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
12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
為什麼說這部電影在技術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呢?想象一下每秒120格的畫面,兩臺4K三色鐳射放映機寬色域、高動態範圍成像的畫質,RealD 3D放映技術以及12聲道外加重低音的環繞式聲效。
12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
在錯過了《指環王》、《阿凡達》之後……這回的視覺奇觀,總算趕上了第一撥兒。
電影開始前,還有放了一段李安對本片的技術說明。
他斯斯文文,如例是一副怪不好意思的模樣。
看得人心裡暖暖的,好像自己也是新技術革命的參與者似的……
看完之後的感受是,好電影!
……但是估計後續的票房好不到哪去。
首先是對於新技術的觀感。
並沒有十分令人震撼的、耳目一新的感覺,全片幾乎沒有大場面。
但是3D效果,無疑是遠超之前的電影的,兩個人站在那,有著異常清晰、明顯的層次感。
以及誇張豐富的畫面資訊,地上的草皮在非特寫的情況下,根兒根兒可見。
大樹如羽毛般的葉子,眼白中一絲絲的血絲……
它的炫技,並沒有用大的場面來展示。
但在看的時候,不由在想,如果這種技術,以後更廣泛地應用。《變形金剛》裡擎天柱身上的每一根螺絲、每一片鐵片,都可以那麼清晰,將會是何等震撼的畫面。
關於120幀的適應性問題,作為一個高度近視,加暈車很厲害的人,並沒有不適感。
不可避免地要和李安的上一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較。
可以說,《比利》在各方面都不會有什麼優勢。
《少年派》當年在國內創造票房奇蹟,最牛的地方有三個:超出同儕的畫面、精巧的敘述詭計,引發熱議的人性討論。
但在《比利》裡,這些都沒有,或者說不突出。
畫面雖然很好,也是最大賣點,但前期的宣傳,已經將人們的期待調得太多,以致於真的看到的時候,並沒有那麼驚喜。
故事非常簡單,除了不斷地閃回,補全前情之外,幾乎算得上平鋪直敘。
而關於人性……這部片子雖然也在討論,但是很顯然,恐怕並不討喜。
其實探討人性,也是有可以取巧的地方的。
簡單來說,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喜歡看你批判別人,但不喜歡看你批判自己。
……因為後者真的會疼。
所以韓國電影黑,但往往都是在黑政府、黑警察——總之是別人。
《少年派》裡,派漂泊汪洋,很有可能幹出了滅絕人倫的事情,大家揣測他、同情他,為他的選擇津津樂道。
因為其實並沒有誰,真的相信自己會被扔在那麼“吃人”或者“死”的一個絕境。
但《比利》不同,我們真的可能會作為一個普通人,去面對英雄。
以及,我們作為自己的英雄,可能真的會別人輕視和傷害。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的真的是一個十分殘忍的故事。
普通人在殘酷的戰爭中,意外成為英雄,受到大眾的追捧。
而當他終於接受了自己是英雄這一事實的時候,大眾又毫不掩飾地告訴他,真當你是英雄啦?你丫就是一碎催。
大眾——人民——你和我——的自私和短視,在這部110分鐘的電影裡,被無情地剝露出來。
“英雄偉大!”、“永遠銘記英雄”、“不讓英雄有後顧之憂”……這些話,每個人都可以張口就來,反正也不需要什麼證明,什麼代價。
但當那個美麗的拉拉隊員,因為比利林恩可能因為愛她而留下來,而嚇得落荒而逃時,影院裡響起尷尬的笑聲。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理解她:遠遠觀望的《魂斷藍橋》多麼浪漫。
柴米油鹽的《革命之路》才是我們的生活。
某個角度講,《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其實可以和庫布里克的《全金屬外殼》對應著看。
越戰和伊拉克,同樣普通、善良的青年,在軍隊中逐漸發現自己的殺手本能,並最終返回戰場的故事。
《全金屬》反映了戰爭對人性的扭曲,小丑在不斷地逃避中,回到了宿命的戰場。
而《比利》則反映了人民對士兵的扭曲,比利在不斷地猶豫中,最終選擇了回到了戰場。
因為那裡,沒有好萊塢沒有加長轎車沒有碧昂斯沒有拉拉隊。
那裡只有早已射出的子彈,他們的家。
12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二:
當傳統銀幕語言呼喚明確的英雄主義、愛國情懷和好戰行動的時候,怎樣去拍一部心理上審問反戰,維護士兵利益的美國電影呢?李安試圖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比利·林恩》)這部電影解答這一難題。影片講述一名19歲美國士兵,因其在伊拉克戰場的英勇表現而被請到舞臺,成為了半個明星。電影較為忠實地改編自本·方丹(Ben Fountain)2012年出版的小說。原著諷刺幽默的風格被認為與《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異曲同工,而電影確捨棄了這一風格,更多地以寫實的影像展現了一個國家幼稚地迷戀於戰爭的功成名就,卻忽視戰爭的殘酷現實。
至於主流觀眾是否會接受該片所傳達的資訊,只有等11月11日,也就是紐約國際電影節點映後、索尼娛樂在全球發行該片時方能一見分曉了。4年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上映時大獲成功,藉此李安重新定義了3D技術在影像敘事中的運用範圍。在《比利·林恩》中,他採用了更為先進的電影技術,突破性地結合了4K、3D和120fps(5倍於標準幀率),藉以提升觀眾的情感體驗。
電影會是什麼樣的?考慮到少有電影院配備支援該格式的裝置,這個問題也就不太重要了。但在特為紐約國際電影節安裝的螢幕上看來,至少在電影節觀眾眼裡,影片超級真實清晰,效果遠好於大型高畫質平面銀幕。邊緣清晰,有很多超近特寫——李安和攝影指導約翰·托爾(John Toll)在影片中大量運用特寫鏡頭——是具有穿透力的。但我發現,技術創新將我帶入電影,同時也同樣將我帶出電影。可以這麼說,這種格式的電影更適用於年輕演員,至於影片裡年紀大的演員,效果就不那麼好了——抱歉啦,史蒂夫·馬丁(Steve Martin)。
讓-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Jean-Christophe Castelli)撰寫的劇本以電視新聞開場。新聞裡出現步兵比利·林恩(喬·阿爾文飾)衝向前幫助受傷的陸軍中士施盧姆(範·迪塞爾Vin Diesel)的畫面。在閃回的片段中,我們看到比利與敵方交火併與敵軍徒手搏鬥。但大多數情節都圍繞持續兩週的2004年感恩節勝利巡迴遊行展開,比利和他所在的勇者之隊的倖存戰友被安排在美國巡迴舉行一系列見面會,旨在趁他們被重新派駐伊拉克戰場之前,重燃美國人民對戰爭的支援與熱情。
勇者之隊的這些小夥子在橄欖球比賽當天被請為達拉斯牛仔隊的嘉賓,參與名流的自助餐和酒會,之後排成一隊進行新聞釋出會,小組隊長諾姆·歐格里斯比(Norm Oglesby)表現得格外殷勤。他們還被安排作為客串,出現在”真命天女”(Destiny’sChild)的中場表演中,而這次表演卻讓他們感到驚恐且更加迷失——現場的煙火、閃光燈和煙氣爆炸效果刺痛了他們被戰爭折磨的神經,令他們覺得無法掙脫戰爭的陰影。即使蒂姆(Dime)中士這個在戰場上驍勇鎮定的人(加內特·赫德蘭Garrett Hedlund飾)此刻也心慌意亂。意料之中的,李安走的這步技術棋在這個相對剋制的電影裡將獲得回報。
好萊塢三線演員阿爾伯特(Albert,克里斯·塔克Chris Tucker飾)當天負責陪同他們,期間還接打電話想促成一筆電影生意,因為他在這幫小夥身上看到了生財之道。而不善交際的比利在此時卻悄無聲息地突然喜歡上了啦啦隊長、基督徒法松(Faison,麥肯茲·利Makenzie Leigh飾)。法松把這一次短暫的快樂視作精神義務。但最引人入勝的情節是比利內心的掙扎,是選擇忠於戰友還是選擇自保。比利在得克薩斯州斯托瓦市的姐姐凱瑟琳(Kathryn,克里斯汀·斯圖爾特Kristen Stewart飾)與退伍軍人醫院的心理醫生交流後,決定說服比利退役,因為他可能會因此患上創傷後精神壓力症。
除了淡化小說的諷刺性,電影還將小說裡比利鬧情緒回家的詳細情節做了精簡。凱瑟琳是除主角外唯一完整的角色。一次車禍給她造成的身體傷害使得她與比利走得更近,更是他入伍的間接原因。既強勢又柔情的斯圖爾特與阿爾文兩人的內心都困惑重重。兩人間不多的對手戲堪稱全片最佳。
影片其他部分的表演則較為生硬。除了一些明顯的細節,如口音和民族,勇者之隊的幾個步兵基本可以相互替換。塔克演的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演員,略帶滑稽、說話很快,但出乎意料的'是,史蒂夫·馬丁並沒有將他的角色發揮好——這個角色本可以更豐富的。迪塞爾沒有發揮出水平,看起來沒有禪學家施盧姆那樣有說服力。他的情節也多出現在閃回中。
影片整體上非常有意思,充滿感官刺激,將戰場令人窒息的恐慌與無數陌生人浮現在腦中滔滔不絕講著勇敢、犧牲、保衛和平的話交織在一起。那些空洞的話語在阿爾文驚恐的眼睛裡被放大,因為比利越來越意識到大多數人對真正的痛苦根本無動於衷,他們只是喜歡乾淨、方便的英雄主義。
李安和卡斯特里在展現這一點上有所保留,也就是說電影可能不會像小說粉絲希望的那樣單刀直入。然而,比利的戰友情誼雖然在美國本土和伊拉克都得到了充分刻畫,但他臉上的天真卻在消失。在參加各種花花聚會、見識各式炫富浮誇、遇到各種瑣事之後,他終於和隊長諾姆起了激烈衝突,向諾姆表達了他對勇者之隊的嚮往。這使得《比利·林恩》即便最終不去吹捧它使用的先進科技,也將是一部引人入勝的角色研究電影。
12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感三:
要看懂這部電影,首先要了解一個術語叫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也即創傷後應激障礙。簡單是指對創傷等嚴重應激因素的一種異常精神反應,由異乎尋常的威脅性或災難心理創傷而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PTSD主要發生於男性身上,尤其是經歷戰爭計程車兵,所以稱此為“炮殼震驚”(shellshock),也稱其為“戰爭疲勞”(battle fatigue)。患者常會情緒不佳,認知下降,並偶有入侵情思緒。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布拉德•科爾伯特(Brad Colbert) 從伊拉克回來後,他坦白PTSD危害和治療的重要性:“從伊拉克回來後,我已經不會正常開車。我到現在被吊銷了25次駕照,這是一個我希望你們永遠不會打破的記錄。”
這也就解析了《比利·林恩》的鏡頭為什麼如此飄忽和隨意,因為任何一種應激因素如煙花,音響,煙霧和燈光都會引發主角的戰爭回憶。PTSD甚至會激發患者的侵害情緒和非理性思維,所以就有了在升國旗時突然浮現和女友翻雲覆雨的一幕,鏡頭下的比利還淚流滿臉。對比如此諷刺的映襯,現實卻是如此病重和無奈。
電影的技術足以載入史冊。創紀錄的4K/3D/120幀先鋒技術,在全球僅有紐約、北京、上海和臺北共四家影院能夠全幀播放,洛杉磯的影院還在協調。所以其它影院一律是播放60幀和24幀的降幀版本。但即使如此,也足讓以往的實景3D電影相形見絀。那深邃的景深和細緻到毛孔的清晰就像是用2000萬畫素單反對比800萬畫素手機的成像質量,讓後者無處安身。先進的技術使得舞臺中場和伊拉克戰場的效果如身臨其境,耳浸目染。
劇情一如既往的李氏風格,緩慢的入戲,不溫不火的節奏和恰到好處的幾個點題鏡頭。電影主題並不在於反戰,而更多在於對戰爭英雄和戰後創傷綜合症的反思。主角偶然成為英雄,到回國後受到的各種尊敬和不公,以及在收穫愛情後被迫戴著英雄的光環告別家人重反戰場。對於戰士來說,戰場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他們不在乎榮耀和光環,只因為戰士的使命就是上戰場。一言道破了戰爭的無情和戰士的無耐。而對於PTSD患者而言,由於很難重新融入社會,重返戰場反而還是一種解脫,所以片尾還不忘諷刺一句“Let’s go back to Iraq, back to a safer place.”
儘管不及期待,但也仍然優秀,至少比《荒野獵人》好不少。單憑景深和觀感就值回時間和票價。
“Our country needs a hero, so we simply build one. Then we will derive a great film from the story to cater to the admiration of the audience and make money. That’s it! Who cares a shit about the hero himself and how badly he is treated in reality. ” -Ch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