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21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21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2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

  “要把工作組織好,把孩子安排好。”一個重大決策在內蒙古自治區化成一場場愛心接力行動。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一聲鄭重承諾在新中國史冊書寫出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

  連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災民,被拋棄的孩子,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是新中國史冊中凝重的一筆。

  上世紀六十年代,受災害的影響,上海、江蘇等地保育院湧入大量孤兒,他們嚴重營養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脅。面對面黃肌瘦、哭鬧不止的孩子們,奶粉短缺、保育員人手不夠的現實困難,受當時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託,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的烏蘭夫提出將孩子們接到內蒙古,讓有條件、有能力的牧民們撫養孩子,周總理欣然答應並再三叮嚀要照顧好這些“國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車,跨越大半個中國,運送三千孤兒進入內蒙,帶去希望和未來。廣袤無垠的藍天,浩瀚無際的草原,賓士的駿馬,追逐的羊群,茁壯成長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靚麗的風景。原本相隔千里,毫無血緣關係,如今卻骨肉相連,生死相依。三千孤兒入草原,演繹了一段跨越血緣、民族、地域的歷史佳話。

  視覺總要比文字更給人震撼的衝擊力,言語的記載也不能完全書寫出現實的困難。我從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窺得一些歷史往事,現實的無奈、親情的羈絆,還有那些被隱藏的情感。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2

  週一,直到看完電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導演爾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帶著怎樣複雜的感情在外婆的故鄉把《海的盡頭是草原》拍的如此細膩感人。

  時間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發生著種種大事,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戴高樂就任法國總統,而在東方,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猶如春日裡的倒春寒,席捲了剛剛成立十週年的新中國。三個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朧中的中國人民在饑荒裡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衝散了無數家庭,飢寒交迫中的人們被迫拋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萬個孤兒。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幾萬個孩子稚嫩的慟哭聲,喧囂了全國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當時已是餓殍滿地,根本無力餵飽這幾萬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會議上,負責婦幼工作的同志遇見了烏蘭夫,請求他幫忙支援些奶粉。烏蘭夫回到內蒙古發現當地因自然災害連奶粉都難以生產,思忖再三,他提議把孩子們接到內蒙來,送給當地牧民收養。就這樣,1960年,來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後後幾千名孤兒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車,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樣在飢餓邊緣遊走的草原人民一見到孩子,就親切的收為己有視如己出,奉行了這片土地上最樸素且純粹的生命哲學——“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兒入蒙”的歷史,也是內蒙古在共和國的特殊時期飽含家國情懷的故事。而電影,則是以此為背景,述說了一個上海哥哥尋找當年被家人遺棄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時,母親因無法養育兩個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遺棄在了保育院。60年後,在母親彌留之際,杜思瀚帶著母親一生的執念踏上了尋親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來到內蒙古後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薩仁娜、伊德爾夫婦收養,在這裡,遠離家鄉的孩子們試著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被感天動地的草原民族的大愛逐一化解。最終他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學會了敬畏生命,並堅韌成長,在蒙古高原落葉生根,這一刻的他們,也有了新的名字---“國家的孩子”。

  海的盡頭是草原,而生命的盡頭是廣闊的時間,在謳歌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主題下,不同於其他主旋律電影略顯單薄的喊口號,故事更多的是在細節處捕捉溫情,以粗獷但富有哲理的情節闡釋了大愛與私心的平衡:領養家庭的哥哥那木汗為救妹妹杜思珩而犧牲後,她一夜長大,最終成為這個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續,她終於不再因年幼時“被遺棄被領養”而糾結於身份認同,她開始真正接受自己並知曉了生命的意義;而當年為了不被媽媽拋棄,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輩子,最後在找到妹妹後,坦誠並釋懷,重新成為了“哥哥”。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優解。

  電影的最後,兩位陰陽相隔的母親以對話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題的昇華。站在廣袤的草原上,已經百歲的薩仁娜額吉對著天空訴說:“姐妹啊,雖然我們未能見面,感謝你把這麼可愛的女兒生下來,這樣我們才共同把她撫養成人!”牧民母親那雙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間,用守望相助書寫了人間真情。個體生命有著數不盡的陰差陽錯,中間夾雜著奉獻、妥協和包容,所有的人與事,雖有缺憾但也圓滿了。鏡頭表達了蒙古族人民永遠堅信“騰格里”的意願及命運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創團隊對蒙古族圖騰精神最深刻的詮釋。

  草原啊,永遠不會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遠不會荒蕪,在不同的時代裡,她都會化成甘霖,流經之處,肥沃土壤,滋養大地,最後奔流入海。彼此搭著肩膀的手足們,就像波濤裡的浪花,千千萬萬的同胞們,緊密連結著海與草原,在蒼茫的草原深處,永無盡頭,永垂不朽!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3

  中秋節的時候,總是刷到《海的盡頭是草原》的相關物料,大概是從小生活在內蒙古的緣故,因此那段和內蒙古有關的歷史,便多看了一眼。

  不看不要緊,一看便走了心。第一時間去搜索有沒有排片,很可惜我家所在的小鎮暫時還沒有,便想著等收假回單位上班後就去萬達看。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收到公司群裡發的文化團建活動連結,剛好便是組織看《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影片,我毫不猶豫報了名。

  很多影評裡都說,情節有點虐,比較好哭,出發的時候我很識相地給自己帶了一包紙巾,但終歸是因為身邊都是同事,強忍住眼淚一張紙都沒有用到。可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走出電影院後的直觀感受,依舊是:眼淚不值錢,但影片值得。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4

  前有《隱入塵煙》“逆襲”成功留下的後勁兒還沒過去,《海的盡頭是草原》就選擇在9月9日上映,恰逢中秋時節,光聽影片名字就不難猜出走的是慢節奏的溫情路線,看樣子又要給2022年的歲末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時間上來看,作品是具備戳中觀眾心理防線的天時條件的,特別是疫情下的團圓,親情與守望或許會變得更加清晰而刻骨,這讓人在觀看影片之時,會對作品傳遞出來的世界觀,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實在沒進入到電影院之前,我和很多沒看過影片的人有相似的顧慮,關於導演是爾冬升這件事,不免會生出一些感慨:

  一個長期以懸疑刑偵等題材而聞名的香港導演,在以偏遠地區歷史為背景的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闡述出那段厚重歷史背後的人間百態嗎?會不會高開低走?

  事實證明,這些顧慮都是多餘的。溫情而不刻意煽情,追憶而不熱衷訴苦,當真實的歷史透過影視化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即便時間已過一甲子之久,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內蒙人,還是能穿越時間的更迭get到那些主人公們的悲喜哀愁。

  對於那些遠離家鄉的南方孤兒們而言,雖然背井離鄉一輩子都難以見到親人必將是童年裡最灰暗的記憶,但相比於餓死在親人的懷裡,能在異地他鄉長出新的生命卻也顯得格外幸運。

  雖然學著融入新環境,適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於他們來說很難。但接納新的家人,是愛跨越山海,連結草原和沿海的雙向奔赴。

  留在孩童記憶中那些傷痛與不安,或許會衍生出新的情緒和矛盾,但終將被人間大愛一一治癒。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5

  沒看影片之前我就在想,這個片名雖然詩意,但總覺得邏輯上講不通,海的盡頭怎麼可能是草原呢?看完以後懂了,因為愛的盡頭是奉獻......

  草原是那三千孤兒最終的歸宿,是他們生命的託底。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具有濃重現實色彩的電影,影片從一對分離幾十年的孿生兄妹杜思瀚與杜思珩的命運出發,凝視那個動盪年代下,掩藏在物質匱乏背後的精神困境。特別是有關血緣親情的艱難抉擇,將一個時代的醜陋與悲哀,無奈與辛酸刻畫得淋漓盡致。

  當孤兒院中女孩兒佔據大多數時,其實就是對那個時代重男輕女的吶喊。所以影片最後當杜思瀚淚眼婆娑抓著杜思珩的手,問她有沒有恨過時,其實無論是杜思珩還是觀眾都明白那些沒有說出口的真相是多麼傷人。

  當初杜思瀚無意間聽到母親和別人的對話可能要送走他們兄妹倆其中一個,雖然影片臺詞給出的答案是留下身體較弱的那個,所以偷聽到的杜思瀚毫不猶豫衝進雨裡把自己淋到生病才倖免流落到孤兒院,可即便沒有這一茬,我們也能窺探到那些不言自明的時代烙印。

  歸根結底,這不是災荒之年為了活命母親選擇留下了誰,而是時代背景逼著她要送走誰。

  所以,杜思珩這個名字是母親的心病,也是哥哥杜思瀚的愧疚;所以,即便得了阿爾茲海默症,母親臨終之際依舊心心念念著被自己親手送走的女兒;所以,即便因為絕症只剩幾個月生命的杜思瀚跋涉千里只為找到妹妹。或許,時隔多年他們心中所求早已不是能否團圓,而是能見最後一面的心安。

  可能在觀眾眼裡,這一家三口都挺自私的,其實這種理解也無可厚非,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如果母親和哥哥身體都很好,沒有老年痴呆,也沒有絕症,家庭美滿,兒孫滿堂,或許他們就不會那般迫切地要尋親。

  如果媽媽沒有親手把杜思珩送到孤兒院門口,最後和她承諾了一句“媽媽一定會接你走”的謊言,還被小夥伴無情戳穿,或許杜思珩的心裡就不會種下偏執和仇恨的種子。所以,最後她和馬正元攜糧出逃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作為影片催淚的高潮,草原哥哥那木汗為了救這兩個熊孩子而被流沙吞沒,那一刻反而讓人特別氣憤,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卻死了,像杜思珩這種就是典型的喂不熟的白眼狼!

  可是吐槽歸吐槽,回頭想想那木汗這個說不了清晰話的角色,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留下了訣別和囑託,寥寥幾字,重如千斤,他用自己的生命喚醒了一個內心沒有光的女孩。

  似乎也能理解了,一個背井離鄉充滿仇恨和執拗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去愛別人呢?一個從小丟了傘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怎麼去給別人撐傘呢?

  說到底,每個人都生而平凡,內心都有自己的私慾,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間大愛的渲染裡,顯得渺小而隱晦。

  不同於杜思珩張揚而毫不掩飾的自私,額吉薩仁娜的私心是兒子到了適婚年紀卻因為嗓子壞掉而找不到媳婦而產生。因此,她收養杜思珩後也有“童養媳”的想法,這樣的念頭在她和伊德爾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來一起照顧孩子時有所表露,在她將首飾交給杜思珩時第一次被放大。

  而那木汗一直以來對杜思珩的照顧也並非完全是單純哥哥對妹妹的喜愛,面對長大後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見時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

  可是這一對草原母子的私心,和他們對杜思珩發自內心的愛相比起來,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說出,如果妹妹執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

  因此,面對流沙,那木汗才捨身相救;在他死後,薩仁娜依然愛著杜思珩,為愛“和解”,誠然如主演馬蘇受訪時說的那樣,這個作品告訴人的哲思,是學會與世界和解,與他人和解,與自己和解。

  這大概就是相認那一刻,當親生哥哥杜思瀚淚眼婆娑抓著杜思珩的手時,他內心千帆過盡,而她卻已經毫無波瀾。其實他們當時是處於不同的情緒維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在團圓的感動之中,但於杜思珩來說,從不願相見到最終得見,杜思珩於她而言最多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這種要回歸原生家庭的執念就沒有了。

  或許當她決定要遵守哥哥那木汗遺願的那一刻開始,原生家庭對她的羈絆就已經消失了。她也終於和曾經的家庭告別,與至親和解,不見,不念。

  當百歲的薩仁娜和兒孫滿堂的杜思珩面對夕陽,當她隔著時空和女兒的親生母親對話: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給了我當她額吉的機會。

  影片最後的結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團圓,卻也不是強行的he,因為每個人最終都因為愛而與自己和解了。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6

  《海的盡頭是草原》影片以三千孤兒入內蒙為藍本,用細膩的鏡頭感為我們講述了那段曾經真實發生過的往事,感受到那種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人的大愛。

  爾冬升導演這次還是以平常人的視角,用現代和回憶雙條線交叉進行,為我們娓娓道來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

  影片除了讓我們領略到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的壯闊美麗之外,更是讓我們看到了草原人民那種善良淳樸,這次最大驚喜就是馬蘇。沒想到這次她會灰頭土臉真實演繹了一個付出全部愛和真心的內蒙額吉。而且全程用蒙語。原來不明白片名的意義,看完之後才略曉其中含義——海洋有時波濤洶湧,讓人容易產生不安恐慌,就好比入蒙之前發生的狀況。

  只有無私的大愛和胸懷才能驅散這種陰霾。就像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一樣。真的是56個民族永遠團結如一家。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7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著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

  《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敘事,最後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為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媽媽遺願,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

  但電影並沒有沉醉於宏大敘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後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後才最終揭曉,也為觀眾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裡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蒙古的美景有著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淨的白雲和藍天、甚至兇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淨的土地和它那令人著迷的風土人情,喜歡內蒙文化的觀眾一定不要錯過~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8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著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敘事,最後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為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媽媽遺願,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但電影並沒有沉醉於宏大敘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後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後才最終揭曉,也為觀眾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裡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蒙古的美景有著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淨的白雲和藍天、甚至兇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淨的土地和它那令人著迷的風土人情。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9

  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歷史上“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以癌症晚期的老年杜思瀚遠赴內蒙,尋找當年被送到草原上的妹妹杜思珩為主線,用一種非典型公路片的拍攝手法,在現實和歷史的不同維度中展開敘事: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和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是兩條不同時代的橫向線;童年杜思珩到青少年杜思珩的成長之路,是一條時間維度上的縱向線。三條不同的路,縱橫捭闔,像撒向歷史長河中的一張網,就這樣網住了一對兄妹和兩個母親的一生。

  有趣的是,影片使用了不同的調色,以區別這三條不同的路: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使用了一種黑白暖色;杜思珩的成長之路,使用了一種飽和度較低的暖彩色;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則使用了正常的彩色。由於影片中有大量的倒敘內容,加之登場人物繁多,使用這樣貼心的調色,就不會讓觀眾暈頭轉向了。

  這是一部關於“原諒”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困擾了杜思珩一生的心結,終於在見到老年杜思瀚的那一刻解開了,但此時的她早已選擇了放下。養父養母在悲劇發生後並沒有遷怒於杜思珩,而是依然對她不離不棄,這種偉大的“原諒”,讓杜思珩將自己全部的愛獻給了草原。因為拋棄女兒,杜思珩的親生母親愧疚了一輩子。然而千頭萬緒,當初的“拋棄”是為了讓兩個孩子都能夠活下去,這是一種既殘酷又悲憫的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0

  觀影過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塵暴中趕來把杜思珩緊緊抱入懷中永不言棄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那木汗為了救毫無血緣關係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沒,孩子們哭了;

  看到阿爸對著長空明槍,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騎,白馬長嘯一聲飛奔而去,孩子們哭了;

  看到杜思珩從此改名叫那木汗,為他續寫生命,不是他甚是他,與親哥哥相認、相互傾訴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額吉百歲生日,為思珩已經過世的母親祝福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影片,觀看過後,同學們也各抒己見。透過觀影,他們被遼闊的大草原所震撼,為可愛的小羊、駱駝而興奮,為民族大團結而自豪。康龍興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動,王偉丞為蒙古族對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黃詩淇深有感觸地說:“我之前去過內蒙古、雲南等地遊學,親身體驗過內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今天透過這部電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們國家的各族人民都團結友愛!“同樣受到影片強烈震撼的顏夢霏同學表示:“我深深地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富強明主、和平幸福的國家感到欣慰,作為新時代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會更加努力,長大了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影片雖已結束,但民族大愛的種子已經種在孩子們的心裡,慢慢發芽!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1

  《海的盡頭是草原》,帶給觀眾的是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透過回憶的畫面,讓觀眾再次重溫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情境,瞭解了上一輩的長者為孤兒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透過寫實的鏡頭拍攝,將天高雲低、草豐水美的草原風光盡情展現:蔚藍的天空、透明的雲朵、碧綠的草場、溫暖的氈房;暮色裡一盞馬燈點亮,映照著人們的笑臉如油畫一樣的色調;賽馬場上伴隨著豪放的歌聲策馬馳騁的奔放騎手;馬背上一起長大,打打鬧鬧直到白頭的兄弟夥伴。一幅幅畫面帶給觀眾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長的人們會擁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懷和無畏的品格。影片還透過閃回、倒敘、插敘等手法留足了懸念,讓觀眾的心跟隨尋親的步伐跌宕起伏。

  觀影全程會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我們為特殊年代下的無奈、負疚、遺憾而心懷唏噓,但更慶幸自己身處這富足、安寧、衣食無憂的美好時代,不必再去經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對進退兩難的決擇、更不必去揹負歉疚終生的煎熬......

  觀影之後的回味,則是深深的感動。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海、內蒙古,只是兩個地域的名字,無論時間、空間相隔多麼久遠,也無論漢族、蒙古族風俗習慣如何不同,只要我們同樣心懷美好,便會收穫同樣的愛,這份愛,會跨越地域、跨越種族、跨越血緣,跨越時空......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2

  《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六十多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真實事件的電影,感謝爾冬升導演,將一段關於愛的塵封歷史以這樣鮮活動人的方式展現給2022年的觀眾,主旋律電影也可以拍得如此真摯動人。打動我的,不僅是片中遼闊壯美的內蒙古草原景色,無邊的草原,賓士的駿馬,熱鬧的那達慕,更是片中草原牧民對孤兒們那無私的愛。“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多麼樸實有多麼有力的口號,孩子們的生命和健康成長就是他們最大的責任。

  陳寶國老師扮演的雙胞胎哥哥是本片的線索人物,他對同胞親生妹妹的尋找和追憶,一路帶領著觀眾回顧那段動人往事。我們今天可能無法想象那個年代艱苦的生活條件,漫天風沙、豺狼出沒、物資匱乏,對於當年草原牧民們來說,他們還是盡全力用最好的牛奶、糧食和愛哺育了這些新中國的孤兒們,讓他們成為建設者和棟樑之才。

  影片中大部分對話都是蒙語,有很多蒙古族演員出演,但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漢族演員馬蘇扮演的薩仁娜額吉,全程幾乎都說蒙語,無論造型、神態還是動作都非常貼近蒙古族婦女,成功塑造了一個善良溫柔無私奉獻的母親,特別令人驚豔。

  扮演她兒子那木汗的王鏘,則將一個寡言沉默卻勇敢有擔當的哥哥演得非常動人,他為了救妹妹不幸被捲入流沙的情節非常催淚。再次感謝爾冬升導演,讓我們瞭解到那段塵封已久卻無比感人的歷史往事,只有不忘記歷史,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生活下去。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3

  昨天有幸去看了爾導的《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新片的首映,觀影中被故事的溫柔打動了,感動的模糊了雙眼。不管是當初歷史上的民族大愛,還是故事裡額吉一家,對於妹妹的溫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

  電影從一個雙胞胎哥哥尋找妹妹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全國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後,將三千名孤兒送入草原,由淳樸的牧民來收養的孤兒的真實故事…雖好整體劇情很平淡,但就是這種平淡的劇情才能更打動觀眾的心!所有演員們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的,尤其陳寶國老師不愧是老戲骨,每個細節都拿捏得非常恰到好處,堪稱驚喜之作,有笑點,淚點也多,演員演技都不錯,尤其是馬蘇,把牧民偉大母親演的活靈活現,沒想到電影中出現的蒙語都是她透過背誦記憶發音來完成的。

  第一次演電影的阿雲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雲嘎用溫柔與帥兼備的那種成熟的且負責任的演繹很值得肯定!小演員羅意淳尤其最最讓人驚喜的,她的倔強及機靈的感覺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歡了!看了這部電影非常想去看看遼闊的草原,他的壯美,還有內蒙人的善良淳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如同畫卷一般呈現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著的,也時刻浸潤著人心的。影片整體是真實的草原牧民生活,真實而感人,有愛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4

  很久沒有去過草原了,對草原連綿無盡一直是心心念念。今晚看的“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電影滿足我心裡對草原的無限憧憬!原汁原味的視覺享受。此部電影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描述了一段充滿悲歡離合的故事。將上世紀五十年代情景展現在電影中,電影色調有濃厚的歷史感,鏡頭透過不同視角進行拍攝。令人驚訝的是劇中的惡狼也是真的!在電影中有很多素人(當地居民),還有蒙古當地的演員,貼近實際。電影中草原是那樣和諧美好,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遠處牛羊成群結對,小孩子們在嘻戲,少年們趕馬放羊。治癒觀眾的心靈。影片情緒飽滿,在這裡最要稱讚的就是馬蘇的演技。漢族人馬蘇為了拍攝此部電影學習蒙古語數月,樹立出良好的草原人民形象。馬蘇飾演的薩仁娜,從眼神中就透露出濃濃的牧民熱情與淳樸。

  最後的哭戲,也哭在我的心坎裡,崩潰就在那一瞬間我也不禁落淚。演員陳寶國,老戲骨,演技無可挑剔,真實動人,每一滴眼淚都是發自內心的悲傷。人性之美,都蘊含在曲折的故事情節中娓娓道來。飾演草原阿爸(阿雲嘎)演出草原人民寬廣胸懷與善良的心靈,用無私的愛接納了來自遙遠南方的孩子。哥哥那木汗(王鏘)演出草原人民有種骨子裡的熱情,他們會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一個素不相識識的南方孩子。是那麼的真誠。

  電影從民族精神上、情懷上還原了當時那一代人。丁程鑫飾演少年馬正元,首次登上大銀幕便展現出不俗演技。一個實力與魅力兼具的演員,為觀眾奉上一個充滿誠意又無比動人的故事。這是一部謳歌民族團結、傳遞人間真情與人間大愛的動人之作。展現出草原人民質樸善良的心靈如海般孕育出遼闊的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5

  《海的盡頭是草原》本質上講,它是一部講述救贖的故事,看完整個故事你會發現,原來他們都不像是表面上那麼溫暖和善良。

  先說杜思珩的親生哥哥杜思瀚,說他有愛是不錯,但他也很自私。在當年,聽到母親說要把身子弱的留在身邊,送走另一個身子好的。於是,他跑到雨中淋雨把自己弄生病了。順理成章,他是那個留在母親身邊的人。或許正是因為這份自責,他終身未娶,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並未主動去尋找親生妹妹,只是在母親即將離世,和自己身患絕症時日不多時才去往內蒙尋親。 再說善良的養母,對於養女杜思珩百般疼愛,但是她終究有沒有私信呢?在電影裡沒有明說,但據說影片有被剪輯掉關鍵資訊。從故事中其實不難發現,她親生兒子那木汗因為生病導致失聲,因此一直沒有女孩願意嫁給他,後面的劇情裡也能看出,他是對杜思珩的情感不僅僅是兄妹之情。所以,養母也可能藏著自己的“小心思”。 這一點也能從養母親生兒子因流沙意外身亡後也能看出來,養父養母原本計劃丟棄掉杜思珩遠赴他鄉重新生活,但最後在杜思珩真情跪地後才得到諒解,最終更名為“那木汗”成為他們真正的“女兒”。

  人性是不可估量的,這一生中每個人都在自我救贖,都在尋求那份心底裡的安寧。影片最後,親兄妹杜思瀚和杜思珩相見,擁抱和解,是一個大圓滿的結局。不過我倒希望結束停留在杜思珩被流沙吞沒那段,但我更擔心編劇或導演很難寫出後面的劇情,因為那樣的人性思考或許更為複雜。 影片是將主題昇華到了大愛的高度,但在我看來能夠治癒他們的不是愛,而是冗長的時間,只有時間才能做到如此寬容。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6

  看完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後,我覺得爾冬升導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導觀眾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處理非常細膩,以至於恍惚間讓我覺得不像中國電影。而鏡頭裡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上海和內蒙熟悉的場景和年代感,把中國當時的經濟情況和人民生活的困苦體現的淋漓盡致,大環境下小人物的艱辛讓當下的我們也同樣感同身受。

  不管過了多少年,早已年邁的母親臨終時話不多,卻句句離不開對失聯多年的女兒的思念,以及對拋棄女兒的愧疚。“思念”這個詞沒有從任何一個人口中說出來,“杜思珩”這個名字卻無時不在,“愧疚”這個詞也同樣沒有從任何一個人的口中說出,但是每個人低頭沉默時,眼眸中閃過的情緒都含有一絲愧疚。陳寶國飾演的杜思瀚童年時為了留在母親身邊,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後也以工作忙為藉口逃避和母親一起尋找妹妹,卻在母親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絕症時才敢踏出尋找妹妹的腳步,讓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遺憾,而一段過去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也即將慢慢展開。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內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個畫風,雖然人們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雜擁擠的上海,中國的內蒙草原讓人豁然開朗,來到這裡的小杜思珩執拗的帶著母親給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覺得其實她早已對這裡的額吉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雖然執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帶著觀眾領略到了草原人的熱情豪爽、寬容,對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順應自然和命運的樂觀精神。來到了遼闊的內蒙草原,爾冬升導演的鏡頭裡即使沒有萬馬奔騰,跟著那幾個草原漢子在草原上騎著駿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瀟灑。

  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一段不長的歷史,人類卻經歷了一生,風雲變換,時代和人的心境都發生了改變,新的牽掛不斷出現,舊的事情就不得不一個接一個的放下,與大小無關,與血緣無關,或許這只是“命運的指引”。

  影片結尾那句“我們共同的女兒”讓我熱淚盈眶。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7

  草原大愛,細膩如涓涓細流,流進我的心裡。

  開頭放一首我最愛的《長子》,淺淺安利兩位優秀的音樂劇演員。

  今天買了票之後,我去看了預告片,爾導一改打打殺殺的懸疑風格,草原的廣闊和細膩的刻畫毫無衝突感,每一個來自草原的空鏡都很美,每次都讓我顫慄。

  電影分成了三條時間線,交替敘述的拍攝手法非常考驗導演對鏡頭語言的設定功力,平淡的敘事給人一種剋制的浪漫,爾導慢慢鋪設的時間線和情節不會給人突兀的茫然失措感,當最後的戲劇高潮來臨時,作為觀眾的我陷入了這份久久難以平靜的感動裡。

  不涉及劇透的感動,最後巴德瑪老師出現在大螢幕的那段時間,我被那種真正的從草原風沙中走來的生命力震驚得熱淚盈眶,這種感動是沒有一位演員能帶來的。

  “我長大了,會不會,去遠方,成為誰”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海是上海的海,一輛列車,從南方開往草原,等待孩子的是新的阿爸和額吉,是在草原上未知的經歷和危險......會把狼群認成很兇的狗狗,會不適應草原的奶製品,會想家,會想要循著北極星找到家。

  看完電影回家的路上,感覺心裡空落落的,沒看電影前,我以為是電影人對民族大愛的再一次獻禮,但實際上,是爾冬升對“以後只拍愛了”留下的第一個感嘆號,除了情節設定以外,電影的配樂非常具有草原風格,大氣磅礴的絃樂、具有緊迫感的呼麥都是亮點。

  總的來說,它像一杯剛沏好而滾燙的茶,草原的愛是飄散的茶香,溢滿了小小的影廳。當你喝下它時,愛從眼睛流出來,民族團結和情感的濃烈哽在喉頭,你扇扇嘴說“好燙”,那是冷漠塵土中一點點流露的愛,你不會馬上品嚐到它,因為它細水長流,流淌在時間裡,潤色著冷漠世界。

  阿爸說,我永遠不會拋棄你。

  人類閃光的時刻,因沒有刻意昇華的情感和草原的愛在大螢幕上表露無遺。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8

  首先拋開命題作業和時代大背景,我一直問自己就針對一個劇情片來說,它是一個合格的作品嗎,算,但是實在是稱不上優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齡的原因,爾冬升港片時代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溫情煽情則都是套路感滿滿。而且我覺得一個電影切入的視角也決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視角是陳寶國扮演的杜思瀚,作為一個扯線頭的人,由他的尋親線扯出了整個故事當年的模樣,但是他作為親情線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親歷人,於是他還得聽第三者講述,這就導致這個故事太過擰巴,親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觀者視角。紀實?卻又處處體現著主觀的情感表達。所以視角主體轉變成小杜思珩或者薩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陳寶國作為尋情線,最後出現一下即可,當然,你如果說是為了之後的反轉和煽情做的鋪墊,那當我沒說。

  然後整個故事的設定,這個不得不說的'時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個人都是歷史的推動者,每個人也都是時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時代會肆意碾壓過每個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詩感(當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爾導並沒有想過),光有美好是不夠的,真善美每個人都愛看,真善美的背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很多電影都喜歡放大個案,然後說這就是全部,但是這真的是全部嗎,對那些默默付出,無處發聲的人,公平嗎?當然這是命題作業,不多評價。

  最後是人物的設定,是太過上帝視角下的產物,雖然看起來電影裡每個人都淳樸友善,但是幾個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擰巴!比如薩仁娜的為國養女的情愫,那木汗對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還有阿雲嘎和那木汗說要悉心照顧妹妹讓她忘記傷痛走出困境,然後扭頭送她一個指南針,以及最後杜思珩的出走,作為一個十幾歲父母又很開明的孩子,只是為了執念想搞清心裡的疑問,還要回來的,沒有道理一聲不吭揹著所有人出走啊!讓那木汗的犧牲就很套路和難受。

  最後時代的創傷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是創傷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體現的又是不一樣的,每個生活在這個時代下的人們都沒有選擇,但是如何繼續活下去,怎樣活下去,我們有的選,但是導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9

  電影從其中的一個家庭敘起,結束於角色們自我的救贖。母親為了養活兩個孩子,被迫將兄妹中的妹妹送走,妹妹因此被送入了內蒙古與額吉一家相處。伊德爾和薩仁娜,作為草原上的父親母親,便是樸實善良的蒙古族人的代表,在那個物質匱乏,極度困難的年代,用心底的大愛養活了家庭中的每一員。這份愛消解了這段苦難悲慼的歷史,導演從以小見大的角度出發,擅長用微妙的情感和細節,將整個故事變得相對親近,對於現代觀眾來說,能夠更好的以家庭情感的角度去了解,去理解接納這一事件。

  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上,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痛徹骨髓的苦難,情感在循序漸進中抵達深處,牧民們與生俱來的純樸溫柔,印在了廣闊的綠草與穹頂之間。被拋棄的女孩,在得到了草原的治癒的同時,又受到了這麼多的關愛,母親給予的是悲憫無奈的愛,薩仁娜給予的是無私包容的愛,那木汗給予的是默默守護的愛,伊德爾給予的是諄諄教誨的愛,同樣是以小見大的愛,從家庭中的小愛,投射出民族間的大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女孩從遙遠的沿海南方城市被送入遼遼無垠的草原,可草原卻讓這份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愛經久不息,在杜思瀚回憶妹妹被送走和去尋找妹妹的故事線裡,悲怮,思念,嘆息,都隨草原的風而去,細微卻又龐大,沒有洶湧而來的淚點,激烈的情感碰撞,只有念念不忘的迴響。已經變成老人的兄妹,哥哥找到了幾十年不見的妹妹,妹妹看似平淡,在得知母親剛剛去世後,是否心中仍會湧起一陣陣酸楚的波瀾……對於她來說,哥哥只是個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她早已融入草原無窮無際的天穹之下,難以割捨。被這些細膩的情感浸潤的觀眾,興許會感覺與演員們一同沐浴在草原的清風中。

  影片是一首從草原飄出的詩謠,歌頌了家人和家庭之間,民族和國家之間的大愛,即便那個年代多災多難,傷痕累累,但人們總能從苦難中創造出希望的曙光。當人們站在草原上,面對著草原的落日,看著他漸漸沉入天際線,殷紅的餘暉隨著炎輪消失在盡頭,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美好。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20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影片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真實事件改編:上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問題。在這個關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本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這批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在這裡,遠離家鄉的孩子們學著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面對新的家人。他們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被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化解。

  據悉,在影片創作期間,導演爾冬升帶領主創團隊收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和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位“國家的孩子”,從他們孩童時期的片段式記憶裡抽離、概括出真情實感,還請教了內蒙古牧民、民族學專家、歷史顧問,深入瞭解當地歷史與民俗,在電影中還原了諸多細節,例如當時對收養家庭的資格審查、對孩子意願的考慮等。透過電影畫面,觀眾與角色們一同經歷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見證草原人民如山海般遼闊的大愛以及中華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該片出品人、總製片人,博納影業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於冬說:“這段歷史佳話觸動了我們所有主創的內心,也希望影片傳遞的精神力量能感染當下的年輕人。”

  影片將鏡頭對準大時代背景下的兩個小家庭,講述了一對兄妹在不同時空各自開啟尋親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與孤兒們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來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貴的食物和無盡的呵護培養這些孩子長大,孩子們從吃不慣奶豆腐、沒見過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經歷長時間的磨合,逐漸與草原額吉、阿爸、兄長成為最親近的家人。

  由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在與親妹妹分離60多年後,終於踏上了尋找她的路途。關於這一角色的複雜心理,陳寶國表示:“他心中有對自己小時候裝病導致母親送走妹妹的懺悔,有他對親情的留戀,有身患重病的他對生命的追尋,還有要完成母親臨終託付的堅定信念。”觀眾跟隨他的腳步,逐漸揭曉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軌跡,猶如翻開一本貼滿回憶的舊相簿,背後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溫情畫卷,賦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詩意且富於神采的意境。影片的敘事結構也受到業內專家肯定,認為“在前半段平穩鋪墊之後,結尾的反轉十分有力。導演認真地做了各種伏筆,才能形成最後的衝擊力,給觀眾帶來驚喜和感動”。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21

  在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裡,每一個空鏡頭,都彷彿是一幅風景畫。在凝視著風景的過程裡,我似乎是真實地置身於銀幕裡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觸著草原的遼闊與壯美。當然,電影編導之所以不竭餘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風景,其用意絕不是單純地去製造視覺上的美學。

  致力於視覺藝術研究的學者馬爾科姆·安德魯斯在其著作《風景與西方藝術》一書裡提到,“風景越來越多地被視為一種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簡單地當成視覺的、具體的物件”[1]。對於“三千孤兒”來說,當他們看到草原風光的時候,在震撼於其美好的同時,也或多或少意識到要面對的水土不服。

  具體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對的水土不服不僅僅是飲食的不適應,更重要的是她對於“新家庭”的難以融入。而這個問題的根源,便在於杜思珩內心深處的一個“執念”。對於杜思珩來說,只有弄清楚她為何是被“放棄”的那一個,她才能夠真正地“走進”自己的新家庭。

  因為那場意外的悲劇的發生,一個新的身份重新給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時也徹底“阻斷”了杜思珩內心深處的執念。緊接著,與杜思珩的“執念”形成遙相呼應的,是杜思珩親生母親的一次又一次尋找。這份“執念”於杜思珩親生母親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時候,隨著真相的揭開,也就理解了為何杜思瀚以前從來不陪母親尋找妹妹——因為不願面對當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杜思瀚帶著“贖罪”的心理踏上了這段尋親之旅,無疑,這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標誌性戲劇動作。正如導遊最後鼓起勇氣向哥哥說了“對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氣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間形成的分形與映象對照,豐富了電影文字的容量和層次。為了事業而不能經常在家的兩個父親,養育了一個女兒的兩個母親,這些角色雖然都“未曾謀面”,但是電影文字用敘事的邏輯將他們之間聯絡在一起,從而去完成電影編導對於人情的表達和塑造。

  當人物走進風景裡以後,也自然而然,成為了畫裡的一個角色。此時,風景“借景抒情”的特質,被進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還是瀰漫了整個銀幕的風沙,當角色置身其中的時候,角色雖然看起來很渺小,但卻成為了故事的焦點所在,能量所在。

  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焦點、能夠散發著能量,或許正因為他們所秉持或者聯結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