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推薦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推薦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yuwenmi小編整理了,歡迎欣賞與借鑑。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一:
王鋒,男,38歲,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濃煙迅速吞沒了整棟樓房。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現火情後,義無反顧地三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已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臨近的張衡路口,大約五六十米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
王鋒的事蹟報道後,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達250餘萬元。10月1日下午,王鋒因多臟器衰竭離開了人世。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二:
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轉發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同志先進事蹟,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和軍委重要決策指示,踴躍投身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偉大實踐,高標準做好部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各項工作。
張超於2004年9月入伍,犧牲前為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機團中隊長。他矢志強軍報國,傾力精武強能,勇於攻堅克難,堅守高尚品德,在每個崗位都拔尖過硬,先後29次參加和完成演習演練等重大任務。加入艦載機飛行員行列後,他以只爭朝夕的勁頭苦練精飛。2016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殲—15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因飛機突發故障,不幸壯烈犧牲,是我軍獻身航母事業的第一人。
通知指出,張超同志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征程上湧現的先進典型,是忠誠踐行強軍目標的時代楷模,是“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傑出代表。他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反映了當代青年官兵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哺育下茁壯成長的嶄新風貌,體現了全軍部隊練兵備戰、全面提升戰鬥力的昂揚鬥志,展示了廣大官兵凝心聚氣、奮力前行的生動局面。學習宣傳張超這個先進典型,對於激勵全軍官兵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強調,各級要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和軍委重要決策指示,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把張超同志先進事蹟作為改革強軍主題教育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學習他愛黨報國、矢志強軍的堅定信念,苦練打贏、爭創一流的責任擔當,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堅守崇高、向上向善的優秀品質,爭當“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要引導官兵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同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引導官兵苦練能打仗打勝仗本領,立足本職追求卓越,不斷增強打贏資訊化戰爭需要的素質能力;引導官兵砥礪軍人血性膽氣,樹牢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核心的戰鬥精神,自覺傳承大無畏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引導官兵堅守立身做人的高尚品德,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始終保持革命軍人的良好形象。要把組織官兵學習張超與學習其他先進典型結合起來,與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結合起來,與完成戰備、訓練、執勤等重大任務結合起來,激勵廣大官兵為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三:
量子力學的世界級大師塞林格教授曾經這樣評價過他的一名中國學生:“你的努力,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國家!”數年後,這名中國學生的確沒有辜負導師的期許,他帶領團隊在中國建立起世界領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世界首次”。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愛因斯坦建立的相對論、倫琴發現的X射線等影響世界的重要發現一起,被評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這個人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
從事量子通訊研究的十餘載,潘建偉的團隊先後六次斬獲“國際物理學領域十項重大突破”,並以“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的研究成果問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頭頂著眾多耀眼的光環,在普通人眼中,潘建偉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但是“潘神”在扮演著名科學家這一角色的同時,也是一名老師、一個父親。那麼走下“神壇”的潘建偉又是怎樣的人呢?
一、“潘神”的學生培養之道
潘建偉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作為一名導師,他對於學生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甚至可以說是苛刻的。潘建偉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細節的把握。
比如在實驗室中,他就要生們一定要把實驗儀器擺放整齊,實驗環境應當是規整有序的。
潘建偉介紹說,這樣嚴格的要求其實是受他本人在奧地利留學經歷的影響,所以在他的團隊中,“整齊”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詞。
此外,在撰寫科研論文的過程中,潘建偉的“苛刻”更是展露無遺。他會逐字逐句的審閱學生的`論文,不僅在科學邏輯上把關,語句的通順程度和表達內涵他也要仔細斟酌。雖然潘建偉的工作異常繁忙,但還是會花費大量的精力為學生修改論文。
不同於一般的導師,潘建偉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出國深造,有的長達五年甚至更久。潘建偉解釋說,如果好的苗子僅僅只在我們團隊這片泥土裡生長,那麼它只能汲取某一種營養,只有在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到不同的知識,才能夠實現整個團隊的進步。這種發展式的培養之道讓潘建偉的團隊始終充滿活力,並且各種專業背景的團隊成員讓潘建偉的團隊擁有著獨特的優勢,可以完成世界上其他單獨小組無法完成的任務。
二、科學家不為人知的溫柔
對待科研一絲不苟,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潘建偉就顯露出作為一個慈愛父親的柔軟。作為世界知名科學家,潘建偉在孩子面前卻是一個愛編故事的和藹父親。
潘建偉在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提到,自己平時工作繁忙與孩子交流的時間比較少,為此感到慚愧,但是隻要有時間他就會講床頭故事給孩子們聽。雖然是物理學家,但是潘建偉給孩子們講的故事卻是武俠小說的“改版”。
他會把不同的武俠小說中的情節揉到一起,甚至把孩子也作為一個角色融入到故事當中,有時還會把科幻小說的內容加進去,有的故事一講就是一年兩年,精彩程度堪比網路上連載的小說。潘建偉說道,他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孩子們喜歡讀書,在他的教育理念中,閱讀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給孩子們“瞎掰”故事其實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出有創造性的貢獻。
三、科學發展“有章可循”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潘建偉對於科學的發展規律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潘建偉認為,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在實踐中遇到難以解釋的問題,於是科學家們就透過研究提出一些理論來解釋這些問題,發展理論使其完善,人們再利用這些理論來解釋其他的現象。潘建偉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熱力學的理論其實是在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以後發展起來的,由於人們在實踐中難以解釋熱轉換等問題的機理,於是科學家們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熱力學理論,擁有了完善的理論以後,人們再用來解釋相變(比如水為什麼會變成冰等)的原理。
同樣的,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也是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人們首先時發現某些個別的現象無法用原有的理論來解釋,於是就有科學家提出並建立了量子理論,然後就是透過不斷地實驗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並在這個過程中探索研發出新的技術,不斷考託新的研究領域。所以,在潘建偉看來,科學的發展其實是有章可循的,探索的過程也是充滿樂趣的。
截止到2016年3月,潘建偉已在包括Nature(10篇)、Nature Physics(7篇)、Nature Photonics(9篇)、PNAS(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69篇)在內的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0篇,被SCI引用近萬次。其2015年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入選英國物理學會新聞網站《物理世界》評選的“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併名列榜首,這也標誌著我國多粒子糾纏操縱和量子通訊實驗研究已處在世界前列。然而正如潘院士所說的,我們雖然在量子通訊領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僅僅是某些方向上的成就,但對於整個領域來說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量子通訊所引領的“絕對安全”的資訊時代已經向人類敞開了大門,這只是一個開始,對於未來,我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