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精選18篇)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精選18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
《致青春》的人物,每個度過大學生活的人應該都很熟悉,我們身邊總會有些女神男神,有些學霸,富二代,鳳凰男(女),女漢字,花美男,幾個做生意強過學業的同學,總會經歷種種荒誕的事,諸如女神毫無理由愛渣男之類。如果你沒留意到這些,說明你是大學裡的張孝正,心無旁騖,只讀聖賢書。
《致青春》的劇本作者李檣非常強,他編劇的電影我都看了,的確都很精彩。尤其是《孔雀》這種結合自身體驗的。有這樣的好編劇,好劇本,無論誰來掌鏡都差不到哪兒。
致青春看的人挺感動的。對我而言,倒不是愛情,反而是朱小北這個半途忽然不見了的角色,看完電影,回想青春才發現,你在大學時的經歷會是人生最深刻的,在大學時的絕望是真的絕望,大學時的熱情是真的熱情,這就像作作品,像小的野獸初次離開母親覓食,會影響你後來的行為。而唯有愛情是不在其列的。現在回首,我不認為大學時期的愛情會和其它認知一樣左右人生。雖然當時要生要死,但十年過去,或許很多人已經不記得大學(男)女友的樣貌,但對其它的事,諸如因為非正義而遭受的委屈,卻歷歷在目。朱小北在電影裡做的事,我夢想著做了很多次了,卻一次也沒實現,這是我大學最大的遺憾。我的大學生活是比較單調的,圖書館,操場,宿舍,飯堂,就是這些地方,遇到過發生在自己身上最不公義的事,就是提前交卷而險遭掛科。但發生在室友身上的事,和朱小北的經歷差不多,她本人很快就息事寧人了,作為旁觀者,我卻義憤填膺,耿耿於懷。後來張孝正在接受楊瀾採訪時說,我現在的成功,是用人生的失敗換來的。這是他最痛的領悟。他想彌補,事實上這不可能,人生的十字路口,只給你一次機會,選擇了就沒得回頭,做好前面那個十字路口的選擇才是正事兒,人間沒有後悔藥。正如鄭微對林靜說,也許我們倆的人生在某個點就結束了,此刻鏡頭閃回火車站,林靜匆匆跑去,看到鄭微卻不敢走出去迎接,這時候,他們在各自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選擇,選擇了兩條平行線,註定不會相交了。愛情上尤其如此,像馮鞏在一個小品裡演的“我就當自家的腳踏車,被人騎走了幾年又送回來了”是不可能的。片中鄭微終於明白這一點,她想明白的道理還有愛一個人就像愛山河湖泊。它並不是人生的主旨,也沒年輕時所認知的那麼人命關天般重要。
人生的路還很長,許多大學時代以為大不了的事兒,其實沒啥大不了,那個時候,誰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因為那時這個世界還和我們無關,和我們有關的,只是我們那些小小的開心與憂愁。如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青春之所以如此之的懷念,可能是因為那是我們剛剛有一點點思想,有一點點自我,卻又活的最單純最理想的時期吧。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2
錯位,錯過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青春,更是我們的整個人生。而人生卻又是由一個又一個可悲又可笑的錯位構成的。
致我們正存在著的、正年輕著的青春,我們是要繼續給以後留下一串串錯位的遺憾來懷念嗎?
看完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問: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到底由誰來主宰?愛情是什麼?愛情要如何守候?
鄭薇的回答是跟著自己的心走。若愛,便徹徹底底,若不愛,就毫不勉強。——只愛自己愛的人。愛恨都是我刻骨銘心的。即使最後掙脫了,淡然了,也不過是選擇了聽自己的心跳聲。
陳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的自私決定。這到底是自尊還是自私?“不要讓自己愛的人跟自己飽受貧賤”,這或許是很好的自辯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過是他自己為自己找的一個良心理由罷了。“再成功也罷,那是我犧牲了做人的失敗換來的。”他永遠都只能追悔與懷念他曾經的青春,因為他的一釐不差已錯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滿了愛與恨更有傷。即使自欺欺人地把愛情埋葬了,只要那麼一絲絲的觸動,便又會不顧一切地為愛而活而死。這是在愛情面前懦弱地低了頭的趙世勇,永遠也做不到的。那麼他在一定意義上說是沒有資格談愛情,談青春,談人生的,因為他的愛太膚淺,太懦弱了。
就像無解方程式一樣,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無意義的。在愛情的抉擇上,沒有理性與感性,沒有是非之辯。我們既不能高贊為愛情而瘋狂的鄭薇、阮莞、施潔……也不能指責為前程背棄愛情的陳孝正或為金錢拒接愛情的李維娟……因為他們的青春,他們的人生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自己負責的。
生命也許會因為愛情的中途絕望,而絕望了以後的整個人生。因為沒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更能讓人成長的了。正如林靜給鄭薇的是愛情的啟蒙,而給鄭薇真正的愛情啟蒙的是陳孝正,但最終是他們的愛情讓鄭薇真正成長了起來一樣。
“人一輩子那麼長,不到最後一天,不知道誰陪你到最後。”是的,陪鄭薇走到最後既不是林靜,也不是陳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後的不是趙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滿天星”……
那麼我們的青春絕不是隻有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不只是那愛情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與痛苦,還有那些伴我們走過青春的風風雨雨的友情。
正處於青春美好時光的我們,或許也在心裡深深地愛著一個人。不是因為外貌和家境,只是單純的愛戀。但考驗總是那些未來無知的許多因素,於是讓我們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愛一回了,不想為青春瘋狂一回了。
“在我愛你的時候,你愛著其他人;而當我愛上你的時候,你卻愛上了其他人。”這便是錯位。
人生沒有彩排,青春沒有再來,錯過了,就不再,不在。珍惜你所擁有的的吧,愛你所愛的吧,在徘徊的十字路口,堅定下來,選擇一個方向就昂首前進吧。不易位,便不錯位。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3
今天把致青春看完了,沒有在電影院看,而是在網上用百度影音事先下載好的。致青春,雖然演員選的有點老,沒有還原那種剛上大學的青澀和幼稚,但是電影的主題和所要表達的情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多或少得到些什麼。致青春裡面出現未婚先孕,出現大學裡面男女串宿舍等等這些鏡頭,我是個保守的人,把這個社會想的太舊了。然而現在大學裡沒有以前的說說笑笑,沒有什麼不爽的事情就喊人來走誰誰誰,也很少有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去和得一塌糊塗,什麼事情都憋在心裡,無論是喜還是悲,不喜歡把事情說出來,都寄託到網路這個虛擬的雙刃劍上。或許這也是時代發展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家裡是掌上明珠,大學裡只想著別人看到自己,欣賞自己,而忽視了身邊美好風景。我看完致青春還有另外一個想法,就是大學和社會天壤之別,大學裡面想的是畢業之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結婚生子孝順父母,一輩子平平淡淡的過去了;
而現實是很殘酷的,像黎維娟那樣畢業之後嫁了一位老頭,這應該是她想都沒想過的,至少在大學裡阮莞和自己戀愛了四年的小男友分手而又因為放不下愛喪失了生命。現實和理想總是遙不可及,我們瘋狂過,爭取自由,獲得解放。我們懷念大學裡的美好時光,自己瘋狂過,至少自由過,想去唱歌就去唱歌,想去把妹就去表白。畢業之後,面臨現實的問題,我們沒辦法選擇逃避,必須解決,因為我們是人。
我們選擇解決,然後迫於生存的壓力,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瘋狂了,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或者想去做的事了。大學的美好時代對我來說就是一段心頭永不消失的美好時光。我很有幸我擁有過,我很有幸我有得懷念。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4
看了致青春。青春,我至今不知道如何去定義,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結束於大學畢業,或者結束於開始工作,或者結束步入婚姻的殿堂,我努力在想我的青春是否還在,雖然我還是經常穿著牛仔褲和帆布鞋。但是從昨天晚上看來,我的青春已經遠去了。昨天學校開運動會,晚上回到家,本來還想看會書的,躺在床上看了會手機,睏意來襲,也不顧當時還沒有洗刷,睡過去了,一個小時候手機後鬧鐘響起來了,按掉,等到再次迷迷糊糊醒來的時候是婆婆和公公在門外不知道在大聲說著什麼,我想起來去洗刷,隨著聲音的淡去,還是昏昏沉沉的睡去,等到半夜醒來的時候,已經一點多了,發現老公的未接電話,居然放在枕邊沒有聽到,實在受不了自己嘴巴里面的一股大蒜味道,強逼起來去洗刷,夜深人靜的,深怕把公婆給吵醒了,躡手躡腳的上了樓,腦子想的卻是萬一這個時候遇到小偷怎麼辦,餛飩地洗刷完,發個微博繼續睡覺,再次醒來已經是三點多了,夢到了珊珊結婚了,婚期在12月22日,看到那個男的,對他好好,醒了,好久沒有夢到她了,覺得必須記錄一下。這樣在晚上八點多的時候睡去,這個學期應該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身體上看,我的青春已經不在了,青春的時候應該是精力充沛的。
大學的時候玩電腦到凌晨以後,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已經是很遙遠了,結婚以後,每天的睡眠是如此的有規律,11點鐘之前肯定睡去了,作息規律地讓人害怕,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會因為一些生活中的事情或是一句話一本電影失眠了,或許是結婚以後的那種安全感,讓人不再害怕什麼了,不再害怕失去了,那天上秤一看自己重了,上110了,我想這麼多年都沒有胖過了,是不是現在真的是心寬體胖,偶爾會看看以前大學的照片,發現自己那個時候真的好年輕,沒有黑眼圈,皮膚很嫩,雖然伴著幾顆痘痘,但是那種白裡透著紅潤是我再怎麼用化妝品也是回不去了。所以從身體上看,我的青春已經離我遠去了,我開始鍛鍊身體,開始知道身體的重要性了,不再拿自己的青春揮霍自己的身體,因為手上的青春已經所剩無。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5
在趙薇的《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上映後,一股懷舊風席捲中國。因為青春這個詞太牽動人的心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也曾帶動人們回憶青春,不過,那個是回憶記憶中那個被奉為女神的女生,曾牽動絲絲情緒的初戀。而《致青春》則是讓人們回憶起整段青春的苦樂悲愁,記起青春歲月裡那懵懂的情愫以及那些讓我們敞開心懷對待的人。無所顧慮,無比放肆,所以無比開心。
伴著一陣陣隱隱的心痛,看完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淚眼朦朧的揮別了鄭微,揮別了年少時的那個“玉面小飛龍”。我知道她們終將要離開我,一轉身,便是個訣別,今後都不會再見。即使多年後的夢裡,當我們再次遇見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陳孝正,也只能說一聲,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
青春終將逝去,曲終人散時,才發現愛是那樣銘心,而傷害卻也同樣刻骨。那個曾經如此飛揚跋扈的小飛龍,那個曾經如此孤傲冷峻的阿正,那棵老槐樹,那本《安徒生童話,那場7年的失約,那個陪你一起走過青春的阮阮,那個一生中最亮的月光,統統都將被埋葬。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鄭微身上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每個年輕的女孩都會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陣孝正,而每一個陳孝正都要在經歷過失去後才會蛻變成林靜,而每個鄭微在長大後都知道林靜才是最終最好的選擇。
可能,在人們的觀念中,青春就是拿來放肆的。揮霍青春,會是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件事情。他們想著,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就不回。此時不把此生最瘋狂的事情都做夠,到老了,拿什麼回憶?沒有一次轟轟烈烈的,沒有幾個死心塌地的朋友,沒有一次瘋狂的旅行,那這段青春是不是過得太平淡無味了?
其實,我蠻贊同這種說法的。如果說人生是一場無知的奔忙,那麼青春就是過而不可及的光芒。光芒過去,再也找不回來了。為什麼不趁著光芒還在,把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都做了,當你餘生回頭看時,你會發現了無遺憾。但是,看完致青春,人們可能記住了四個字,青春不朽。懷揣一顆青春不朽的心,那我們的時代將永不過時。一直覺得青春這個字眼對人來講很有吸引力,韓寒的《青春》,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再到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都是青春時光,許多人都在回味青春,緬懷青春。而我們踩在青春的尾巴上,是不是應該不讓自己後悔呢?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讓自己不會後悔的瘋狂事件,沒心沒肺的笑,放心大膽的哭,讓青春肆意地在臉上流淌。
青春總是懵懵懂懂,伴隨著些許的遺憾、傷痛。看慣了繁花似錦,最後卻害怕花的凋零。而回憶總是會美化事實,若干年後時過境遷,無論當初的所做所選的對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創傷,留下多大的遺憾,大多數人還是會說“青春是美好的”。
記得三毛曾說過,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是的,青春是一種最堪咀嚼的滋味,但如果我們不經歷過青春的起伏、感傷、無奈,便絕不可能玩味人生的其它欣喜,收穫快樂和充實。
青春,或許到頭來回憶裡會留下許多的遺憾,就讓我們帶著這份獨特的遺憾,不完美中的完美,倔強快樂地踏上青春的旅途吧!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6
有一句話常被提起,那就是:“再多各自牛逼的時光,也比不上曾經一起傻。逼的歲月!”,《致青春》同樣很契合這句話,雖然片中的大學,對很多人來講,是唯一的群體生活時光,宿舍、食堂、晨讀、夜修,當然也會包括相思、追求、戀愛、失戀等等愛的體驗,這是一生中難得的大家一起“傻。逼”的歲月。
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對演員的選擇與塑造上,還是很到位的。趙又廷、韓庚的加盟,一方面保證了影片的商業品質,另一方面,也確實發掘出了二人前所未見的演技水準。先說下趙又廷,作為來自海峽對岸的男生來講,大陸的學校氛圍和他們必定會很大的差異,因此在片中,陳孝正略顯生澀,但到結局其實可以發現,這個角色是很其實和趙又廷亦真誠亦虛偽亦正亦邪的混搭風格很相近,並不出戏,而且陳孝正這個名字,其實很符合海峽對岸的文化風景,總能令人聯想起忠孝東路、中正、神馬的,也算巧合。
再說下韓庚,其實韓庚的'戲份真的不多,給他發揮的空間也不是太大,但無疑韓庚演技大爆發的時代已經來臨,表演不動聲色中見神奇,承擔了一個隱忍低調卻情愛滿滿的角色,詮釋了青春的“錯過就是一生”的別戀,看得很心酸!此中表現比《大武生》中扮酷賣萌式的程式化曬帥,要提高不知道多少層次。
四位新人女生則各個神采飛揚,楊子珊扮演的鄭微,不得不失,但個別哭喊場景,頗有趙薇版“小燕子”上身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來自導演的言傳身教。扮演朱小北的劉亞瑟,讓人眼前一亮,此種帥氣的短髮女生,一定是男女通殺的型別,是當下演藝圈比較缺乏的型別演員,應會成為透過《致青春》得到迅猛發展。江疏影和張瑤,同樣給人印象深刻,這一組新人,演技比較平均,搭在一起的感覺很諧和,所以劇中沒有出現被舍友下毒的事件,也不會令人意外。
三位男生,則很好的烘托了眾鮮花和綠葉的戲份,包貝爾的喜劇化悲劇性尋愛之路,漫不經心中的堅持與堅忍,是最容易催男觀眾共情淚下的感動點。鄭愷的招搖與熾熱,同樣是青春情感的標籤,另一帥哥黃明戲份不多,無太多亮點。
就這樣一票人,用各自的“傻。逼”,鑄就了那個“牛逼”的熱血青春時代,每個人都曾付出滿懷真情,即使撞到頭破血流,即使也有背叛別離,十年後再次回望,一切都如風。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7
看過了電影《致青春》,我在空間裡發表說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有朋友轉發並回應我“青春逝去還早呢”!我思來想去,不知道該怎樣回覆。
我們正值青春的時候,從來沒覺得它有什麼特別,只是經常會聽到比自己年長的人的嘆息加誇獎:還是年輕好啊!想起古龍的小說裡講過這樣一句話:茶只要還是熱的就不會太難喝,女人只要是年輕的,便不會太難看。瞧這話說的,其實豈只是女人呢,難道男人不是這樣嗎?誰人不想青春永駐呢,青春是什麼?只是年輕的容顏嗎?你沒聽歌裡在唱: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時光如流沙飛逝,難道青春是終將要逝去的嗎?
想起臺灣大眾銀行的廣告,其中有一篇名字叫做《夢騎士》,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廣告,五個臺灣人,平均年齡81歲,六個月的準備,環島十三天,1639公里,從北到南,從黑夜到白天,只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像年輕時那樣騎摩托車去海邊。影片用五個老人環島旅行實踐夢想的故事追問觀眾:人為什麼活著?結尾只打出一個字:夢。這個廣告打動了很多網友,感人至深。誰說只有年輕才是青春呢,和他們相比,我們還在感嘆青春易逝,是不是有點可笑?青春也許真的無關年齡,有句話說得好“只要人心活著,青春總有來時”,青春是深藏心底的,更是激情澎湃的,夢騎士的眼中青春應該就是胸懷夢想吧。
青春是什麼?是一杯熱咖啡,還是一支紅玫瑰?席慕容的眼中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張愛玲的眼中青春是一襲華美的爬著蚤的袍子,看過韓寒眼中的《青春》嗎?《青春》是一顆驛動的心,充滿著躁動不安的時光,蘊涵著對現實社會的悲傷不滿。無論是《獨唱團》、《青春》,還是《1988》,韓寒的東西都帶有著批判性的風格。《青春》的主打篇講述了一個生活在上海郊區的一個年輕人的絕望,他月薪只有1200塊,揹負了重多的生活重擔,看不到希望在哪裡,讓我很難和有關青春牽上什麼聯絡,我想韓寒之所以起了這樣一個叫做《青春》的題目,應該是對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寄託和希望吧。青春這個詞,古人最早是用來說春天的,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所以稱青春。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這個季節充滿著複雜與矛盾,要不怎麼會有許多人容易在春天生病?困苦的生活也如同人生春天的青澀,終究會過去。所以,無關年齡,無關容顏,青春還應該是心懷希望。
王菲在《致青春》裡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年華青澀逝去,卻別有洞天……”我覺得“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意境用在青春這詞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都說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是青春又怎會沒有遺憾,還好,我們總是不斷地擁有夢想與希望。
我這樣回覆朋友的說說:是啊,春天才剛開始呢。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8
看了《致青春》這部片,感觸最深的就是,鄭微和莞莞2位女主人公,莞莞是個美麗的姑娘,即便不缺追求物件,但她還是那麼堅定地選擇了那位她愛著的人———趙世永,即便世永有了一次意外的背叛,她依舊選擇了原諒他…可愛情就總是那麼自私,大學畢業了,世永沒有選擇和她在同一座城市,所以即便這樣奔跑著的異地戀,也讓莞莞幸福地甘願著奔跑於兩地之間…終於,在莞莞懷孕後,世永的那種驚慌讓莞莞徹底醒悟了,世永愛的只是他自己罷了。
而莞莞也因為愛的那麼卑微,獻上了自己的生命,雖然這份感情付出了生命,可我有時候覺得愛情真的不是可以用理智說明這一切…莞莞就是愛的這麼死心塌地…
鄭微,是個直爽開朗的女孩,敢愛敢恨…她的大學愛情,女追男的例子,成功地和陳孝正走在一起…陳孝正,很直白的例子,那種家庭背景,只能靠自己努力去獲得成功的男孩…鄭微在這份愛情裡面,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個人,去對一個人好,她愛陳孝正勝於愛她自己…陳孝正在這份感情裡面,雖然他也愛鄭微,但他更愛自己的前途…所以,在畢業季,他選擇分手,選擇了保送,選擇了到美國深造…幾年後,他回來了,為了綠卡,他和當地的女孩結婚後又離婚了…也許正因為經歷過那些現實的社會,他才明白他最愛的還是鄭微,只是當他回來找鄭微,想重新愛鄭微的時候,鄭微覺得,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誰也不拖欠誰…過去愛著的,現在未必還愛著了…即便當初愛的那麼死去活來,可分離了就是分離了,選擇了就是選擇了,人生是沒有回頭路的,也沒有那多一釐米差距…所以最後,最深刻的感想莫過於,青春,註定埋葬過去,而能給予的,只是那一絲簡單青春的懷念…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9
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有人說成長是痛並且快樂著的,如果真是那樣,那痛是刻骨銘心的,而快樂會隨風逝去,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無奈我們都有勇氣一笑置之。
我們乘著屬於自己的成長專列觀望那漸漸後退的風景。人們常常說" 成長是美麗的,也是永恆的,就像那幽藍的夜幕裡綻放的煙花,絢麗繽紛" 。可我卻固執地鍾情於“成長是一道明媚的憂傷”。
沒有歡樂的成長過程不算完整,沒有眼淚的成長過程更是一種殘缺!
成長背後,童年逝去,青春流失,是一種無法拒絕的傷痛,因為沉默,心事的空間變得難以捉摸。我的世界裡,沒有了動畫片,沒有了捉迷藏,沒有了惡作劇,沒有了哆啦a 夢,沒有了陽光的燦爛,沒有了風的手指劃破黎明的銅鏡——我的童年,我的稚夢,我的青春,就這樣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我們不可能再有一個童年;不可能再有一個初中;不可能再有一個初戀;不可能再有從前的快樂、幸福、悲傷、痛苦。------ 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 生命原來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
記得曾經,我們都經歷過那些死黨一堆的高中。這個世界,這樣一個人真的很難找到。也記得曾經,我們快樂的在一起。真的高中時代,像白紙一樣的天真。就因為晚自習看電影,我們一起笑。就因為自習課沒老師,我們一起鬧。就因為多了場考試,我們一起愁。就因為週末又沒休息,我們一起怨。我知道你的簡單,你的純潔。 你知道我的期待,我的苦楚。鳳凰花一季季開過,而我們那被數學. 語文. 英語. 政治. 歷史. 地理填滿的時代也悄悄地溜走了。就是這樣,從前無憂的生活漸行漸遠,不再回頭,忙忙碌碌中,猝然地停步,才發現自己已駛過高中的站臺······
在每次佇立中,將過往的曾經在記憶中沉澱,那裡面充滿了青黑色的黑板,角落裡的籃球,嬉笑時留下的隻言片語——所有的過往都漸漸被溫習,才發現自己在堅強與勇敢中成長,青春張揚地在天宇起舞,成長的幸福值得我們認真等待。
季節的美麗在於它的變化交替。當你厭倦時,它悄然離去。當你懷念時,它又翩然而至。成長何嘗不會這樣?它不會停滯,不會消逝,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青澀的果子是如何成熟在枝頭的。
而總是在淚水和歡樂之後,明白生活不可逃避,這快而不失節奏的生活,手中夾雜著傷感,疲勞卻有幸福的伴隨。生活中這個過程永遠璀璨,那麼光彩熠熠,因為包含著太多的情感與經驗。
成長中總有那樣的一些時候,我們站在愛與痛的邊緣,追求夢想遙不可及也捨棄不去,一次次嘔心瀝血之後才發現希望總是伴隨著絕望萌芽,就如同耳邊傳來飛機的嗡嗡聲,抬頭尋找,直到被陽光刺痛雙眼,也找不到半點蹤影一樣,虛幻而又真實。鄭薇與陳孝正是如此,阮莞與趙世永也是如此,即使也許沒有美好的結果,也有可能會被現實的風浪拍打在岸邊,但誰也不能阻止我們堅持追求幸福的步伐。 然而正是這樣的尋找,使我們知道了我們正在成長中,一格一格地寫著我的人生,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可我們卻這樣地飛過——那些年美好而又真實的人和事。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0
5月3號那天我終於忍不住去看了《致青春》,在樺甸讀書那會看場電影也就2塊錢,現在票價一下翻到了20倍,我依舊騎著快零碎的腳踏車,提著小食品來到了電影院,彷彿我又回到了讀書時。
《致青春》序幕是3D動畫,我還以為我走錯了放映廳,把眼睛睜大大的盯著螢幕,不想錯過電影每一個片段。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嚇一跳,看完之後心裡變得有些不開心,因為我有股氣憋在胸口,很多無奈只能嘆息了,強烈了引起我的共鳴。當青春不在時,曲終人散的時候才發現愛是那樣的刻骨銘心,最刺痛我的就是張開對阮莞的那種感情,甘願做愛情的陪襯,我也懂得了滿天星的花語。電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倆個人就是朱小北和阮莞,朱小北,倔強卑微,但仍然堅強的生活,假小子大女人。我覺得朱小北就是被體制教育毒害的一代,十年寒窗苦讀,就為了一時衝動,被學校開除了,沒了文憑,只能自己創業,做了體制教育外的工作,改名字叫劉雲了。她想改變過去,當受到學校保衛處老師質疑時大聲喊出你這是對我靈魂的踐踏,人格的汙染。看得出來她是個要強的女孩,她從事做記憶大師的工作。但當許開陽問她你是朱小北時,他裝作了失憶,作為記憶大師的他,卻對許開陽裝失憶,這是赤裸裸的諷刺啊,太讓刺痛我的內心。再一個就是阮莞,阮莞是個非常溫柔漂亮的女孩子,可卻愛著那麼一個不敢承當,不敢負責任的男人,現實生活也是越是美好的女子在感情方面越容易輕賤自己,她放棄了嫁給那醫生的機會,還是招架不住愛情的呼喚,最後一次告別,結果成了最後的“告別”。
她的死亡來的太突兀了,我被那聲巨響震蒙了,好友鄭薇看著阮莞的屍體,沒有哭而是責罵了一頓了,這難道不比哭更讓人心碎嗎?鄭薇由最初的蠻橫潑辣,到後來理智成熟,陳孝正由最初不喜歡吸菸,變得有事兒沒事兒抽倆口,歲月都無情的改變著你我他。影片最後的處理我比較能接受,沒有交代鄭薇與陳校正的愛情結局,卻又把什麼都講清楚了,當影片結束時觀眾都紛紛離去,我沒有走,等聽著王菲的片尾曲,我開始懷念我的大學生活了。
青春就是一場盛宴,總有散席的那一天,這部電影讓我成長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我已經不是那個揹著書包穿梭在圖書館與寢室之間的傻小子了,我是王技術員。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1
一直在學校裡,沒有機會看想看的電影,趙薇的《致青春》吸引我了很久,但直到暑假,我才有機會看到。
我本準備看電影,但還是擋不住書的誘惑,辛夷塢寫的書,花了很長時間去上海的最大書城買的,是電影紀念版的,包裝也很精緻,只是字小了。
我幾乎一口氣讀完的,奇怪的是找不到一點共鳴,於是又讀了第二遍,才算看懂一些。
也許我是初中生,看慣了叛逆,看慣了HappyEnding的愛情故事,看慣了虐心的電視劇情,看慣了職場上的陰險狡詐,卻還沒長大。
小說中的女主角鄭薇是新生代演員楊子姍飾演的,很像年輕時的趙薇,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子,衝動,直爽,像一個被慣壞了的孩子,可愛,任性,卻不屈不撓。‘玉面小飛龍’這個外號很適合她,一個80年代的小燕子。我以為她就這樣快樂,沒心沒肺下去,但後來她還是變成了職場精英,有淡淡的冷漠,如月光,索性她還有人愛,還儲存一份天真。
阮莞是出了名的美女校花,也是最堅守愛的一個人,他為了自己第一次愛的趙世永付出了太多,他們倆的戀愛斷斷續續維持了六年,最後阮莞卻嫁給了一個只見過6次面的醫生吳江,聽起來很荒唐,但很現實。
林靜是鄭薇的青梅竹馬,是鄭薇口口聲聲說要嫁的那個人,但剛進大學就去了國外,很多年後才回來,他們倆兩情相願,只是時間帶走了太多,不過最後他還是如願以償的娶到了鄭薇。
陳孝生是一個封建刻板的理工男,他的認真誤打誤撞地吸引了鄭薇,經過鄭薇的瘋狂追求,他乖乖馴服,不得不承認鄭薇和他轟轟烈烈地愛過,那段時光被描寫的太美好,幸福和甜蜜,讓人覺得心頭一暖。可為了單親家庭的母親,只能拋下愛情追求事業,最後只得眼睜睜看見自己愛過的人不愛自己,娶一個自己不愛的有利用價值的歐陽小姐。這裡還有好多好多人的青春,太多太多傷感的故事,他們的愛與不愛,都只是青春裡的一部分,都被長大後‘生存的追求’而一一擊敗。有人在回憶,有人拼了命找回回憶,有人卻再也回憶不了。
故事是殘酷的,鄭薇和陳孝正這一對令人羨慕的男才女貌分手了,鄭薇和林靜結了婚,阮阮在結婚後地一次意外中身亡,很多人改變了當初,很多人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愛。
我不怎麼懂,因為我還沒有經歷青春,沒有愛恨,10年後我再看這本書,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書後最後一句話讓我懂了些:阮阮,只有你,只有你的青春永不腐朽 。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2
也許是“青春”這個詞太有煽動力,我居然在上班時間看了我一向不太感冒的趙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致青春》,關於這個詞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也有關於屬於自己的回憶,同時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專屬標籤。個性鮮明的一堆人聚在一起演了一個不驚天動地,但是卻能引起人無限思考的故事。故事沒有催人淚下的惡俗情節,沒有讓人羨慕嫉妒恨的轟轟烈烈愛情,有的只是平淡的故事,更為重要的是當中有著我們的影子,能不知覺中將自己的心跳與之一致,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
關於鄭微: 是一個敢愛敢恨,天真,善良,率真的女孩子。為了與心中的白馬王子林靜在一起,孤身一個人考取了林靜所讀的大學,但是卻發現心中的王子已經騎著白馬遠走高飛,她痛哭流涕但不歇斯底里。之後,如大多數惡俗的言情劇一樣,與陳孝正相遇在一個美麗的誤會里,然後就是相愛並且最終分離。多年後與林靜相遇偶然,社會的洗禮早已沖淡了當初對愛的熱情。只是當阮莞逝時卻忽然如夢方醒想牢牢的抓住能抓住的一切,請求林靜娶她,但是在施潔的面前卻相形見愧,只能默默離,終究發現在終將逝的青春裡沒有什麼是她能抓住的。那轉身的背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關於林靜:一個受傳統道理觀念緊緊束縛,容易屈服於現實的男人。他是愛鄭微的,不過因鄭微母親與其父親的苟且之事而遠遠逃離,但只是逃而不離,一直默默的關注著鄭微的一舉一動。之後在一個意外中遇到了他的宿命伴侶——施潔,他不愛她,但是屈服於施潔的佔有慾,無力抗爭。鄭微在阮莞死後大受刺激向其要求娶她,他只是默默接受;當鄭微悄然離,他只是輕輕嘆息。從沒有想過與不公的命運做任何的抗爭,懦弱的接受著一切。他的懦弱讓他錯過了他愛著的女人,也錯過了與父親的相處的7年時光。只是令我深思的是我的懦弱又讓我錯過了些什麼呢?
關於陳孝正:缺乏安全感,對目標相當明確並且執著,有強烈的反抗精神,同時也是精神潔癖患者。他與鄭微的初次見面是具有強烈視覺效果的,因為鄭微拿起他的模型把玩激起了他 劇烈的反應,因為對於他來說那個模型就是他所有夢想所在,所有試圖破壞他夢想的一切阻礙都必須徹底清除,一把將鄭微推翻在地,這也為他最終離開鄭微埋下伏筆,因為他的生命裡不允許任何誤差,哪怕一釐米也不行,而鄭微註定是他生命裡無法忽視的誤差和阻礙。同時他是自卑的,在鄭微的生日時,他因為許開陽送的貴重手錶而無地自容,強烈的自尊心讓他手足無措。當然我們不能苛責他,他生活的是當今的社會,不是一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時代,他想一鳴驚人還需要藉助許多外部條件,所以他最終妥協了,用與鄭微的愛情換取出國留學深造。最後他還是回來了,變成他自己也討厭的樣子,他希望彌補以前的錯誤,渴望與鄭微從歸於好,但是現實告訴他——有些最初渴望得到的東西,也許當你真正得到了卻發現原來並不是心目中的樣子;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會有改正的機會;有的原本覺得很討厭的人,因為現實的需要你可能會不自覺的變成與之一樣的人。
關於阮莞:所有男人最渴望得到的女人,漂亮,寬容,率真,理性同時兼具感性,溫柔不失個性,出的廳堂入的廚房,具備所有男人渴望的優點。當鄭微失戀時與其對飲的豪邁讓人刮目相看;與趙世永在一起表現的溫柔讓人無限嚮往;當得知趙世永出軌時在火車過道落寞的身影讓人無盡感傷;當被汽車撞時脆弱的身體緩緩墜讓人為之惋惜。她始終渴望與彼此相愛的人廝守終身,但最終事與願違。她對愛情要求完美,當她用懷孕試探,趙世永所表現出來的震驚讓她徹底失望,毅然決絕的與之分手。她說當她從北京回後她就能回“死心塌地”的過以後的生活,她最終只做到了第一個字,至於“回”她食言了,也許這個人物塑造的太過於完美,導演只能用“死”來完美她的完美,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的青春永不逝,生命終結於最美好的時刻,同時更沒有讓她與並不相愛的人在一起,阮莞的青春是完美的。
關於張開:現今社會中芸芸眾生中小人物的代表,但是卻是個人覺得劇中塑造最為成功人物,虛榮,卑微但是對朋友仗義。當同學聚會時穿著一身A貨出現,吹噓著自己一年賺上百萬,慣有的精神潔癖讓我深深的鄙視其虛榮,但是轉念一想,誰又不是虛偽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呢,所以順帶深深鄙視一下自己。他對阮莞的愛無聲無息,他的青春也隨著阮莞生命的逝而逝。也許是巨大的身份條件差距讓他連表白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在阮莞的墳前才有勇氣輕輕說出那句“我愛你”。在這個沒背景就沒有一切的社會里,只能希望他能搭著陳孝正這顆大樹飛黃騰達,也許兩個同樣出生卑微的人能擦出強烈的火花。
關於黎維娟: 現今社會一個讓人厭煩的群體代表,渴望透過嫁入豪門徹底改變生活,她的生活潔癖恰到好處的表現了一切,不達標準休想上她的床,即使是與她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那個他也不行,因為那個他沒有與她考入大學,沒有與之期望的身份和地位,他對黎維娟愛只值兩個包子。最終她如願的嫁入豪門,也許很多人對她的不勞而獲嗤之以鼻,但是她背後付出的代價又有誰能知道呢?她被丈夫前妻的兒子用水槍淋溼,誰能保證不是她付出巨大代價的冰山一角呢,所以她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勞而獲。
關於朱小北:強烈的是非觀及自尊心,率直,仗義,出生貧微但有著樂觀的心態,一直單純的像個長不大的假小子,直到被冤枉偷東西,因為對其自尊心的強烈傷害爆發出強烈的反抗力和破壞力,最終因為衝動的舉動遭受退學的懲罰,當然這件事更多的是表明當你沒有身份沒有地位的時候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是現今這個社會的常態,盲目的歇斯底里的爆發往往會承受無法承擔的後果。至於影片最後,許開陽詢問是否認識他時,她矢口否認,朱小北對她青春的否定我也不知道如何評價,也許對過往錯誤的掩飾,也許只是為了遺忘過開始更好未來。
關於許開陽:應該是現今生活中真實的“富二代”,有著“富二代”的目空一切,但是並不讓人心生厭煩,大多數“富二代”並不像人們口傳中的那樣可惡可恨。當在腳踏船上對鄭微示愛遭受拒絕時的終身一跳是如此的可愛,即使之後對陳孝正的群毆在我看來也沒有那麼仗勢欺人。青春該有的“朝氣蓬勃”在他的表演下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關於趙世永:也許是劇中的唯一大反派,缺乏男人應有的責任感,當做錯事跪在阮莞面前時顯得是如此的猥瑣;當聽到阮莞告之懷孕時驚慌失措的表情是那樣讓人啼笑皆非;當邀請阮莞北京觀看共同喜歡的樂隊演唱會渴望從歸於好時顯得如此厚顏無恥。我承認我對這個人物帶有強烈的主觀情緒,不過我堅持這個人值得我致以最深惡痛覺的鄙視。
關於青春:說了那麼多,其實我真的對“青春”這個詞語很迷茫,只是對那些漸行漸遠跑調的青春無所適從,我更不知道它對於我個人而言意味或者代表了什麼,只是模糊的覺得一段話也許能說明什麼——“人的一生應該至少有兩次衝動,一次是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只是我一樣都沒有。藉以上祭奠死的年華,緬懷逝的青春,提醒自己珍惜還存在的現今。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3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彷彿就在昨天,而現在我們大學畢業已經3個月了。這3個月因為剛接觸新的環境和人,我們都忙著適應,沒有時間去對過去不捨。而三個月後的今天,如果不是因為電視劇《致青春》,我可能也不會注意到,我們已經畢業,已經分離。
從快要畢業時,我就開始詢問身邊的人,那些我迷茫的問題。有的人會以過來人的身份給我建議;有的人會告訴我“不必想太多,不知不覺很多事兒就糊里糊塗的過了,哪來那麼多你需要考慮的”;也有的人會說“我也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找不到答案,便迷茫著繼續過。而今天,我似乎從《致青春》裡看到了我所迷茫的問題,它們在現實中的答案ABCD的演繹。
女主角是我們社會的主流答案,而她的三個室友是另外三個答案。對於社會而言,這是個多選題,全部的答案都存在,也都合理,對於每一個人而言,在某一刻只能有一個答案。
我突然想起,大學畢業前,我問舍友們,如果將來結婚,會選擇怎麼樣的人?這是個爛大街的問題,答案也是爛大街的存在,我給了她們幾個普遍的答案進行選擇。大部分的堅持嫁給愛情,也有告訴我們說,別傻了,哪有什麼愛情,錢最可靠,找個有錢的。我問她們“如果我找的那個人,沒房沒車,但是我喜歡,不可以嗎?”她們和我說:“車房是最起碼的……”。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4
很久沒有看電視劇了。看過電影版的致青春,對電視劇的沒什麼期待。但是女主鄭微長得很像一位我崇拜的女前輩,我就看了幾集,發現自己還 是喜歡這類劇情,就一直看完了。最後,竟然發現更喜歡電視劇,因為我已經忘了電影,除了主題曲,還 有一絲心痛的感覺。
電視劇要有衝突才好看,太多巧合我也沒吐槽,因為很多場景都是我大學經歷過的,有真實感。
主要人物:一個宿舍四個女生性格各異。阮莞是清純、情商高的美女,黎維娟是拜金女,鄭小北是“春哥”型別的,鄭微中長髮美女、大大咧咧的組合體。鄭微的兩個男朋友:發小林靜,長得像馮紹峰。鄭微大學倒追的學霸,由單親母親拉扯大的陳孝正。
世事難料:
1、阮莞在烏鎮遇見的文藝男,畢業後回到溫州當公務員“溫水煮青蛙”,和阮阮相愛7年,最後和門當戶對的女人結婚了。阮阮隨便找一個醫生嫁了,她說自己是跳進籠子裡的小鳥,愛得死去活來的,許多年後看來也沒什麼。回想我曾經多麼喜愛主持、出風頭,經歷了變故,不愛了。
2、拜金女黎維娟和大學時最討厭的教授,最後竟惺惺相惜。最不可能一起的,在一起了。
3、家境最差,被大學開除的假小子朱小北,最後竟成了專家,回到大學講課。
4、林靜、鄭微青梅竹馬,卻因為林爸鄭媽回憶初戀時被林靜拍下照片,被人利用,弄得兩家反目成仇。林靜以出國,換取不要告訴鄭微。造成鄭微第一次傷害。
5、大學期間,陳孝正、鄭微雙雙進入理想大公司,而陳孝正因為考慮到以後的生活,出國了,鄭微第二次被傷害。
感受:開始看劇,看著鄭微在職場獨自奮鬥,學到一點東西。例如:不必要說的,寧可不說。到後來看到世事變遷,有點唏噓。最後點題的話有點不懂,女生心中都有一個陳孝正,但在對的時間選擇了林靜,是想講選願意犧牲很多而愛著女人的成熟男人吧。
最後搜尋原著作者辛夷塢,她也是半路出家的作家。讀者覺得故事都有原型。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5
這場電影總會讓我想,到時候,我們的畢業場面會是怎麼樣的。有人說,畢業就是擊碎一面玻璃,然後擦著碎片過去,血肉模糊之後分道揚鑣。與其把它形容的就像烈士就義那般壯烈,不如這樣雲淡風輕的描述:曾經並肩奔跑的夥伴,在舉杯祝福後走散。對於我們這些離畢業不遠的學生,每一次歡聚都是值得我們紀念的時光。
因為已經有太多人對《致青春》這部電影有了很專業的評價,在這裡我們就不管電影如何了,至少,多年之後,我們都會記得,正值青春時光,有這樣一場電影獻給我們有夢、有愛、還有明天的青春年華。我們的今天恰似他們已經逝去的昨天。我們正辜負著別人,或者正被別人辜負著;愛著某某,或者正被某某深愛著;夢想著未來,或者正夢遊著迷失著青春;在一起的時候永遠不會意識到,明天我們即將離去各自奔天涯。
最美好的時光遇見了最美好的你們,然而,時光的腳步太快。驀然回首的時候,回想起來的都是過去的人和事,才發現生命裡已有好多擦肩而過的人,現在都失去了音訊。當時也是以為一直會在一起,所以感謝的話都沒多說。而此時的我們,站在大學的中央,即沒有剛入學之時的書生意氣、青春與夢想同在的昂揚鬥志,亦沒有即將畢業之時的依依不捨、生存與求職同在的重重壓力。在這青春做伴的年華里,我們正悲傷著別人的悲傷,狂歡著別人的狂歡,還沒有醒悟過來我們該如何奮鬥,如何去追求,如何去愛。
青春,就好比春天,終將逝去,沒有不朽的青春。但是我們可以去追求無悔的青春,去拼搏出一個不朽的人生。已經逝去的,或是時光正好的青春年華,都是那麼的相似,我們總是可以從別人的人生軌跡裡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或是將來。一茬又一茬的青春,就好比這一年一綠的春草,這一茬老去,那一茬又鬱鬱蔥蔥的正招人喜歡。然後又一寸一寸的枯黃。我們終將青絲成白髮,我們終將夢想成真或者平凡一生,悄悄的祭奠了青春夢想。我們終將和相愛的人擦肩而過或者攜手白頭,我們終將嚐遍酸、甜、苦、辣,百經挫折最終我們百鍊成鋼。
青春正好的我們,我們即將經歷的,或是正在度過的,那是一場從不曾有過的盛宴,畢竟我們就是我們,誰說我們一定要走別人的路,誰說輝煌背後沒有痛苦?好好把今天,明天路也要我們摸著石頭過河。誰不曾迷茫,誰又會一帆風順,是福、是禍我們終將要走一遭,何不朝著自己的心之嚮往,勇往直前!今天,你們若相愛的請深愛,人生最美不過執子之手,與子攜老。若有夢想,就堅守著,去追求,人生最值得的事或許也是為夢想拼搏。希望多年之後,我們還會記得有青春做伴的時候我們是同窗好友。其實,我們可以少一點責備,多一點包容,有人說,“青春是用來懷念的。”那麼,不留下值得懷念的,我們去懷念什麼?再不瘋狂青春就荒了,荒了就像沒有了過往。再不瘋狂我們就忘了,忘了就像白活了一場。青春正好的年華,在這校園裡我們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請不要再辜負,不要再傷害,不要再為了名利弄的魚撕網破。弱肉強食的社會需要有我們一起相依為命,不是誰超過了誰就成為了王者,而是要相信我們結伴行千山也定能踏過。再不幸的昨天終逝去,再輝煌的昨天終將暗淡,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還沒有到了懷念的時候,擁有的時候就好好珍惜。
這一生能夠遇見多少人,又能結識多少人,又能永遠記住多少人,又能有多少人成為朋友,又能有多少人成為知己!可以想象到多年以後我們也會老去,到那時候,或許大家早已天各一方,或許已經陰陽相隔,生死兩茫茫。就算是有一天,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看透了人心,也有青春可以懷念。青春何必彷徨,人生何必淒涼!
我們曾向太多東西致敬,卻不曾好好的向青春致敬,不曾好好的愛過誰,不曾認真的奮鬥過。而今,要感恩的人,要珍惜的人太多,請統統銘記在心。擁有的時候就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也不會追悔莫及。不曾好好珍惜的就如同不曾擁有的。因為年輕,我們能夠放下可以放下的,大膽追求值得追求的。有人說過,人這一生前半生要不害怕後半生才能不後悔。我們都應該大膽的向前走,留下一個無悔的青春。
致青春、致我們風華正茂、意氣奮發、懷揣夢想的青春。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6
直想看《致青春》,據說是部反映我們那個年代大學生的故事的影片。帶著好奇的心情,終於觀看了。
結果影片與想像中相差甚大。感覺更像是致女人的青春、女人的付出。影片中的鄭薇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孩子。為了愛情付出切。兩段愛情裡,愛情都被現實所擊敗。而那個叫做阮莞的女孩子,更是因為執念獻出了生命。唯個現實的女孩子捨棄了愛情選擇了金錢嫁給了五十多歲的老男人,給兩個小孩當後媽。而那個中途輟學的假小子到最後完全捨棄了自己的過去,切都籠罩在光輝的新生活裡。這就是致青春裡四個女生的結局。所以我更覺得這是部關於女人的故事,而非青春。
影片所有的故事都圍繞著這在我們上大學的那個年代,現實中很難想像有那麼多愛情故事,有那麼多為愛執著的人。大的時候有女孩子談戀愛,會被認為不務正業。如果因此影響了學業而掛科,不僅讓我們覺得恥辱,而且很難理解。到大二以後,即使有同學戀愛了,但也是積極進步,共同上進的模式。也許當年也有男生像影片裡的張天然樣,直默默喜歡著某個人,卻始終沒有表露。但看看現在的我們,基本上沒有因為愛情而耽誤了生,或者執念生的。那些電影裡的故事終究只是電影。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7
青春年少的時候,我們或許都為感情憂傷,經歷是件美好的事,它使我們變得堅強,就像生命裡曾經存在過的人樣,雖然不長久,但還是筆畫的刻在心尖!這樣就夠了,也許有天,我們現在落葉繽紛的季節裡,回味那些年少的笑臉和幼稚的堅強,所以顆沉重的心來感受年少的滄桑。又顆星星隕落,青春,稍縱即逝,灰飛煙滅。除了眼淚,更多是眼淚…青春或許痛苦,除了憂傷,但更多是希望。
在稍縱即逝的青春裡,我們應該怎樣彈奏出華麗的樂章?如何不留下遺憾?如何紀念我們多愁善感的青春?成功永遠是我們思考的話題!青春不是首流浪歌,不是首詠歎調,而是首豐富多彩的交響曲!明天永遠霸道地摧殘著虛無的永恆,曾經說過的話被時間擱淺了,因為青春的茫然徹底的迷糊了自己,蒙著月光長睡不起,夢裡芳香散盡,即使黑暗後的黎明,我們也不堪言語。我們唯能做的就是好好紀念已逝去的青春…
在歲月裡歷經成長,在年華里品味憂傷,我們走過青春,努力向最高點狂奔,為憂傷倔出力量,為成功點然激情,這就是我紀念已逝去青春的方式!
致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篇18
我是之前看好朋友發的一條微博後決定好好看看《致青春》的,微博上是這麼寫的“看完《致青春》後感覺我浪費了我的大部分青春啊”,原以為這部電影以勵志為主,看完之後感覺講愛情講友情頗多些,無論如何,這部電影給我的印象很深,充滿青春的朝氣和昂揚。
這是一部七八十年代的成長電影,電影前半部分講的是學生時代,與後半部分產生鮮明的對比。
寫學生時代的純真叛逆膽大又張揚,寫成年後的蛻變反差無力與殘酷。
什麼是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你看。這部電影是場悲劇,它教會我們如何去獲得幸福,那什麼是幸福?陳孝正選擇了出國留學之路,離開了鄭薇,後來成為一名著名的建築師;黎維娟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嫁給一個闊佬成為一個富太太……
他們都達到了物質上的滿足,如願以償,但是又悵然若失。難道這樣真的幸福麼,這真的就是他們想要的麼。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不禁要喃喃的問自己“我們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失去了那些東西又換來了什麼”,那麼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我們是不是真的快樂呢。
鄭薇淘氣又大膽,活潑可愛的性格讓她對待愛情敢愛敢恨,沒有夾雜著一丁點害羞的成分,就連許開陽表白那會兒她也非常直白的說出了“我有喜歡的人了,陳孝正”。後來陳孝正的自私釀成了悲劇,末尾時節她說她原以為沒有陳孝正她會死,但是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是的,愛情是藥,生活是水。不用水吃的藥,太苦。
阮莞是我在這部電影裡最欣賞的人,她人漂亮心靈更美,她是單純的,為了愛情可以付出一切,她其實是活的最真的一個,不求名圖利,只想當一個小人物,於是很不幸,她理所應當的成為愛情的犧牲品,愛的太傻,把愛情看的比生命還重。
趙奕歡飾演的《青春期》中有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這年頭你信什麼不好,偏信愛情”,隨著阮莞“嘭”的一聲歇斯底里之後,導演把“我們的青春裡不止有愛情”這一主題撕心裂肺的擺在我們面前。
致青春是群戲,我們看到了鄭薇剪掉了辮子穿上了高跟鞋;看到了昔日的好哥們小張面對現實的無力和遺憾;看到了朱小北被社會研磨的蛻變;不禁悵然若失。電影緩緩落幕了,我揉了揉眼睛,真的被感動了。
影片的愛情觀是,愛情裡沒有全知全能者,也沒有付出就有回報的“真愛大勝利”,只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探險者,無可避免的被刮到鮮血淋漓,甚至失去生命。
青春時代的愛情,還不就是這麼茫然又熾熱,陷入時,叫人不瘋魔不成活,面對岔路,又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舉步維艱,不斷質疑、權衡、否定著當下的狀態,卻對邁出嶄新的一步戰戰兢兢。
影片最後一個場景,雖受謊言矇蔽,卻笑靨如花、歡蹦亂跳的鄭微,向我們傳達著:趁還有青春,如果愛了,就請深深愛,來日若不能圓滿,那也不必遺憾,因為青春終將逝去,唯有對青春的回憶不朽。
我們的生命,理應生如夏花。