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範文(精選1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1

  教育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藝術!作為家長的我們,觀看了教育部的公開課,覺得自愧不如,確實我們的家庭面臨著教育的難題。該如何培養一名健全人格的孩子?

  作為母親的我,是該好好學習做一位合格的母親,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急不躁,有條有理。觀看影片,我感悟很深。

  1.兒童階段的品格教育是道德啟蒙、人格塑造以及社會能力的重點培養;

  2.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日常當中,家長的態度要一致,休息,學習時間要有規定落實好,從小養成自律的習;

  3.共情教育,家長透過引導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從而達到認識到的錯誤,從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在情感上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羞愧和內疚,真正認識自己錯在哪裡?要在行為上做為補救和糾正;

  4.尊重對方,平等對話,平時對話和生活當中,語氣不能壓制孩子,要讓孩子有發言的空間,我知道很難做到,畢竟一個大人與一個幼小的孩子。但是面對以後,關於孩子的成長,做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氣;

  5.對兒童的培養,首先了解自身孩子的天性,興趣,願望、積極性和孩子當前的心理成熟狀況為前提,不符合天性的,強迫的。填鴨式的、揠功助長的教學不會有好的結果,反正適得其反。

  透過《兒童品格培養與心理健康》這節課,讓我們認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很多時候都不到表率,孩子很多的時候感受都被忽視,不能做到平等對話,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應該有獨立的人格,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家長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助孩子擁有快樂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2

  透過觀看這期的《兒童品格培養與心理健康》公開課,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到了作為家長自身的不足。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我們家長關心與關注的問題,常常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卻忽略了對孩子各個成長階段品格的教育。

  自我控制力、主動性和情緒穩定性是孩子身上的三顆種子,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前途至關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家長除了對孩子道德啟蒙、健全人格塑造以及良好的社會性行為的培養外,更加需要重視孩子的天性,充分認識、理解孩子的天性。

  教育孩子並不是只有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只有家校共同攜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3

  “雙減”政策落地一段時間了,到底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我本人感覺應該是利大於弊。

  首先,現在孩子雖然生活條件比之前的優渥,但是,要學習的課程太多,這使得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也是壓力山大,以致繁多枯燥的作業,讓孩子丟失了天性,長期的學習、背誦等等,使孩子成了學習的機器,目光呆滯,不靈光,最後,孩子在高壓或者是半威脅的狀態下敷衍學習,結果卻是事倍功半,達不到我們教育部門及家長理想的心願。

  其次,縱觀古今中外,很多對人類進步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文學巨匠等,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實踐,甚至離經叛道,做著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並不是我們口中說的乖寶寶。所以,雙減政策能夠實施,就會釋放孩子天性,不同程度的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外,發現自己特長,揚長避短,讓孩子在愛好與興趣的影響下,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當然,對於雙減政策的實施,作為家長,也不能盲目的說好,一味的迎合。畢竟,知識都是積累起來的,特別語文、英文等功課都需要博聞強記的,這就需要教育部門及學校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內,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案,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閱讀能力,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學校及我們家長共同努力。

  作為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更希望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在物質橫流的當今社會,我們也是使出渾身解術在工作生存、在教育孩子、在想辦法改善生活,往往也是心力憔悴。

  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不能及時的輔導作業,如今,雙減政策的實施,可以多陪孩子學習、參加戶外活動,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早點認識社會,早點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充滿熱情與正能量,長大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培養孩子,就是培養祖國的未來,也是培養我們的未來,任重而道遠,雙減政策的落地,雖然減輕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單凡事都有雙面性的,另一方面,對於自律不好的孩子,容易產生惰性,這需要老師與家長都負起責任,認真監管、監督,鞠躬盡瘁,讓國家的下一代茁壯成長,使祖國的明天繁花似錦,繁榮昌盛!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4

  自2020年國家推行“雙減政策”後,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對雙減政策有較多不理解地方,對孩子的教育培養需求與“雙減”政策之間,存在著落差、誤讀與由之產生的焦慮。透過這次公開課的學習,讓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宏觀的瞭解,同時也讓作為家長的我,在政策之下,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家庭共育,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談談“雙減”政策的本質。透過本次學習,我瞭解到這項政策的本質是讓教育迴歸本真,讓學校迴歸成為育人主陣地。在政策的要求下,各地教育部門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課程教學進行配套改革,提質增效。另外,作為學校對雙減政策的回應,各學校完善課後服務的供給,讓孩子的學習效能提高了,也保障了孩子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參與體育鍛煉和發展興趣。總的來說,“雙減”政策讓教育迴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家庭教育時間更充裕,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與子女平等交流,共同成長。

  這就引伸到第二點,在“雙減”政策下,家庭教育該如何配合?我認為,首先,雙減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家庭的薰陶。陪伴是責任,教養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其次做到不減質量。雙減,減去了作業總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迴歸課堂,但孩子各有所長,家長要更專注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畢竟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家長,是學校,乃至是社會和國家共同期望。

  以上是我觀看本次家庭教育課的一點粗淺的感想,如有不足,請指正。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5

  透過《“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線上公開課,讓我明白作為家長,雙減之下,家長的責任,家庭的教育、家風更加重要。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雙減是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尊重孩子,讓孩子自由發輝,讓教育迴歸學習的本性,本質,本真。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開的,但是又有結合點,家校協同育人,共同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

  教育要遵守三條底線,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健全的人格。身體出了問題,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任何一個出問題,成績再好都沒有意義。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會讓父母容易走進誤區,愛孩子是一門科學,不能在比較中摧毀孩子的自信心;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與孩子平等地交流;家長不能自行給孩子佈置作業。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6

  透過本期《“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線上公開課的學習,我的收穫頗豐。我更全面瞭解到“雙減”政策的核心是讓教育迴歸本真。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雙減”政策實施已有一年了。我很認同“雙減”政策帶給孩子健康成長的一面。“雙減”保證了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並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學業水平都提升上去了。“雙減”創造的是長遠的教育生態,讓孩子紮實的一步步成長,保證孩子是健康的、學習是高效的、發展是和諧的。我們作為家長應減少對孩子考試和排名的焦慮,要多與校溝通,達到家校協同,來了解孩子的優勢與短板在哪裡,讓孩子揚長避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發揮孩子的潛質。

  不管教育政策如何變化,家長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是終身的家庭教育的學習者和實踐者,我們家長要善於蹲下來,向孩子學習。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家長要與孩子共成長。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7

  透過《“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課程,讓我覺得雙減對於學生減負和推動教育公平,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內提升”和“校外減負”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要求家長需要將更多的注意放在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之上,將教育迴歸到作為主角的孩子身上,迴歸教育本身。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是照顧著孩子的方方面面,以自己學生時代所接受的方式來規劃著孩子們的未來。給他們報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是卻忘了問孩子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

  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誤區,做出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需要家長的支援,而不是氣在頭上隨意打罵。無論工作多忙,家長下班後一定要關心孩子,詢問一下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新的知識、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多去鼓勵孩子,教會孩子勇於克服困難,不言棄。在孩子得到進步的時候,也要及時表揚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狂妄自大,也不會產生自卑的情緒。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應該相互配合,有問題及時溝通。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我們也不要隨意質疑,要監督孩子按時完成。

  如今雙減政策的實施,我們可以多陪孩子學習,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早點認識社會,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生活、充滿正能量,長大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8

  這次觀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公開課後收穫還是挺多的,也有所感悟!

  如今的孩子們,一出生就有相對優渥的生活,對於生活的追求更多的在於精神層面。家庭,作為一個孩子能量的主要來源,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幸福度和發展潛力。所以,對於家庭教育來講,家庭親子關係是最重要的方面。

  當客觀因素難以改變時,最大的變數就是家長。家長可以經過自己的努力,努力營造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給孩子更多的心靈支撐。

  家長努力做好自己,豐富自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做到更加優秀的孩子,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一個溫馨、有愛、互相扶持的家庭,這個是最重要的。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9

  透過《“雙減”之下,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線上公開課,讓我明白了“雙減”的意義所在,從以往不理解,到明白政策之下的原意,明白教育是長期的,教育更多的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結合,共同成長,家庭教育承載了教育的一部份。

  “雙減”政策讓教育迴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更多的時間享受原本屬於他們的快樂。的確作為家長,自從孩子升二年級以後,圍繞我們的就只有作業和書本,無止境的作業,不停的複習,孩子對寫字,反而適得其返,起初沒留意,但雙減之後的第一年,暑假的我,發現暑假的作業並不多,更多的是讓孩子作創造,看課外書,做總結等,孩子從原本以為放暑是一堆作業,到這個暑假過得開心,自己在家看了30本喜歡的課外書,參加了夏令營,學會了做飯,學會了獨立,這是以往沒有試過的。教育專家提醒了我,孩子們也需要自由的,孩子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雙減可以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孩子一直心心念唸的'“自由”,作為家長的我,是值得反思的:我應該給予他自己的空間做喜歡做的事情,讓他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不是複製別人的想法。

  “雙減”政策,意味著家長需要做有價值的陪伴,增長家長與孩子的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我們要與孩子平等的交流,尊重其選擇,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用命令強加家長的意思給到孩子。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結合,家庭教育包括家風、家教都是我們家長做出來的行為,說到底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是承載了教育的一部份,孩子的品德、行業作風、價值觀等,無疑是家庭教育的產品,難怪孩子有時反問我,為什麼家長自己不反思一下自己的孩子會是這樣,因為家長也是這樣做,所以孩子所變成這樣了。這正正反映了家庭教育下孩子的所有行業作風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家長自當在這方面糾正思想,培養好的習慣和良好的風氣。

  作為父母應學會降低我們的焦慮,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績排名,更應該尊重自己的獨特性,不一定要互相評比,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能發揮優點,也是有所建樹的,在學習過程中,學校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因材施教,家長應結合孩子自身特點和老師的教學任務,老師的反饋,重點指導,精準輔導,合理安排孩子在家或假期的學習計劃。

  期待“雙減”之後教育全新的面貌,作為家長,更要珍惜“雙減”的用意,好好提高自己素質,在家庭教育的迴歸角色,重視家庭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孩子。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10

  雙減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陪伴是責任,教師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旅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其次做到不減質量,雙減,減去了作業總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迴歸課堂。

  但孩子各有所長家長更要專注的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那麼應該說從整體上來講發生了很多大的變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不管教育政策如何變化,家長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自己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雙減之下,家長的責任,家庭的教育更突出,學習的腳步不能停止。首先,雙減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孩子的綜合是不是不一定能夠體現在學習成績這一個維度上。破解對教育評價的“單一性”,這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

  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使孩子們做到一個有教養,受教育,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11

  透過《“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公開課,讓作為家長的我更清晰的體會到“雙減”不是減父母的責任。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的是,統一教學下肯定會有差異,養育孩子也不僅僅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無論學校承擔多少責任,無論孩子在學校裡學多久,哪怕孩子在學校裡完成了所有的作業,但是孩子和孩子之間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因為雙減而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那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尤其是孩子現在是小學的時候,正是培養習慣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我能對孩子多一點關心也許就能幫孩子越過一道坎;多一點關注說不定就能養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背一篇課文很難,我作為家長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呢?解不出題目沒關係,可以拿去問老師。可是孩子該有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沒有,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必定不能只依懶於老師。教育絕不止步於課本,父母和老師同樣重要。老師的公開課讓我明白的是,“雙減”是為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做家長的責任。

  在陪伴孩子成長這條路上,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一名學習者,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要學會科學的愛孩子。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12

  我閨女六年級了,升中考即將到來,課程緊作業多,到哪間初中就讀讓家長焦慮,學校是很負責的,安排了好的老師,還開設了課後服務。原本打算週末請人查漏補缺輔導一下的,也因為沒有時間只好放棄。

  這些變化對我們家長的心態確實有影響,連我這麼淡定的都有點迷茫了不過後來明白了。生活中,多少父母總有錯覺,以為讓孩子永遠成功,才會走向更高的成就?他們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經歷任何失敗,卻忘記了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勝敗乃兵家常事,錯失了透過失敗和挫折來鍛鍊孩子的良機,以至於孩子將來被撲面而來的失敗打個措手不及,有機會經歷失敗,才能增強對挫折的免疫力,學習過“輸”,將來才能“輸得起”。

  少年兒童在瞭解自己、瞭解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充滿著幻想、嘗試和錯誤,很多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逐步發現如果不照顧好自己的精神健康,"成功”就根本不存在。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後,他們摸索著如何去平衡,如減低表現的壓力、避免課業和活動過重、找到自己的興趣、保留放鬆時間和全家相處時間等。只有這樣,不論孩子選擇去哪裡的讀書、將來做什麼工作,和誰生活在一起,我們做父母的都儘可放心,不論生活如何風雲變幻,孩子都會從容應對。事實證明,走得最遠的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一學就會的學生,而是那些智力中上但遇到困難不放棄、最有恆心的學生。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後感13

  今天,看了專家家庭教育公開課,使我感受頗深。

  “減負”從根本上說,是要最佳化學生的成長環境,改變單一的應試教育局面,保障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本身既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現在,不少家長緣於對子女未來教育前景的不確定性,患上了嚴重的“教育焦慮症”,導致了中小學生的過度教育,其重要表現就是透過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以增加對未來所謂優質教育追求的安全感。這種過度教育不僅違背教育規律、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

  中小學生的學習,不僅需要掌握書本知識,更需要透過實踐活動,促進其智慧的發展。實施“雙減"政策,必須調整中小學的教育活動結構,在減少大星單調、重低效的知識學習負擔的同時,著力加強學生的綜合實踐教育。

  實施“雙減”政策,必須最佳化課內外教育結構,在滿足學生教育需求側上下功夫。中央要求”鼓勵支援學校開展各種課後育人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這裡,必須科學定位和整體最佳化學校教育課程育人體系和學校課後育人體系的關係。

  作為家長,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焦慮,培養家庭正確的教育觀念,引導孩子多元化發展,有健康的體魄,陽光的性格,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做好家校結合,為孩子共同創造一個良好寬鬆的成長氛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