行者。

  就在2020年年初,疫情闖進了我們的生活,病毒從武漢四面八方擴散,善良的你站了出來,你的名字就傳入了我們的耳中——抗擊非典的功臣“鍾南山”。你瞬間成為了我們眼中的希望,但擔任重複的您也變得如此疲憊,臉上留下了口罩的勒痕。穿上防護服的你們是更加的楚楚動人,你們在看不到硝煙的戰場上挽回了一個個生命,我知道你們也有妻子兒女,也有父母朋友,但你們選擇了披上這件神聖的白衣,擔負起了重大的責任。

  你們身穿白衣,搶救著病人,宛如一個個戰士奔赴沙場。不顧家人的反對,獨自前往武漢支援,你們摁下的手印在白紙上顯得格外耀眼。面對疫情,你們英勇無畏,春節期間仍在與死神爭搶著人,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這場戰爭中,心甘情願地抵擋的病毒。正是有著你們這群白衣天使,讓我更加的相信這場戰爭我們能贏。你們看著一天天增長的人數,默默地流下了眼淚;看著漸漸康復的病人,笑得合不攏嘴。

  哪有什麼風平浪靜,只是有人為我們承受著這一切。雖然疫情來勢洶洶,但你們的努力讓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挺過去。正是有著你們這一群在疫情面前美麗的先鋒,我們才能讓病毒停止前進的腳步,安心的走在大街上,摘下口罩,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著你們贏來的這一切。

  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3

  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全國人民都奮起反抗。於是各級黨委政府都深刻認識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相信有有目共睹的“中國速度”、有從未間斷的“中國溫度”、有萬眾一心的“中國力量”,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是遲早之事。

  有目共睹的“中國速度”,築牢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信心。從1月24日到2月2日,中國在爭分奪秒,與時間來了一場“拔河”比賽,短短十天,武漢火神山醫院完工並交付使用;2月5日,雷神山醫院也交付使用;2月3日到2月4日,武漢建立3所“方艙醫院”;從發出應對新冠肺炎的倡議書起,1小時內收到400餘份“請戰書”;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緊急組建醫療隊馳援湖北的通知發出後,1小時內迅速組建完畢……成立以鍾南山院士為組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僅用1周時間完成病毒鑑定和測序。僅用2天時間建成資訊報告系統。僅用3天時間初步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由此可見,與時間賽跑,如此有目共睹的“中國速度”,何嘗不能築牢打贏戰“疫”的信心。

  從未間斷的“中國溫度”,樹立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恆心。疫情無情,人間有愛。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無數人用實際行動溫暖著他人,醫務工作者用“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來溫暖他人,黨員幹部用“我是黨員我先上”的信仰來溫暖他人,基層幹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衝向抗疫前線溫暖他人,青年志願者透過影片電話開展義務心理諮詢方式來溫暖他人,文藝人士創作《武漢伢》等公益歌曲溫暖他人,廣電總局向湖北捐贈影視劇播出版權溫暖他人精神文化生活,全國各地開通200餘條心援熱線溫暖他人,參建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工友願不計酬勞溫暖他人,汶川農民驅車36小時為武漢捐贈100噸蔬菜溫暖他人,普通市民為交警、環衛工發放口罩溫暖他人,志願加入環衛突擊隊進駐醫院從事高危工作溫暖他人的……冰冷疫情下的“中國溫暖”從未間斷,給全國人民樹立打贏新冠肺炎戰“疫”的恆心。

  萬眾一心的“中國力量”,堅定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決心。全民戰“疫”,人人有責,人人都是戰鬥員。我們經歷過98年抗洪、03年非典、06年禽流感、08年雪災、08年地震等等災難,在歷次艱難險阻面前,我們都沒有被擊倒、沒有被壓垮,只因我們有中國共產黨這面鮮紅的黨旗帶領著廣大人民群眾奮勇向前。黨旗下,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廣大人民群眾緊隨其後,從心繫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同胞安危,到紛紛捐款捐物表達愛心,再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為戰“疫”作貢獻,無數中華兒女以自己的方式,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構築起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共同與病魔展開搏擊,形成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四大天團”逆風會師,與病毒殊死拼殺;16個省對口援助湖北,全國一盤棋,凝聚強大合力,匯聚萬眾一心的“中國力量”,堅定打贏新冠肺炎戰“疫”的決心。

  病毒能夠侵入身體,但它無法摧毀人內心的希望。只要14億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永不放棄,迎難而上,從不懈怠,我們就有信心、恆心、決心打贏這場不容失敗只能勝利的戰“疫”。

  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4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2020年我們迎來了首個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1月23日武漢封城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打響了。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眾人所銘記。鍾南山院士,是疫情中的逆行者。它不僅僅是戰士,更是勇士。2003年廣東“非典”蔓延的那一刻,鍾南山院士向省衛生廳請纓:“請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往我們這裡送。”時隔17年,這位在危險來臨時不退縮,依舊義無反顧地奔赴在第一線的老院士已經84歲了。當防空警報拉響的那一刻,他仍舊選擇出征,與命運進行搏鬥。高齡的他卻有著更高尚的自我奉獻精神。

  李文亮——“疫情的吹哨人”,2月7日凌晨,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是他,敢於面對疫情的來臨,不屑於逃避,為抗擊疫情拉響警報。這位慷慨善良的人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偉大的科學事業,不畏懼困難,奉獻了自己。

  一位95後的醫生接到上級的任務,二話不說,說服父母,立即出發,風雨無阻,克服了重重困難:兩次走過長江大橋,騎行四天三晚300多公里,才到達了前線,這就是使命與擔當。疫情雖阻礙了交通,卻無法阻止那一顆顆跳動著的充滿活力的.心。是他們這一類人,讓人人恐懼的疫情充滿了人間盛情。

  “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用不著等待什麼特殊機會,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表現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同是醫生,有人自覺留守,主動隔離;有人趁機逃脫,幸災樂禍。悲觀者看到了問題,而往往只有樂觀者才會去解決問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身邊各個醫院都會有前去武漢支援的志願者,他們不退縮,知其不可而為之,只因心中對祖國那份深沉的掛念。那群白衣天使,臨危受命,重整旗鼓,踏上那條滿是荊棘泥濘的征程,他們願舍小家為大家。

  直至3月20日,那增長趨勢猛然如虎的疫情已經慢慢地被我們控制了。這離不開我們共同的努力,更離不開這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作為當代的青年,經過這場來勢兇猛的疫情,應加倍努力,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肩負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更應該懂得,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所保障。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祖國心存敬意,心存感激。

  望著窗外那墨色濡染的天空,我的心裡泛起點點漣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如果我們失去了自己的那份責任,那麼,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疫情當前,向那些擔起責任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致敬!

  電影平凡英雄觀後感5

  生死之間盡顯英雄本色。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畫面讓我們流淚,一句句情深意重的鼓勵讓我們感動!

  有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的醫療人員、有千萬顆牽掛於心的普通老百姓、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最令人感動的,則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不顧自身安危,還要解救別人的受難者。

  “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84歲的鐘南山爺爺讓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卻義無反顧地去武漢前線。

  除夕夜,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劉麗隨隊支援武漢。當天她準備去外地看女兒,在機場經過了安檢被緊急召回後,當晚就登上了去武漢的飛機。出發之際她對女兒有些愧疚“本來答應了陪女兒買菸花,但卻不能了。”

  90後護士出征武漢。媽媽送別,強忍淚水,車子開走才崩潰大哭。

  四川自貢市委書記為首批出徵醫護人員送行、現場鼓勵隊員,幾度哽咽,說出的話讓人淚目。

  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剃光了頭髮。

  幾天連軸高強度工作後,女護士的臉上佈滿了勒痕。

  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危,他泣不成聲,好友倒下了,病人還得救。

  醫療隊出征感人畫面。滿屏都是淚目。病魔無情,人間卻有大愛。在武漢這座生病的城市,每天都發生感動人心的小故事。

  人們在疫情時期的種種表現:頑強求生、奮力救人、奉獻愛心。無論是逆者們,還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普通的人民老百姓,在疫情面前表現出來的都是中國人的偉大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困難一起扛,共分擔才更堅強,風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戰疫情我們在行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