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精選17篇)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精選17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

  還是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介紹,後來又看到其他人的推薦,然後在我沒劇追的時候想著去瞟兩眼。但是看了,哪兒只是瞟兩眼的事情啊,三集看完,意猶未盡。紀錄片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傳家》《旗袍》《舌尖上的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又多了個《我在故宮修文物》。

  有人說那是最好的一個職業,工作在中國地價最貴的地方,接觸的是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國寶,工作要求是朝九晚五,下午五點一定要下班,不能加班。因為五點以後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光線不好。還有人說它就是故宮的招聘宣傳片。看完三集不能忘記的是,鐘錶組的王師傅修理鐘錶的時候專注的神情,逛展館的時候看到自己花費大半年修復的鐘表呆呆的在櫥窗裡不能動的時候的傷心,還有想起自己快要退休不能再修可稱為臻品的鐘表文物時的落寞。王津師傅帶著徒弟去參加鐘錶屆的博覽會,一個大叔向王師傅展示他收藏的懷錶一直強調自己的表是伊麗莎白女王送給其女兒的禮物時,王師傅那看透世事的笑容。半集紀錄片讓人看到了一個鐘錶工匠傳承著的中國匠人精神,認真,負責,儒雅,內斂。所以王師傅已經成了很多很多人的男神。

  還有陶瓷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學霸美女,看她就知道了什麼叫勝在氣質。她騎著腳踏車走在故宮院牆裡面時,旁白道:上一個這樣做的人是溥儀。還有木工組去打杏子,拿著蓋過文物的紙去接故宮裡面長熟的杏子。故宮院裡面的貓,老師傅開過每天必經的七道院牆門給這些野貓喂貓糧,據講這些貓是宮廷御貓的後代。幾百年的時光,一個王朝覆滅了,曾經壁壘森嚴無比輝煌的宮殿成了人們遊玩時候的去處,曾經的貴人現在也不知在何方,一直守著故宮的竟然是這群貓。

  書畫組的師傅又幽默又樂觀又懂得生活,工作閒暇之餘還會彈彈吉他。看著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感覺無比自豪,看著自己的徒弟感覺後繼有人自己就很幸福。曾經的前輩馮忠蓮先生花費十年臨摹了《清明上河圖》,現在她的那幅《清明上河圖》也成了一件國寶。他們看著面前書畫的修復痕跡就可以看出上一個修復這幅畫的人有什麼樣品性甚至什麼樣的相貌,他們在和歷史對話。修復曾經的畫絹,透過現代的高科技儀器看到了曾經修復過的部分和原畫材質明顯的區別,師傅開玩笑說,這個匠人把畫修成這樣,被皇上發現那肯定要砍頭的。不知道是百年前的哪個年前的匠人讓現在的儀器找出了不認真工作的證據。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2

  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吸引了眾人的眼光。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裡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群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絡起來。

  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為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為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著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著。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

  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絡,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傳承工匠精神。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著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痴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

  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3

  曾看過一本叫《啞舍》的書,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啞舍裡的古物,每一件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為它們都不會說話”。當一個朝代覆滅,一段歷史結束,時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實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從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尋當年文化存在過的痕跡。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一種極為親和的態度,為我們展現了文物修復者的工作,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激動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溫馨的日常。曾經我認為,他們與文物之間的態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帶著敬畏與小心。但我發現自己錯了,那些文物修復人員與文物的相處沒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帶著一種處驚不變的悠然。

  文物修復工作肯定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紀錄片中他們反覆強調:做這項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經過歲月洗禮的文物們身上都帶著一股安靜的味道,在被故宮的紅色宮牆隔絕出的另一方世界裡,浮躁喧囂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的。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幾十年的老師傅,有著現代社會上的人很難見到的堅持。

  在故宮這些老師傅中,王津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儒雅的老人看著展窗裡那些被修復好的鐘表,細細回憶著當年修復它們時的點點滴滴,真是溫柔極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復過的文物,一定也會記得,有一雙溫暖的手,帶著耐心與細心,一點一點輕柔地撫平他們身上的傷疤。突然覺得,文物修復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對文物的一種陪伴、一種長情的告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種方法,讓自己在世界上留下存在過的痕跡,可是歲月總是會無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這種歷史的見證者還存在,人們就不會忘記這些文物修復者的名字。

  總有一個詞讓我感動,它叫傳承。許多老師傅深受父輩的影響選擇這門工作,手藝也是從父輩或者師傅那裡傳下來的。直到現在,故宮採取還是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這種手藝之間的代代相傳,又何嘗不是在保護文物?畢竟文物護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很開心,如今還是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承擔起這份護養文物的責任,去成為傳承中的一環。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換了不知道多少個王朝,但總有一些東西躲過時光的侵蝕。故宮簡樸的房間裡,那些得歷史青睞的人和物,相知相伴,守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4

  紀錄片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

  從古至今,修繕文物。總有許多人才在裡面。而其中永不變的,是深深埋在每一個文物修復師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復師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工作。而在故宮修文物,更是人中龍鳳。修復一件文物,不僅需要匠人的細心與仔細,更需要他們幾十年以來對於文物的認識和專業素養。

  我觀看的是對於青銅器的修繕。青銅在經過成百上千年的腐蝕和氧化,呈現出了各種細微的紋路裂縫和微妙的顏色。在修復的過程中,修復師門眼睛看著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讓一件件被歲月剝蝕了墨色的青銅器重現了原本的容貌。這時我想起了不知是誰說過的一句話:”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灰關鎖,金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句話我的印象很深,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讓這些封塵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見光明。

  穿過層層深鎖的宮牆,除了這些古典琉璃的建築物,能夠帶領我們進入歷史悠長之河的,便只有這些曾經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復師所做的不僅僅是要修復這些文物,每一次修復,更是與古代的對話。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

  這樣的工作,著實讓人著迷和嚮往。作為一名高中生,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是這種熱愛藝術,熱愛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斷鑽研,不斷深造。匠人的名號,便由此叫來。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們身上卻肩負著不平凡的使命。我羨慕他們,也敬佩他們。

  紀錄片,紀錄片。百度給它定義的本質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核心是真實。也就是說,紀錄片所記錄的,是生活。一部優秀的紀錄片總是能給觀看的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它能使我們帶入生活,影響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傳達一種優秀的精神品質和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需要這種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和工作,保持著高度的嚴謹和十分的熱情來對待生活。

  所有的紀錄片的目的,都是想要傳達某種精神,那些優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傳承和發展,世世代代,綿延不斷。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無他人。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5

  “擇一事,終一生。”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我只覺得平淡無奇。但最近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本書後,瞭解到有這麼一群文物修復師傅,甘於寂寞,偏居一隅,卻用自己精湛的手藝讓很多古老的文物重新煥發生機。我突然明白,在當下這個浮躁且喧囂的時代,“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尤其是用一生去堅守一件事,是多麼彌足珍貴,值得學習。

  正值故宮博物院建館90週年,為了趕上院慶展覽,鐘錶組的師傅加班加點的修復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木器組的師傅夜以繼日的修復乾隆60大壽時的32展屏風,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陶瓷組修復三彩馬的故事,文物修復師傅們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佩。

  工匠精神需要嚴謹求實。王五勝師傅所修復的唐三彩馬,缺失了一條尾巴。他為了補上那條尾巴,查閱了關於唐朝不同時期出土的三彩馬造型的資料,還特地去博物館實地研究唐朝出土的三彩馬,並請專家會診討論。最終,由於爭議太大,他決定放棄修補馬尾巴。王師傅的放棄,並非出於無奈,恰恰相反是基於對歷史的尊重。這讓我明白,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事實為依據,不能以臆想中的“完美”為目標。

  工匠精神需要奉獻。陶瓷組的工作場地是古時的“冷宮”,十分偏僻,每天早上都要去熱水間打一整天的開水,也不能用電子裝置,但師傅們並沒有因為工作條件的簡陋而鬆懈,仍舊踏踏實實年復一年的認真工作著。王五勝老師傅從1983年進入故宮工作,已經有30多年了,他為文物修復奮鬥了一輩子,也為文物保護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正是因為文物修復師們的甘於寂寞、無私奉獻,用自己的雙手修復著文物、修復著人心,我們才有機會欣賞這些曠世“國寶”,領略那些塵封的歷史。

  工匠精神需要挑戰自我。那匹唐三彩馬破損嚴重,一條尾巴都斷了,顏料也脫落了一大片,難度何其之大。面對困難,陶瓷組並沒有放棄,反反覆覆經過兩三個月的改進再改進,這匹唐三彩馬幾乎恢復了它先時的雄姿。反觀我,遇上稍微難一些的奧數題,就磨磨蹭蹭,不願動筆,那些很難的題,我連看都不想看上一眼,更別提主動挑戰了。從今往後,我要學習工匠精神,勇於突破,敢於挑戰自我。

  故宮的歷史文物有100餘萬件之多,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修不完。人終將老去,但工匠精神是不會消失的。匠人,匠心,薪火相傳。希望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少年,都能傳承工匠精神,更好地的奉獻社會,服務國家,圓夢小康。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6

  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工匠精神”,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莫過於對中國匠人精神的最好詮釋吧。

  被網友譽為“故宮男神”的鐘表組王津師傅,修復過最複雜的鐘當屬2010年修復的“老人變戲法鍾”。這座古董鍾由瑞士鐘錶大師路易斯·羅卡特公元1829年(道光九年)製造,共有七套傳動裝置,70多釐米高。鐘有多套動力系統,鍾裡的戲法老人,手中的豆子、小球可變色。運轉時,鐘頂小鳥不斷張嘴、轉身、擺動翅膀,身下圓球隨之轉動,三個圓盤也同時不斷變色轉動。為修好它,王津和專家、助手耗時一年。

  龍袍的緙絲,熟練工織一天只得幾寸。乾隆的御稿箱(漆器)有120層漆,顏色還不同,漆工一整夜爬樹割膠,得漆8兩。馮忠蓮師傅臨摹《清明上河圖》,花了整整十年!這些看讓去讓人驚訝的事情就是每個故宮修復師的日常,也是每個人的寫照。樸實無華卻執著深耕,沒有對這份工作的痴愛、執著與耐心,是無論如何也沒法一呆就是一輩子。

  宮廷內外,兩種世界。《我在故宮修文物》之所以能一舉成名,是因為它戳中了現代社會的痛點——浮躁。我們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快最高的收益,渴望輕鬆的工作卻不願付出艱辛的勞動。工業化大生產帶來的大量快消品,衝擊著那些精益求精者的生存,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經典在現在社會很好被人提及。企業不再專注於改善產品效能、注重使用者體驗上,而是把大量的今天投放到如何做好營銷快速吸引眼球獲取利潤上,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看起來那麼的可笑,卻很實用。但短期的效益並不能代表長期的發展,這些年人們更願意花大價錢去國外買衣食物品,也不願在國內買更低價的產品,這其中似乎不僅僅是盲目崇洋媚外那麼簡單。

  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而中國的百年企業似乎還沒有。日本一直被稱作是購物者的天堂,不像中國的商業市場,充滿同質化的連鎖品牌,在日本,追求個性化、極致化的體驗被看做最重要的。這與日本本身的社會文化相關。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

  不像國內很多人對“匠人”的否定和誤解,認為匠人是守舊落後的代名詞,甚至是手工業者的低技術活。在維基百科日文上,有一段對於“匠人氣質”的定義是這麼說的:“追求自己手藝的進步,並對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錢和時間的制約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協,只做自己能夠認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棄利益於不顧,也要使出渾身解數完成。”

  就拿日本的電飯鍋說事,三菱電器在研製一款新型電飯鍋的時候,就邀請了3000人在全日本壽司店進行品嚐,找到了最適應日本人口感的米,再透過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研究此種米粒的烹製過程,最終選定了製造電飯鍋內膽的竹炭材料,然後再派出幾個小組在全日本搜尋最理想的竹炭原料,用3000度的高溫燒製3個月時間,最後再取精去糟選取精花產物做成新型電飯鍋內膽,儘管此類電飯鍋售價較高(約合7000多元人民幣),但憑藉著在米制烹飪上的獨一無二的優異表現得到了市場的熱捧。

  這樣子的執著、精益求精試問哪個消費者不能被征服,而國內的又有哪家能做到如此。不僅企業如此,手工匠人們更是如此。日本名叫NobuoOkano的手工匠人,他花了30多年的時間在舊書修復工作上。凡是他經手的書,沒有一個是不能被修復的。這類人對自己的手藝有著近乎神經質般的追求,不輕易被金錢所動,耐得住性子去執著的追求,去實現他們心中的那份追求。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7

  紀錄片記錄著這群有意思的人,還有他們手中的代代傳承。如今早已見不到的師徒制,依然存在於故宮這門久遠的手藝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機緣,來到這裡有了自己的師傅。這是傳承的溫度。他們要怎樣適應裡外這種反差的呢?都是同齡人,好有興趣去採訪一下……正因為有他們,才能有修復的新生。

  無論如何新生,紀錄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經延續了千年的技法,樸素而有效。高科技的當下看著這些傳統的方式,感覺特別有意思。製漿糊,晾樹漆,用豬血,諸如此類blabla~這也是傳承的溫度。

  篇幅所限,短短3集,已經沒有更多容量去告訴人們何以完善修復技藝,怎樣才能更加規範有效,而現代技術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國家和社會需要做些什麼,以及每個個體應該如何面對。如果能夠篇幅加大,讓闡述更全面,當然會更好。我們也感受得到工作環境看上去也比較簡單,陳舊。但換個角度想,這種自由舒服的狀態,略顯陳舊但熟悉的陳列和工具,是幾代人共同的記憶,或許更能給人以安全感和溫暖呢?每件工具都飽含著傳承的溫度。等幾年之後,老一輩都退了休,中堅力量和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崛起,與之相伴的環境也會相應發生著變化。

  不過能夠感受到紀錄片更側重於講述人,告訴我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工作,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這神秘的深宮有著怎樣一種生活。只看片名,應該不會能想到是這樣一種平實的風格。我很喜歡這種側重,濃濃的人情味。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太多真摯感情才能從事一生的職業。文物是有溫度的生命,他們理應需要更多人的執著與熱忱。

  至於文物保護中還有著諸多的問題,那是當然的。如何讓修復的工作環境更規範,更先進。保護不當,資金不足,最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條文的缺失,讓很多人鑽了空。怎樣才能讓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永遠能肩負傳承千年文化與精神的使命,這其中還包含著太多的內容,太多的路要走,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紀錄片起碼給了我們一個啟發,一個起點,讓我們認識了一群執著又從容的有意思的人。也衷心的期盼在保護的這條路上,他們能夠走得更堅實,更完善。

  一道宮門,兩重世界。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8

  故宮古器,流傳至今,一般人觀賞古器時只會嘆於文物的精美、皇家的奢侈,卻從無想過文物展出背後的,卻是有著一群默默無聞的專家、技藝高超的匠人,日復一日地做著那枯燥而又精細無比、不容有誤的工作。《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系列紀錄片即是記錄了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在無數人嚮往的故宮裡工作,他們親手觸碰過價值連城的皇家文物,他們見證著一件又一件文物從破舊到恢復原貌。他們,就是中國傳統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他們,就是最頂級的文物修復者;他們,就是原本這一輩子都不會被公眾所熟悉的既普通又偉大的幕後工作者。

  該紀錄片以輕快的節奏、年輕的視角,重點記錄了眾多還未現世的抑或是世人無法見之精細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此片第一次完整呈現了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這部紀錄片不僅一下子把我們與這些巨匠拉近了距離,而且給森嚴的紫禁城帶來了一絲生命的氣息。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90週年的獻禮紀錄片,3集的劇情設定也是圍繞著故宮工匠們為了準備大慶而修文物的故事。而整個紀錄片中我感觸最深的片段就是鐘錶組的王津老師看著他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修復好的鐘表,本來整個鐘錶上了鏈條後,鐘錶上會有多隻銅質麻雀揮舞翅膀,結果展出的只是個靜態展品,王津老師看著他花了很多心血的作品卻無法展示真正原貌對著鏡頭說心疼,讓觀眾的我們也跟著有點心疼他了,多可惜啊!我們既可惜他們的修復的心力,又可惜了這些文物被遮住的光華。紀錄片還有一個片段時王津老師去參加一個古代宮廷鐘錶的展覽,面對著臺灣收藏家的自豪炫耀與展示,王老師十分淡定,只因在他心裡,這些鐘錶的意義與他平時手中修過的鐘表不可同日而語。這既是一個鐘錶修復師內心的驕傲,也是對中華民族曾有過的偉大精粹的自豪。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還得知了我們過去所不能瞭解的故宮的工作與生活。故宮的工作是嚴格的,他們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在故宮裡面煮水、吸菸;故宮的生活是有趣的,工作人員會在裡面移樹種、打果子,這又拉近了我們與那感覺無比冷清的紫禁城的點點距離。故宮中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採取師徒制,也正是這師徒傳承、薪火相傳的制度,讓冷冰冰的故宮溫暖了起來。

  然而,在該片中,讓我印象深刻還有這樣的一句話,織繡修復組中的陳楊說到,年輕的一代都忍受不了緙絲了,因為太費工費力費時間,織造的時候特別費眼睛,現代人已經不再會選擇這個了,但是,陳楊的職業感卻在潛移默化中推動著她去承擔這樣的一個責任,而這,就是這些匠人們的偉大之處。

  “匠人們內心的強大,比戲劇化的人物更具有感染力”,這是一個網友對這部紀錄片的評價。透過這麼一部紀錄片我們不僅能看到眾多精美文物,更是讓我們看到那一位位平凡卻值得我們每一人去尊敬的文物修復師,他們的言談舉止與我們無異,和我們同樣生活在機器工業時代,他們的手藝卻有著幾千年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裡,專家沒有板起面孔說話,沒有像說明書一樣介紹與修復相關的專業知識,它以生活化的手法刻畫人物,刻畫了師徒傳承的情懷,以及他們對於職業的驕傲熱情,同時片中還穿插了修復工作者打杏兒、養貓、移樹等接地氣的日常,這一切將一群默默無聞但技術出神入化的手藝人帶到公眾面前,讓我們瞭解了這麼一個偉大的職業。

  雖然該片只有3集,短短150分鐘,卻是導演葉君、蕭寒用了5年時間進行調查,攝製組工作人員跟文物修復師一起生活了4個月,後期做了6個月才製作出來的、如此精良,讓我們既感動、讚歎於幕前,又讓我們佩服於幕後的紀錄片,怎麼能讓人不喜歡呢。

  最後,致敬中華民族的精粹,致敬默默無聞而又無比偉大的文物修復師,致敬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9

  歷時三天,我終於把這部電影看完了。

  很感動。

  這是看完後的第一感覺。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有那麼一群人每天都在做那麼細緻如絲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恍然間,十年,二十年,一輩子就這樣在一間房子裡度過了......

  帶著谷歌眼鏡修補畫作,吃著師傅輩或是清朝更早以前的先人中的杏樹結的果實。那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呢?二次創作總會把自己的想法融入進去。當一張張殘破不堪的畫作,當一個個破損的看不出型的瑟,在他們手下都可以煥然一新。這比韓國整容術更高超,更有成就感。和古人的對話,和幾百年前的人在同一件物品上相逢,該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動呢?

  比起重新整理三觀的各式各樣的文物和高科技的結合。我更感動的是有那麼一群年輕人願意遠離這個喧囂的事情,在那個靜的出奇的地方願意做這麼一件急需要耐心。細心的活。週一騎著腳踏車路過慈寧宮的時候,在幾百年前溥儀也這樣做過。如果時光可以重逢,那他們又會說些什麼?

  在必須一次成功不許失敗的工作中,該是做到一種怎麼樣的極致才可以完美的去修復,去重建呢?

  反觀自己,有時候連起碼的認真都沒有。他們這一群人在輕鬆的環境下就能做到極致。那麼我自己是否可以呢?我想是可以的。沒有誰是天生就可以那樣,也沒有誰,一次就可以成功。但是用200%的要求去做100%的事情。我想那是可以的。那是可以做到的。

  just do it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0

  剛從故宮旅遊回來,便看了這部朋友推薦的紀錄片。

  介紹這一紀錄片的文章中提到,故宮裡的幾個師傅曾經想讓紀錄片的製作人員刪除一些太生活化的畫面,比如說師傅之間互相的調侃,師徒之間扯個大簾子,接下樹上搖下來的水果等等畫面。師傅們覺得這些畫面顯得他們太不專業了。紀錄片的製作人員執意留下了這些畫面,而個人覺得,這些畫面反而是這部紀錄片最精彩的部分。

  當師傅們在樹下接水果,或者是在唸叨誰搶走了種樹的地盤時,感覺他們就像故宮裡的主人;他們半隻腳踏在過去,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文物上凝固自己的心血,卻又用著現代性的話語,做著與現代社會各個不符的悠閒事情——親手從大院裡摘水果。他們好像和這個世界的浮躁和繁華隔離, 一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他們的生活當然不是完全遠離現今的;畢竟他們傑出手藝的觀賞者,還是現代的人們。是那些打著繽紛的雨傘,舉著大喇叭,在故宮喧喧鬧鬧,吵吵嚷嚷的人們。

  文物修復後,展出的時間只是一小段;甚至,就如修復鐘錶的師傅所感嘆的,花了那麼長時間修好了鍾,它們在展覽的櫥櫃裡還是一動不動。這些師傅所關注的細節,這些師傅所傾注的心血,恐怕是大多數遊人,那些在文物面前用手機拍照3秒便匆匆趕往下一秒的人,所感受不到的。

  因此,這個紀錄片所傳達的古典情懷,則更讓人感嘆和欽佩。故宮裡的師傅大多一輩子都在修文物,他們想象文物的作用,想象當時的畫面,讓自己穿越到那個時代,模仿當時的技藝對文物進行修復。

  之前,曾經和朋友討論過,對於這種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的東西,是否還有保護的價值呢?

  這個回答,恐怕因人而異。但起碼在觀看這種紀錄片後,再去欣賞文物時,佩服於它們的價值和它們所搭載的那個時代。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1

  在觀看了三集《我在故宮修文物》後,我對中國古代文化興趣昂然,同時也生出了許多想法。

  首先,是對修理文物這一職業的看法,修理古書畫是最有意義的修理工作了,也最考驗技術。我覺得人一生能親自摸到這些流傳千古的名畫,是何其幸運啊!能有幸修補它們,每日端詳它們,是與古人對話的一種神奇方式,與作者對話,與前代修補者的對話。修理鐘錶也很有趣,機器的運轉,法條的抽動,鳥獸蟲魚都像活過來了,精準的報時,修理文物可以是說是穿梭時間,想象歷史的優雅職業了。

  這部紀錄片生動地體現了現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一點一點缺失了的工匠精神,故宮裡傳統的師徒制,家族代代傳承的手藝,憑手藝功夫吃飯,專注、不為名利,只為作品,其實有時藝術家是比不上工匠的,如果收藏傢俱或是小玩意兒,就會發現明代的工匠是多麼出色的藝術家,有幾個當代畫家人能比。

  踏實、不急躁,實事求是,耐心、專注、事業心,是做任何學問,無論是藝術、文學還是科學,都少不了這樣的工匠精神,一個人如果承認“我就是個匠人”,那麼他就可以把這事做好做完整。

  另外我認為國家對文物的看法和保護方式欠妥,在紀錄片中,帝王嬪妃冬天裡烤火的一大批籠子就定義為文物修理,而且全部都要修費時費力,而許多精美的青銅器反倒被擱置在一旁,這是對文物定義的泛濫,反而失去的精華,就像貪食的孩子,好的壞的都要抱在懷裡,古代的東西也要區分糟粕。這就是中國人在破壞了許多文物之後,發現需要保護他們了,於是剩下所有有點年代的東西,管他什麼又沒有價值,於藝術文化有沒有影響,一起都算做文物同樣保護,那我們只能一笑了之。

  對於古代的能工巧匠,我十分佩服那些精美的鐘表,形形色色的雕刻、字畫無疑不是巧奪天工。王朝更迭風雲變化無數戰火,中國的農業文明制度上一直沒有更大的進步,不斷前進的是多元化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包容萬物。

  紀錄片裡有一個鏡頭,騎行在星期一無遊客的故宮前,這是末代皇帝溥儀最先享受到的景緻,宏偉的建築氣勢,王朝的興衰又平靜的像壁上睡著了的龍蟒。

  修文物是與古今的對話,也是與未來的對話,因為,可能在未來裡,還會有無數人來觀摩這些文物。

  逝去的是歷史,留下的是記憶。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2

  還是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介紹,後來又看到其他人的推薦,然後在我沒劇追的時候想著去瞟兩眼。但是看了,哪兒只是瞟兩眼的事情啊,三集看完,意猶未盡。紀錄片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傳家》《旗袍》《舌尖上的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又多了個《我在故宮修文物》。

  有人說那是最好的一個職業,工作在中國地價最貴的地方,接觸的是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國寶,工作要求是朝九晚五,下午五點一定要下班,不能加班。因為五點以後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光線不好。 還有人說它就是故宮的招聘宣傳片。看完三集不能忘記的是,鐘錶組的王師傅修理鐘錶的時候專注的神情,逛展館的時候看到自己花費大半年修復的鐘表呆呆的在櫥窗裡不能動的時候的傷心,還有想起自己快要退休不能再修可稱為臻品的鐘表文物時的落寞。王津師傅帶著徒弟去參加鐘錶屆的博覽會,一個大叔向王師傅展示他收藏的懷錶一直強調自己的表是伊麗莎白女王送給其女兒的禮物時,王師傅那看透世事的笑容。半集紀錄片讓人看到了一個鐘錶工匠傳承著的中國匠人精神,認真,負責,儒雅,內斂。所以王師傅已經成了很多很多人的男神。

  還有 陶瓷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學霸美女,看她就知道了什麼叫勝在氣質。她騎著腳踏車走在故宮院牆裡面時,旁白道:上一個這樣做的人是溥儀。還有木工組去打杏子,拿著蓋過文物的紙去接故宮裡面長熟的杏子。故宮院裡面的貓,老師傅開過每天必經的七道院牆門給這些野貓喂貓糧,據講這些貓是宮廷御貓的後代。幾百年的時光,一個王朝覆滅了,曾經壁壘森嚴無比輝煌的宮殿成了人們遊玩時候的去處,曾經的貴人現在也不知在何方,一直守著故宮的竟然是這群貓。

  書畫組的師傅又幽默又樂觀又懂得生活,工作閒暇之餘還會彈彈吉他。看著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感覺無比自豪,看著自己的徒弟感覺後繼有人自己就很幸福。曾經的前輩馮忠蓮先生花費十年臨摹了《清明上河圖》,現在她的那幅《清明上河圖》也成了一件國寶。他們看著面前書畫的修復痕跡就可以看出上一個修復這幅畫的人有什麼樣品性甚至什麼樣的相貌,他們在和歷史對話。修復曾經的畫絹,透過現代的高科技儀器看到了曾經修復過的部分和原畫材質明顯的區別,師傅開玩笑說,這個匠人把畫修成這樣,被皇上發現那肯定要砍頭的。不知道是百年前的哪個年前的匠人讓現在的儀器找出了不認真工作的證據。

  看到最後,有一句話,中國是需要這樣的匠人精神的。故宮修復技藝的傳承一直是師徒制,雖然現在有了正規高校畢業的年輕人但是他們進入故宮以後還是要重複一遍他們的前輩經歷過的所有程式與考驗。中國的現代教育學過俄國學美國,為了和時代接軌為了發展科技文明,我們總是想找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上過了13年的學,從小到大的老師粗略一算有了五六十位了吧,只講數學,老師的數目一雙手也數不過來了。 想到了電影《師傅》裡面的一句話:他學會之後,敬我如敬神。這就是技藝和傳承的魅力。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3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路,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著清風,看著樓下疾步的人群,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著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說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為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為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眾耳朵裡時,李健又重新為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身為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專案,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專案做成了。

  于敏是我國的氫彈之父,在他從業中的幾十年中,他始終默默無聞地做著核科技研究,專注的力量讓他在浮世中獲得了沉靜,踐行著“寧靜以致遠”的座右銘。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才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4

  何謂“匠人精神”?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整個定義言語上沒毛病,可總讓人覺得似乎缺了點什麼。直到看過《我在故宮修文物》,我才隱約感到這個冰冷的定義裡缺少了一份溫度。

  《我在故宮修文物》先有紀錄片再有書,這是鏡頭第一次對準故宮的文物修復師們,將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的修復過程一一呈現給觀眾和讀者。一牆之隔,牆內牆外兩個世界。牆外世界斗轉星移瞬息萬變,牆內世界“擇一事,終一生”日復一日。這些文物修復師們在一絲不苟的日夜辛苦中打磨文物,也在打磨自己。在他們手中,文物是有生命的,他們藉此與前人對話,感悟那個時代的美。

  看著牆內的匠人們,我只能豔羨與欽佩。捫心自問,若是我在牆內日復一日,面對牆外誘惑,能否在內心的衝突下堅守下去?答案顯而易見。而他們就是這樣一批人,在我們追求房子和車子的時候,用3年時間去打磨一把刀,用18年的時間修復一幅畫。他們以古老的師承關係薪火相傳,在手藝傳授的同時,也傳遞了“匠人精神”。

  記得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讓鐘錶重煥光彩,只歸因一句“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這句話如此平淡而樸素,卻道出“道在我心,一以貫之”的真諦。回想過往,我困惑過,焦躁過,堅持過,放棄過,想來皆因未找到那句平淡而樸素的話。

  這個世界喧囂太多,需要匠心,傳承文化。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5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季,我對片中陶瓷組完美修復唐三彩馬的故事記憶深刻。影片中,王五勝和兩個徒弟紀東歌、竇一村在安靜的小屋裡,面對破裂嚴重的唐三彩馬,貼上、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恢復昔日的風采!

  在這段影片中,大國工匠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內心熱愛,靜心鑽研,追求極致,將艱難的文物修復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於對工作物件的興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影片中,他們就是以修復文物為樂,才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只有熱愛,才會執著。在我7歲時,就能搭建議14歲+拼的樂高玩具。當時,我特別喜歡一艘大船,並全神貫注地玩了起來,樓下的小夥伴們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後,用幾千個比指甲蓋還小的積木搭成了半米長的大船。這就是熱愛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著耐性。在影片裡,他們工作的西三所屬於冷宮,空無一人。每天大清早騎著腳踏車穿過寂靜的故宮,獨自工作。修復文物是件很考驗耐性的活兒。你可能要反覆重做,每一處細節,馬鞍、韁繩,都要一絲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卻因為量太多(有10頁),又想著待會兒要買新水杯新鋼筆,晚上又要去吃米其林大廚燒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亂做一通,結果書寫極亂,錯題也有一大堆。看了這段影片,我以後一定要靜下心來,因為靜能生慧、定能生智。

  工匠精神需要不斷地學習,虛心發問,拓寬知識邊界。唐三彩馬的尾巴完全消失了,為了更好地修復,王武勝三人向木器組求助,討論馬尾的形態,雖然他們都是專家,但工匠精神需要他們博採眾長,借鑑採取別的專家的意見和作品。他們又到了博物館,觀察別的唐三彩馬尾的造型,以運用在這匹上。看到他們的虛心求教。我想起語文老師在講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時向同學們請教有關唐朝宵禁的問題。她的不恥下問讓我十分敬佩。

  《我在故宮修文物》加深了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我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6

  盼望很久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終於要放映了!全城只有一家天逸影城排片了,還只排了一天。雖然是在星期五下午,雖然是在六點到七點多的非黃金時間,而且我還有培訓班,媽媽還是二話不說,跟老師請假帶我去看。到了影院坐好,左右一看,一大片都是熟悉的朋友,大家都安靜地期待著……

  這是中國自己拍的一部非常成功的紀錄片,主要講了在故宮裡維修文物的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們對待繁瑣、複雜、枯燥、無趣的文物修理工作,並沒有煩躁、焦灼,而是耐心、認真、幾十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做一件事。

  他們還會給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就像在一碗清湯裡撒鹽。他們養了可愛的“御貓”、彩色的鸚鵡,打杏子、種櫻桃,彈吉他、騎腳踏車,還有個師傅居然戴著特別高階的Goole眼鏡修文物!看得我都十分羨慕他們“有趣”的故宮生活了。

  我們要學習故宮文物修理師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恆,慢慢地做好一件事。現在的人,都喜歡只求快,不求好,哪還有人像他們這樣,修一個鐘,八個月才修好;織一塊布,每天只織幾釐米——只為了保證質量。

  我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大國工匠》,講的就是這種工匠才有的精神。裡面講到有一個造船工,要焊接數百塊鋼板,幾十千米長的縫隙。可他一天最多也只焊個幾十米,因為慢工出細活,質量才有保證。

  我們要發揚這種工匠精神,跟故宮文物修理師一樣,做事時不能急躁,要平心靜氣地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天,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不能焦灼,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我們一定要告誡自己:“學習工匠精神,一認真,你就贏了!”

  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 篇17

  蕭寒主編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為讀者分享了12位頂級文物修復師的人生履歷。他們在日復一日看似平淡的日子裡,用自己的生命延續著文物的生命。讀過此書,自己的心也靜了下來。

  修復大師分別從事鐘錶、銅器、摹畫、裱畫、木器、漆器等6個不同類別的工作,讀來感受到的是他們共同的氣質。

  沉靜似水。

  心是沉靜的。修文物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要守住寂寞。裱畫組的頭3個月練刮紙;篆刻組的寫一年篆字後才能動刀。無論哪個類別,來到這裡的人都要先磨性子、靜下心來,這裡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

  生命是沉靜的。這邊就像一片淨土,狀態很純粹,沒有人去強調名利,大家更尊重的還是專業上的含金量。“擇一事、終一生”,不浮躁,不功利,超然物外,餘事皆是打擾。陶行知先生講,“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馮忠蓮跨越十八年完成《清明上河圖》的臨摹,技術與生命的巔峰都用來臨摹一幅畫,從數量上看少得可憐,但她藝術生命的質量輝煌得驚人。

  心存敬畏。

  敬畏,是因為珍惜文物一代代傳下來不容易,懂得它們的價值,視它們為生命,也明白自己修復的責任有多重。

  職業的敬畏與謙恭滲透了他們,變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對待工作極端認真,如履薄冰。“不能修的我不接”,“不遇良工寧存故物”。

  講究傳承。

  文物修復技藝是師父帶徒弟,一代又一代傳承。傳承製對傳統技藝的保護是有優勢的,傳統技藝裡好多東西是難以描述的、只可意會的。每位師父只教一到兩名徒弟,徒弟跟師父長期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慢慢地悟,漸入佳境。這種關係是維繫一生的,即使師徒這個形式化的東西不存在了,師父也會時刻關心、毫無保留地持續分享經驗。徒弟也尊重師父,青銅修復專家王有亮52歲了,依然經常提起他的師父,自己手藝的源頭。這種“重教”與“尊師”,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傳承。

  嚮往那種純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