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精選5篇)

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精選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1

  週一,直到看完電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導演爾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帶著怎樣複雜的感情在外婆的故鄉把《海的盡頭是草原》拍的如此細膩感人。

  時間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發生著種種大事,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戴高樂就任法國總統,而在東方,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猶如春日裡的倒春寒,席捲了剛剛成立十週年的新中國。三個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朧中的中國人民在饑荒裡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衝散了無數家庭,飢寒交迫中的人們被迫拋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萬個孤兒。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幾萬個孩子稚嫩的慟哭聲,喧囂了全國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當時已是餓殍滿地,根本無力餵飽這幾萬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會議上,負責婦幼工作的同志遇見了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烏蘭夫,請求他幫忙支援些奶粉。烏蘭夫回到內蒙古發現當地因自然災害連奶粉都難以生產,思忖再三,他提議把孩子們接到內蒙來,送給當地牧民收養。就這樣,1960年,來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後後幾千名孤兒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車,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樣在飢餓邊緣遊走的草原人民一見到孩子,就親切的收為己有視如己出,奉行了這片土地上最樸素且純粹的生命哲學——“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兒入蒙”的歷史,也是內蒙古在共和國的特殊時期飽含家國情懷的故事。而電影,則是以此為背景,述說了一個上海哥哥尋找當年被家人遺棄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時,母親因無法養育兩個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遺棄在了保育院。60年後,在母親彌留之際,杜思瀚帶著母親一生的執念踏上了尋親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來到內蒙古後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薩仁娜、伊德爾夫婦收養,在這裡,遠離家鄉的孩子們試著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被感天動地的草原民族的大愛逐一化解。最終他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學會了敬畏生命,並堅韌成長,在蒙古高原落葉生根,這一刻的他們,也有了新的名字---“國家的孩子”。

  海的盡頭是草原,而生命的盡頭是廣闊的時間,在謳歌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主題下,不同於其他主旋律電影略顯單薄的喊口號,故事更多的是在細節處捕捉溫情,以粗獷但富有哲理的情節闡釋了大愛與私心的平衡:領養家庭的哥哥那木汗為救妹妹杜思珩而犧牲後,她一夜長大,最終成為這個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續,她終於不再因年幼時“被遺棄被領養”而糾結於身份認同,她開始真正接受自己並知曉了生命的意義;而當年為了不被媽媽拋棄,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輩子,最後在找到妹妹後,坦誠並釋懷,重新成為了“哥哥”。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優解。

  電影的最後,兩位陰陽相隔的母親以對話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題的昇華。站在廣袤的草原上,已經百歲的薩仁娜額吉對著天空訴說:“姐妹啊,雖然我們未能見面,感謝你把這麼可愛的女兒生下來,這樣我們才共同把她撫養成人!”牧民母親那雙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間,用守望相助書寫了人間真情。個體生命有著數不盡的陰差陽錯,中間夾雜著奉獻、妥協和包容,所有的人與事,雖有缺憾但也圓滿了。鏡頭表達了蒙古族人民永遠堅信“騰格里”的意願及命運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創團隊對蒙古族圖騰精神最深刻的詮釋。

  草原啊,永遠不會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遠不會荒蕪,在不同的時代裡,她都會化成甘霖,流經之處,肥沃土壤,滋養大地,最後奔流入海。彼此搭著肩膀的手足們,就像波濤裡的浪花,千千萬萬的同胞們,緊密連結著海與草原,在蒼茫的草原深處,永無盡頭,永垂不朽!

  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2

  “要把工作組織好,把孩子安排好。”一個重大決策在內蒙古自治區化成一場場愛心接力行動。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一聲鄭重承諾在新中國史冊書寫出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

  連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災民,被拋棄的孩子,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是新中國史冊中凝重的一筆。

  上世紀六十年代,受災害的影響,上海、江蘇等地保育院湧入大量孤兒,他們嚴重營養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脅。面對面黃肌瘦、哭鬧不止的孩子們,奶粉短缺、保育員人手不夠的現實困難,受當時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託,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的'烏蘭夫提出將孩子們接到內蒙古,讓有條件、有能力的牧民們撫養孩子,周總理欣然答應並再三叮嚀要照顧好這些“國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車,跨越大半個中國,運送三千孤兒進入內蒙,帶去希望和未來。廣袤無垠的藍天,浩瀚無際的草原,賓士的駿馬,追逐的羊群,茁壯成長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靚麗的風景。原本相隔千里,毫無血緣關係,如今卻骨肉相連,生死相依。三千孤兒入草原,演繹了一段跨越血緣、民族、地域的歷史佳話。

  視覺總要比文字更給人震撼的衝擊力,言語的記載也不能完全書寫出現實的困難。我從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窺得一些歷史往事,現實的無奈、親情的羈絆,還有那些被隱藏的情感。

  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3

  觀影過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塵暴中趕來把杜思珩緊緊抱入懷中永不言棄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那木汗為了救毫無血緣關係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沒,孩子們哭了;

  看到阿爸對著長空明槍,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騎,白馬長嘯一聲飛奔而去,孩子們哭了;

  看到杜思珩從此改名叫那木汗,為他續寫生命,不是他甚是他,與親哥哥相認、相互傾訴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額吉百歲生日,為思珩已經過世的母親祝福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影片,觀看過後,同學們也各抒己見。透過觀影,他們被遼闊的大草原所震撼,為可愛的小羊、駱駝而興奮,為民族大團結而自豪。康龍興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動,王偉丞為蒙古族對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黃詩淇深有感觸地說:“我之前去過內蒙古、雲南等地遊學,親身體驗過內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今天透過這部電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們國家的各族人民都團結友愛!“同樣受到影片強烈震撼的顏夢霏同學表示:“我深深地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富強明主、和平幸福的國家感到欣慰,作為新時代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會更加努力,長大了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影片雖已結束,但民族大愛的種子已經種在孩子們的心裡,慢慢發芽!

  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

  《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的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災害,出現大饑荒。(之前,這一段饑荒的歷史也聽過父輩講過,但第一次透過電影瞭解到這段歷史)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從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內蒙古。六十年後,杜思翰去內蒙古尋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該影片採用尋親作為主要敘事時間軸,也在尋親過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憶。

  影片中,除了有愛情,親情和友情外,還有各民族同心協力抗大災,渡難關的家國情懷,可以說是一部反映“民族團結”主題,最好的影片。可以說透過一個尋親故事,帶出了一個大主題,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說,那木汗和他幾個兄弟幫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開口叫哥哥那一段;還有杜思珩長大以後,在參加婚禮時,遇到小夥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體擋著妹妹杜思珩,不讓其看自己的小夥伴那一段。總之,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節不算複雜,改編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親情,友情和愛情,讓人記憶猶新。比如說,那木汗與杜思珩的愛情,不那麼浪漫,卻很動人。也有一些讓意想不到的點。比如說,講述杜思珩成長故事的幾個老人,講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澤地之後,我當時以為影片就這樣講完了,誰知道講述故事的老人雖然把故事講完了,但因為對杜思珩有承諾,所以他們故事只說了一半,沒有徹底講完,而是在幫著杜思珩徹徹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當然,他們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澤地被那木汗救出來,而那木汗自己犧牲的事情說出來,其實講述的幾個人老人也有一番爭論,一番掂量,最後還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結尾,道出原委的不僅是講述回憶的幾個老人,還有尋妹的杜思翰,他最後也道出了自己為什麼要來找妹妹?當年,他聽要媽媽把他和妹妹,其中一個送到福利院,他為了不被媽媽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過了被送走的命運。說完這些之後,他問妹妹杜思珩,怪媽媽和自己嗎?對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實和感人。小的時候是恨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變遷,她已經釋懷了,不再責怪誰?

  最後,再說一下影片的淚點。 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養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個湖邊。馬蘇用普通話說的那句話,“阿爸、額吉、那木汗,我們愛你,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並沒有刻意地去誇大各種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實,將人物最真實的一面給展現出來,不僅如此,片中的諸多轉折,在夾雜人物宿命的同時,也足以讓觀眾感動,“愛”這個主題始終被緊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內蒙古,參加了興安盟那達慕,發現現在的草原已經沒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愛,依然隨處可見。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然後有機會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5

  前天下午,由重慶山城志願服務中心組織,去沙坪壩區鳳天大道金陽時代匯博納國際影城(鳳天路店)觀看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

  怕堵車遲到,去的早了些,便仔細觀看大廳裡的海報: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腦子裡開始想象,三千個孤兒千里迢迢去內蒙,三千個家庭來接納,該是多麼宏大的場面?如此浩大的“工程”會怎樣敘述?能打動觀眾嗎?很是期待。

  三點正式開演,產生錯覺,怎麼是這樣?原來是其它幾部電影的宣傳片。

  因為看了海報,知道主演是陳寶國,看到陳寶國突然被驚醒坐起,知道電影正式開始了。沒想到開頭這麼平實、質樸,並沒有我想象的宏大場面,而是從個體的小家庭視角切入,展開整個故事。

  陳寶國扮演的知識分子杜思瀚,被患阿爾茲海默症母親的聲音驚醒,走近母親身邊,醫護人員也來到母親病房,母親把護士認做唯一記得的女兒,杜思瀚的雙胞胎妹妹——杜思珩。

  “唸了你一輩子,想了你一輩子,欠了你一輩子。”杜思瀚帶著母親的遺憾,帶著自己的悔恨,也帶著病重的身體,來到內蒙古大草原,開始了一段尋親之旅。

  時間回到20世紀60年代,新中國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短缺困擾著全國各地,大批孤兒的溫飽問題更是迫在眉睫。為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烏蘭夫的承諾擲地有聲:“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將三千名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交給了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

  一段歷史佳話就此開啟。

  60多年前,小男孩杜思瀚怕媽媽送他去“孤兒院”,故意跑到外面淋雨生病,無奈之舉,妹妹被送去了“孤兒院”。就這樣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前往內蒙古,來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環境,這些“國家的孩子”獲得了當地牧民們毫無保留的熱情與呵護。從小思珩不習慣“原生態”解手方式、吃不慣奶豆腐、睡不慣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銀幕上花了近一個小時來呈現。當然現實生活裡或許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哪怕經歷了十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經學會了說蒙古語,也吃慣了奶豆腐,還能夠騎上駿馬在草原上飛馳,甚至擁有了一個對她寵愛備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裡面始終小心地藏著地圖上“南方”的那個城市,藏著拋下她的媽媽和哥哥杜思瀚,她執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問問媽媽為什麼捨棄的是她。

  終於有一天,她以為自己做足了準備,帶足了乾糧,奔向“南方”。不料被流沙淹沒,以為就此失去了年輕的生命,觀眾無不為之惋惜。

  鏡頭切換到知情人的難以言說,杜思珩不但沒能回到上海,還一輩子留在了草原。為報答也為救贖。因為救她,哥哥那木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悠揚的旋律戛然而止,從此陽光下少年單純的笑臉再難重現,在前面大段的平穩鋪墊之後,電影最後卻充滿了意外。一位蒙古族老奶奶出現,說自己是那木汗,這一刻,簡直驚呆了,杜思珩把自己活成了那木汗。編劇和導演認真做了各種伏筆,讓這些反轉和衝擊,來得紮實而充滿力量,叫人為角色的命運心疼、心痛。

  當杜思瀚站在親生妹妹、一個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婦女面前,他們的對話並不激昂,卻洶湧澎湃地藏下浩蕩的歷史和個體經歷過命運後的通透與釋然。哥哥終於問出了那一句,“恨過我們嗎?”妹妹想了想,認真地答道:“小時候曾經有過……”

  那一刻,淚如泉湧,因為我真實地聽到過這種來自內心的聲音……

  曾經有過,但大草原上,質樸無私的蒙古族同胞,用愛維繫著一個又一個超越血緣的家庭,彌合了這一道道傷痕。

  曾經有過,但未曾謀面的兩位母親,跨越“海”和“草原”,用愛共同養育了一個孩子。生活可能有時很殘酷,但愛、善良和同理心最終叫人釋懷,也叫人勇敢。

  曾經有過,正如演員陳寶國所說的,走進影院的我是幸福的。

  我想說的是,走進影院的我也是幸福的。

  一部將歷史與現實,國家與個人,緊密結合,遙相呼應,真實動人而不說教的,值得觀看的充滿愛和真情的好電影。

  最後要感謝小演員的表演,真摯、機靈、可愛;感謝陳寶國精準的演繹,質樸、內斂、節制;感謝重慶山城志願服務中心走心的小禮物!

  願人間真情與大愛就像這卡片裡包裹的種子,生生不息,永遠繁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