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
11.11《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了一位19歲的年輕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戰爭中與戰友凱旋歸來,藉由一場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表演授勳,本片揭露了這群士兵在戰場上真實經歷的故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因為苛刻的放映條件使得11號的公映一票難求。有幸在獨立影評人王旭東的幫助下看到了國內第一場嚴苛放映條件下的新片——如一直所宣傳的120幀、4K、3D。一些感受趁熱與大家分享交流。
技術層面的最大突破首先來自於120幀、4K、3D。其中的每一個技術細節實現起來都有具體的難度,而將他們合為一體的全部呈現自然是難上加難。影片總體的觀看感受就是流暢,明亮,細膩。最大技術賣點之一的120幀畫面給予觀眾極其流暢的視覺體驗,5倍於原始放映條件的重新整理率使得整個觀影過程不再有拖曳閃爍的感覺,給人很強的視覺震撼。而4K的加持使得這兩個技術完美的互相協助。清晰又流暢一直是體現電影製作和放映水平的重要標準。
1/800秒拍攝的畫面網紋,可見放映重新整理率非常高
目前唯一的遺憾是放映廳的熒幕面積還不夠大,僅僅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清晰明亮,但是面積有限的畫面,這樣並未將影片的技術優勢發揮到極致。4K影像有著4倍於高畫質影像的總畫素,所以越大的螢幕自然越能發揮其優勢,只是目前可能囿於成本、技術和片源的限制,博納並沒有改造更大的放映螢幕。
3D語法的運用這些年日臻成熟,本片在3D語法的運用上並沒有卓然的突破,甚至有些保守,但更大的好處是並不會給觀眾帶來更多的觀影負擔。3D電影除了傳統電影的技術控制技巧外,還需要對會聚點進行調整,也就是調整觀看影像的立體感和空間分佈。螢幕所在的平面被定義為零屏位,肉眼觀看這部分影像時我們既不會感到凸出來,也不會感到凹進去。換句話說,在這個位置的影像,我們即便摘掉3D眼鏡看也沒有重影。這個位置放置主要的被攝體,讓人感到更自然,尤其是對話場景中。《阿凡達》的3D策略幾乎嚴格遵守誰說話誰在零屏位的準則。有所突破的典範是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還記得那個衝著小孩威脅式說話的警察嗎?那個鏡頭大大的超出了觀眾通常能接受的範圍,也超出了3D電影拍攝中應嚴格遵守的深度預算。讓人感到直逼面前的生理不適,然而也就是這種3D視效的突破性運用和馬丁一直以來擅長的長鏡頭才使得《雨果》獲得了包括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攝影在內的5個奧斯卡金像獎。
回到李安新片中,《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3D視覺設計上讓人感到很舒服,個別鏡頭有類似《雨果》的設計感,比如與商人談判的畫面中,商人的形象是變形並突出於畫面的。選擇有限範圍內的突破還是為了更好的照顧觀眾的觀影感受,3D電影觀看需要觀眾不斷利用睫狀肌牽拉晶狀體調整眼睛的聚焦,如果語法設計不得當,會有生理上很糟糕的體驗。舉例來說,姜文電影《一步之遙》,3D語法簡直差到歎為觀止,基本上是2D的思路和混亂的3D效果,看起來生理上異常不適。另外一個典範是2D轉3D的《諜影重重5》。這部電影因為前期上映只有3D版本可選擇而招致罵聲一片,記得我曾經上課還跟學生提到說:"像諜影重重這種剪輯風格絕對不可能拍成3D”,隨後就被商業陰謀扇了一記耳光,不過去電影院看過2D轉3D版《諜影重重5》的觀眾應該記憶猶新,那是一種想吐的感覺——生理上的想!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直未多宣傳而又在視覺效果上有很大提高的是一套非常優秀的鐳射放映裝置,今天的首映禮用的是全新的分色眼鏡,鏡片異常乾淨。分色法比偏振眼鏡能更有效的保留螢幕亮度,簡單來說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種非常高階的紅藍3D眼鏡,這種技術讓可見光光譜平均分配到兩個眼睛,利用放映機交替和鏡片鍍膜同步,呈現不同的雙眼視覺,併合併為真實的3D透視感。13年在UME觀看的RealD 3D 6FL(Footlambert 亮度單位)《星際迷航:暗黑無界》的時候曾經感慨還有如此明亮的3D電影,而對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放映亮度,只能是一個大寫的滿分,讓我深切感受到了真實明亮的觀影體驗,徹底的解決了3D電影一直被詬病的軟肋。
ISO400 F2.2 1/50秒拍攝 螢幕亮度相當可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更先進的硬體平臺及演算法帶來的更高的寬容度表現:在觀看影像的同一場景畫面裡,既有刺目而保留層次的亮白,也有暗部的各種細節表現。人眼在沒有明暗適應的幫助下大致可以達到17EV的寬容度,而目前的硬體技術已經大大逼進這個數值,技術的發展,不斷推動著電影工業的變革與進步。
120幀無論對於拍攝還是後期製作以及最終的放映都是無盡的挑戰。據悉目前全球只有五家影院可以播放這種技術標準的畫面,影片也因為遠超技術引數而不符合好萊塢制定的DCI(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標準。而李安導演執意而為之的120幀需要真正觀看後才能有所,他為電影語言的表達提供了一種經過實踐佐證的新思路。
無論是120幀、4K還是3D,我認為李安的思路都首先不是為了挑戰技術本身,這些歎為觀止的技術合體後實質指向一個終極目標——人眼所見的感受——流暢穩定沒有閃爍、清晰明亮、有立體知覺。很多觀看者對於這部電影的影像的評價是覺得不像電影,在我看來這是一箇中性的評價,只是不像我們以前看到的電影——昏暗閃爍,模糊(比較4K而言)。好像我們剛看到彩色電影,覺得影像太真實,沒有黑白那麼有味道。好像我們剛聽到立體聲(很長時期電影院的重要買點是寬熒幕立體聲),覺得聽覺的真實感超越了視覺。過往的與習慣是否容易變成牴觸變革的源動力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種異常清晰、流暢、真實到可能“電視感”或“塑膠感”的影像實實在在的服務了主題——呈現了一個生硬、直白、真實的美國社會。
影片沒有公映我就不在劇情結構上展開過多筆墨。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故事架構本身也有深厚的技巧和功力,在事實真實和心理真實之間進行了一番細膩、立體、循序漸進的討論。帶有李安東西方文化交融後特有的氣質。唯一的遺憾是頂級的技術和優秀的故事之間沒有找到更多的契合點。技術特質本身還可以有更多待挖掘的領域使得其更充分的發揮。不過可以想象的是,目前的技術水平想要把大量120幀4K畫面進行復雜的後期特效幾乎還不可能,所以相較阿凡達掀起的3D熱潮相比,我認為當下的技術儲備還不足以在近期廣泛的普及120幀4K3D電影——無論拍攝、製作還是放映,都有太多亟待解決的困難。
真實電影應當是繼默片變有聲,黑白變彩色,2D變3D等眾多技術變革中的新的篇章。他是電影工業頂尖技術的綜合運用。相信我們會在不遠的將來坐在電影院裡看到如白天一般刺目的驕陽和樹蔭下瘋狂奔跑的小孩被立體的呈現在同一塊熒幕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這場變革的先鋒和躬身實踐者!是電影工業發展史上值得尊敬的一部作品。
獨立影評人王旭東在觀影后的便飯上講起了為數不多的幾次需要親自求人要電影票的故事。一次是電影博物館IMAX版《阿凡達》,一次是《阿拉伯的勞倫斯》的膠片修復4K版,還有就是今天《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三部一票難求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在技術屬性上做出的巨大的突破的典範。
見所未見,奇觀影像一直是攝影術近兩百年在商業裹挾下的使命和信條。
如果有錢有閒,值得去電影院好好體驗一下這部未來電影。我趕上了5毛錢學校包場看《閃閃的紅星》還要回去寫800字影評的糟爛年代,不過現在不用了,電影到了重新迴歸影院的年代,所以要麼好好去看要麼不如不看!
什麼!你說票價太貴你要看槍版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那你為啥不去玩《守望先鋒》,黑百合的屁股比克里斯汀·斯圖爾特(Kristen Stewart)大三圈!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二:
劇情簡介:19歲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他在加入美軍步兵部隊後,被派往伊拉克戰場,與其他七名突擊小隊成員,在伊拉克與當地反對武裝進行了3分43秒的'激戰,他和戰友們在一次交火中大難不死、逃過一劫。機緣巧合成為伊拉克戰爭中的國家英雄。比利·林恩與戰友一起被召回美國進行巡迴宣傳,被邀請參加一場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中場表演的過程中,比利·林恩經歷了人生中最榮耀又最糟糕的一天,但比利的內心卻充滿了抑鬱和掙扎,戰爭場景更成為了他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傷痛。
在此不談影片使用的120幀4K 3D的技術效果如何,而只談論故事本身。這是一個年輕士兵從不知為何戰爭,到勇敢堅定的再次返回戰場參戰,明白為何而戰的美國大兵的成長故事。展示了人類在面對戰爭和戰後生活的真實人性,有勇氣、愛、忠誠、信任、責任、恐懼、抑鬱、茫然、懷疑的正常人性,而對比國產電影中計程車兵好像是特殊材料製作的,永遠剛強、堅毅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差的是什麼?不是資本、技術、演技,是人性。
比利林恩因為姐姐在一次車禍中躺在醫院,而男友在這時選擇與她分手,被比利林恩把他車砸了追著打。父親找律師調節了這個事情,避免惹更多的麻煩,讓他去服役。在片中服務生跟他在交談,為了更高的薪水要去軍隊服役,現在的薪水每個月五六千不夠家庭消費,都感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多數人最初去服役並非是為了保家衛國、自由、和平、打擊反恐等動機,更多是出於改善經濟水平、發展途徑、鍛鍊自己成為真正男人以及難以言說的個人原因。在戰爭中,他們為了任務、為了友誼而戰。因在一次任務中戰友死在了比利林恩的身邊,他很難受,始終沒有忘記也不會忘記,而這種不遺忘不僅是人生的傷痛,也是死去戰友的勇敢、責任和忠誠精神對他的啟示和延續,自此我們的主角一直在思考關於戰爭的問題。對別人來說戰爭是螢幕上的電影、媒體上的描述、政治家的演說、人們嘴上談論的故事,而對比利林恩來說:“我所作的,我們所作的,不是故事或者觀念,只是我們每天的真實生活。”
所以影片以伊拉克戰場前線士兵們的角度來講述他們對戰爭的感受和認識,發現這與很多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們的認識有很大的區別。在開新聞釋出會時,媒體記者把比利林恩當做國家英雄,讚賞他與恐怖分子的近身搏鬥勇氣。一般人以為對此讚賞應該感到高興,而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也沒有自豪感,對此回應:“這感覺其實挺奇怪的,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而這種內心的傷痛可能讓戰後生活變得抑鬱、扭曲,唯有愛能夠慰藉一切。
比利林恩的姐姐請心理醫生無法解決他的心理問題,他也不願意與心理醫生溝通,當你認為一個不能感受你經歷和心理的人試圖去解決你心理問題,你會認為這是徒勞和反感的。我有過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朋友,當我們在交流的時候,我知道他區域性的認識和理解是對的,但更大的範圍和根本性原因他是不能認識的,這個時候我只能拒絕他的好意。當主角與一位美麗善良的啦啦隊姑娘相愛時,給他的慰藉或許是讓他忘記了傷痛或許是將傷痛轉化為力量。啦啦隊姑娘做社群義工,服務他人、服務社群和信仰上帝,這裡面的資訊很大,李安明白美國的主流價值觀和人類普世價值。服務他人的慈善精神正是基督教所倡導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學校、醫院、福利機構、NGO和社群公益組織由信仰基督的人最早創辦、贊助和踐行。啦啦隊姑娘代表著博愛和愛情的力量,正是這種愛的力量拯救人類,慰藉人心。
“只要把門開啟一條小縫,陽光就會照進來”,他打開了門,她完全的理解他、愛他,被她的愛融化和溫暖。本來略有猶豫的在姐姐的極力說服和幫助下可以透過心理醫生診斷出心理疾病,申請不再返回恐怖和生死未知的戰場。帶著姑娘的愛情、戰友的忠誠和責任,勇敢的重返戰場。反戰不是不戰爭,自由與和平是戰勝的結果,戰敗是沒有自由與和平的,如果沒有戰勝法西斯的德國和日本自由與和平在哪呢?被戰敗的南越民眾的自由與和平在哪呢?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看到有些人只是單純的反戰要和平是很無知、懦弱和缺乏遠見的。
比利林恩聽到各種人對戰爭的認識。橄欖球運動員就像我們許多對戰爭好奇的年輕人,希望比利林恩跟他們講戰爭、槍、近身搏鬥的興奮故事,而參對戰爭和死亡的回憶沒有任何興奮可言,戰爭對他而言是沉重的,假如比利林恩沒有去參戰他也一定會像這群男孩一樣好奇和興奮的談論著吧;政治家認為反恐戰爭是打擊恐怖分子和建設民主自由,士兵們不能理解政治家開戰的意義,只是他們看到的是為什麼反恐和幫助當地建設而抵抗者更多;一位石油商人說他們戰爭是為了石油,而他在開發頁岩氣成功後就不必為石油而戰爭了,也是為避免戰爭做貢獻;準備給他們戰場故事投資拍成電影的橄欖球隊老闆,嘴上說敬佩戰士們為國家的付出,而最後只答應給他們開價預付款5500美元,對他來說是個生意,也代表沒有人會真正在意和懂得戰爭的意義,即使觀看那也是螢幕上的表演;坐在士兵們前一排的觀眾戲謔的說士兵許多是同性戀,結果被教訓了一頓;姐姐看到戰爭對他的傷害,竭力說服他不要再去戰場。
在影片結尾比利林恩對戰友說:戰場才是我們呆的地方,在那裡我們感到更安全。反映出人們對戰爭的片面和概念性理解,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能同樣感同身受和理解,這種感受和理解才是忠誠的基礎。
我想,並非是一定要有共同經歷才能理解,而是你是否願意去傾聽理解和具有理解的智識。現在人們往往不停的說,而沒有意願和習慣去聽,沒有聽懂的能力。所以,總是有人感嘆沒有人理解他,那你可以首先理解對方,理解對方對你的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