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精選7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精選7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1

  昨天有幸去看了爾導的《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新片的首映,觀影中被故事的溫柔打動了,感動的模糊了雙眼。不管是當初歷史上的民族大愛,還是故事裡額吉一家,對於妹妹的溫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電影從一個雙胞胎哥哥尋找妹妹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全國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後,將三千名孤兒送入草原,由淳樸的牧民來收養的孤兒的真實故事…雖好整體劇情很平淡,但就是這種平淡的劇情才能更打動觀眾的心!所有演員們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的,尤其陳寶國老師不愧是老戲骨,每個細節都拿捏得非常恰到好處,堪稱驚喜之作,有笑點,淚點也多,演員演技都不錯,尤其是馬蘇,把牧民偉大母親演的活靈活現,沒想到電影中出現的蒙語都是她透過背誦記憶發音來完成的。

  第一次演電影的阿雲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雲嘎用溫柔與帥兼備的那種成熟的且負責任的演繹很值得肯定!小演員羅意淳尤其最最讓人驚喜的,她的倔強及機靈的感覺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歡了!看了這部電影非常想去看看遼闊的草原,他的壯美,還有內蒙人的善良淳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如同畫卷一般呈現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著的,也時刻浸潤著人心的。影片整體是真實的草原牧民生活,真實而感人,有愛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2

  九月的一天,被電影院門前的一幅海報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牽手的背影分外溫馨,他們眺望的遠方,在草原的盡頭,是一片蔚藍,像天空的顏色,更像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海的盡頭是草原》,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觀影之前以為大概是一部紀實性的報告文學類的紀錄影片,觀影之後覺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帶些淡淡憂傷、淡淡無奈、淡淡釋懷,最終給人以深深感動的散文詩。

  上世紀六十年代,災禍、飢餓席捲全國,杜思珩的媽媽實在無力撫養兩個孩子,無奈之下將她送進孤兒院,並承諾“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此後的六十年,媽媽從未停止尋找,卻在思珩與哥哥終於見面的前一天,遺憾離世。這種無奈與負疚,像極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親,當命運張著血盆大口讓她必須做出選擇時,她幾近崩潰擠出“救弟弟”這幾個字,餘生便揹負著對女兒無盡的歉疚,再沒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樣經常被往事的夢境驚醒的,還有杜思珩的雙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無意中聽到了母親即將做出的決定,於是跑到大雨裡將自己淋病,如願留在了媽媽身邊。六十年後,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將不久於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尋親之路,在蒼茫遼闊的草原懷抱裡,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樣宏大的歷史題材,在電影中就是以“尋親”為線索,將一個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蛻變成長曆程,在觀眾眼前徐徐展開。

  杜思珩,是落戶內蒙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這個小姑娘的任性、倔強,可真是令人皺眉;直到後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結在於生母給她的承諾,她精心計劃的出走,只是想問清楚這承諾為什麼沒有實現?其實她早已融入了這片遼闊的草原,額吉對她無條件的疼愛與包容,阿爸陪她在那達慕的會場摔跤,哥哥們伴她在草原上縱馬馳騁,她的蒙語已經說得像漢語一樣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們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長大的孤兒黃寶哥腿腳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兒時的玩伴馬正元,讓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尋找答案的火苗。

  其實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經從諸多細節告訴觀眾,草原會伴她成長,但絕不會將她禁錮。第一次見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針,並且對她說:“等你長大了,拿著指南針,帶阿爸和額吉去上海。”當她任性出發,額吉對去追她的哥哥說:“如果她還是想去,就讓她去吧。”廣袤的草原從不會阻止兒女遠走高飛,她們只是想等你再長大一些,將你扶上馬背,再送你一程。

  輾轉尋親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見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帶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婦女,她的漢語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繼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續了哥哥的人生,當她成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長、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盡頭是草原》,帶給觀眾的是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透過回憶的畫面,讓觀眾再次重溫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情境,瞭解了上一輩的長者為孤兒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透過寫實的鏡頭拍攝,將天高雲低、草豐水美的草原風光盡情展現:蔚藍的天空、透明的雲朵、碧綠的草場、溫暖的氈房;暮色裡一盞馬燈點亮,映照著人們的笑臉如油畫一樣的色調;賽馬場上伴隨著豪放的歌聲策馬馳騁的奔放騎手;馬背上一起長大,打打鬧鬧直到白頭的兄弟夥伴。一幅幅畫面帶給觀眾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長的人們會擁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懷和無畏的品格。影片還透過閃回、倒敘、插敘等手法留足了懸念,讓觀眾的心跟隨尋親的步伐跌宕起伏。

  觀影全程會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我們為特殊年代下的無奈、負疚、遺憾而心懷唏噓,但更慶幸自己身處這富足、安寧、衣食無憂的美好時代,不必再去經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對進退兩難的決擇、更不必去揹負歉疚終生的煎熬......

  觀影之後的回味,則是深深的感動。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海、內蒙古,只是兩個地域的名字,無論時間、空間相隔多麼久遠,也無論漢族、蒙古族風俗習慣如何不同,只要我們同樣心懷美好,便會收穫同樣的愛,這份愛,會跨越地域、跨越種族、跨越血緣,跨越時空......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3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一如內蒙的長調,在悠揚中起起伏伏。三千孤兒入內蒙的宏大敘事在導演鏡頭下化繁為簡,聚焦在一個平凡而可愛的草原家庭上。家庭成員中每一個人為了將國家的孩子撫養長大,都毫無保留地給予了質樸卻燦烈的愛。

  其中,草原阿爸伊德爾的戲份並不算多,卻滿足了人們對內蒙漢子的所有美好設想。“伊德爾”,在蒙語中意為“健壯、強壯”。飾演者阿雲嘎曾在採訪中談過他對這個人物的理解:“蒙古族的父親像一座山一樣,不會表達。對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沉默內斂的),但對一個陌生的孩子如視珍寶。”“他的愛是湧動的、他的內在是波濤洶湧的,外在是特別平和的。”

  這一理解精準地概括了片中伊德爾的人物形象,並被阿雲嘎以自然而細緻的演技生動詮釋。很難想象他是初次出演院線作品,但瞭解阿雲嘎的觀眾又不難能從其天生的悟性、常年的刻苦與透過舞臺作品積累的技巧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1. 湧動的、包容的愛

  伊德爾與女兒杜思珩的初遇充滿著詩意與機緣。執行民兵任務歸來的一家之主隔著滾滾黃沙,隱約瞥見自家的馬兒頂風來尋。視線逐漸清晰,他見到馬背趴著一個未學會馭馬的小女孩。伊德爾瞬間明白過來,這便是國家的孩子——他素未謀面的女兒。阿雲嘎此刻的聲線毫不掩飾內心的喜愛之情:“多麼漂亮的孩子”,他情不自禁地感嘆,原本堅毅的面容也染上了笑意。他甚至親暱地用蒙語教育馬兒,可不許嚇到這個新來的孩子。

  伊德爾在蒙古包前點起他帶回的油燈,照亮了妻子與兒女的臉龐。望著被掛起的暖光,小思珩忍不住發出了“真漂亮啊”的讚歎。於她而言,這位陌生卻可靠的阿爸在她的心中也掛起了兩盞燈,明亮而紮實的燈光穿透不安與迷惘、照進了她的草原生活。在伊德爾歸家前,尚聽不懂蒙語的杜思珩只能連蒙帶猜地推測薩仁娜額吉和那木汗哥哥的意圖。但現在,她有了一個能用漢語與他交流的阿爸。

  挺有意思的一點是:與漢族演員不同,作為蒙古族的阿雲嘎在掌握蒙語臺詞時想必是得心應手的。但在漢語臺詞方面,伊德爾的漢語只是相對流利,依舊會帶著濃重的草原印記。對於已經熟練掌握漢語的阿雲嘎來說,他要做的反而是喚起當年自己苦練漢語時的記憶。要反溯至當年的狀態,難點在於如何將組織語言時的邏輯思維從現在的清晰調回略顯混亂的狀態。對此,阿雲嘎下的功夫便是在“拿到臺詞的時候,首先會在發音上做一些修飾,也會盡量去斷著說。因為他在捋詞兒。”最終呈現的效果便是伊德爾染上了手把肉味的漢語,不妨礙他與杜思珩溝通但在觀眾聽來略有違和,恰到好處地貼合了人物的設定。

  伊德爾既出於本心地憐惜這個被遺棄的孩子、希望家的溫暖能治癒她的傷痕,又將撫養國家的孩子視作自己身為一位民兵、一位草原阿爸的責任。因此,在小思珩不吃晚飯跑出蒙古包時,伊德爾安撫了妻子、主動承擔起與女兒溝通的職責。尚且生疏的關係使得氣氛有些生硬,伊德爾主動介紹起了空中閃爍的北斗七星與北極星,試圖用城裡孩子或感新奇的星星來博得女兒的開心。孩子不出所料被吸引了注意力、推匯出了南方的位置,立即獲得了他欣喜的表揚。可在得知地處南方的上海路途極為遙遠後,小思珩再次消沉了起來。伊德爾見狀,拿出他的指南針遞給女兒。指南針使用痕跡明顯卻依舊運作良好,足見伊德爾本人對它的愛惜。他對小思珩說:“等你長大了,帶我和你額吉一起去上海。”

  一個用舊的指南針、一句簡單的話,包含了伊德爾對女兒真摯又包容的愛:他理解杜思珩思念血親的心情、懂得她尋找答案(為何被拋棄的是自己?)的執念,願意為她指明方向、促成她的返鄉之行,其中竟毫無干涉的私心與阻攔之意。但作為阿爸,他擔心小女兒跋山涉水時的安全,於是承諾等杜思珩長大後,自己願與妻子陪她一同去尋找她的來處。

  自遇到杜思珩起,伊德爾從未吝嗇過對女兒的珍視與疼愛:他將家中的白馬察哈力幹送給小思珩,讓她騎著馬上學。小思珩驚喜地向他確認“真噠?”,他模仿女兒的語氣甜甜地回答:“真噠~” ;他帶著全家去採購物資,買了一斤冰糖。發現女兒眼巴巴地盯著剛買下的冰糖看,立刻掰下一塊遞給了她,甚至沒有先顧及親生兒子那木汗;被人菜癮大的小思珩拉上場參加摔跤比賽,他愉快地充當起了她的對手,配合地被女兒推來搡去,手上做了回擋的動作但幾乎沒有用什麼力。很喜歡此處阿雲嘎與小演員羅意淳之間恰到好處的互動,即使沒有切換近景看不清表情,觀眾都不難從他自然的肢體語言中直觀地感受到伊德爾正在努力地營造女兒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假象。幾個來回後,他自然而然地順勢一倒,裝作敗下陣來。此時鏡頭推至阿雲嘎的側面,只見他爽朗地大笑著、半包圍式地攬住樂不可支的小思珩,握著她的小手高高舉起,向所有人宣誓勝利屬於他的女兒,舉手投足間盡是阿爸對女兒的寵愛。

  作為草原上的父親,伊德爾對女兒的珍視不僅在於顯而易見的寵愛,從殷切的教導中也可窺見一斑。探望完已逝友人的老阿爸之後,全家人在沙灘上席地而坐。伊德爾向小思珩講起了自己與故友在放羊時遭遇草原大火的往事:友人為了保全國家的財產,讓伊德爾趕著羊群先走一步,自己卻消失在了熊熊烈火之中。我本以為他只是在教導女兒懂得大自然的可畏,卻沒想到他接著對小思珩說要不畏懼草原上的火,被困時迎著它向前衝。因為正面衝出火海只會渾身是傷,但害怕退縮卻會因此喪命。不難猜想,這渾身是傷的極有可能就是當時趕著羊群衝出了火海的伊德爾自己。可他沒有因此心生懼意,反而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從遠方來的女兒:在意識到自然的偉大與無常的同時,也要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才能作為草原兒女與自然共生、在這片土地上平安成長。

  從事秘密工作的生父早早離開了家,對杜思珩來說,父親的印象已模糊得支離破碎。被生母拋棄後,幼小的她別無選擇、被命運的洪流裹挾著來到了內蒙古大草原。當這個聰穎又敏感的漢族小女孩磕磕絆絆地試圖融入一個蒙古族家庭的時候,伊德爾歸家了。他高大英俊、堅實可靠,正如在暗淡的星空下照亮全家人的那盞明燈。他不僅見多識廣,還是唯一能用漢語與小女兒交流的家庭成員,很好地將努力接納新成員的薩仁娜、那木汗與努力融入新家庭的杜思珩粘合在了一起。妻子完全信賴他,孩子們也全心全意地仰慕他。

  從天而降的阿爸既是小思珩可靠的保護者,又是她稱職的引導者。可伊德爾不僅有自己小家要照料。夜幕降臨,夫妻倆和衣而臥。當薩仁娜提出希望丈夫能留下多陪陪一雙兒女時,他沉默片刻、僅是說了一句“你知道我也有我的責任”,就默默地別過了身、不再言語了。(此時阿雲嘎摘下了帽子,身穿清爽而簡樸的白襯衫。暖色調的光灑在輪廓分明的臉上,使他在明暗光線中更顯英俊。所以我走神了一下,不確定記對了臺詞……)薩仁娜知道丈夫作為一位為國守邊的軍人、還有一個大家需要他顧全,便也不再強求了。

  於是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在伊德爾不辭而別、打算回部隊執行任務時,小小的杜思珩會騎上阿爸送給她的白馬,充滿信任地對它說:“察哈力幹,帶我去找伊德爾”,然後一頭扎進與阿爸相遇時如出一轍的滾滾黃沙之中。疾風捲起揚塵朝她劈頭蓋臉地打來,小思珩聽從阿爸的教誨,牽著白馬迎著風沙努力向前走。但她小小的身軀實難抵禦大自然的力量,最終趴倒在草地上、無法動彈。此時的伊德爾正與同事商議駐邊任務,剛打算與部隊一同出發,就看見自家通人性的白馬揚蹄疾走而來。他心下一驚,立刻就猜到定是家中出了事,在獲得同意後當即跟著馬兒折返回去。再一次,這對父女在漫天黃沙中相遇了。揚塵遮擋了觀眾的視線,只能依稀看見阿雲嘎頂著大風踉踉蹌蹌、三步並作兩步全力跑來的身影。他小心翼翼地將趴在地上的小思珩抱起,如同一顆擋風遮雨的參天大樹一般將他的小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裡,臉上盡是憐愛與後怕。已經不剩什麼力氣的女孩輕輕切切說著:“爸爸別走。”他聽到後,許下了一個鄭重的承諾:“爸爸永遠不會拋棄你。”

  2.沈默的、親厚的愛

  不同於對養女杜思珩那不加掩飾的疼愛,伊德爾對親兒子那木汗的愛總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電影中父子倆初次同框時,阿雲嘎與王鏘(飾演那木汗)的細膩演繹令人印象深刻:騎馬追尋妹妹而來的那木汗見到了歸家的伊德爾,欣喜地下馬來到阿爸面前。阿雲嘎一言不發,用眼神確認許久未見的孩子安然無恙,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王鏘也沒有說話,但他讀懂了父親對自己照顧額吉與妹妹的肯定與滿意,臉上難掩喜悅的笑容、還夾雜著些許害羞。一位不善言辭的蒙古族父親,一位懂事靦腆的蒙古族少年。父子倆鮮明的`人物形象,聯同父子間的心靈相通、男人與男人間的默契,一同精準地傳達給了觀眾。

  家人與朋友圍坐在蒙古包中,伊德爾給大家分發他帶回的白煮蛋——營養價值高但對草原人民來說不常吃到的稀罕食物,第一個就遞給了那木汗,足見他對兒子的關懷。發現小思珩不吃晚飯就跑出了蒙古包,那木汗剛要去喊妹妹,就被阿爸攔了下來。伊德爾起身想去找女兒,卻看到那木汗默默地靠了過來、輕輕地向他告額吉的狀。由於那木汗幼時發高燒傷到了嗓子、又特地放低聲音不想讓薩仁娜聽見,伊德爾一時沒聽清兒子的話。那木汗提高音量說了第二遍,被一旁的薩仁娜出聲阻止,但伊德爾還是聽到了他的兒子略帶委屈地對他說:“額吉對妹妹比對我更好。”

  聽完那木汗的抱怨,伊德爾既沒有安慰他、也沒有責備他,而是與兒子聊起了家中的白馬察哈力幹。在母馬死後,當時還是匹小馬的察哈力幹不吃不喝,使伊德爾確信它將無法獨活。“ 但是我的兒子沒有放棄,”他含笑看向那木汗,目光中全是自豪與驕傲,“他耐心地照料它,最後它終於好了起來。” 沒有一句責備,是因為伊德爾知道再怎麼懂事,那木汗也還是個少年,多少會因為額吉對幼女的額外照顧而委屈;沒有一句安慰,是因為伊德爾不僅是杜思珩的阿爸,也是那木汗的阿爸。他看著那木汗長大,深知兒子善良的性格。他相信那木汗能夠像幼時照顧察哈力幹那樣看顧好幼小的妹妹,與父母一起給予她愛與溫暖。

  一個向來安靜又懂事的孩子願意毫無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心聲,其中包含的是那木汗對阿爸全然的信賴。而從父子的對話之中,我們又不難覓得積年累月裡伊德爾對兒子那極為親厚的愛與認可。只有這樣的愛,才能培育出雙向的信任。

  3.質樸的、燦烈的愛

  表達方式雖有不同,但伊德爾對那木汗與杜思珩的愛無疑是厚度相當、濃度相等的。因此,當成大後的杜思珩帶著她的竹馬馬正元一聲不吭地偷走家中糧食,瞞著家人獨自騎上察哈力幹前往呼和浩特“扒火車”;當那木汗領著額吉薩仁娜的囑託騎馬去追趕妹妹,試圖護送她去上海找尋多年來渴求的答案;當兩個偷跑的孩子趕路心切、將從小被教導的生存法則拋在腦內,陷進了草原上的流沙地;當那木汗好容易和馬正元一起拉出喊著“哥哥救我”的杜思珩,卻因要再救馬正元而左右為難;當那木汗大吼一聲給自己壯膽、一狠心衝入了流沙深處,最終以一換一救出了馬正元、自己卻被流沙吞噬殆盡;當朋友們拿著木仗在沙地裡四處敲擊探尋,卻連那木汗的屍首都無法尋回的時候,憤怒與悲怮勢必如龍捲風般席捲了伊德爾的內心。但在薩仁娜為愛子的去世而嚎哭、在杜思珩悔恨害死哥哥而落淚的時候,這個像山一樣的內蒙漢子依舊沉默著、隱忍著,硬是沒有掉下一滴淚水。只有向下的嘴角,無聲地暴露了他正被巨大的悲哀所籠罩。

  心如死灰的伊德爾與薩仁娜甚至不想帶走兒子的遺物,定定地告訴那木汗的朋友們:若有想要的就儘管拿走吧。壓抑在心底的悲傷與怒氣不斷膨脹,可伊德爾依舊無法將負面情緒釋放在他的女兒——國家的孩子杜思珩身上。冷著臉,他嚴肅地將槍口對準了察哈力幹——那匹兩次指引他找到杜思珩的白馬、那匹他贈予女兒騎著去上學的白馬,那匹最終馱著他的女兒以身涉險以至害死了他的兒子的白馬。正因草原人民對他們的馬兒素來愛護有加,當伊德爾幾欲扣下扳機時,觀眾才更切身地感受到一位阿爸的悲痛欲絕。可最終,他還是慢慢地抬起了槍:不僅因為察哈力干與自己感情深厚,更因這是幼時的那木汗不願言棄、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才得以存活的馬兒。然後彷彿下定某種決心那般,伊德爾突然迅速地朝天放出一槍。電光石火間,他的悲憤、怒氣隨火藥一同迸發,積壓的情緒終於找了一個裂縫、爭前恐後地衝向雲天。響亮的槍聲驚到了察哈力幹。白馬揚起馬蹄發出嘶鳴,彷彿對已故那木汗的最後致意。然後它朝著草原深處疾走而去,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之中。

  伊德爾在前頭騎著馬,薩仁娜架牛車緊隨其後。夫妻二人帶著不多的家當,緩緩離開這個讓他們失去兒子的傷心地。杜思珩在車馬後亦步亦趨,跟著背對她的阿爸與額吉不願離開。薩仁娜終是不忍,開口喚了一聲“伊德爾。” 作為一名蒙古族演員,阿雲嘎三歲便學會了騎馬,騎馬對他來說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就像爾冬升導演在採訪中提到的:“他騎馬的時候不是正著騎的,而是歪著跨一邊,特別爺們的那種感覺。” 只見伊德爾單手拉著韁繩、略微斜著身,在聽見妻子的呼喚後勒馬調轉方向、騎著馬來到女兒的面前。他沒有喝住馬的腳步,反而驅使馬兒快步向前逼近。杜思珩本能地向後猛退、一步又一步,可伊德爾沒有停下、依舊步步相逼。馬背上的他看上去不羈而肆意,但沉默的空氣中凝結著化不開的怒意與哀傷。於是高大與帥氣之外,伊德爾從未在女兒面前展現過的、屬於這個內蒙漢子的威嚴與壓迫感被肆意地釋放了出來。騎馬逼退女兒的舉動,讓至今為止如同天神般完美而可靠的伊德爾終於踏在了人間的土地上,隱忍堅強但有血有肉的草原阿爸形象愈發鮮活、生動了起來。終於,杜思珩跪倒在了草地上。伊德爾看了眼他曾經那麼珍愛的女兒,一言不發地調轉馬頭回到了妻子身邊。向來溫柔堅韌又善解人意的薩仁娜目睹了全過程,終是開口勸慰他:“人跟動物都有他的命,一切都是天意。”

  伊德爾此刻的心情無疑是極為複雜的:整整十年,被他從小如同明珠般呵護長大的女兒依舊不願與家人交心、只想著不辭而別。“等你長大了,帶我和你額吉一起去上海。”那句珍重說出的話,連同伊德爾對女兒真摯與包容的愛,一同被杜思珩遺忘在了流逝的時光之中。當那木汗跨上馬試圖追趕妹妹時,薩仁娜囑咐他:“如果思珩想回上海,就讓她回去吧。”從頭到尾,這質樸而溫暖的草原家庭從未想過阻擋女兒尋找生母的路,卻未曾想最後迎來的居然是杜思珩的一意孤行以及那木汗慘死的結局。試問作為一位阿爸,他怎麼可能不悲痛?又怎麼可能不憤怒?但妻子的話語想必也使伊德爾憶起了長養他的這片大草原向來是如此的美麗、如此的無常:當年的草原大火,朋友選擇了自我犧牲換得了國家財產與他的周全;伊德爾連同故友的那份責任一起活了下來,攜妻帶子孝順地照顧著朋友的阿老爸;而現在,那木汗因薩仁娜與自己的言傳身教而繼承了雙親的善良與可靠,促使他選擇在流沙中犧牲自己、換得妹妹的安然無恙。生命在這裡被孕育又消逝,如此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與薩仁娜一起回到跪著的女兒身邊,伊德爾緩緩開口道:“我說過永遠不會拋棄你,以後你就叫那木汗吧。”不同於其他領養家庭,伊德爾與薩仁娜一直以來都沒有給女兒起蒙語名,而是以漢名“杜思珩”稱呼她。這其中包含了阿爸與額吉對女兒的珍視與疼愛——尊重她尋找來處的意願、希望她記得自己的根。而現在,當杜思珩自己選擇了緊跟在他們身後、留在大草原上時,伊德爾將亡子那木汗的名字贈給了她。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傳承與延續那木汗的生命,並接納杜思珩做出的最終選擇。種種矛盾的思緒與深沉的情感在這位父親的心中纏鬥,最終交織出了質樸又燦烈的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4

  我一開始看到這個電影的名字,感覺真是不合邏輯,海的盡頭怎麼會是草原呢?

  原來這“海“是代指,是上海、江蘇、安徽的泛指吧。說的是上世紀60年代初“海”一帶因為糧食匱乏,孤兒院的孩子沒飯吃了,國家讓這些孩子遷移到內蒙古草原,善良、吃苦耐勞的內蒙古人民把他們當國家孩子養大的事蹟。影片以此為背景,講了一個尋親的故事。歷史的沉積與回望,草原的遼闊與兇險,親人的反思與愧疚,都在影片中有所表現。陳寶國、馬蘇的表演也可圈可點。還是喜歡有歷史依據的、現實主義的電影。……我也是60年代初出生的人,能理解把孩子送進孤兒院家長的無奈。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5

  故事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說起,由於新中國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南方孤兒聚多且營養不足,內蒙古政府主動承擔責任,將三千多孤兒接去大草原。

  以小見大的手法,將時代大背景縮影為兩個小家庭的歲月碰撞,無論是杜思珩,還是那木汗,選擇任何一個平行空間的身份,都會留下刻骨的遺憾。她是母親的牽掛,那木汗又是她的牽掛,當你留在哪個世界,都會發生屬於這個世界的磁場效應,或許上天早有安排,或許世界本就是自己創造的。

  杜思珩是時代的幸運兒,她有兩個母親的愛護、父親的關愛和哥哥們的疼愛。在鬢髮斑白之時,見到自己的親生哥哥,歲月蹉跎,心懷坦蕩,既然選擇代替別人活下去,也不曾退縮,只是多了份平行世界的痛苦與思念。

  三千個像她一樣的孤兒,都是這樣的幸運嗎,答案肯定是不。但我們祈禱,他們世世幸福,平平安安。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6

  看完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後,我覺得爾冬升導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導觀眾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處理非常細膩,以至於恍惚間讓我覺得不像中國電影。而鏡頭裡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上海和內蒙熟悉的場景和年代感,把中國當時的經濟情況和人民生活的困苦體現的淋漓盡致,大環境下小人物的艱辛讓當下的我們也同樣感同身受。

  不管過了多少年,早已年邁的母親臨終時話不多,卻句句離不開對失聯多年的女兒的思念,以及對拋棄女兒的愧疚。“思念”這個詞沒有從任何一個人口中說出來,“杜思珩”這個名字卻無時不在,“愧疚”這個詞也同樣沒有從任何一個人的口中說出,但是每個人低頭沉默時,眼眸中閃過的情緒都含有一絲愧疚。陳寶國飾演的杜思瀚童年時為了留在母親身邊,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後也以工作忙為藉口逃避和母親一起尋找妹妹,卻在母親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絕症時才敢踏出尋找妹妹的腳步,讓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遺憾,而一段過去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也即將慢慢展開。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內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個畫風,雖然人們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雜擁擠的上海,中國的內蒙草原讓人豁然開朗,來到這裡的小杜思珩執拗的帶著母親給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覺得其實她早已對這裡的額吉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雖然執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帶著觀眾領略到了草原人的熱情豪爽、寬容,對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順應自然和命運的樂觀精神。

  來到了遼闊的內蒙草原,爾冬升導演的鏡頭裡即使沒有萬馬奔騰,跟著那幾個草原漢子在草原上騎著駿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瀟灑。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一段不長的歷史,人類卻經歷了一生,風雲變換,時代和人的心境都發生了改變,新的牽掛不斷出現,舊的事情就不得不一個接一個的放下,與大小無關,與血緣無關,或許這只是“命運的指引”。影片結尾那句“我們共同的女兒”讓我熱淚盈眶。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7

  9月23日下午,赤峰市森林消防支隊結合實際紮實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建功內蒙古”主題黨日活動,積極組織指戰員前往電影院集中觀看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重溫歷史經典事件,在茫茫草原中感受和睦有愛的溫馨畫面。

  支隊始終教育引導廣大指戰員傳承和發揚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凝聚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真情實感中汲取精神營養、注入前進力量。活動開展期間,支隊黨委委員帶頭進行學習討論,談感受、話體悟,不斷凝聚思想共識,深化思想認知,引導指戰員自覺踐行使命擔當,不負黨和人民重託。廣大指戰員採取撰寫觀影感悟、黨小組討論等形式,交流思想、引發共鳴,不斷強化矢志建功立業、紮根林海、守衛北疆的堅定信念。

  這部電影是根據《3000名孤兒進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闡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危機。在這個關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向中央請纓,本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大約3000個來自南方城市的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在這裡,遠離家鄉的孩子們要學著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面對新的家人。而他們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將被人間的真情與大愛一一化解。

  “我以前也一直在想這些,但是現在只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我們永遠不會拋棄你。”...一幕幕令人“破防”的畫面,讓觀影的全體隊員熱淚盈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扣人心絃的生動演繹讓他們沉浸其中,笑淚交織。大家全神貫注,自始至終洋溢著厚重而博大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芬芳。電影中牧民們豪爽大氣,他們從心底裡流淌出來的人性之美,民族大愛,再配上如詩如畫的草原風光,組成了一曲曲清新雋永的讚美之歌,帶給指戰員們久違的感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