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衛視雞年春晚觀後感範文

2017年中央衛視雞年春晚觀後感範文

  一年又一年,人們相約春晚。春晚,已經成為中國人春節生活的一部分。下面是相關的雞年春晚,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2017年中央衛視雞年春晚觀後感一:

  2016年的春晚給人的印象華麗、繽紛、熱烈。但,讓我感動的倒是那首樸實無華的《父子》,佟鐵鑫和楊洋情真意切的演唱真溫暖人心。還有那《天地人和》這個節目,那功夫真棒,充分地表現出中國功夫的博大精深。

  可是讓我失望的是那《茉莉花》,這個節原來在出彩中國人這個專題節目裡演過,那優美多姿的舞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那綠配白色的服裝是那麼清新雅緻,讓人耳目一新。

  但是,春晚上演的《茉莉花》感受不到茉莉花的韻味,背景和服裝都是花裡胡哨亂紛紛的,不知道是表現什麼。那麼高超的舞姿讓舞美給毀了。

  2017年中央衛視雞年春晚觀後感二:

  春晚大幕拉開,沒有了以往看似熱鬧喜慶的開場歌舞,代之以南北東西普通百姓和各界名人隨意聊春晚,迴歸到家常。接著,李玟、張靚穎、沙寶亮、林志炫唱起了《想你的365天》,讓人感到悄然流逝的歲月,並未帶走人與人之間的思念與真情。YIF表演的魔術,千變萬化令人炫目,最後變出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白米飯,呼喚著遊子回家團圓,讓人心動。

  暖意來自貼近。儘管今年春晚語言類節目少,但小品《擾民了你》《扶不扶》等,表現城市老人之生活情狀和當下社會風氣,令人動容。《群發的我不回》《時間都去哪了》等新歌,在戲謔現實、回顧親情的吟唱中,表達人們內心深處“懷念真的東西”,對當下生活狀態的思考,因情感的貼近性讓人產生共鳴。

  暖意來自誠意。儘管“眾口難調”,但是,春晚畢竟是辦給13億觀眾看的,本屆春晚更多考慮讓各類觀眾開心。比如,以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舞蹈《練兵舞》、歌曲《萬泉河水》,以及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組合而成的《英雄組歌》,喚起了中老年觀眾的美好記憶。李勝素、於魁智、袁慧琴等京劇名家演出的《同光十三絕》,表達了京劇藝術穿越百年時空在當下的傳承,滿足了廣大京劇愛好者的需要。由農民歌手王向榮、杜朋朋演唱的原生態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空軍藍天幼兒園小朋友演出的舞蹈《小馬歡騰》,讓農民朋友和小朋友們開懷。臺灣歌手庾澄慶、韓國人氣偶像李敏鎬合唱歌曲《情非得已》,新銳歌手霍尊演唱新潮歌曲《卷珠簾》等,以時尚的組合及表達,滿足了廣大青少年的心理渴望……這種均衡而精彩的資源分配,體現出劇組立足“全民春晚”的極大誠意。

  暖意來自感奮。春晚作為全民精神大餐,需要溫情,更需要感奮。黃渤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小品《擾民了你》,表達的是普通民眾“很小也很普通”的生活夢想。著名歌手韓磊演唱的《老阿姨》,唱的是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老人,親切而平實,讓人感動於榜樣的力量。匈牙利Attraction舞團創意舞蹈《符號中國》,以形體、燈光等各種表現手段,展示出秦陵銅車馬、天壇祈年殿、嫦娥三號登月探測器等一個個中國元素,讓人感到振奮。30年前在春晚舞臺以一首《我的中國心》感動億萬中國人的香港著名歌手張明敏,重登同一舞臺,演唱《我的中國夢》,表達了炎黃子孫渴望民族復興的期盼……晚會對“中國夢”的各種表達、演繹,令人感動和鼓舞。

  大量新人、新創曲目的出現,給馬年春晚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氣。多個省區市節目以《直通春晚》競逐方式登上舞臺,給本屆春晚帶來新氣象,讓人看到“開門辦春晚”的可喜成果。

  當然,本屆春晚仍有令人感到不足之處。比如,歌舞所佔比例大,但讓人回味的新創曲目少;語言類節目少,給人印象深刻的節目不多。由此窺見文藝作品原創的匱乏。

  2017年中央衛視雞年春晚觀後感三:

  春節是舉國百姓、舉世華人祝福歡樂的日子。2016年春晚最大限度地突出大眾性、全民性、聯歡性,強調全國老百姓共同歡樂,強調減舞美不減創意,強調原創制勝、創意為王,比如堅持理念創新,首次分設歌舞與語言類兩個演出區,現場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演員的每一個藝術表現細節,雙方區域演員透過相互打擂臺式演繹“比武”,不斷引發兩個演出區域之間、場內場外的互動歡樂,能夠使演員更加有效地貼近觀眾,更好地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春晚設定吉祥物陽陽也是個創舉,並且首次引進新媒體、雲計算加強與觀眾互動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地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春晚中的一分子,不僅樂享視聽盛宴,更在互動中獲得快樂。吉祥物陽陽在串場的同時,調動場內外觀眾聯動狂歡的情緒,將歡快喜慶與寓教於樂和寓教於美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強化共同歡樂、一起歡樂總體效果的同時,很好地實現了寓教於聯歡。

  作為民俗的春節凝聚的是中國人對美好家園的想象,對悠久傳統的堅守,對家鄉故土的依戀。正如費翔的《故鄉的雲》,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喚起的是炎黃子孫對家國的深沉依戀之情,京劇、雜技、曲藝等各種傳統藝術形式,以及歌詠故土之思作品的交相輝映,激起的則是人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歸依與熱愛。今年春晚的表現形式格外突出中國特色與中國氣派,從而使這個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聯歡、順乎年俗與民意的文化成果展示,更成為弘揚傳統、記取鄉愁、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寬闊舞臺。雷佳的一曲《鄉愁》,真切而藝術地傾訴遊子對家鄉的眷戀、女兒對母親的思念,也傳達出中國人對故土、對祖先和對傳統文化的迴歸與尋根情愫,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張豐毅、朱亞文、段奕宏合作的.歌曲《中華好兒孫》,劉德華的《回家的路》,莫文蔚的《當你老了》,以及舞蹈《絲路霓裳》,雜技《青花瓷》,總是能夠抓住民族記憶、傳統文化當中那些最富於鮮明色彩的方面進行濃墨重彩的表現,另外,無論是傳統技藝、武術,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的舞臺呈現,表現手法勇於創新,讓年輕觀眾喜聞樂見,很好地實現了藝術薰陶與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一個真正新的開始,是一個除舊佈新、告別過去、開闢未來的節日。正如灑掃庭除、鏟去雜草,才能開始新的一天一樣,中國人更願意在笑聲中與自己的過去揮別,這是真正有勇氣面向未來、開創未來的表現。春晚語言類節目向來具有尖銳、鮮明、入心的特色,而諷刺武器的運用,在2016年春晚中成為突出的亮點。比如,岳雲鵬、孫越合說的相聲《我忍不了》,對現實當中那些缺少公德、行為不文明的人毫不留情地痛下針砭,以笑聲糾偏不良行為。苗阜、王聲的相聲《這不是我的》劍指腐敗現象,發人深省。馬麗、沈騰、杜曉宇的小品《投其所好》,抓住現實中存在的“溜鬚拍馬”現象痛下“猛藥”,引起人們的反思與警醒。

  春節是歡樂的節日,是精神洗禮的節日,也是審美養成節日。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凝聚最大公約數,讓藝術真正有助於增進國民的價值信心,增進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強化對核心價值、對共有意識的堅守,2016年春晚善於抓住老百姓日常點點滴滴,進行入腦入心的藝術表現,如沙溢、賈玲、李菁、瞿穎等的小品《喜樂街》,孫楠的歌曲《搭把手》,孫濤、邵峰等的小品《社群民警於三快》,以及劉和剛的歌曲《拉著媽媽的手》,均透過對凡人小事的藝術展示,強化美德、善意與信仰的力量,堪稱潤物入心的質樸精美之作。

  春晚結束了,那滿臺的喜慶、熱烈與祥和,讓人們久久回味與沉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