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時代到處是驚歎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yuwenmi小編整理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快來看看吧。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一:

  在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

  張超生前是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入伍12年來,他始終懷揣“強軍夢”“飛行夢”“艦載夢”,精飛苦練不停歇,履職盡責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參加重大演習演練和軍事行動,磨礪成長為優秀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今年4月在執行任務中,他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9歲,被批准為革命烈士。張楠生前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他自覺接受沂蒙精神滋養薰陶,始終恪守“當兵就要當好兵”的錚錚誓言,時刻以衝鋒的姿態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先後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去年7月在擔負我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安全警衛任務中,他遭遇恐怖襲擊壯烈犧牲,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近一段時間,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經媒體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和部隊官兵認為,張超和張楠身上生動體現了從軍報國、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矢志強軍、精武強能的使命擔當,不畏犧牲、衝鋒在前的英雄氣概,崇德向善、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不愧為“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優秀代表。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二:

  潘建偉,男,1970年3月出生,漢族,浙江省東陽市人,理學博士,1992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潘建偉同志一直活躍在量子資訊理論和量子論基本問題等領域的世界學術前沿,在理論與實驗兩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統的、富有開創性的重要成果。他主要的學術成就與貢獻有:第一、在世界上系統地開創了量子通訊的實驗研究領域,包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以及糾纏交換;在發現線性光學糾纏態純化理論方案的基礎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精度的糾纏態純化;首次實驗實現了未來長程量子通訊的關鍵器件一一量子中繼器;第二、首次成功地製備了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糾纏態,並由此首次完成了三光子和四光子GHZ定理的實驗驗證;第三、在連續變數的Bell定理、兩粒子GHZ定理的證明以及多粒子糾纏分類等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第四、五粒子糾纏態以及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實驗實現,該成果表明我國在多粒子糾纏態的研究方面成功地超越了美、法和奧地利等發達國家,進入國際領先水平。

  在量子通訊的實驗方面,潘建偉教授與合作者完成了幾個關鍵性的實驗,包括量子態隱形傳輸、糾纏交換、任意未知糾纏態的濃縮和純化、量子中繼器。這些成果為未來量子遠端通訊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量子糾纏是量子通訊中的一種基本“資源”。多光子糾纏態的實驗實現使得量子糾錯和多使用者量子通訊的實驗研究成為可能。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多光子糾纏可以用來檢驗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問題,比如檢驗量子力學與愛因斯坦定域實在論之間的矛盾〈GE定理),證實量子理論的空間非定域性質。在此方面,潘建偉教授的成果引用次數超過1100多次。空間非定域性和量子糾纏是量子資訊科學的重要理論基礎,連續變數體系的Bell定理及兩光子GEfZ定理對於更加廣泛地暴露量子論與定域實在論之間的矛盾具有重要意義。

  雜誌新聞網站NatureScienceUpdate、《科學》雜誌的每週新聞、美國物理學會的新聞網站PhysicsNewsUpdate、歐洲|物理學會的新聞網站PhysicsWeb、physicsWorld、英國《新科學家》、《科學美國人》、《今日物理》〉的關注。其論文迄今為止被他關於量子態隱形傳輸以及糾纏交換的系列工作先後於1997年底被歐洲|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為97年度世界物理學的十大進展之一;1998年底,被《科學》雜誌評選為98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之一:1999年底,入選國家科技部年度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之一,併入選《自然》雜誌百年以來物理學中21篇經典性論文;1999年底,他的關於多光子糾纏態的一系列實驗工作被美國物理學會評為99年度世界物理學的十大進展;由於糾纏態純化在遠端量子通訊中的重要性,2003年5月22日發表的《Nature》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報道了該研究成果。

  2004年7月1日,國際最權威的學術刊物《自然》雜誌發表了潘建偉教授五粒子糾纏態以及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實驗實現,該成果表明我國在多粒子糾纏態的研究方面成功地超越了美、法和奧地利等發達國家,進入國際領先水平。《自然》雜誌稱讚說:“儘管五粒子糾纏態以及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實現非常困難,但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這一壯舉,他們的實驗方法將在量子計算和網路化的量子通訊中有重要的應用。FP歐洲|物理學會評價,潘建偉的研究創造了多粒子糾纏態的新紀錄,是在利用量子力學基本原理進行量子資訊處理的努力過程中的重大突破。

  潘建偉同志在國外學有所成的同時,也不忘報效祖國,他於2001獲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併入選”中科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氣他於2001年在中國科技大學負責主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資訊實驗室。該實驗室近兩年來在量子資訊實驗和理論兩個領域都得到了重大的成果,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文章6篇。最近實驗室的五光子糾纏和開放目的隱形傳態論文由於其重要性,已經被英國《自然》雜誌接收。

  由於潘建偉同志對量子資訊科學發展的貢獻,2002年被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2003年他被奧地利科學院授予Erich Schmid獎。此獎為奧地利科學院授予四十歲以下的青年物理學家的最高獎,兩年一度,每次一人。他領導的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組關於糾纏濃縮和量子中繼器的實驗實現的研究成果也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評為2003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多粒子糾纏的實驗研究被教育部評為2003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