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春節》觀後感

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春節》觀後感

  億萬人同時遷徙的壯觀,只為了春節的一次團圓。下面是紀錄片《中國春節》,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春節》觀後感一: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的最大特色,在於其對中國春節接近零距離的觀察。節目採取“直播”的方式,播放內容在當日錄製完成後,經剪輯潤色,延遲幾日後播出。由於拍攝至放送時間間隔很短,可以使觀眾獲得觀看現場直播的生動感,這幾乎讓英國觀眾與中國觀眾同步度過猴年春節。

  紀錄片播出後,引發了海外華人以及外國觀眾的共鳴。英國網友留言說:“打算明年在春節的時候去中國旅遊,親身體驗一下”,並表示“迫不及待想去中國玩兒”。留英的中國學生也觀看了節目,紛紛留言:自己每天都在電視機前等候著節目的播出——“好幾年都沒回家過年了,看著這個節目讓我更加想家了,終於能在英國到一點年味兒!”

  伯明翰城市大學媒體理論博士教授StephanieFremaux表示,自己非常喜歡看這個關注中國春節的系列節目,認為它向觀眾分享了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也讓觀眾理解了不同文化。“這一點也越來越重要,對於世界的理解越深,我們越能進行高水平的遷移和知識交流。”

  該片製片人楊建坦言,在全球化的當下,解讀“中國故事”不僅是中國一方的期望,也是全世界的期待。“當中國早已經成為無法忽視的存在時,世界也更渴望瞭解一個更真實的中國。”

  藉由西方主持人在中國的體驗,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上以“第三者”的視角去觀察。“這部紀錄片以西方的眼光重新解讀中國春節,不俯視也不仰視,不僅發現了春節的文化魅力,也表達了春節所寄予中國人的當代精神。”他說。

  據悉,《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由五洲傳播中心與英國雄獅電視公司(LionTV)聯合制作,已登陸國內各大影片網站。

  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春節》觀後感二:

  bbc的紀錄片可以說是聞名世界的,這源自於它精良的製作以及電影級別的鏡頭。在這部講述中國新年的紀錄片中也一樣。

  第一集的鏡頭是最美的。無論是春運的人頭攢動,還是冰城哈爾濱,又或者是清晨的北京,同樣的場景在bbc的鏡頭中就顯得特別的美麗。就拿北京的大褲衩來說,這個建築在各種鏡頭中不知道看過多少次,前不久才去過北京,對北京的城市風貌建築感覺其實很一般。可是bbc的鏡頭中,北京顯出了萬全不一樣的氣質,更大氣,更摩登了吧。最美的當屬打樹花了,看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火樹銀花。鏡頭,無意是吸引我看bbc的紀錄片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集則有趣的`多,主要以食物為主。看到兩個歪果仁拿著木耳說是蘑菇,抱著冬瓜說是葫蘆,我真是笑了。這次bbc還十分接地氣的介紹了泡椒鳳爪和辣條,不知道兩個主持人品嚐的時候是何種心情。還有混著喝白酒的橋段,真的不怕喝倒嗎哈哈哈!介紹的花卉市場的拍賣倒是讓我開了眼界,之前對此毫無瞭解。哦,對了,還有神級春晚。總體來說還算比較客觀,一些比較重要的新年現象都被提及了。

  第三集我不得不承認,沒看完。香港的比重佔據了非常大的篇幅。內容上也沒什麼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到底是乾兒子啊。本來想給5星的,現在只能給4星了。

  總體來說,第一集很美,第二集很有趣,總體節奏把握的很好,節奏對於紀錄片來說是最重要的。唯一讓我有點疲憊的是整體的講述邏輯。看似好像很有邏輯,從北往南的幾個地方,但是實際上在敘述的時候卻顯得很凌亂,既不是以地點來作為邏輯線,也不是以時間來作為邏輯線,各種無徵兆跳躍,讓人有點凌亂,大概是這個導演的風格?

  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春節》觀後感三:

  用三天每天一集看完了最新的BBC紀錄片《中國新年》。前兩集拍攝的很好,以幾位不同的外景主持人在各地深入介紹體驗中國人是怎麼過新年的及為了新年整個國家政府在後臺的努力運轉展開的中國春節。看得人真是自豪感油升。背景音樂是很典型的英式中國風。

  中國紅紅的熱鬧的景色、家人的團聚、背後政府強大的運轉再從中融入了中國的傳統習俗,給外國人幾乎是全方位的介紹中國新年。片中哈爾濱冰城,北京打樹花和第二集片尾北京城夜空的煙花真的讓人很感動。

  但是第三集我幾乎是快進看的跳過了HK,拍攝的略倉促。可能是想從香港這個中英都有影子的城市拉近中英觀眾的距離感,但是拉近不了我的認同和歸屬感。雖然選擇錄製的城市相對數量較少,但總體是一部很不錯的紀錄片。

  對了紀錄片中講到打樹花是最後一位傳承人,其實不是啦。在cctv9《太行山處過大年》紀錄片裡有專門介紹各種各樣的煙花和打樹花哦。

  感慨祖國的地大物博,為生為中國人而驕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