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我們幼兒園》觀後感

《再見了我們幼兒園》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再見了我們幼兒園》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近看到一部不錯的日本電影《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聽到這個名字,感覺有些傷感,但是看完整部片子之後,被影片清新的畫面、童真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併為之震撼與感動。電影情節平平淡淡,波瀾不驚,但是卻可以很輕易觸動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電影中的主角是5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3個女生2個男生。電影講述的是他們為了看望幼兒園生病的好朋友而勇敢長途跋涉、排除萬難的故事。影片展現了日本國民教育的規範性,以及同伴互助的品質與合作精神,而這也是最觸動我的地方。

  觸動一:真摯感人的友情。

  影片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朝陽幼兒園大班的五個懂事的孩子,他們聽說自己的夥伴洋武因病無法參加幼兒園的畢業典禮了,出自對朋友的掛念使得五個孩子有了一種衝動,獨自踏上了尋找朋友的快樂又艱難的冒險旅途。孩子們心裡很清楚:不經過大人的同意獨自離園外出會帶來的一系列後果,爸爸媽媽會著急,老師會著急,會受到很多人的責備……但是這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因為,孩子內心對朋友、對友情的`珍視最重要,童真的他們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一想到這裡,我就有為孩子鼓掌的衝動。

  觸動二:隨時隨地的秩序感。

  日本的國民教育是從小養成的,已經內化為孩子的自覺行為,這一點從影片的細節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孩子們獨自來到火車站,車站隨處可見指示牌和標牌,孩子們憑藉自己對指示牌的認知,買到了從新宿站開往高尾的中央線列車票,其中有一個細節:孩子們排隊買票時,第一個買過之後,並沒有離開,而是依次傳遞到最後一個小朋友手中,體現了良好的秩序感和互助精神。路過一個鄉村路口時,俊佑看到沒有過往車輛,便獨自闖了紅燈,最乖巧的康娜便大喊:“不能闖紅燈,這是不對的!”可見孩子平時的生活常規教育很到位。生活常規教育是每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的生活準則,主要是為進入社會學以致用的,5歲多的孩子可以在社會實踐中利用自己所學到的常規準則,是社會文明的集中展現。

  觸動三:誠實守信不離不棄。

  整個冒險旅程的主線就是孩子們親手繪製的一份地圖,孩子們用塗鴉的方式精心畫出了他們的出行計劃,這是多麼富有創意的想法啊!影片的小主人公康娜是個十分乖巧懂事的女孩子,也是唯一一個走到最後見到洋武的孩子。她很善良,也很膽小,但是為了救小貓,她還是鼓足勇氣和流浪漢說話。她很守信,即便知道了洋武病的很嚴重,但是她答應了洋武不會哭,就一定忍住不哭。她很簡單,以為偷吃草莓,聽到警笛聲會以為是抓他們來了。她很可愛,尤其是笑容,她笑的時候,我也會不由自主的跟著一起揚起嘴角。她很細心,悉心收藏著洋武留下的藍色蠟筆,死死記著洋武告訴過她的,那幅美好的《星月夜》裡有一個多麼迷人的地方,拿出包裡的糖果,紅的、黃的、綠的,分給每一個出走的同伴,唯獨留下藍色的一定要留給還在病床上的洋武,因為藍色代表了星空。一個心中有愛的誠實小女孩是多麼的惹人喜愛啊!正是具備了這些優秀品質,康娜憑藉意志力堅持到了最後,到達了地圖的最終目的地。這部影片最後以歡笑收場,在幼兒園畢業典禮上,所有小朋友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那就是洋武用繪畫發來的信件,用畫筆表達對朋友的感謝,用畫筆傳達對老師和朋友的情感,令觀眾為之動容,希望有更多的觀眾來觀看這部溫馨、童趣、感人的兒童影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