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精選18篇)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精選18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精選1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裡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裡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核心——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專案“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透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南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裡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2

  文學的力量與美真實存在,尤其是在偉大的作品裡。

  中國古典文學中,《楚辭》比肩《詩經》,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它就像是童年時期一個神秘而瑰麗的夢,不僅深刻影響後世的文學創作,甚至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中國人務實下的那份鮮為人知的浪漫。

  梁啟超先生曾高度評價:“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荼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其中收錄了屈原的《離騷》《天問》《九章》等經典篇章。今晚,典籍裡的中國將演繹《楚辭》中的名篇,展現屈原心繫家國、追求真理的品格。看直播↓一起感受中華民族綿延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離騷》,或“天問一號”的名稱緣起之作《天問》,但相信在看完本期節目後,大家一定會記住《楚辭》中另一首不朽的詩篇《橘頌》。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頌》開創了詩歌詠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於荊楚之地的撒貝南,自稱是屈原的“小同鄉”。這次拜訪,撒貝南特地帶了一箱來自屈原故鄉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淚流滿面。

  跨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屈原的熱淚為何而流?假如親見“天問一號”,屈原又會發出怎樣的感慨?本期節目將再度上演一場動人的相遇,既在對話中感悟屈原為何叩問天道,又帶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國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詩寫進宇宙,並一代代地延續他“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手法拉近觀眾和歷史的距離?《典籍裡的中國》自開播以來,不斷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應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黃子孫向正史之祖司馬遷獻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嚐盡孔門師生溫情等動人場景。

  為了“小同鄉”撒貝南能夠給屈原送上兩千多年後的“故鄉之味”,節目組與湖北秭歸建立了緊密的聯絡,並求證了秭歸柑橘的歷史。當地不遠千里郵寄來秭歸柑橘,在錄製當天及時送達北京。每一顆柑橘裡都滿載著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濃濃“鄉情”,也讓舞臺呈現更具真實性和代入感。

  本期節目戲劇環節將以柑橘的意象串聯始終,由王洛勇飾演屈原,湯鎮業飾演楚懷王,故事貫穿了屈原與楚懷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後促成合縱伐秦、後因遭貴族讒言離間被兩次流放的一生。

  開場戲劇中,屈原一嘗撒貝南帶來的家鄉特產,讚不絕口:“好像比我小時候吃的更甜!”幾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對往事的回憶。他和楚懷王從兩個愛吃橘子的孩子,成長為躊躇滿志的少年,那時的他們,就像是並肩生長的兩棵橘樹,想為家國開花結果……可惜,最終一個客死於秦,一個自沉汨羅。

  節目數次呈現屈原吃著柑橘、雙眼含淚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懷王穿越生死、互道遺憾。當楚懷王“離去”,屈原大口大口吃著橘子,連皮都吞下去了,眼淚則像開了閥門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寧看得熱淚盈眶,她注意到,現場從嘉賓到觀眾,幾乎都在擦眼淚。酈波特別感動:“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懷王共同成長經歷的一個見證,而且是屈原對那片土地、對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種情感的隱喻,也是他對自身的一種期許。”

  這段飽含人生況味的重頭戲,再現“一遍就過”的高能演技。被問及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說:“屈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勸楚懷王留在楚國,我在那個瞬間,發現橘子和橘子皮是一體的,和兩人童年時代的友誼是一體的。就是有那麼一個瞬間,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給了這個人物。”撒貝南非常敬佩王老師:“這就是無法設計的戲,是那一瞬間的爆發,你把橘子皮塞到嘴裡的時候,所有的情感濃烈到了極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劉國忠分析道:“屈原出生於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家庭,可能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頌》一篇中,以他生長之地盛產的橘子來做自我比喻,表達了他早年即有的遠大志向。”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這幾句詩在節目中數次出現,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樹,這些橘樹生來就適應南方,稟受天命,不離故土。可以說,《橘頌》之於屈原,是從他的生命中萌發出的一篇詩歌。對家國的熱愛,伴隨著他的成長。他立志要輔佐楚懷王,做一個賢能之士,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從《天問》到《離騷》

  飄逸的浪漫,有著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湧不息的中華千年文脈中,《楚辭》作為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詩經》一起奠定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基礎。它的一歌一詠、浪漫綺麗,深遠影響著兩千年來的詩詞歌賦,以及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歷史,唐代詩人李白延續了《楚辭》浪漫飄逸的風格,鑄就了中國文學的另一座高峰;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自兒時起就特別喜歡《楚辭》,並用一生踐行“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後人留下來“天眼”這雙繼續尋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裡的中國》將讓老年屈原在“歲月長河”裡遇見編訂《楚辭》的西漢文學家劉向、承襲《楚辭》浪漫主義筆法的“詩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東,並特別為屈原和南仁東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天問”。他們的成年時代和幼年時代一問一答,交錯呼應,最後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心靈宣言中,正式開啟《楚辭》的識讀之旅。

  “楚辭”本義泛指楚地歌辭,後來專稱以楚國屈原的騷體作品為核心的一種新詩體。據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介紹:“《楚辭》大多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用充滿浪漫主義的風格來詠物敘事,而且強調民生關懷和個人修養。”

  浪漫的《楚辭》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為精煉有力地詮釋《楚辭》的精髓,節目將重點聚焦《離騷》《天問》和《橘頌》,力圖透過其華麗而飄逸的外表,引領觀眾感受它滾燙而堅毅的核心。

  說到《離騷》,許多觀眾可能“又愛又恨”,其想象之豐富、情感之真摯,燦爍古今,同時又因為相對拗口、生僻字多,實在難以記誦。屈原在《離騷》中提到了華夏民族的諸多先賢,並把心中的理想說予他們。為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離騷》,節目重點打造了兩幕場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羅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對話;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賢的傾心交流,道出《楚辭》的創作緣起及深刻內涵。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3

  今天,我看了節目——《典籍裡的中國》,這部節目說的是《尚書》這冊書裡的記載和它的經歷。

  《尚書》裡記載了堯、舜、禹時期到東周的事件,歷時約1500年,書上寫了《大禹定九州》,還寫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寫道:后羿為了不讓百姓受苦,親自跟紂王對戰,百姓知道後紛紛前來助陣。這就是《尚書》的其中一章。

  一位東周的書生——伏勝,他家一直在保護《尚書》。如果伏勝來到現代的話,那他就能教歷史了,而且他還可以做歷史節目的主持人。伏勝的家還會變成記者採訪他的地點。

  為什麼伏勝愛《尚書》呢?我想是因為伏勝從小學習《尚書》,他還把《尚書》傳承給了兒子。項羽攻入咸陽燒燬了許多書籍,包括一部分《尚書》。伏勝一家也逃難去了,不過在回老家青州——山東時,他們被亂兵所截獲,伏勝的兒子想保護《尚書》,他跟亂兵搏鬥被殺,他的母親後來將《尚書》看作兒子來保護。

  現在《尚書》只剩下28集,我們要保護好它們。《尚書》不僅寫了歷史和修身的要點,更多的是歷史的輝煌。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4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叫作《典籍裡的中國》的電視,它是一部講述中國古代典籍的綜藝。

  首先,會播放一個由中國國家戲劇院院長田沁鑫組織的典讀會,以此來知道演員們吃飯於這本書的理解。典讀會過後,便是話劇正式開演,撒貝南以穿越的方式與古人相見,共同探討經書、古典的奧妙,其中,有英勇無畏、“三過家門而不回”的大禹、滿腹經綸、周遊列國的司馬懿,中間,還會穿插著專家們的講解,節目最後,還會對此做出總結,《典籍裡的中國》記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以穿越的形式表達了當代讀書人對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個人觀看時,心中都會有一股驕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許是對祖國的驕傲,或許是古人遠大理想而自豪,總之,都是因為中國。

  《典籍裡的中國》是一檔特別的綜藝節目,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趣有味,有知識,更多的是對古人的尊重,既讓我們覺得莊重無比,又並非嚴格。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5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目,名叫《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讓我看得眼淚直下,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古人的詩詞和精神都讓我刮目相看呀!

  有個兩千多年以後的讀書人,帶著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遇見護《書》人--伏勝先生。讀書人過來請教伏勝《書》好在哪兒?伏勝首先講了“禹貢”就是關於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水,還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廣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跡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來的,古人稱大禹的足跡為“禹跡”。

  講完“禹貢”之後就開始講他護《書》的經歷了。伏勝壯年時,曾經是秦國的博士,天下的《書》大都被毀了。伏勝,只知道國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國家藏的《書》化為灰燼,伏勝把《書》看成一條活的生命,伏勝與他的妻子和兒女為了逃避兵火,帶上了一車的《書》,坐馬車出咸陽回山東老家。伏勝在中途遭遇兵劫,伏勝的兒子愛護《書》,以命相搏,被亂兵殺害了,伏勝的妻女顛沛流離。後來,伏勝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兒因險凍死和餓死。為了取暖他們可以燒掉一車箱《書》,但伏勝的妻子寧死也拒絕燒掉一車《書》。伏勝的妻子說:“這一車的書,是愛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勝的妻子捱餓受冷已經氣衰力竭,伏勝的妻子知道這一車《書》,如愛子的性命,已經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貴重了。伏勝回到家鄉,剛好家鄉也遭遇兵火,伏勝只好將《書》藏於故宅牆內外出避難。伏勝無時無刻掛念著家中藏的《書》,伏勝當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園,鑿開牆壁發現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餘二十八篇了。之後伏勝要晁掌故把《書》給帶回都城,流傳天下,之後讀書人帶伏勝到現代的圖書館,古人叫藏書秘府。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而《尚書》的光芒之閃耀至今,無論孔子活伏勝,都是用生命去延續和守護這盞燈的人,酌古至今,學史明智,豐富而珍貴的典籍,值得沒一箇中年國人去品讀,也應該與世界分享,讓我們從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6

  讀《天工開物》有感偶然的在購物中,選中一本歷史課中背過書名的書,《天工開物》。本是隨意的買來翻翻,但開卷之後,讚歎不已。實在沒有想到,我國在明代,就有這樣的科技著作。

  《天工開物》,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在理學佔據文化領域的統治地位的當時,《天工開物》既是對古代科學傳統的有效繼承,也與當時興起的各種具有啟蒙意義的反權威意識,實學意識和民生意識息息相關。

  由空談走向實踐,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反思,這種思潮在思維方式上開始散發出近代的氣息。 《天工開物》經翻譯,走向世界之後,獲得極高讚譽,並且影響深遠。《天工開物》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此書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稱《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技術著作”。日本學者評議道:“作為展望在悠久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日本現代科學史學家藪內清也認為宋應星的書足可與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匹敵。十八世紀,在歐洲工業革命已經拉開序幕,但農業生產依然十分落後,播種還在使用人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在種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隨意,直接影響出苗率。而此時中國,已經在使用播種機。歐洲的犁設計也比較簡單、原始,操作十分費力,而中國的犁則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後,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蠶時寫道:“關於中國古代養蠶的情況,見於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7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第一卷:乃粒的內容,作者宋應星。

  第一次瞭解這部著作是歷史課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裡的中國》播出,我才重新認識了這部書和他的作者。

  宋應星,年少時天資聰穎,過目不忘,第一次會試就中舉第三名,而後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積了不少關於農業手工業的知識,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將這些知識彙總起來,在好友涂紹煃的資助下刊印成冊,才有了這部鉅作——《天工開物》的問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於《尚書》;“開物成務”,“開物”二字取於《易經》。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開創萬事萬物。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理念為“貴五穀而賤金玉”,故將《乃粒》放在首篇。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這與袁隆平院士研究畝產千斤的超級雜交水稻,與國家堅守耕地紅線不謀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涼夢”一直在延續。

  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繼往開來,這四個字雖簡單卻有千鈞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力的民族,我們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會更有所成。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8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典籍裡的中國》,本期選取的典籍是《尚書》。《尚書》被譽為政書之祖史書之祖,的確堪稱典籍。這個節目採用了讓現代讀書人穿越的方式,實現了現代人與西漢時《尚書》護書人講書人伏生對話,以此來詮釋《尚書》裡邊的經典要義。其中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透過王維的畫作《伏生授經圖》,引出項羽放火燒咸陽,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被焚燬,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內,若干年後已經有部分竹簡被毀導致內容散佚,又恰幸漢文帝重視文化,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要義,也為《尚書》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話說回來,《尚書》何以會成為經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義深遠。比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與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相同的,都在強調人民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主旨的表現是透過對《尚書》裡邊的《牧誓》演繹詮釋的。商周之間的“牧野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其中突出了以民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個內容的展示是《禹貢》,這個故事是透過大禹治水來告訴後人劃分九州的史實及意義。那是我們中國最初的疆域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中國經歷了千年的疆域演變,分分合合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大中國。

  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是透過對典籍的詮釋,來告訴今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沉澱出的民族精神。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也覺得,觀賞這樣純文化節目的觀眾還很有限,畢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極不到位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對《尚書》進行獨立閱讀的人,恐怕在學歷上至少要高中學歷,能夠理解精髓就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知識分子甚至專家教授了,所以《典籍裡的中國》能夠像《百家講壇》那樣,使歷史文學在一個節目裡獲得普及和推廣,這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在娛樂氾濫的今天,我還是比較希望主流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節目,努力扭轉一下青少年過於關注娛樂八卦的不良形勢。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9

  “中華文化五千年,煌煌鉅著隨處見,春秋戰國有孔孟,百花爭鳴巨人間,漢賦唐詩廣流傳,宋詞元曲非等閒,明清小說人知曉,現代文藝領風騷!”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寫照。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缺不甚瞭解,文化的傳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裡的中國》的出現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出色的選角,獨特的演繹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時,給予我們以文化的滋養。在第一期,節目以古今對話、時空轉換的方式,讓《尚書》這部傳統文化經典進入大眾視野。

  從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個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過家門而不入。卻不知他還劃定了九州。

  從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紂建立夏朝,卻不知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不知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從前我只知道中國是中國,卻不知“中國”這個詞是從《尚書》中來,不知伏生一生護書傳書,以不負先人。

  在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南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讓觀眾們心潮澎湃:“華夏為何一體?”“自古就是一體。”我不禁淚目,是啊,華夏自古就是一體。中國的大地和中華民族的靈魂早已緊密的結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來的模樣,而有著歷史的意蘊和先人的足跡。悠悠千年,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對於“根”的追尋都不會改變,它們牢牢地刻印在中華民族的血肉之中,不會改變。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鑑今。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這個節目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使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使典籍人人可讀,使每一個人都能知道,瞭解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圇吞棗。

  “傳統文化播神州,華夏文明永流傳。”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做到像屈原所說的那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0

  之前對王陽明的個人經歷略有了解,透過本次看《典籍裡的中國》最後一期,演繹了王陽明的一生,比起看書,給人視覺的衝擊確實大一些。

  王陽明,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少時成長家境優越,除了讀書寫字,他也喜歡舞刀弄槍排兵佈陣。但在朝廷供職之後,他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坎坷。上書諫言,被廷杖三十,險些斃命。僥倖撐下來還被貶去貴州邊遠地區。途中宦官也派人殺他,不過未能得逞。去了貴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這樣多舛的命運的折磨下,他也沒忘記少年時立志做聖賢的志向,先賢的教誨也謹記於心。他一遍遍追問自己什麼是理,什麼是道。最終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後繼續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從此一生踐行。

  我們偶爾會抱怨自己起點不高,不能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裡。在看王陽明的一生的時候,從結果來看,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顧其過程,極其艱難。一個狀元的兒子,自己也中進士入朝為官,卻被打個半死,還要貶去偏遠地方,這種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身體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起點高,也意味著摔得重。如果是塊土,摔下來可能也就散了,變成泥。如果是個皮球,摔得越重,彈的越高。問題是,你經不經得起摔。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為他是聖賢,所以能講出大道理,能夠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為,他經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後把這些經歷說出來,也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以教化眾人為己任,最終才得以成聖賢。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1

  看《國家寶藏》,有句話非常經典:我們還年輕,我們只有5000歲。這說的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富饒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時漫畫唐詩》,我知道了詩詞的源頭是古代先賢孔子整理的一本詩歌總集《詩經》。由此,我瞭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看《典籍裡的中國》,我知道了六經裡的“書”指的就是《尚書》,它是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從節目中,我知道了《尚書》是從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護《尚書》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將《書》從咸陽轉移到山東老家,藏於牆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兒子為護《書》死於兵劫,妻子為護《書》病逝;知道了讀《書》可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國時期提到的九州,原來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詩人王維還曾有幅畫作叫做《伏生授經圖》。

  當我在節目結束時,不由自主地對著媽媽吟誦起《禹貢》:禹覆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這部書已經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裡。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消亡,這些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裡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著他們的子孫!透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著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3

  大年初二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著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閱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裡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開啟愛奇藝app搜尋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說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几上放著書。這樣的解說很明朗的說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賢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透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的古今對話,透過古代場景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禹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透過觀看《典籍裡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南所答:自古是一體。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透過演員們鏗鏘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以讀典是多麼重要啊,作為當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讀典、學典、還要傳典。

  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邊幹活邊教我學習詩歌。從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複雜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再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等等,透過這樣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媽媽有意無意的言傳身教,使我對這些詩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外,更對詩歌有了一種本能的喜歡,現在閒來無事時也會翻上一兩篇。

  我想小時候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應該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偶爾會和家裡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著背背詩歌,以激發他對詩歌的喜歡。我想這也是對於經典的一種傳輸吧!

  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著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著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為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4

  《典籍裡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於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節目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節目綜合運用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創新設計出“歷史空間”“現實空間”,並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本節目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典範,對於高考語文極具指導性。

  數祖不忘典:典籍裡的文字活起來了

  大年初一,《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首播,穿越時空、對話先賢,以典籍作舟,暢遊華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書》破壁而來。這本書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士發現,內藏典籍萬卷,沉寂了近千年,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經卷被運到京師,《尚書》文獻當時最早的傳世文字也在其中。現在一萬六千餘件敦煌藏經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尚書》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傳承,在“傳承”中領悟中華文明,千年來,《尚書》歷經無數學者先賢薪火相傳。

  《典籍裡的中國》中,倪大紅飾演的伏生以命護《書》片段讓觀眾不禁淚流滿面,秦末動亂,《尚書》僅剩國藏和伏生家藏兩部,後又遭遇項羽火燒咸陽,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視《書》如命,縱然亂兵刀劍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書》損毀一絲一毫。為逃兵荒,伏生帶著家藏的《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途中他的妻、子為保護《書》,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華夏文明的傳承的重擔壓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詮釋了“薪火相傳”。網友:敬佩!敬畏!

  節目演繹了《尚書》中多個場景,每個經典故事都讓人沉浸其中,節目中演員對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畫,看得觀眾熱血澎湃,淚流滿面。

  是什麼讓華夏文明精粹綿延不絕?《典籍裡的中國》中,每一部華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傳”的故事,都將給我們答案。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5

  今有革命之長征,古亦有夫子周遊列國,其雖未完全成功,但對於後代人影響深遠,在現今來說足以算是周遊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這麼一部電視紀錄片,寫的正是孔子周遊列國之事,關於此事,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但你也許並沒有深入瞭解過這件事情。孔子這一路,可謂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難,當時又正值諸侯爭霸之際,各地戰火紛紛,狼煙四起。這位偉大的國學大師,甚至被叫做“喪家之犬”,他為了去楚國傳道,被奸臣連困七日,口糧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還說出了千古名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但可惜的是,當時他已經60高齡,受不了這種考驗了,但他還去整理各類書籍,為教育做出最後一點貢獻。

  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門生那位“一擔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其樂的顏回以及性格剛強的子路皆離孔子而去,但孔子沒有放棄信仰,繼續派弟子四處遊說,把他的思想發揚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論——《論語》也被後世喜愛。

  二千年前,孔子是魯國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國人,而現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論語》如今已被傳入很多國家,成為一本鉅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響了許多人,雖說周遊列國失敗了,但“周遊世界”成功了。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6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著電視津津有味的看著《典籍裡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目的程序很有新意,採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敘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裡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南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7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裡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裡,讓我更好地瞭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這部經典,說實話自己對裡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瞭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目透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著每一箇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裡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裡只有短短几句話,裡面蘊含著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禹貢》讓我看到禹劃九州,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幹,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話卻蘊含著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透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書》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後被儲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小學生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8

  面對氾濫不絕的洪水,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對紂王慘無人道的暴政統治,武王攏民心,順天意,英勇作戰。這些家喻戶曉的歷史事蹟,在《尚書》中有詳細記載。如今,我們捧起《尚書》,瞭解其背後的故事,是文明力量的代代傳遞,更是中華精神的深入學習。讀《尚書》,瞭解中華文明,瞭解任何一份文化的傳承都來自於世代堅守,來之不易。

  典籍經典的流傳,源於它本身不朽的價值,無法複製的成就,以及難以超越的貢獻。讀史書讓我們明白我們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去向何方;讀《尚書》,也讓我們“知先賢治國之本,知朝代興衰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的個體由一個個小的個體組成,而本國的民眾則也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影子。《尚書》中的思想,與我們當今治國理政之路有許多相似之處,不論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還是“敦睦九族,協和萬邦”的民族團結,甚至是“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的節儉節約,都能為我們當今國家建設所學習。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當我們於一輪皓月下品讀典籍之雅韻,於一輪青影中品味典籍之內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價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經典的流傳,依賴於從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視與守護。孔子刪述六經,親自親自整理編纂《尚書》內容以便後世解讀學習;伏生一生獻於《尚書》,年逾九旬仍傳《書》授學;孔子後人孔安國視《尚書》如命,用盡其力促使《尚書》的傳播。幾千年的歲月,幾千載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災難突降,多少次的戰火滿天,穿越幾輪年歲,攻克多少困難,多少人為此堅守付出,《尚書》這部典籍不減此前風韻,還能款款立於我們眼前。不論是精選《書》中精髓的孔子,還是捨命護《尚書》的伏生全家;不論是宣揚《尚書》價值使其廣泛流傳的孔安國,還是當今仍在研究《尚書》的史學專家們,他們懂瑰寶,敬文化,珍文明,他們視傳承全人類的經典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華文化國庫的一隅天空。

  典籍經典的流傳,更在於當今人們的學習與肯定。《典籍裡的中國》中,當伏生看到,《尚書》在如今明亮的圖書館中展覽,聽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澈的聲音熟練的誦讀“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一定是震驚、感動又無比欣慰的。如今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典籍於生活中展示自身的智慧與價值;如今高科技的產品,讓典籍不在一書難求,《尚書》也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篳路藍縷,代代傳承。我們學習文化元典,典籍經典,內化於心,實踐於行,繼續對此的傳承與學習,繼續構築輝煌的華夏文明。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尚書·牧誓》中這樣描述武王伐紂前的立誓場面。新時代的我們,也應立下傳承文化經典,傳遞文明薪火的誓言。畢竟,有典籍才有中國;畢竟,典籍經典輩輩讀,文明薪火才能代代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