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精選15篇)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精選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1
在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中,如何表現戰爭的殘酷是吸引觀眾的關鍵,進而引發觀眾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英國鄉野少年、英軍皇家騎兵上尉、法國農場主祖孫,以及許許多多的交戰雙方士兵。因為一匹馬,一匹生命力頑強的戰馬把他們連線了起來。是它所經歷的一切,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斯皮爾伯格是個會講故事的導演。
斯導透過男孩艾爾伯特和戰馬喬伊這兩條同時進行的線索表現殘酷戰爭,並在影片的結尾將兩條線索完美匯合。
當艾爾伯特的父親被迫把喬伊買給軍隊,還算平靜的生活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喬伊跟隨騎兵上尉踏上了滿是硝煙的歐洲戰場,那雙純真的大眼睛見證了騎兵營三百多將士全部命喪沙場。歷經波折,喬伊被善良的法國農場主祖孫所救,過上了幾天還算安逸的日子,但就是在這些還算安逸的日子裡,我們透過喬伊看到了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的災難——交戰區的人民根本無力捍衛他們的合法財產,只能眼睜睜看著財物、糧食被搶走。好景不長,喬伊和同伴很快又被強迫去拉德軍重炮,見到身邊的同伴一個個累斃,年輕的喬伊勇敢的為朋友站了出來,勇敢的喬伊幸運的活了下來,穿過重重封鎖線最終被救。
另一條線索,艾爾伯特在得知上尉陣亡的訊息後,便義無反顧奔赴戰場去尋找他的好友喬伊。慘烈的戰鬥無止境的持續,重炮不時落在身邊,密集的彈雨在身邊穿梭。恐懼敲打著每一個士兵的心房,死神在戰場上空遊弋。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攻入德軍陣地後,艾爾伯特和戰友竟又遭到毒氣攻擊,好友當場身亡,艾爾伯特眼睛也被燻瞎。
兩條線索引領我們瞭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殘酷的戰爭強烈震撼著影院裡的人們。
遍體鱗傷的艾爾伯特和喬伊意外在戰地醫院外相遇的鏡頭感動了無數人。那熟悉的呼喚挽救了喬伊的生命,也喚醒了在戰爭中早已麻痺了計程車兵們的心靈。人馬此時的相見,讓多少人人淚盈眶。
值得一提的是交戰中的英德兩軍士兵在雙方陣地上合作拯救喬伊的情節。那一刻,英德士兵同心協力,大家都變得彬彬有禮,他們一起為拯救一個弱小的生命而努力。那一刻,雙方把槍收了起來,雙手拿著鉗夾為一個目的而並肩作戰。協力拯救戰馬喬伊的情節,使本應該血腥的戰爭畫面放出了溫暖的人性光輝。
透過一匹大難不死的戰馬與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斯皮爾伯格導演為我們展示了戰爭的殘酷,但他並非一味表現殘酷,透過攜手救馬的情節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芒,艾爾伯特和喬伊的生死情誼體現了人世間存在的大愛,結尾的團聚同時預示著希望。
戰爭的殘酷是我們這些未曾經歷過戰爭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一部好的電影卻能給我們上一堂生動的珍愛和平的課程。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2
《戰馬》是一部描述一戰時期的電影,不僅以唯美的畫面感人,更重要的是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吸引人心。一匹戰馬一生的遭遇和這個時代的社會大環境緊密相關,與這匹戰馬相關的人和事反映了這個時期社會的特徵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整個社會的風情風貌。電影細膩的描述,驚詫的不僅是觀眾的眼球,震撼的更是人們的心靈。
電影從始至終沒有一個達官顯貴級的人物出現,沒有人在那裡長篇大論地說教某一方面的大道理,但每一位角色都成了觀眾心中的主角,每一個小小的情節都很感動人。
好喜歡電影中農舍裡的那隻大白鵝,跟在主人後邊叫著並扭來扭去,還會殷勤地給主人開柴門,看到家中來了不受歡迎的人就追在人家身後又是叫又是咬……可愛極了。
在戰爭年代,很多人的生命就像芸花一現,美麗卻短暫。那個農場主漂亮的小孫女,為了保護戰馬不被德兵搶走,竟把兩匹戰馬藏在自己閨閣中,這樣一個善良活潑美麗的生命正值花季卻終止於這場戰亂。電影沒有說她是怎麼死的,留給觀眾去想像……
面對一場殘酷的戰爭,有時一個士兵也只是一匹戰馬而已,那些娃娃士兵甚至還沒搞清楚一場戰爭的意義就丟掉了寶貴的年輕生命。在這裡為那兩位德國親兄弟娃娃兵短暫的生命而祈禱,他們一個14歲,一個16歲,因犯了“逃跑”罪被他們的長官給斃了……
驕勇的英純血寶馬也曾被迫給入侵的德軍拉運大炮,但這絲毫無損於它作為一匹優秀戰馬的英雄形像,也絲毫不影響主人對它的情感以及所有士兵對它的喜愛。
陣地上當英、德兩國士兵解救被鐵絲網穿肉纏綁的筋疲力盡寸步難移的戰馬時,人性的暖流暫時緩解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怖。當那兩個年輕計程車兵以擲硬幣方式決定這匹戰馬歸屬時,頓覺年輕是多麼美好,連他們的做事方式都可愛的讓人莞爾一笑!
當這匹戰馬歷經風險與它的主人重逢在戰地搶救所的時刻,它的主人何以在兩眼受傷看不見的情況下憑心靈的感覺知道那是它的寶馬呢,而這匹寶馬與主人分離了四年多竟能記得主人的呼喚聲!電影告訴我們,人與動物(牲畜)是完全可以溝通的,只要付出真情,聽不懂語言也可以讀懂心。
渾身傷痕累累又掛滿泥垢的戰馬得救了,銀幕內外禁不住百感交集、淚流滿面。在大家的傾囊幫助下,這匹戰馬終於和它二等兵的年輕主人團聚還鄉,天空依然佈滿厚厚烏雲,但霞光卻穿越雲層照耀四方……
看完電影《戰馬》,對和平的理解多了一分悲壯,這分悲壯來自於電影中的每一位角色,每一個場景。當戰爭來了,連牲畜都要揹負一定的責任。我們要感謝的不僅是那些為了保護和平而犧牲在戰場上的戰鬥英雄,要感謝的還有在戰場上默默奉獻的一匹匹戰馬。
從電影院出來,心情仍在激動中。能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大的幸福。保護和平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無論你年輕年老;保護和平更是生命的責任,無論你是人還是一匹戰馬!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3
上星期我看了一部十分好看的大片,名字叫《戰馬》。
《戰馬》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1914年,在德文郡小鎮,男孩艾爾伯特目睹了幼駒喬伊的誕生。在集市上,它被頻繁叫價,最終被艾爾伯特的父親泰德用30基尼的天價收入囊中,跛腳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爾伯特與喬伊盡情嬉戲,與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長,地主登門拜訪,稱如果喬伊不能犁地將立刻將其帶走,泰德只好賭上了全部家當。於是,艾爾伯特在逼迫之下,為喬伊套上了鞍蹬,強迫它犁地。最終靈性的喬伊真的領會了艾爾伯特的苦衷並將一片遍地石塊的荒地翻耕了出來,第一次表現出其出人意料的潛力。
為了還債,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辛苦換來了收成,但是一場大雨毀了一切。德軍來襲,父親被迫將馬變賣給騎兵軍,換了30基尼。艾爾伯特雖然難以割捨也只能含淚送別喬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戰場。
參軍了的喬伊因為體格強健,溫順聽話,很快就成為了上尉的座騎。然而戰爭慘烈,喬伊開始不由自主的更換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與孫女,到德國騎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人生起伏,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與戰爭帶來的苦痛創傷。而對喬伊難以忘懷的艾伯特,也參軍來尋找它。儘管身處在這淒涼的戰壕,喬伊的勇氣感動了它身邊計程車兵和人們,它能夠尋找到溫暖和希望。
《戰馬》這部電影不僅好看,還十分的感人,男孩與戰馬的感情、軍官的壯烈犧牲、二兄弟對戰爭的厭惡而被槍斃、老爺爺對自己孫女的愛護、戰友對戰馬的友好,但整部影片最令我認為有教育意義的情節的是英軍士兵與德軍士兵放下仇恨,放下敵對的關係一起營救戰馬。當他們救下戰馬而不知道這匹馬屬於誰時一士兵提議打一架誰贏了就歸誰,但另一名戰士說還是投硬幣來決定吧,不然又會引發一場戰爭的。從這可以看出士兵也十分厭惡戰爭,也看得出戰爭的殘酷。
從《戰馬》中我們可以看出戰爭的殘酷,也可以看出人類對動物的友誼。讓我們祈禱這世界一直持續和平吧!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4
最近幾天,我看了一部獲得奧斯卡獎電影叫《戰馬》,現在我就說說我對《戰馬》的影評吧。
我先來說一下《戰馬》的主要內容吧:有一個人他為他的兒子用30基尼買了一匹小馬,後來他把這匹馬用30基尼賣給了英國軍,等他兒子十八歲的時候也去投軍了,(英國只有18歲才能投軍的)後來那匹馬奇蹟般得活了下來……
我首先對馬的小主人(那個人的兒子)表示深深的敬意,因為他不惜丟了性命,不管媽媽的反對也要跟他的馬在一起,這說明小主人跟他的馬感情很深很強。
在小主人訓練他的時候,十分耐心不怕失敗,經過幾番周折後把性格暴烈的小馬馴服了,併發誓要跟小馬相依為命。
還有就是小馬跟別的馬的不同之處。小馬全身色澤發亮,頭上有一塊雪白色菱形印記,四個小腿部分都是白色,身體高大,速度比跑車還快,在需要好幾只強壯的馬一個月才能耕完的岩石地上20天就耕完了。在許多連人都無法活著透過的地方活了下來並在戰場上與小主人相遇。
這部電影總體的中星表現得很明確,都是圍繞著小馬的,小馬在這場戰爭中換了4個主人,每個主人都十分善良,厭煩戰爭但其中有三個慘遭殺害,第一個在一場突襲戰上陣亡了,第二第三個都被當成因為厭倦戰爭當逃兵而被槍斃擊殺了,第四個倖存了下來,在最後一場仗的時候,英國人和德國人都體現出了友好的一面,兩個國家在危險無人救出了小馬並讓小馬平安無事地回到了他主人身邊去。可見小嗎的生命力如此頑強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之後變成了一匹傳奇般的戰馬。
這裡小主人的爸爸也功不可莫,在被欠下了一大筆債務;幾次耕種失敗;被眾人嘲笑的打擊和妻子的反對下,依然支援小主人訓練小馬。那是因為小主人的爸爸年輕時是一位出色的騎兵隊長,獲得過許許多多的獎,但他卻在戰爭中摔斷了腿,再也不能騎馬了,現在他在小主人身上發現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小主人跟他一樣,成為一個優秀的騎兵,把他的榮耀繼承下去,一輩子都要好好騎馬。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5
《戰馬》,一部奧斯卡六項提名的片子,以一匹名為喬伊的馬為線索,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
劇中的喬伊這匹馬,頭頂有一塊白色的胎記,棕色的馬鬃,穿著四隻白色的“襪子”,樣貌比起劇中的另一隻小黑馬,它真是稍遜一籌。可當電影結束我發現,我錯了,這匹馬是最美麗的!
它有堅強的意志。喬伊是一批適合戰鬥的馬,而對於耕地是一竅不通。但命運是殘忍的,喬伊若不耕地,它就要被賣掉,並且主人家將面臨破產,但這是喬伊的主人所不能容忍的。最終,一個下雨天,在主人家的孩子的努力下,喬伊做到了,雖然有受傷,但它沒有退縮,它只明白耕地才會保住自己保住主人。這種任勞任怨不畏艱難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的,所以,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它美在心靈。喬伊和劇中的黑馬可謂命運多舛,它們都是因為戰爭被軍隊徵用走到了一起,它們在戰爭中相互競賽又相互照應,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在英國手上就是尊貴坐騎,而到德國人手上就只能用來作苦力。當英國人戰敗,兩匹馬被德國人俘虜,該死的德國法西斯,竟然用馬來拉大炮。當馬累趴下了,不能負重時,德國人就直接槍殺它,太殘忍了!死去了一匹馬,意味著又有一匹馬要來頂替它。司令員看準了那俊美強壯,但此時已經受傷的黑馬已無力去承擔這艱苦的勞動,面臨它的僅有被槍殺。而此刻的喬伊站了出來,頂替了黑馬也保全了黑馬的生命。這是一種馬與馬之間的友情,同時也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淡漠,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英德開戰了,戰爭本是人類的較量,馬是無辜的,當喬伊的摯友——黑馬因戰爭死去,喬伊獨自在戰場上飛奔,此刻它僅有一個願望:回家。它不惜被鐵絲網一層層的纏繞,直到最終被無情的鐵絲網緊緊的裹著無法動彈,當英德兩國派出戰士解救它時它依然想爬起來繼續前進。喬伊渴望和平,渴望家人在一起生活。結局是完美的,夕陽下喬伊和主人的剪影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回到了開始的地方,“無論你走到哪裡,我都要找到你”。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6
走出影院,我還沉浸在電影《戰馬》的劇情中,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它本非戰馬。它只是英格蘭德文郡一戶農家的牲口。它是一匹好馬,有矯健的身姿,自由的天性,它和小主人阿爾伯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不久,戰爭爆發了,戰火逐漸波及這個小鎮,它應徵入伍,從此流轉戰場,成為一匹戰馬。第一場戰役,它的軍官不幸陣亡,它淪落到德軍手裡。在那裡它和一匹大黑馬成為了好朋友。它們曾暫時遠離戰火,住進一個小女孩家裡,得到悉心照顧。但不久又重新被拉回軍營,去拉輜重,在險惡的戰火中顛沛流離。大黑馬最終倒下,再也沒有起來,戰馬痛苦欲絕,在戰火中不停地狂奔衝突,最終被防線鐵絲緊緊纏住,困在其中奄奄一息。夜幕下,硝煙漸散,戰場難得片刻寧靜,兩邊計程車兵都發現了它。他們放下了槍,試探著向對方領地接近,最終通力合作,解救了戰馬。不是經過武力而是拋硬幣決定,戰馬歸屬了英軍。戰爭最終結束了,奇蹟發生,它竟然與參了軍的阿爾伯特重逢。他們回到了自己的農場。
戰馬身陷鐵絲網的一幕令我難以忘懷。馬本是力量、自由與美的化身,然而戰爭卻一點點地將它拖入泥潭幾乎毀滅,實在令人痛心!馬是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呢?農場的生活儘管貧窮,但和平寧靜,無論是人是馬還是作物,自有大自然在安排每個生命的生長。然而戰火卻無情地剝奪了生命的權利,眼看戰馬難逃厄運,幸而交戰的雙方同時作出了停火的決定。當兩邊計程車兵默契地解救戰馬時,我的內心被觸動了,這是多麼和諧的一幕!沒有炮火,沒有槍聲,硝煙散去,霧靄如紗輕柔地覆蓋在受傷的大地上,人的本性自然流露——聽從內心的召喚,愛惜生命。既然馬的生命能喚醒良知,那麼人呢?
影片中戰馬與阿爾伯特之間的情誼帶給我們無限的溫馨!他們是同伴,他們更是親人,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沒有因為戰爭讓彼此分開而淡忘。他們最終能重逢,必須是承諾給了他們堅定的信念,他們曾約定要回到農場。這種超越尋常的情誼,讓我想起課文《老人與海鷗》,更讓我堅信人與動物之間那份心靈的默契,因為我們都是自然之子。
感激《戰馬》,它帶給我人性本善、友情至上的感動!讓我感覺世界真的很完美!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7
試問,最偉大的忠誠為何物是為了自由與感情,穿越一切苦難與鮮血的勇氣!戰馬喬伊在那紛飛的戰火中越過了整個戰場。在劃過天際的閃光彈中,那英勇的影子深深地刻在人們心裡。那美麗的鬃毛隨風飄揚,耶和華彷彿賜予了它無窮的神力,讓它無畏地飛奔在痛苦和悲傷之中。喬伊猶如那血中漫舞的青鳥,在燃燒的風中掠過……
喬伊是一匹真正的神駒。不,嚴格的來說,它已經超越了這世上的一切物質。它是馬,卻充滿了人性的光輝;它是普通的,卻敢於在血光中飛奔;它很不幸,卻依然為著自己的夢想而飛翔……我們是人,但又如何比得上它那神一般金色的心靈這個世界上,人把握著世間萬物的生與死,但一部分人的心靈充滿了貪婪和嗔惡,不配於上帝賦予他們的職責!我們是人,應當為此而感到恥辱,並讓自己迴歸人類善良的本性,讓這個世界再一次被人性的聖光所籠罩!
喬伊和主人艾伯特那深厚的情誼讓人感動。相隔千里,卻心中皆有彼此,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尋找對方。喬伊迴歸的路上曾遇到過許多同艾伯特一樣善良的人,但它的心依然在艾伯特身邊。無論多遠,無論多久,它都要回到主人身邊。艾伯特也自願入伍,一邊為自己的祖國而英勇戰鬥著,一邊不斷地追尋著喬伊的腳步。正是因為他們的心互相吸引著,所以才會有最終那在晶瑩白雪中的完美團聚。
戰爭是政客所挑起的爭端,與平民百姓毫無干係,更與軍人徹底無關。因為他們也只可是是政客所握在手中的武器罷了。所以,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他們不能對此抱有怨言。當喬伊在無人區被鐵絲網所困時,所有計程車兵都拋去身上的職責和命令,讓人性在胸中激盪。當雙方的兩名士兵聯手救下喬伊時,淒涼的戰場似乎已不再是悲傷而蒼涼,被善良的金輝所代替。這金輝源於雙方士兵友好地握手,源於每個人完美的本心。
喬伊原本是一匹享受自由與歡樂的馬兒,但被殘忍的德國軍官送去運輸炮彈。當他代親如一家的黑馬拓松上馬圈時,那充滿血絲的眼中閃爍著無盡的堅決,射出一道道充滿愛的白光,是多麼純潔,是多麼無畏!拯救拓松彷彿在這一刻變成了它一生的職責。他們之間完美的愛與職責令人們為之驚歎,為之深省。
戰爭是世界人口的調節器,它是永遠不可能停止的!所以我們所擁有的僅僅是短暫的和平。在這和平中,我們更應像那空中飛翔的天馬一樣,撒下充溢著人性光輝的種子,讓整個人類,整個世界,被愛的陽光所覆蓋。儘量減少那些本不應出現的飄灑在空中的鮮血,多一些紅日下充滿愛的擁抱。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8
本來是不想去看這部電影的,覺得關於一匹馬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但最終還是去看了,一是因為導演是斯皮爾伯格,二是老公說非常好一定要去看,所以就看了。看了以後才知道,確實是部好片子,值得一看。
影片的大概內容是:一戰前夕,在英國的某小鎮,男孩艾爾伯親眼目睹了小馬駒喬伊的誕生,從那時起,他就喜歡上了這匹小公馬。當小馬駒喬伊漸漸長大後,就被拉到集市上售賣,它被頻繁叫價,最終被艾爾伯貧窮的父親用僅有的30基尼買到,雖然埃爾伯的媽媽很生氣,但這阻止不了艾爾伯與喬伊在嬉戲玩耍中漸漸產生的濃濃的情感。但是,好景不長,農場主登門要租子,稱如果他們還不起租子,就讓他們全家離開農場,而且要弄走喬伊喬伊。艾爾伯被逼無奈,為喬伊套上了馬鞍,強迫它犁地,喬伊不負眾望,將一片石頭地開墾成菜地,正當一家人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德軍來襲,一戰開始了。父親被迫將馬變賣給騎兵軍,換了30基尼。艾爾伯雖然心中不捨,可拗不過父親,只能含淚送別喬伊。在戰爭中,喬伊的主人不停在變,從英俊但短命的英國上尉,老農場主的美麗孫女,到德國的小騎兵,喬伊很幸運,遇到的這些臨時的主人都是善良的人,愛馬的人,他沒有受到什麼虐待,但是戰爭中,人況且生死未卜,何況一匹馬呢,在喬伊傷痕累累奄奄一息之際,它終於見到了他的主人艾爾比。最終埃爾比將喬伊帶回了家,與父母相擁而抱,非常溫馨的結尾。
不得不承認,名導演就是名導演,拍出的影片就是耐人尋味,一匹戰馬都能拍得如此傳情,令觀眾無不為之動情。觀影過程中,總能聽到旁邊有人在唏噓,有人在抽泣,有人在輕輕的嘆息,當然我的紙巾也是溼了一張又一張。
當駿馬喬伊不願意淪為一匹耕田的馬,而拼命掙扎不肯套上馬鞍,可是當它看到小主人艾爾比為了能留住農場,留住自己,而辛苦所做的一切努力,它還是任由主人為他套上馬鞍,做了主人想讓他做的一切。在大雨中,在田地裡,不願犁地的喬伊回頭看了一眼滿臉無奈,眼含熱淚,大聲喊著“喬伊,走,喬伊,犁地”的小主人,彷彿是明白了艾爾比的心思,突然一揚蹄,拼勁全力,將所有的石頭地犁成了菜地。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喬伊必須要跟隨軍隊去打仗,艾爾比抱著喬伊的頭久久不願放開,買了喬伊的那個英俊的軍官對艾爾比說,“我知道這匹馬的價值遠不止30基尼,但是我身上只有這麼多錢了。我以一個軍人的榮譽,向你保證,如果我活著,我會安全的把你的馬送回來,送到你手裡!”可是,那位軍官卻沒有兌現諾言,因為他死在了一次戰役中。但是,臨死前,他卻託人給艾爾比帶來了一封信,信中有他為喬伊畫的素描,因為他知道喬伊的小主人每時每刻都在想念著他的喬伊,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又流了下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透過一匹馬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喬伊在戰爭中受驚,飛奔在戰場上,最後被鐵絲網纏住不能動彈,最終倒在地上,這時,正在對峙的兩軍中卻分別走出來兩個人為這匹良駿解圍,他們兩個彷彿不是敵人,而是朋友,他們一邊給喬伊剪斷鐵絲網,一邊聊著家常,甚至女人,當喬伊終於站立起來,他們竟然像朋友一樣握手道別,互相說“祝你好運”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嗨,低著點頭,躲著點子彈……”,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又流了出來,要是沒有這場戰爭,他們也許可以成為摯友,因為這匹馬的存在,他們有了這短暫的緣分,也許過一刻,他們又互相開火,不知誰會死在誰的槍下。
最後,當奄奄一息的喬伊,聽到主人艾爾比熟悉的哨聲,一下就將馬上要倒下的身軀站立了起來,向著艾爾比的方向看去,當被毒氣燻瞎了眼睛的喬伊,踟躕的從人群中走出來,憑藉曾經與喬伊在一起的印象,對著眾人述說喬伊的體貌特徵,苦苦哀求軍醫,希望軍醫相信喬伊是一匹戰馬,而不是敵軍的馬,希望他能夠救活喬伊的時候,我的眼淚不禁又掉了下來。
這是什麼情感,在這世間,唯有純純的不帶任何雜念的情感最能感動人心,而《戰馬》正是利用這一情感,擊中了我們的軟肋,讓深處快節奏的生活而無暇顧及內心世界的我們,用眼淚溼潤了我們乾枯許久的眼睛。讓我們的眼睛以及我們的心靈有了片刻的清亮。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9
不玩炫麗的3D場面,沒有逼真的視覺衝擊,殘酷而不惡,唯美但不虛,大導演斯皮爾伯格這部前年上映的大片,在馬年仍然讓我百看不厭。
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但導演卻把這躲不開血腥殺戮的題材拍成了唯美動人的史詩,用一匹叫“喬伊”的軍馬極富傳奇色彩的歷程反映出戰爭中的人性與溫情。在此片的兩個多小時中,血腥場面往往的是透過全景航拍和詩意化的音畫結合來規避。相比其他血肉橫飛的戰爭片,這種敘述風格雖柔情卻絲毫不減感染力,這樣的溫婉在觀眾看來一定是最有力的反戰。
戰爭向來是無奈的,在它的殘酷面前,貧富貴賤有時蕩然無存。斯皮爾伯格用誠意且公平的視角來審視這場戰爭:個人不可避免地被捲入醜陋的戰爭,不得不去殺戮同類,但是隻要有可能,人依然能控制自己,在自己能決定的範圍內儘量的柔和、理解和保護,這才是人類的希望所在。
這匹代表著真善美的軍馬,給了正在被戰爭磨滅的善良一個機會,激發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當失去了同伴傷心欲絕的它狂奔在荊棘密佈槍林彈雨的戰壕之間,當它歇斯底里地嘶鳴著哀嚎著卻最終跌倒在人類的戰場上,還好,有那兩個拋卻了家國之恨願意冒著性命之憂合作營救它的敵對國軍人。他們為各種陣營而戰,肩負著不同的責任,卻有著對美好與善意共同的追求,那是電影中最動人的一幕。
影片著墨最多的不是宏大的戰爭場景,而是小人物的眾生相,都由一匹馬串聯,群相盡顯。無論是囂張跋扈的公子哥,正直勇敢的年輕軍官,膽小畏縮的少年士兵,亦或是隱忍慈祥的年邁老人。影片中出現的每一個角色都帶著他們各自飽滿立體的人格,還原了一個本就不該用是非對錯來評判的真實世界。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當被毒氣燻了雙目的主人公與面目全非的喬伊相聚在人潮湧動的軍營,飽經戰亂之苦的他們終於找回了彼此。
兩個半小時,不喜歡的人或許會覺得它太冗長、緩慢、老套,但我卻從中感覺到了一份真誠。在所有圓熟的技巧,唯美的畫面,以及略顯程式化的人物塑造之上,我可以感受到創作者澎湃的激情,電影《戰馬》對戰爭的譴責和生命的讚美無比真誠。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10
戰馬是一部以上世紀一戰為背景的戰爭電影,用一匹馬的視角去講述一個感人的故事:喬伊是英國農場少年阿爾伯特養大的一匹馬。他們有著深厚的感情,阿爾伯特的父親為了維持農場的生計,無奈將馬賣給軍隊。馬兒在戰場顛沛流離,受盡艱辛。阿爾伯特為了尋找自己心愛的馬,也上了戰場。最後最後在戰爭結束前夕再重逢……
儘管身在戰場,喬伊表現出的勇氣卻鼓舞了見到它的每一個人。因為她總是能看到光明和期望。內心卻一向惦念著自己的小主人。
這樣的馬,如此堅強。讓我感動,讓我流淚。以致於在逆境中總是不放下,不氣餒的精神讓我汗顏。馬兒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戰爭是殘酷且不幸的,德軍的'殘暴就如同生命的磨難。我們無法迴避,只有敢於應對才能正視自己,打敗對手。就算我們遇到像電影中巨炮那樣沉重的負擔。只要我們堅持,最終也能克服。
戰爭就像魔鬼。能夠毀掉城池,卻不能消滅期望。就算我們的果實都被他所掠奪。我們還是要播種的。播種就是我們的期望。
苦難必須會過去。戰爭也有結束的一天。戰爭結束了。但是迎接我們的不僅僅僅是完美的生活。還有破敗的廢墟。喬伊作為戰馬要被拍賣。這一刻我的心在滴血。還有什麼比我們做不了自己的主更讓人沮喪的呢?阿爾伯特看到自己的心愛的馬要被拍賣。內心充滿了痛苦。如果說戰爭是魔鬼的暴怒。那生活就是上帝的玩笑!現實生活的不合理永遠不會消失。
但――阿爾伯特開門的那一刻。所有的戰友都向他伸出了援手。儘管經歷了戰爭之後已經沒有多少財富。但隊友的鼓勵讓阿爾伯特又看到了期望。37英鎊。足夠買很多馬了。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儘管生活有很多意料之中的苦難。但也有始料未及的幸運。命運金幣不可能只有一面!
這部電影讓我流淚。想起幾年前看的那部靈犬萊西。動物的靈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他們不僅僅僅是我們的朋友,夥伴。也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所不具有的光輝。這些光輝一向閃耀在我們身邊。鼓舞我們讓我們行得更遠,飛得更高!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11
《戰馬》這部精彩的電影你們看過嗎,沒看過的朋友可要注意我這篇文章啦!
一位年輕的小夥兒名叫艾爾伯特,他的爸爸花了家裡所有的錢——30枚金幣拍回了一匹馬,這匹馬叫喬伊,它和小主人艾爾伯特快快樂樂地耕地、生活著。但是不久後,戰爭爆發了,英軍徵兵征馬,喬伊也被徵用了。喬伊在戰爭中一共經歷了六個主人——英國小夥兒艾爾伯特、皇家騎士團上尉、德國法西斯軍隊負責養馬的杜龐兄弟、法國磨坊主的小孫女、德國法西斯軍隊的胖下士,最後又回到了已經成為英軍下士的艾爾伯特——最初的主人身邊,最終英軍以勝利告終,喬伊與艾爾伯特又在一齊了。
喬伊真帥,昂首挺胸,戰馬界的型男,頭上的白色胎記順著鼻子飛流直下,眼睛大大的,一身棕毛亮亮的,蹄子上裹著“白襪子”,很有特點。因為它帥,人們才喜歡它。
其中,最感動我的一段是一戰時德軍與英軍兩個冤家對頭計程車兵,竟然會在休戰的空隙為了解救戰馬喬伊而和睦相處,他們齊心協力一點點剪斷纏在喬伊身上的鐵絲,根本不像是在打仗的敵軍,而且德軍士兵還把喬伊讓英軍士兵牽走了,說了句:“給你吧”。已經是英軍下士的男主角艾爾伯特在這時眼睛瞎了,因為想念喬伊,吹起了最初呼喚喬伊的口哨,誰知喬伊還記得,飛奔著找他的小主人去了。
同時這部電影告訴我一個道理:只要打仗的雙方互讓一點點,就不會打起來,多多說一句“給你吧”,讓人類不再有仇恨。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12
暑假的第二天,我觀看了《戰馬》這部電影。
影片主要講述了英國男孩艾伯特親眼看到一隻大馬生下了小馬,小馬駒的四條腿是白色的,像穿了四隻白襪子,額頭上還有一塊白色的菱形胎記。艾伯特的父親泰德腦子一熱,以30金幣的天價買下了它。
第二天,地主來他家收租子,可泰德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錢,只好讓小馬駒學犁地,種上蘿蔔好還債。可是小小馬駒那麼小,根本不會犁地,艾伯特自告奮勇,教小馬駒各種本領,使它十分通人性,並還給小馬取名喬伊。
為了給喬伊做示範,他拖著沉重的梨走了好遠,忍受著旁人重重質疑的目光和各種各樣的冷嘲熱諷,終於教會喬伊在田裡犁起地來,泰德在地裡種下了蘿蔔種子。
看到這裡,我的心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覺喬伊犁起的地,給負債累累的這家人點亮了光明和希望之燈。我為這家人的堅韌不拔,不向困難低頭,而深深感動!不禁想起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和“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兩句箴言!
在那樣的困境下,喬伊和艾伯特都能創造奇蹟,而在優越環境中養尊處優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整天碌碌無為呢?可是,突如其來的暴雨毀滅了一家人的美好願望,雨把蘿蔔地打得坑坑窪窪,蘿蔔全爛了。
戰爭也在此時拉開,為了還債,泰德把喬伊賣了,而喬伊則去運送火藥。
此後,喬伊經歷了一系列周折,在英德四年戰爭接近尾聲之際,喬伊冒著槍林彈雨從德軍營盤逃了回來,可是卻被鐵絲網纏住,動彈不得。
英國士兵舉著白旗,想去救援這匹名副其實、令人肅然起敬的戰馬,可到了它身邊,才發現來得匆匆,沒有帶鉗子。德國士兵也舉著白旗來了,他還帶了一把鉗子。()他見鉗子不夠,回頭對著營地喊:“鉗子不夠!”
眨眼間,七八把鉗子飛了出來,砸在地上。看到這一幕,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救完了馬,兩人對馬應該歸誰產生糾纏,在純潔的生靈面前沒有爭鬥,他們有著同樣仁慈的心!最終,他們以一枚硬幣的兩面做決定,使生命垂危的喬伊回到了英國營地,終於和主人相見。不久,和平的鐘聲響起,兩國停止了戰爭。
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英德士兵齊心協力救助喬伊的那一幕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深深觸動我的心:我覺得這匹戰馬,簡直就是“和平的使者”!是的,和平才是人類永遠的主題。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13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電影——《戰馬》。主人公是士兵艾伯特和他的愛馬喬伊。這部電影拍自於英國,裡面的戰爭場景非常逼真,讓人感覺肅穆,莊嚴,殘酷。
在一個農場,大馬生下了小馬,它們在一起的時光非常歡樂,可是好景不長,它們被迫分離。艾伯特的爸爸花了三十金幣買下了小馬並帶回了家。可是媽媽不同意,因為她認為小馬不會耕地。艾伯特為了讓小馬留下來,一支訓練喬伊。經過了幾天的不懈努力,艾伯特和喬伊做到了。他們一起耕種,玩耍,密不可分。看到這裡,我感覺到了艾伯特和喬伊的友情,讓我看到了人和動物間的感情,以及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這裡值得我學習。
後來,艾伯特家裡沒有錢交房租了,爸爸瞞著艾伯特把喬伊賣給了軍隊,艾伯特為了去尋找喬伊,去參軍了。他們兩個經歷了無數生死的考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喬伊在穿越戰地時,不小心被鐵絲網纏住了,它不斷地哀嚎,嘶鳴。兩方敵對計程車兵看到了這個生命的掙扎,都暫時忘記了自己的陣營,去努力的拯救喬伊。戰爭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可在無辜的生命面前,他們的良知還沒有被完全泯滅。我想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該多好啊!
影片結束後,我們又看了幾張關於戰爭的圖片。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攝影師在戰場上偶遇了一個小女孩,他想給那個孩子照張相,可是孩子卻做了一個震驚的動作。她猛然舉起了手,因為她把攝影師的長鏡頭看成了槍。看到這裡,我在想她才4歲啊!應該是天真爛漫的孩子,可卻知道什麼是槍,我想她肯定經歷過很多戰爭,直面過生命的消逝,這也許就是戰爭的殘酷,它奪走了孩子的家園,也奪走了孩子的爛漫。我由衷的希望可以世界和平,不再有戰爭,不再有失去笑容的孩子。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14
今天下午,我們五六年級都在教室觀看《戰馬》這部電影。
開始了,我們都安靜下來認真地在觀看。《戰馬》這部電影講述了在農村裡發生賣馬的故事,第一匹馬是一匹又高大又強壯的馬。一個農民很想得到這 匹馬,一激動說用三千英鎊買下 這匹又高大又強壯的馬。當時他是因為喝多了酒,說出了這個價錢,他回到家把買馬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妻子。 妻子很是生氣,又罵他是笨蛋,但也沒有辦法了,馬已經買回來了。但他的兒子卻很開心, 他的兒子想很快地訓服這匹馬。一開始他就被馬踢了幾腳,他沒生氣,也沒有放棄。為了能訓服這匹馬他給很多燕麥給馬吃,這招還真是有效, 馬聽話了不踢他了,他教會了馬站穩不動,聽到主人吹口哨就會走到主人身邊等技能,真是太可愛、太聰明瞭。他還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喬伊”。後來這匹馬被子軍隊的人購買走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祖父家裡養的那條狗。雖然最後 那條狗被 祖父賣走了,但我還沒見過 那條狗幾次、沒跟它玩幾次就被 祖父賣走了我很不高興。我回 祖父 家進大門時它都會以為我是壞人“汪、汪、汪……”不停地叫,我祖父就會罵它沒用,說我是小主人,不要叫了,要認得小主人。在吃飯的時候我都會扔點肉和骨頭給它吃,後來慢慢地認得我了,我又給了它吃得食物它見到我就沒有“汪、汪、汪……”地叫了,還會搖搖尾巴,我也開心地摸了摸它的頭。但是我以後再也不能聽到它的叫聲、 再也不能見到它了、再也不能 摸它的頭了。
《戰馬》這部電影很好看,我要多看幾次。
觀看戰馬電影觀後感 篇15
一隻信鴿,在戰爭時,為了傳遞資訊,必須穿越戰場,它明明知道下面是危險,卻不能向下看,只知道一個勁向前飛。
——題記
昨天,約上朋友去電影院看了剛剛上映的美國電影《戰馬》,一部奧斯卡六項提名的片子,以一匹名為喬伊的馬為線索,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
劇中的喬伊這匹馬,頭頂有一塊白色的胎記,棕色的馬鬃,穿著四隻白色的“襪子”,樣貌比起劇中的另一隻小黑馬,它真是稍遜一籌。可當電影結束我發現,我錯了,這匹馬是最美麗的!
它有堅強的意志。喬伊是一批適合戰鬥的馬,而對於耕地是一竅不通。但命運是殘忍的,喬伊若不耕地,它就要被賣掉,而且主人家將面臨破產,但這是喬伊的主人所不能容忍的。終於,一個下雨天,在主人家的孩子的努力下,喬伊做到了,雖然有受傷,但它沒有退縮,它只知道耕地才會保住自己保住主人。這種任勞任怨不畏艱難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的,因此,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它美在心靈。喬伊和劇中的黑馬可謂命運多舛,它們都是因為戰爭被軍隊徵用走到了一起,它們在戰爭中相互競賽又相互照應,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在英國手上就是貴坐騎,而到德國人手上就只能用來作苦力。當英國人戰敗,兩匹馬被德國人俘虜,該死的德國法西斯,竟然用馬來拉大炮。當馬累趴下了,不能負重時,德國人就直接槍殺它,太殘忍了!死去了一匹馬,意味著又有一匹馬要來頂替它。司令員看準了那俊美強壯,但此時已經受傷的黑馬已無力去承擔這艱苦的勞動,面臨它的只有被槍殺。而此刻的喬伊站了出來,頂替了黑馬也保全了黑馬的生命。這是一種馬與馬之間的友情,同時也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淡漠,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英德開戰了,戰爭本是人類的較量,馬是無辜的,當喬伊的摯友——黑馬因戰爭死去,喬伊獨自在戰場上飛奔,此刻它只有一個願望:回家。它不惜被鐵絲網一層層的纏繞,直到最後被無情的鐵絲網緊緊的裹著無法動彈,當英德兩國派出戰士解救它時它依然想爬起來繼續前進。喬伊渴望和平,渴望家人在一起生活。結局是美好的,夕陽下喬伊和主人的剪影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回到了開始的地方,“無論你走到哪裡,我都要找到你”。此刻的喬伊是最美麗的。
表現勇氣的方式不盡相同,我喜歡這形散意不散的描述,因為回過頭來在觸及那些點點滴滴的勇氣,卻發覺其中的感情早已流入我心底——因為那裡充滿了人性的光輝。兩個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