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範文(精選9篇)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範文(精選9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範文(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1
今日觀看《“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深有感觸,“雙減”政策落地一段時間了,個人感覺利大於弊的,更加考驗家長,家庭教育實質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讓孩子成人。
一、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自己安排學習生活。“雙減”政策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要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麼,合理安排學習,鍛鍊身體,睡眠時間。
二、要理清家庭,學校的關係和責任。
孩子學習的事情,放心交給學校和老師,家長則關心孩子的課後生活,需要家長更高質量的陪伴。
然後對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時要提升自己與孩子的相處能力,不能動不動就起衝突,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孩子的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些都是更考驗家長的,我覺得自己要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陪伴是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2、“雙減”之前,陪伴孩子最多的時光是在往返各種輔導班的路上,錯過了與孩子們的交流時光,“雙減”之後,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努力,晚飯後利用散步時間和孩子交流,及時瞭解學校裡發生的事情,知曉孩子的思想動態,一起交流怎麼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三、堅持親子閱讀,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
學校老師佈置的閱讀任務,和孩子一起完成,討論書中的人物特徵等等,增加與孩子交流的時間。
四、堅持體育鍛煉,磨鍊孩子的堅強的意志。
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每天帶著孩子晨跑,或者下班後打羽毛球,籃球等,透過堅持不懈的體育鍛煉,孩子的體能和體制都有顯著提高,發揚體育精神。
五、陪伴孩子勞動,學習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家的時間充足,可以讓孩子學會整理房間,讓孩子學會自己做飯,學會做幾道美食,為生活增加風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父母成為孩子的堅強後盾。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段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雙減”政策之後,家長角色迴歸,重視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養出和諧全面發展的孩子。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2
今晚我有幸收看了由教育部、首都師範大學和CETV共同推出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二講,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本期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有李寧老師和劉慧教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家長最為頭疼的和基本的問題就是無法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並表達關心之情。劉慧教授在節目中提到:親子間真正的關心是建立良性的應答關係。我們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情緒情感、語言、行為動作等向我們傳遞的資訊,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的內心,緩和自己與孩子之前的矛盾,心平氣和的與孩子交流,做一個孩子的好朋友。孩子的表達分為:情緒表達,行為表達,語言表達,我們家長應該細緻的捕捉孩子的表達,由於孩子學識有限,所以情緒情感是孩子最常用的表達方式。孩子平時哭鬧,我們要了解背後的原因,孩子哭鬧就代表有需要沒有滿足,李寧老師提到“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我對這句話感觸頗深,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帶著情緒做事,既做不好事情,也沒辦法融入團體。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及時調節孩子的心情,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和愛,讓孩子感到輕鬆愉悅,給孩子一個好的心理環境。
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體,既承載上一輩的期望,又負擔著對下一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家長對於自身教育,對家長自身教育的不斷最佳化和心靈的淨化,家長要不斷吸取自身教育的經驗,同時也要不斷汲取他人教育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活到老,學到老,家庭教育既是對孩子發展的引導,也是對家長自身價值觀念和教育理念的自我革新。既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和不足,也要發現自身教育的優點和不足,不斷進步,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3
週四我參加了吳敏老師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首先她從幼兒健康的概念入手,逐步引申到幼兒心理健康的概念,說實話,我們平時更多注重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常常以為孩子不生病就是健康的。因為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一個幼兒園的小孩子,能有什麼心理問題啊。聽了吳老師的講解,我為自己以前的無知而汗顏。接著吳老師從幼兒健康教育的方式、目標以及內容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為我們進行了剖析,老師邊講邊分析,並舉例拓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專業的心理及教育知識,又告訴我們很多教學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透過講授專業知識,教學中對幼兒的觀察與交流,情緒發洩,畫圖分析,安靜訓練等各種教學方法,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她以我女兒畫的一張畫為例,從畫的色彩等方面進行分析,讓我知道女兒的心理還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兩個多小時的講座,與會家長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幼兒心理與教育的專業知識及運用方法。
我也明白了很多應對幼兒活動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方法,我要糾正以往一些錯誤的做法,把所學的運用到以後的生活中去,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和活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他們有一個身心都健康快樂的童年。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4
透過學習蔡雅清老師關於健康的相關講解,健康的身體固然重要,但是健康的心理才是孩子幸福的保障。這讓我想起了曾經有一個朋友問過我,他說:“我感覺你們兩口子整天過得挺和諧,從沒見你們吵過架,紅過臉。”我笑著跟他說:不是不吵架,而是不管啥事兒我都儘可能的讓著她。尤其是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更是不能當著孩子的鬧矛盾。”對於這一點,我是時刻放在心裡最重的位置。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而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並且是陪伴時間最長的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都是和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密不可分的。如果孩子是一粒種子,那麼家庭就是土壤,家庭氛圍便是空氣和水。家庭氛圍是一個家庭的精神環境,它雖是無形的,卻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試想,如果父母總是三天兩頭吵架、暴力處事。孩子每天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是很難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對孩子來說,家庭是可怕的、是恐懼的,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封閉自我,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長大後他也不會去經營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在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通常是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寶貴的財富。為了孩子,我們更應該積極努力地去學習,去努力創造一個有愛、有親情、好的家庭氛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都會迷茫。但我們唯一可以堅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5
“雙減”政策落地一段時間了,到底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我本人感覺應該是利大於弊。
首先,現在孩子雖然生活條件比之前的優渥,但是,要學習的課程太多,這使得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也是壓力山大,以致繁多枯燥的作業,讓孩子丟失了天性,長期的學習、背誦等等,使孩子成了學習的機器,目光呆滯,不靈光,最後,孩子在高壓或者是半威脅的狀態下敷衍學習,結果卻是事倍功半,達不到我們教育部門及家長理想的心願。
其次,縱觀古今中外,很多對人類進步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文學巨匠等,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實踐,甚至離經叛道,做著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並不是我們口中說的乖寶寶。所以,雙減政策能夠實施,就會釋放孩子天性,不同程度的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外,發現自己特長,揚長避短,讓孩子在愛好與興趣的影響下,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當然,對於雙減政策的實施,作為家長,也不能盲目的說好,一味的迎合。畢竟,知識都是積累起來的,特別語文、英文等功課都需要博聞強記的,這就需要教育部門及學校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內,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案,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閱讀能力,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學校及我們家長共同努力。
作為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更希望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在物質橫流的當今社會,我們也是使出渾身解術在工作生存、在教育孩子、在想辦法改善生活,往往也是心力憔悴。
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不能及時的輔導作業,如今,雙減政策的實施,可以多陪孩子學習、參加戶外活動,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早點認識社會,早點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充滿熱情與正能量,長大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培養孩子,就是培養祖國的未來,也是培養我們的未來,任重而道遠,雙減政策的落地,雖然減輕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單凡事都有雙面性的,另一方面,對於自律不好的孩子,容易產生惰性,這需要老師與家長都負起責任,認真監管、監督,鞠躬盡瘁,讓國家的下一代茁壯成長,使祖國的明天繁花似錦,繁榮昌盛!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6
教育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藝術!作為家長的我們,觀看了教育部的公開課,覺得自愧不如,確實我們的家庭面臨著教育的難題。該如何培養一名健全人格的孩子?
作為母親的我,是該好好學習做一位合格的母親,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急不躁,有條有理。觀看影片,我感悟很深。
1.兒童階段的品格教育是道德啟蒙、人格塑造以及社會能力的重點培養;
2.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日常當中,家長的態度要一致,休息,學習時間要有規定落實好,從小養成自律的習;
3.共情教育,家長透過引導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從而達到認識到的錯誤,從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在情感上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羞愧和內疚,真正認識自己錯在哪裡?要在行為上做為補救和糾正;
4.尊重對方,平等對話,平時對話和生活當中,語氣不能壓制孩子,要讓孩子有發言的空間,我知道很難做到,畢竟一個大人與一個幼小的孩子。但是面對以後,關於孩子的成長,做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氣;
5.對兒童的培養,首先了解自身孩子的天性,興趣,願望、積極性和孩子當前的心理成熟狀況為前提,不符合天性的,強迫的。填鴨式的、揠功助長的教學不會有好的結果,反正適得其反。
透過《兒童品格培養與心理健康》這節課,讓我們認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很多時候都不到表率,孩子很多的時候感受都被忽視,不能做到平等對話,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應該有獨立的人格,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家長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助孩子擁有快樂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7
透過《“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線上公開課,讓我明白作為家長,雙減之下,家長的責任,家庭的教育、家風更加重要。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雙減是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尊重孩子,讓孩子自由發輝,讓教育迴歸學習的本性,本質,本真。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開的,但是又有結合點,家校協同育人,共同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
教育要遵守三條底線,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健全的人格。身體出了問題,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任何一個出問題,成績再好都沒有意義。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會讓父母容易走進誤區,愛孩子是一門科學,不能在比較中摧毀孩子的自信心;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與孩子平等地交流;家長不能自行給孩子佈置作業。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8
自2020年國家推行“雙減政策”後,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對雙減政策有較多不理解地方,對孩子的教育培養需求與“雙減”政策之間,存在著落差、誤讀與由之產生的焦慮。透過這次公開課的學習,讓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宏觀的瞭解,同時也讓作為家長的我,在政策之下,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家庭共育,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談談“雙減”政策的本質。透過本次學習,我瞭解到這項政策的本質是讓教育迴歸本真,讓學校迴歸成為育人主陣地。在政策的要求下,各地教育部門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課程教學進行配套改革,提質增效。另外,作為學校對雙減政策的回應,各學校完善課後服務的供給,讓孩子的學習效能提高了,也保障了孩子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參與體育鍛煉和發展興趣。總的來說,“雙減”政策讓教育迴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家庭教育時間更充裕,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與子女平等交流,共同成長。
這就引伸到第二點,在“雙減”政策下,家庭教育該如何配合?我認為,首先,雙減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家庭的薰陶。陪伴是責任,教養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其次做到不減質量。雙減,減去了作業總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迴歸課堂,但孩子各有所長,家長要更專注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畢竟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家長,是學校,乃至是社會和國家共同期望。
以上是我觀看本次家庭教育課的一點粗淺的感想,如有不足,請指正。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9
透過影片的觀看學習,教育專家講得非常好,重點說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家長怎麼正確的影響教育孩子,建立孩子的良性健康心理。我有以下的思考和感悟!首先,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家長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培育一個真正的人。我們教育的思路是——引發孩子的成長動力。我們家長有了這樣的思路,教育孩子方面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側重點,不至於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也不至於沒有主次——眉毛鬍子一把抓。如果我們把孩子比作一棵樹的話:孩子的知識和技能就是樹冠,這是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操心的事兒,不是我們家長無時無刻關心的領域;孩子的身體是樹幹,一般說受基因的影響,孩子的高矮胖瘦取決於先天條件,這應該說是上帝的領域。家長只需讓孩子營養均衡即可,營養過剩反而不健康;孩子的精神人格是樹根,樹根好了,樹才能健康茁壯成長。我們家長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培育孩子的精神人格,也就是一個人生命之根的培養。一個人精神人格的培養,綜合來說在這六大方面:
1、自尊心。精神人的脊樑,這是一個人的生命之根;
2、自信心。一個人把事情做好,走向成功的必然因素;
3、責任心。管住自己的心鎖,一個人驅使自己去兌現自己所做承諾的心理狀態。有責任才有成長;
4、進取心。人生的動力源,一個人人生舞臺能做多大,人生成就的山峰能攀登多高的主要動力源泉;
5、同情心。同情心也即愛心,善良之心。好人的標誌;
6、良好習慣。
當我們把孩子培養成具有這六大精神之根的人時,孩子的教育才能初步落實。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讓我們共同學習,努力成長。有兩句話說的好“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孩子有問題,百分之百是家長有問題”。與愛孩子重教育的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