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範文(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1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後, 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授課期間,航天員透過視訊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進行了全程現場直播,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分設4個地面分課堂,共約1420名中小學生代表參加現場活動。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共同主辦,中國科技館及載人航天工程相關參研參試單位提供支援。“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三位航天員首先為大家展示了在太空中轉身的神奇現象。這個原本在地面上難度係數為零的普通動作,在太空中卻隱藏著很高深的物理知識。太空轉身實驗的核心關鍵詞叫做角動量。角動量是描述物體轉動的物理量。這個試驗所展現的是在微重力的環境中,航天員在不接觸空間站的情況下,類似於理想狀態下驗證“沒有外力矩,物體會處於角動量守恆”。航天員上半身向左轉動時,按照角動量守衡的原則,下半身就會向右轉。另一個動作是航天員伸展身體的時候,因為質量分佈得離旋轉軸比較遠,轉動慣性比較大,所以角速度就減慢,通俗地說就是轉得慢了。而當把四肢收回時,轉動慣性小,角速度就會增加,直觀感受就是轉動速度變快了。

  浮力與重力是伴生的,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曾出現過這樣的鏡頭:一旦重力消失,浮力也就沒了,人們在游泳的時候都會變得更艱難。太空老師王亞平所開展的浮力消失實驗,展現的就是這一現象。浮力來源於重力引起的液體在不同深度的壓強差。當重力消失時,液體內部壓強相同,浮力也就消失了。不過地球表面難以讓浮力消失,這個試驗很難直觀地展示出來。在空間站的微重力條件下,浮力和重力之間的伴生關係可以非常清楚地顯現。

  當航天員往水球中打入一個氣泡,因為在太空中浮力已經消失了,所以氣泡不會向上飄,而是老老實實待在水球中,水球因此被氣泡變為了兩部分,中間是空氣,氣泡周圍是水。這個時候整個水球就變成了兩個透鏡,外圈成為了一個凸透鏡,所以呈現出一個倒立的像,內圈相當於變成了兩個凹透鏡的組合,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時看到一正一倒的兩個像。首先就是在失重環境下,水滴會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收縮成一個接近完美球體的水球,而在地面上,因為受重力影響,水滴呈現為水滴形,幾乎不可能獲得一個完美的水球。其次,就是這個水球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凸透鏡,如果你站在這個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以外,就看到的就是一個倒立的實像。最後,就是在水球中打入一個氣泡,因為太空中浮力消失,這個氣泡不會飄出來,它就老老實實的待在裡邊。

  在地面環境中,將泡騰片扔進水球裡,就能看到氣泡上浮,可在中國空間站的失重環境中,因為浮力的消失,泡騰片扔進水中的產生的氣泡不再上浮,而是相互擠壓,最後就會形成一個很有意思的樣子,這個水球也會被氣泡撐得更大,就能看到水球一點點膨脹的效果。

  這一次太空授課,讓大家直觀能夠感受到空間站太空環境和地面環境的不同。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內容,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啟發,用實驗的方式,用天地互動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這也是這次太空授課很重要的作用。它並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在看完這些實驗的內容後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再去探索還會發生什麼,讓學生在地面上去嘗試更多可能的方案。讓學生去了解這背後更深層次的東西。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2

  此次“天宮課堂”開講實則是2013年航天員王亞平進行首次太空授課的延續。根據先前公佈的授課內容,三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轉身,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

  航天員的授課互動必須小心謹慎,既不能動作幅度太大,干擾到正常飛行,還要當心飄浮的實驗器材和液滴影響到航天器安全。航天員們不時地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在實驗過程中耐心詳細地講解實驗器材、原理和步驟,並且及時總結實驗要點,循循善誘、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推進課堂,看到航天員們在我們自己的空間站進行授課,我內心無比激動。細胞學實驗、水膜張力等奇妙的科學展示讓我大開眼界,對科學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感嘆科學魅力的同時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何其有幸,生於華夏”,想到國家從苦難之中走到今天成就,感慨萬千,這是屬於奮鬥者的時代。只有奮鬥者才能創造出一個個輝煌,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必將不負期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我的熱血力量!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3

  “天宮課堂”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推出的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將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授課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為主要物件,採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2021年12月9日下午15:40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4

  今天我們有幸觀看了天宮課堂的直播。3位宇航員用連線的方式,帶領大家參觀了太空家園。

  王亞平老師向我們展示了宇航員們在天和核心艙內工作與生活的場景。由於在太空中,微重力會導致血液上升,所以核心艙內還配備了太空跑步機和太空腳踏車。王亞平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只有在太空中才能完成的小實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麗的水膜張力實驗。只見王亞平老師在葉光富老師的協助下,運用滴管在支架上製作出了透亮的水膜。奇怪的是,水竟然沒有滴落下來。接著,王亞平老師拿出了一朵紙質的粉色小花,說道,這是她和女兒一起在400千米以外的地球上做的太空花,並放在了水膜上,紙花在旋轉中慢慢綻放了開來,在太空中別樣的美麗。

  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用一種特殊的行動和奉獻的精神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也要向宇航員學習這樣的精神。請祖國放心,強國有我們!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5

  12月9日,被稱作最硬核直播課堂的“天宮課堂”開課啦!這是讓同學們從不同緯度感受祖國強大、樹立中國夢的好機會。上海市市八初級中學千帆中隊的孩子們懷著期待與夢想觀看了“天宮課堂”。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首次進行太空授課。3名航天員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向青少年演示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象,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水膜張力實驗等這些奇妙而精彩的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們的驚呼聲、掌聲不絕於耳。當王亞平老師進行高難度的操作時,比如往水球裡放入泡騰片,我感覺到現場所有的學生都屏住了呼吸,那個小小的“水晶球”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當水球中的氣泡翻滾時,那種欣喜和感動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這種透過凸顯天地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航天員演示的奇妙物理現象在無數孩子的心底播下了一顆有關“星辰大海”的種子。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循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太空出差的頻率更快、時間更長,無不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遨遊蒼穹、“羲和”追日……浩瀚太空裡,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大片。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這樣難得的“天宮課堂”,對學生來說是一堂精彩有趣的科學課。這次授課活動在學生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定會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求索過程。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6

  今天我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看見了我們奇妙的空間站,王亞平阿姨給我們介紹了他們在空間站的吃住行,太有趣,太奇妙了!

  這節課我學到了失重對身體的影響和在太空對身體的保護措施,失重條件下細胞生長髮育的研究,太空失重浮力消失的.實驗,水膜實驗,花朵在太空綻放,微重力下水膜注水變水球,水球的成像和藍色水球與泡騰片形成氣泡的美麗化學反應等等太多有趣的實驗現象,還回答了香港澳門等好多同學的問題,太讚了!

  感謝叔叔阿姨們的講解,祝你們在太空工作順利!

  少年強則中國強,看完後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要努力學習,以後也能飛到太空,為國家做貢獻!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7

  偉大事業孕育著偉大精神。回望航天事業發展史,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著14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齊奮鬥,激盪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徵程,逐夢新時代。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8

  今天下午,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的直播課。這節課,我領略了在外太空的神奇現象,使我歎為觀止。王亞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許多神奇現象,比如王亞平老師把一張沾滿水的毛巾用力地擰了一下,水沒有掉到地上,而是牢固環繞在她的手上,像一副手套一樣,簡直不可思議。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9

  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看了天宮課堂,我覺得微重力平臺的磁懸浮平衡和攝像頭定位的功能很了不起。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嚴謹科學的實驗現象和知識,都需要我們一點點的探索,一點點的努力,才能像愛因斯坦一樣做出偉大的發明,才能像牛頓一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才能讓別人看到我們的成功!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10

  透過觀看本次天宮課堂,我收穫了許多知識。比如我知道了“完全失重”時重力並沒有消失;地面物體受到的重力是萬有引力的表現;液體球結晶外觀像“冰球”,實為“熱球”;快速旋轉會使水油在離心作用下實現分層;懸浮實驗臺可以透過噴氣和磁懸浮控制……這次學習令我對外太空有了更多無限的遐想。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11

  最讓我著迷的是水油分離實驗。在地球上,水油迅速分離開了,而在太空上,只有讓水油進行離心運動,才能使水油分離,這讓我對太空上做實驗有了濃厚的興趣。天地互動環節,航天員回答了現場學生提的一些問題,這讓我對太空有了更多好奇心,同時我也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

  三年級天宮課堂的學生觀後感 篇12

  今天,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三位偉大的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給我們演示了幾個神奇的實驗,我最感興趣的是液橋演示實驗,跟著王亞平老師我也做了一次,發現地球和太空上的情況完全不同,太空中的液橋讓我嘖嘖稱奇,也激發了我的科學夢。我佩服航天員們淵博的知識和探索太空的勇氣。長大後我也想像他們一樣為航天強國而努力奮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